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章)內燃機!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章)內燃機!(1 / 1)

推荐阅读:

長安城的百姓,眼看著一座火力發電廠拔地而起。

高聳的煙囪,非常的特殊。

現在這個時節,站在長安高處,比如霸上,一眼就能看到長安城中有很多高塔。

那些高塔,都是水塔。

每天,都要利用重力勢能和人力抽水,灌滿這些水塔。

然後就是各個工廠冒出的黑煙囪。

而現在,城中豎起了明顯不一樣的高大白煙囪,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乾什麼的,但都很清楚,那絕對是個大寶貝。

每一次有這樣奇特的東西出現,都代表著科技的騰飛,代表著長安的繁華又要更進一步了。

也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更好的工資更高的工作機會。

而從白塔所在的廠區,往外延伸出來了很多線,這些線,都被新建立的高大水泥柱給托舉起來,遠離地麵。

有好事的人跑去附近最近的高樓,仔細的觀察那是什麼線。

看完之後就不吱聲了,生怕惹禍上身。

但,還是有人發現了那是銅線。

長安城的治安,這些年來是大好了,但是還是遠沒有到夜不關門的程度。

當晚就有人上去嘗試偷銅線。

當天晚上,附近的居民才知道,原來人體是可以燃燒的。

偷高壓電這種行為,對於研究院的研究員來說,就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他們壓根沒想到會有人去乾這個,既沒有警示,也沒有派人盯著。

而大漢日報登報時,寫的是有人偷長安的基礎設施金屬線,被雷給劈死了。

因為時間還沒到,所以電力公司不想提前公布電的存在。

而目前之所以還在搭建之中的線路就有電,是因為電廠建立起來不隻是拿來表演的。

研究院在這兒成立了好幾個新的工廠,需要用電能才能建立的工廠。

比如鋁提取廠。

電廠建立起來後,就在往外供電了,研究員們實驗搭建線路的電壓,實驗穩定性,所以沒有鍘過閘門。

而在長安的扒手三隻手界,流傳著一個恐怖的都市傳說。

說是研究院掌握著某種恐怖的東西,能把人瞬間燒糊,那個被烤熟的同行根本不是被雷劈了,而是被人謀殺了。

這反而讓電線杆項目的人輕鬆了一段時間。

電線杆有條不紊的搭建著。

而股票交易中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改造。

而長安人都知道,股票交易中心大廳外的廣場,要舉辦大漢曆史上第一次科技博覽會。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這一次盛會的到來。

……

長安西側,新的宮殿已經拔地而起。

這兒新建立的宮殿,被叫做新鹹陽宮。

而老鹹陽,現在已經改掉了名字,被叫做渭城,和以前的新城老城南城並立,更容易區分。

之所以改叫渭城,是因為渭河改道後,現在渭河就懟在老鹹陽的臉上了。

而民間,百姓把那兒叫做秦城。

新鹹陽宮外,一片豪華的建築群拔地而起。

劉徹和霍海嚴格的執行著當初的戰略,要把這片區域修建成豪華區,然後賣給文武百官,宗親貴族。

最近幾年,來長安做生意的宗親越來越多。

生意這種東西,就放不得手,所以,來了就是長安人,再也走不脫了。

走不脫,就得買房子。

宗親,特彆是封王這些人,買房子得符合身份吧?那就得是大房子。

大房子就需要花大錢。

劉徹的新鹹陽宮,修建的是最新式的,它,通電。

這個地方是原本的陵縣,現在拆遷的乾乾淨淨,也就研究院和老霍府留下來了。

其他區域全部開發成了高檔住宅區。

皇帝挪窩到了這兒,這裡的房子當然是不愁賣的,現在這裡房子之所以還沒拿出來賣,是因為還沒公開電能的使用。

等公布之後,再公布這邊的府邸配備電線電燈,那才叫一大賣點。

劉徹在新宮殿高大的城牆上,看著遠方的建章宮:“朕的宮殿越來越多了。”

“朕的宮殿比秦始皇多十倍不止,嬴政天天挨罵,未來朕會挨罵麼?”

卜式躬身:“陛下,後人應該很輕易就能研究出來您修建宮殿是為了什麼。”

劉徹笑了笑:“我修建宮殿是為了什麼?”

