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輕輕地歎了口氣:“我記得少年時,你也是滿心想著建功立業,北伐中原,驅逐胡虜的,可我不明白,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都有兵有權,真正有了做這種事的能力時,你反而開始消極,反對北伐了呢”
徐羨之平靜地說道:“少年時哪知道這其中的複雜程度就象你以前會知道有黑手黨這樣的組織專門在後麵搗亂壞事嗎現在我們都已經人到中年,經曆了這麼多事情,我對於這種勾心鬥角,利益牽扯,已經沒什麼興趣了。少年時要北伐中原,平定胡虜,不過是因為北方的漢人在受苦,我們每天都在渡口能聽到很多悲慘的往事,所以想要解救水深火熱中的北方漢人而已。”
“可是這些年我們一路走來,卻發現,大晉的南方漢人,過的可能還不如北方的同胞們呢。起碼他們那裡隻要種地交稅給胡人,甚至可以安居樂業,反倒是我們,有這麼多野心家不停地挑起事端,哪次不是禍亂天下,吃苦的哪次不是黎民百姓!以前我想著的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讓家族榮光之餘,也能為萬民謀福利,所以那時候你要我監視吳地,偵察天師道動向時,我一口答應,幾年時間內,也建起了自己的情報組織,自以為一切儘在掌握,可結果呢!”
劉裕的嘴角輕輕地抽了抽:“直到那次,我們才知道這些隱藏在地下的黑暗勢力有多可怕,對不起,羨之,你家門不幸,我需要負些責任的。”
徐羨之轉過了頭,用衣袖輕輕地拭去了眼中的淚水,平複了一下心情,繼續說道:“寄奴,不是你的錯,我的意思是,如果貿然地想打破天下百年來的平衡,想要讓天下按自己的意願行事,那勢必要犧牲和損失很多人既有的利益。天師道之亂,固然後麵有黑手黨的影子,但究其根本,還是司馬道子和司馬元顯想要改變多年來的規矩,讓朝廷真正地有一支自己能調動的軍隊。所以他們最後的主意打在了吳地之上,殺天師道不過是一場狗咬狗的火並而已,最後這場大亂,不僅摧毀了司馬元顯父子,重創了天師道,也把世家高門一向自留的吳地打得稀巴爛,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隻有無數的屍體和一地的廢墟。”
劉裕輕輕地歎了口氣:“在這場不應該發生的戰亂中,我們都失去了太多。現在世人多說我是借討伐妖賊而得功名,從此平步青雲,在軍中步步高升,但我寧可用所有的功勞,換取能回到那次大亂之前。”
徐羨之點了點頭:“所以牢記往事,是為了吸取教訓,你現在要做的,不就是司馬元顯當年的事嗎你為了自己的北伐理想,要再一次地從吳地征丁征糧,移民江北。你為了減少世家高門對你這事的阻力,現在想著用儒生進官學,教育功臣子弟,形成一個新的勢力來取代現有的世家高門。你為了能獨掌大權,避免北伐時後路的風險,跟同樣熱衷權力的劉毅爭鬥至此。甚至讓京八黨內部有分裂的危險。寄奴啊寄奴,不是說你的理想不應該實現,而是你必須要考慮實際情況,因為你的衝動,會造成全天下的災難。”
劉裕突然笑了起來:“可是剛才你對我勸進的時候,也說要北伐中原,立下大功,才能走這一步啊。難道現在就開始自相矛盾了嗎”
徐羨之微微一笑:“我的意思不是不讓你北伐,而是說,你不能急著北伐,起碼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你如果沒有理順跟世家,跟劉毅的關係,那就不能輕易地發動。而現在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你試圖要架空和取代世家高門,這點非常危險,也是我必須跟你提醒,要阻止你的地方。”
劉裕平靜地看向了遠處京口城的方向:“你的意思,我用範泰這些儒生,在京口建庠序的做法,還是錯的了”
徐羨之正色道:“不錯,你這是明顯要找儒生取代高門世家,這是他們的根本,就跟當年司馬元顯要建立自己的武裝,以取代北府軍,荊州軍一樣。在你沒有足夠的實力前,你不能這麼做。不僅不應該在京口建庠序,還應該想儘辦法,讓京八兄弟們早點搬到京城,讓他們去享受富貴,變成世家高門那樣的人。隻有這樣,世家高門才會把你當成同類。才會放下戒備和敵意。”
劉裕搖了搖頭:“不行,京城太容易讓人墮落,也不是我不讓兄弟們進城,而是很多人不習慣,希樂上次那麼一搞,城中的產業,大部分又歸了世家高門,很多中下層的京八兄弟,象二柱子這樣的人沒有產業,他們要是進城,無以為生,不如守著這京口的田地,保持質樸堅韌的本性,我們北府軍將來後繼要有人,也需要京口不斷地出天下精兵壯士才行。”
徐羨之勾了勾嘴角:“那你起碼不能讓興弟在這裡,這個表率太明顯了,世家高門會以為你根本不圖富貴,不是他們一路人。隻有你熱衷權力,追求富貴,他們才會跟你交心,合作。而且範家這樣的儒家家族,世代與玄學作對,範泰的父親範寧,曾經說玄學祖師爺何宴,王弼等人是比桀,紂還要壞的亂天下大惡人。你用範泰,就意味著要跟世家高門作對。所以,讓興弟回家,讓範泰也回家,如此,方可暫時和世家高門言和,如果你真的想在京口教兄弟們讀書習字,那可以找世家子弟來擔任,隻要你肯公開求賢,為了攀附你而來的人,不會少。”
劉裕一動不動地看著徐羨之:“羨之,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我開庠序是為了什麼”
徐羨之有些意外,還是皺了一下眉頭,回複道:“讓京八兄弟的子侄讀書習數,掌握知識,將來可以在軍中效力,對吧。”
劉裕搖了搖頭:“這些都在其次,我最需要通過儒生的一件事,是要他們明白,何為忠孝!何為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