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聲中。
秦風昏昏沉沉,隨著馬車搖搖晃晃。
頭頂上的冕旒,讓他的臉若隱若現,在京都百姓眼裡,則多了些神秘。
從京城城門入,隻有一條自西向東的筆直大街。
這也是任何慶典儀式,前往皇宮必走的道路。
今日這條路上掛滿彩布,道路兩邊的京都百姓穿著乾淨整潔的衣服,手裡拿著各種各樣的花。
京都富裕,自然愛花。
隻是不似前朝那般,男兒也要頭上簪花。
沿途中,到處皆是歡呼。
“遼王威武!”
“遼王威武!”
京都百姓們的歡呼,摻雜著禮樂、煙花、鞭炮等聲音,顯得無比熱鬨。
三王同樣坐著木輅,跟在後麵。
原本他們也可坐象輅的。
隻是沒辦法,朝廷窮,就一象輅,隻能秦風坐。
他們隻好坐木輅。
“老六在京都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好高。”
秦棣萬分感慨。
秦博昂著腦袋。
“我們在京都人心目中的威望也不差的。”
“真的?”
“便裝隨便走到酒樓茶肆,都能聽到罵我們的。”
秦樉直接捂住了秦博的嘴。
“你還是彆說了。”
“嗚嗚……”
這麼多人看著,三王也不好多打鬨,以免引發更多的關注。
從而成為京都未來幾天的話題。
況且這場儀式。
不單單是百姓在看著。
上蒼也在看著呢。
這片土地上的人,信仰十分複雜,主打一個有用即可。
可對於老天爺。
卻是無與倫比的敬畏。
就連皇帝,也會自稱為天子。
上天的兒子。
而遇到重大事情,祭天則就是必要流程。
這儀仗搞得這麼熱鬨。
未免沒有想讓上天關注到人間的情況。
後方的遼兵,無比嚴肅的列隊前行,京城內走的這條路,硬是走出了檢閱的風采。
無比整齊。
遼人的規整,已經融入到了骨子裡。
無論走到哪裡,隻要一聲令下,彼此不熟悉依舊能列陣前行。
隻是。
周圍百姓中,多向他們拋著鮮花,多少打擾了他們的步伐。
這些鮮花。
也讓遼兵們強忍著本能的防禦反擊。
遼地寒冷,缺少鮮花。
若有人向他們扔東西,也多是武器。
可如今落在身上的鮮花花瓣,讓遼兵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好在王爺的輅車就在前方。
否則這些鮮花與熱烈的歡呼下,遼兵們也會不知所措。
好在他們也都清楚。
此行過後,他們大多都會脫離遼地,成為大慶的官。
似乎也該適應這些。
行進間,不乏多有江南女子的驚叫聲。
俊秀高大的遼兵,對於京都女子而言,毫無疑問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遼王太高不可攀了。
而且此番遼王歸京,也是要在京都完婚的。
京都女子隻能奢望在夢中幽會,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可這些遼地來的兵,毫無疑問戳中了她們的心臟。
“看,那個就是父親說過的檀郎。”
一名官家女突然高呼,甚至衝其中一名遼兵招手。
隻是那遼兵卻目視前方,目光無比堅定。
“好冷啊,一點回應都不給。”
“冷冷的樣子,更喜歡了。”
自打禮部老官員,瞧上了一名遼兵之後,這事兒在京都就不脛而走了。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官家女子,富家女子。
此時更是早早的占據了最好的位置,能用更近的距離,觀望這群凱旋而歸的遼兵。
所有人都清楚。
此番大勝,遼王封無可封。
而這些功勞,便全分給了這群遼兵。
此番大勝,又可謂是天大的功勞。
這裡遼兵裡任何一人,典禮完畢之後,都能得到潑天富貴。
貴女更是挑選著如意郎君。
先記住遼兵的麵貌,然後再通過強大的家裡關係,派人去談。
可以說。
這八百多遼兵入京一趟。
婚姻大事便徹底解決了。
甚至連房子、馬匹、官位,女方都提前給準備好了。
今日之後。
他們就能達到人生的巔峰,完成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也有許多人在眼紅。
“陳兄,我想去遼地了。”
“我等苦讀二十年,卻難以考取功名,不如去遼地碰碰運氣。”
“此番遼地向朝廷貢獻如此多的俊才,一出必有一進,或許便是我等士子的機會。”
許多江南士子望向秦風的目光無比炙熱。
京都士子眾多,卷得不行。
他們想去遼地,碰碰機緣去了。
雖說遼地北上兩千裡。
可能讀得起書,還能跑到京都讀書的士子。
大多都能出得起這盤纏。
也有武者握緊了拳頭。
“我自幼習槍,在京都城也有威名,不知到了遼地,可否能再獲得這等榮光?”
京都許多習武之人。
都羨慕慘了這些遼兵。
他們隻是跟對了人。
便獲得了他們努力半生,甚至一代兩代三代人,都獲得不了的榮譽。
京都的習武之人。
也不免都想去遼地試試了。
未來北伐,跟著遼王出征,必還有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等北胡打完了。
大慶便再無軍功可拿了。
必須把握住!
隻是這群武者拋家舍業,經曆千般苦難,抵達遼地之後,怕是會驚恐發現。
時代變了。
他們引以為傲,日夜不停習練數十年的搏擊殺敵之術,難抵遼人手裡的一枚手雷。
“遼王對這些遼兵,是真的好啊。”
京都人。
沒有不羨慕這些遼兵的。
在京都人看來,就是遼王將所有的功勞,都給予了這群遼兵。
才能讓這些人,徹底的一飛衝天。
秦風這不為自已邀功,反而引得天下百姓更高的評價。
自然也有無數人。
想去遼地。
“遼王喜好匠人,在遼地能評選上八級匠人,地位足可淩駕於遼地官員之上。”
“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二叔當年隻是一名鐵匠學徒,隨著災民群意外流落到遼地,如今已經娶妻生子,生活的滋潤安穩。”
“二叔說,他才評的二級,住房不大卻夠,未來若能評上四級,就能光宗耀祖了。”
京都人門路多。
能在京都的人,大多都是地方大族望族的人。
而在京都的任何見聞,都會被這些人寫成家書,傳遞到鄉裡之間。
到那時。
又不知有多少人。
會對遼地產生向往之心。
有老者望著遼兵的隊伍,突然默默轉身往回走。
“爹你不看了嗎?”
老者搖了搖頭。
“家裡祖傳的打鐵鋪子,從今往後就是你的了。”
“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