卜式:“不過是促進經濟的一種方式而已,用大司農的話說,這就是基建的一種。隻是這種基建隻有您能用,和其他基建屬於所有人共有不太一樣而已。”

“但從某種角度來講,宮殿所在的區域,極大地緩解了該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綠化麵積,城市環境。所以實際上對普通人來說,宮殿類似於要收門票所以舍不得進去的公園。”

聽卜式這麼說,劉徹笑容一滯。

收門票所以舍不得進去的公園?

另一邊,桑弘羊似乎有話說,但最終沒有說出來。

劉徹:“你有話直說。”

在劉徹的經濟小團隊裡麵,卜式和桑弘羊一直是對著乾的。

卜式的理念是,利用經濟手段,引導民生,讓百姓過得更好。

而在桑弘羊的理念裡,百姓隻是經濟的一部分,如果有好處,那自然可以讓百姓過好日子,但如果為了大漢的強盛,犧牲百姓是在所不惜的。

他們的理論是完全相對的。

如果不是霍海改變了曆史,此時的卜式已經要準備當丞相,然後準備憤而卸任了。

之所以憤而卸任,就是因為桑弘羊的理論和他的完全不對付。

對於劉徹而言,他們兩人的理論都是對的。

這就像是陽光和陰影。

有陽光就有陰影,如果沒有了陰影,那不是陽光充滿了世界,而是陽光消失了。

所以,劉徹把兩人都扶持著,在他們的意見中搖擺上升。

大漢的經濟,也在他們的搖擺中,跟著搖擺上升。

不過很明顯,劉徹更加偏向於更年長,更穩重,更手段平和的卜式。

桑弘羊也就是表演一下欲說還休罷了,劉徹讓他說,他立刻開口:“陛下,十年前您一個人占據著整個長安百分之八十的建築空間。長安的所有建築,有八成都是您的宮殿。而現在,連百分之五,都不到。”

桑弘羊剛說完,卜式立刻補充:“十年前也是有陵縣和閭裡的。”

桑弘羊馬上:“但十年前,三輔之地,城牆之外,有一半的土地,都是陛下的上林苑和宮殿群。”

桑弘羊說的是對的。

如果把長安的生存空間看成是一個整體,那麼十年前的劉徹占據百分之八十,而現在,大概占據百分之四左右。

卜式:“你也彆忘了,當初陛下的宮殿合起來,不過城內四座,城外十座,如果以當初一座建章宮的大小作為一座宮殿的麵積計算,現在陛下在城內,有十四座宮殿,在城外有三十三座。”

這些宮殿,每一個獨立的宮殿都堪比一個故宮。

劉徹修了四十七座。

分布在原長安老城,新鹹陽宮,霸上宮,原上林苑宮殿群,現漕運附近。

這些地方。

以前修一座宮殿,要發動幾十萬人,至少是二十萬起步的徭役。

而現在,修建當初那樣一座宮殿,也就是一萬人左右,發工資,一年多就能搞定。

而現在的一座宮殿,感官品質上其實要比當初好,之所以用的人少,是工藝進步,和工具進步。

最近幾年,每次長安城出現了有大量工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劉徹就開始修建‘基建’工程。

包括漕運,貨車,修繕運河上林苑建設。

宮殿建設反而是其次。

以現在長安城的工人數量,真要是出錢,劉徹真可以修建一個‘早上從五百平米的大床上醒來,還沒跑到廁所,就尿了一褲子’的大宮殿。

但沒必要。

聽完兩人的說法,劉徹也不在意,笑了笑:“雖然比例降低了很多,但是數量上卻是暴漲。”

“就跟霍海說要把長安這個大餅做大是一個道理,雖然朕占的少了,但是絕對數額方麵,反而是暴漲了幾十倍。隻是宮殿這方麵沒這麼誇張,朕不需要幾十倍的宮殿而已。”

以劉徹現在的財富數量,真要是想要被罵勞民傷財,完全可以從把新鹹陽宮到建章宮這一串,全修成他的宮殿。

問題是,給誰住?

