東漢末年,光和二年春(179年),北方大疫。三月,京兆地震。四月,日食,靈帝大赦天下。 太平道人張角在冀州傳道,以符水救治百姓。在巨鹿鄉裡,他目睹稅吏催逼,一農戶家破人亡,田地儘歸豪強。 唯留一個孤童,癡癡怔怔,念出晦澀的童謠。張角有所感觸,撫摸著童子的結發總角,歎息道:“《太平經》有言:天地不仁,萬物皆有承負。天下失德,於是罪及天下。” “你家破人亡,皆是世道所為。而你渾渾噩噩,念誦童謠,猶如附魂,也像承負著他人的命…” “既然如此,你就做我道童,隨我姓氏,叫張承負吧!”於是,張承負睜開眼,看到這淒慘的東漢末年。 大疫四起,洪旱交替,官府催逼,豪強兼並,百姓如螻蟻般求活。這是絢爛的時代,豪傑蜂起,名將輩出。 這更是殘酷的時代,那些高高在上的貴人們,都踩著黔首的屍骨,以百姓的血肉為糧! 他們是百姓的敵人,更是黃巾軍的敵人!天街踏儘公卿骨,一炬燒還太平來。 蒼天已死,推翻腐朽的漢室。黃天當立,打碎門閥與世家。血開太平,蚍蜉撼樹死不休。 戴上黃巾,哪怕廝殺一甲子,也要再造黔首的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