現在甚至奢侈到了太子會客有一個專門的宮殿,皇後刺繡有一個專門的宮殿,劉徹看書寫字有個專門的宮殿。

小朝會有一個專門宮殿,大朝會也有一個專門的宮殿。

平時辦公務,有三個,分布在城內,城南城西三個方向。

長安附近還有三個夏天乘涼用的,四個冬天暖和的,四個可以在睡覺時看到野生動物的。

這再修下去,劉徹都不知道拿宮殿來乾嘛了。

卜式開口:“陛下,可以嘗試修建皇家林園,公園,對普通人開放。”

“大司農曾經有過提議,說修建野生動物園,到時候對普通人開放,也可以極大地引起普通孩子對外探索的興趣。”

劉徹挑眉:“是嗎?修建動物園……”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自己都喜歡養珍貴動物植物,彆人也肯定是愛看稀奇的如果愛上看動物,必然是有興趣去外部探索的。

這一點其實霍海早就想提議了。

因為目前,長安城很多貴族,自己家裡都養了不少珍稀動植物。

有些人家裡甚至養了美洲豹這些大家夥。

現在是漢朝,不是明朝什麼的,不會因為養動物就挨罵。

而且明朝往後也是奇葩,個個大臣家裡都有自己的豹房,幾十年沒人說什麼,而朱厚照搞了個豹房,立刻成了他貪玩不務正業的證據。

就算這真是不務正業的證據,你們先管住自己不好?

這裡麵影藏的原因,當然是害怕往後的皇帝對外部環境再次產生興趣,重開海運,海運代替文官集團自己偷偷搞的走私。

在大漢,劉徹懶得管大臣們,大臣們也不會對劉徹搞這些有什麼意見。

而且,各種動物也沒有到需要立法保護的程度。

所以霍海也傾向於修建公園動物園一類的設施,擊發普通百姓對外探索的興趣。

再說這些玩意兒作為公共空間,又能增強市民幸福感。

對於劉徹來說,地都在他手裡,老宅也基本收在他和霍海手裡,隻要想修,很容易就能修建。

唯一的問題是運輸海外的動物回來長安,有點費勁而已。

不過,修宮殿可以騙文武百官們買新宅子,但修公園什麼的,就是純投入了。

劉徹仔細思考了一下,還是點頭:“你去辦吧。”

現在的劉徹,算清楚自己手裡有多少錢,每個月從各地又能上來多少錢之後,已經沒有當初那麼摳門了。

現在算起來,刺激經濟循環這個作用,比一石二鳥的再搜刮一下百官,更重要得多。

桑弘羊看劉徹並不在意這個事情,又開口:“陛下,今年煤礦開的很多,煤礦產量大增,很多地方煤炭的產量可能要超過需求,是否在其他城市也推動電力建設?”

對於這個事情,劉徹還是很看重的:“讓長安先試行幾個月,沒問題再往其他城市推動吧,五都三港為首,至於其他城市,再等一等。”

煤炭挖掘是產量暴增,但劉徹很清楚,目前大漢人口過億,真要是人人用電,這些所謂的產量大漲,就等於是不夠用。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更要堅定地推動電力發展。

因為,在研究院的計算中,就算在垃圾的火力電廠電能利用率,都比同樣燒煤炭的蒸汽機高得多。

製造五十萬馬力的蒸汽機燃燒的煤炭,用來發電,驅動電機,能帶三百萬馬力的電機!

換句話說,曾經用蒸汽機,紡織十萬米布的煤炭消耗,現在紡織十萬米布後,還能把它們全部製作成成衣,還能讓這些紡織工人和成衣工人自己家都用上電燈,讓廠區全部電量電燈。

在這個同時,電燈還可以來到礦井裡,讓挖礦工人的效率暴漲,工人數量減半。

如果保持著同樣的工人數量,等於深層礦井的產量會翻倍。

這個產量翻倍,意味著成衣產量翻倍的同時,還有這麼多工人再過上了城市化現代化的生活。

就一個電的利用效率,就能帶來這麼大的差彆!

雖然,隨著蒸汽機的發展革新,能源利用率肯定是要漲的。

但問題是,蒸汽機革新,電機和汽輪機也會革新,能源利用率搞不好上漲空間更大。

……

長安城今天又很熱鬨。

大量的人要去股票交易中心抽熱鬨。

平時,這些人都在這裡豪擲千金,撬動金融市場,揮灑資本。

而今天,他們都是來長見識的。

整個廣場上,人聲鼎沸。

很多展覽都隻是擺了東西,並沒有開始演示,卻也圍滿了人。

今天,在這個地方,神秘的研究員們,到處都是。

大量的人都在摩拳擦掌。

除了皇家研究院,其他研究所的人也都做著準備,他們想要抓住一炮而紅的機會。

霍海今天也是早早地來到了這裡。

霍海家也有個展覽台。

衛長公主要展覽她雜交選種的豌豆和普通豌豆的區彆。

展覽北美鳥類標本,展覽在大漢發現的恐龍骸骨的化石。

化石這種玩意兒,霍海沒插手他們的研究,目前學界都隻是猜測這是史前生物留下的,至於這骨頭為什麼石化了,沒有生物活性,他們還在研究中。

而恐龍骨頭,多和白堊一起出現,暫時被稱作白堊巨骨遺骸,還沒有具體命名。

霍海剛剛到來,就被圍住了。

蔣不疑直接:“今天大司農不是主角,大司農不接受任何詢問,也沒空指點任何人,大司農要看展覽!”

大家聽蔣不疑這麼說,也就非常識趣的離開了。

霍海開心的時候,指點一二固然能讓人飛升,但是不開心的時候指點一二,也能讓人飛灰湮滅。

當然沒人去觸黴頭。

等人都散開後,彆的人看見霍海身邊沒什麼人,自然不會有膽子一個人鼓起勇氣圍上去。

霍海今天是來摸底的,工業摸底。

就跟霍海當初說的一樣,很多研究是碰運氣的,不是說投入高研究員水平高,就一定能出成果。

而是有足夠多的研究人員,可能會碰運氣出現有人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情況。

而放寬到各種各樣的研究中,這樣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概率就超級大。

所以,今天一定會有很多新發現。

霍海怎麼能不多費點心思?

很快,霍海看到一個純金屬結構的東西。

走上前,霍海詢問:“這是什麼?”

被詢問的人激動:“這是,降溫裝置!”

霍海歪頭看了一下。

那人解釋:“空氣如果膨脹,就會變熱,如果縮緊,就會變冷。我這個機械結構可以把輸入的空氣壓縮,吹出冷風出來。”

霍海愣了一下,這看起來不像是個壓縮機的結構啊。

霍海思索了一下:“轉一下。”

那人有點猶豫:“這個,人力哪兒轉的動?”

“好歹……給我找頭驢?”

霍海:“那邊有蒸汽機,接著試一下。”

霍海不確定這玩意兒是不是壓縮機,還是以前看短視頻看過的有些工業級超級降溫結構一類的東西。

所以試一下準沒錯。

如果壓縮機這玩意兒,那空調豈不是不遠了?

霍海記得讀書時學過,空調一開始發明出來,是針對印刷環境不穩定來使用的。

目前這方麵的問題,大漢反而沒遇上,可能是因為印刷機結構不同的原因。不過空調要是發明出來,那必然是有很多大用處的。

而壓縮機也意味著冰箱有可能出現。

冷凍冷鏈雖然還差得遠,但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看到霍海看上了一個研究,其他人都跟了過來。

一大群人跟著,在蒸汽機上,找了半天,找到了尺寸適合的轉軸結構。

連接上之後,所有人都在等待著。

這東西一頭吸入蒸汽機燃燒時,外部的熱氣,另一邊開始吹風。

這種機械結構的東西,是不存在延遲一說的,隻要轉起來,馬上就能起到效果。

霍海伸手一摸。

冷風!

“你姓什麼?叫什麼?”

發明壓縮機的人被問懵了,然後反應過來自己的發明被看上了,興奮:“我沒有姓氏,我叫做奇。”

霍海拍了拍奇的肩膀:“以後你就信冷吧。未來大熱天的大家吹冷風時,一定記得你。”

“那我叫冷奇?”

霍海思索了一下:“不如乾脆叫冷氣?這名字要不要改隨你便,至於姓氏,等著陛下給你賜姓氏吧。”

冷奇興奮的點頭。

霍海:“有沒有興趣到研究院去研究製冷設備?”

“製冷設備?”冷奇並沒有從壓縮機聯想到製冷設備。

冷奇想的是,現在的蒸汽機還有鍋爐房太熱了,如果有了這個壓縮機,加上繼續改進,未來肯定可以讓鍋爐房變得不熱。

不過他這個想法肯定走不通。

霍海:“既然能壓縮空氣製冷,那夏天三十多度的室溫降低到二十多度豈不是很正常。這可不隻是享受,各種科研機構,製造機構,還有特殊環境下,都會需要。還有,如果繼續降低溫度,能否在夏天模擬出冬天的天氣,直接冰凍食物,藥物?甚至更多東西?”

旁邊有研究員:“還有冰凍鐵蛋,這樣軸承就更容易製造了!我們夏天沒法冰凍鐵球,沒法製造高精度軸承,現在用的軸承都是冬天做的,如果可以簡單的主動降溫,就可以隨時大規模製造軸承了!”

這要是成真的話,直行車真的要來了!

要知道現在的軸承製造就是同時采用熱脹冷縮,讓套筒和彈珠產生尺寸差異,然後用硬撞擊的方式打進去。

這個方法難的不是加熱外麵的結構,而是冰凍裡麵的結構。

現在這個問題似乎迎來了解決的曙光。

周圍很多研究員都收到了啟發:“如果可以控製室溫,那培養藥物的環境可就穩定多了,也許青黴素的提取大規模提取就要提前實現了!”

“如果可以冰凍肉類,並且大規模實現的話,那肉類運輸豈不是要簡單很多?”

看他們討論的熱切,霍海也不多說話,隻是讓蔣不疑安排把冷奇拉到研究院去。

自己獨立一個人能研究出壓縮機來,這絕對是個機械天才。

有了更多專業人士輔助,加上更多的前沿科技的輔助,未來他搞不好能很快搞出空調。

有這個發明打底後,霍海對今天的大漢博覽會非常有信心。

很快,霍海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機械結構。

這個結構就像一個……有拉動結構的樂器大號,瓦加掛了一個煤氣罐,然後加了一個氣囊風箱。

霍海感覺這個東西有點眼熟,於是多看了幾眼。

但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這個展位沒有人,所以霍海看了一會兒後,準備走人了。

這個時候,一個人急匆匆的衝過來:“大司農大司農!”

蔣不疑看他莽莽撞撞的,直接攔在了前麵。

暗中跟隨的一些護衛也現身擋在了前麵。

這人大喊:“這是我的發明,我給大司農您演示一下!”

霍海:“放他過來。”

人放過來後,霍海才看清。

這人感覺長得有點木訥,有一種21世紀大學生的感覺,不過他本人看得清肌肉鼓脹,有機械師的感覺。

就像是個天天纏電機的。

霍海打量著他,他也自己開口:“大司農,我叫樂鹿咼,這是我發明的東西。”

樂鹿咼指著一段結構:“這個是柴油氣化管路,是通用公司設計的,我這個發明使用了一部分他們的專利技術。”

霍海點頭:“一個複雜的發明,使用部分彆人的技術很正常,隻要你這個發明夠好,有用,那就沒什麼,無非就是量產後給他們掏錢罷了。”

樂鹿咼看霍海這麼說,鬆了一口氣:“我這裡還使用了研究院去年推出的氣囊結構,用來往管道送風。”

送風,柴油氣化?

霍海捏著下巴。

蔣不疑:“這兒是個灌體,這裡送風,另外一根管道是高溫氣化柴油的……這難道是個燃燒機構,燃燒氣化油?”

蔣不疑頓時反應了過來。

這東西既然是個封閉式的,那麼它裡麵絕壁是有其他結構的,否則樂鹿咼不可能隨便就把它給封起來。

這難道是……

樂鹿咼:“我在研究機械結構的時候,發現一件事情,煤炭燃燒的大部分熱量其實是在燃燒室內部。”

“而蒸汽機利用的熱量,其實隻是燃燒室外散的少部分熱量,加溫了水,產生的動力。”

“水加溫後會氣化膨脹,是可以作為動力。”

“但,如果是油氣本身,燃燒後本來也會膨脹,而且這是在燃燒室內部發生的,動能應該遠遠強過蒸汽。”

霍海:“內燃機?”

樂鹿咼使勁的點頭:“對!”

“隻是,每一次燃燒,都需要點火一次,但可以利用慣性結構,讓每一次燃燒後利用慣性活動腔體,抽入新的空氣混合新的氣化油,然後再次點燃。”

“除了點火結構之外,其他結構都很輕易就能完成。”

霍海愣住了。

沒想到真有人這麼快搞出了內燃機!

隻是,如果點火結構不突破的話,這發明了等於沒發明。

樂鹿咼:“不過,這個轉軸轉四次才完成一個循環需要複雜的點火裝置,如果用另一種結構,就不需要了。”

霍海:“四衝程,兩衝程?你的兩衝程已經發明成功了?可以使用了?!”

樂鹿咼愣了一下,隨即臉色暗淡:“難道……大司農,研究院那邊已經有人發明了內燃機麼?我還以為我是第一個。”

霍海擺頭:“還沒人發明出內燃機,根本就沒人研究這個,隻是我……有時候設想過而已。”

樂鹿咼一聽沒人研究過,立刻來了興致,急忙介紹:“我的兩循環……按照您說的,兩衝程內燃機,已經完成了設計,可以使用。”

“我這個內燃機,可以代替小型蒸汽機!”

豈止是代替小型蒸汽機!

這是走歪路啊。

霍海:“內燃機代替小型蒸汽機是沒有前途的,我們今天會公布一種新機械代替蒸汽機。”

“而你的內燃機,天生小巧,應該安裝在交通工具上,極大地提高運輸效率!”

樂鹿咼是自己研究這些的,對前沿科技兩眼抓瞎,他也不知道汽車方麵的研究在研究院是重點項目。

現在內燃機出來,至少製造個老爺車拖拉機什麼的沒問題了。

當然,實際研究出來可能還要段時間,畢竟這玩意兒單缸可能並不是很強,還有他用氣囊輸入空氣什麼的結構,明顯是不靠譜的。

換成研究院最新的金屬材料,用上橡膠等東西後,看看他發明這個機構需不需要優化,能不能適配現在的底盤,估計這個過程不會太久。

沒想到,大漢的電機和內燃機,居然在同一天對外公布!

這個發明的發現,遠比發現空氣壓縮機讓霍海激動。

這可是內燃機啊!

本來大漢的車底盤就一直在研究中,機械結構非常先進。

至少也是一戰之後的水平。

現在有了小巧的心臟之後,幾乎就是有了生命!

大漢的車製造出來應該就比前世頭三十年的內燃機汽車好得多。

畢竟前世頭幾十年的車技術完全被壟斷,一群人在內部閉門造車。

而在大漢,大量的人都在研究底盤上的各種結構,甚至有軌電車已經問世有一段時間了。

霍海看樂鹿咼的眼神都變了。

樂鹿咼還不明白自己搞出了什麼跨時代的發明。

隻看見霍海還說:“未來也許人人都會有一輛車,而車上都搭載的是你的引擎,內燃機。”

“當然了,二衝程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你得把你沒有點火裝置的四衝程給發明出來,然後和研究院的同仁們一起研究如何把它適配到車上,船上。”

甚至是……飛機上。

內燃機都要出來了,飛機還會遠嗎?

發現內燃機後,霍海就沒有興趣關注彆的了,但還是一邊帶著樂鹿咼聊天,一邊查看彆的技術成果。

好家夥,成果還真的是豐富!

有人獨立使用化工技術,在煤焦油中提取了樹脂。

這雖然是研究院已經完成過的事情,但是技術沒外傳,獨立研究出來,足可以說明這人在這方麵的天賦了,又是一個苗子。

還有人搞出了雙麵合頁結構鎖。

有人搞出了滑板。

有人搞出了噴壺結構!

而最讓霍海沒想到的是,路博德回到了長安,這家夥居然搞了個展廳,展示巴氏消毒法!

不過現在不叫這名字了,叫路博德低溫消毒法。

一路逛下來,霍海都沒想到,大漢的科技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雖然大量的東西還處在舊時代,但是前沿科技探索的非常深入!

而這些,都還是今天這場大漢博覽會的前菜。

天色逐漸變晚,興奮的人群,從對科技的興奮,轉化為對晚宴的興奮。

今天劉徹要親自到場,大家當然很有興趣。

他們卻沒想到,更震撼的東西,即將到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