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這次湘西作戰的轉折並不在這裡。
雖然日軍第3、第37師團有些被動,但並沒有敗,新6軍和54軍短時間還無法擊敗以這兩個師團為主的數萬日軍。
真正的轉折還是在更西邊的戰場。
準確來說在白馬山、隆回以及山門一帶。
進攻這裡的原本是日軍第13師團主力以及116師團一部。
可隨著邵陽以東的戰局發生變化,隆回附近的日軍也開始收縮。
見日軍這邊後路隨時可能被切斷,王老虎當即知道機會難得。
當即出動19師對山門的日軍13師團第65聯隊發起進攻,另以74軍第58師支援防守白馬山的79軍殘部。
而54軍的預備2師一部也從芙蓉山北上,意圖收複隆回。
中國軍隊三個主力師突然反攻,自然讓日軍大為驚訝。
為了避免被包圍,原本駐守山門的日軍第65聯隊連夜撤退,但是預備2師率先切斷了日軍的退路。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65聯隊並沒有奪回丟失的陣地。
而此時中國軍隊第19師也殺了過來,日軍第65聯隊被迫從北麵的崇山峻嶺向隆回撤退。
65聯隊雖然狼狽,但損失算不上很大。
最先崩的反倒是白馬山附近的日軍第116師團的酒井支隊。
酒井支隊以酒井聯隊為主,另配了部分炮兵和工兵,之前一直是追著79軍打。
但是在白馬山,卻遭到了79軍殘部的頑強抵抗。
酒井聯隊的戰鬥力在衡陽一戰損失很大,後來即便是補充了大半的官兵,也沒有滿編。
79軍在開戰之初因為輕敵,導致節節敗退,就連軍長也在撤退中戰死。
導致整個79軍的士氣都很差。
所以在之後的十幾天裡,基本上節節敗退。
每個地方堅守一兩天就不得不撤退。
可到了白馬山,卻是不再後退。
有王老虎的嚴令,也有本身的不服輸。
第(1/3)頁
第(2/3)頁
好在他們在白馬山守住了,雖說損失很大,但堅守了五天以上。
當然,這也離不開空軍第六路軍的大力支持。
不僅提供戰機支援,還空投了不少武器彈藥,這才在酒井支隊的多次進攻堅持下來。
而白馬山陣地的穩住,也讓24集團軍這邊有時間調兵遣將。
恰逢36集團軍反攻,讓日軍後方吃緊,也影響到了116師團、13師團等部。
王老虎這才抓住機會,果斷投入58師。
經過58師以及79軍殘部的兩天進攻,日軍酒井支隊最終還是沒能堅持住,在丟下差不多兩千具日軍屍體後狼狽撤回隆回。
白馬山大捷雖然取得的戰果並不是很大,對於湘南戰場隻能說還行,但對於整個湘西戰場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是第一次大捷。
而且24集團軍的沒有美械部隊,武器裝備和軍隊人數上都要吃虧一些。
擊敗酒井支隊後,58師和79軍殘部就趁機殺向隆回,其中58師還派出一個團攻占了北邊的金石橋,一舉切斷了隆回日軍的退路。
此時在隆回附近的日軍主要是第65聯隊、第104聯隊和酒井支隊。
酒井支隊損失較大,隻剩下兩千人左右。
另外兩個聯隊都有三千人。
這加起來就是八千人左右。
僅靠19師、58師以及預備2師1個團、79軍殘部的兩千餘人,是無法對隆回這八千日軍完成包圍的。
因此24集團軍緊急抽調第100軍的63師、第18軍的18師增援前線,意圖在隆回完成對這八千日軍的包圍並殲滅之。
此時中國軍隊尚未對這八千日軍完成包圍,還剩東麵在日軍控製之中。
日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首先以第104聯隊主力兩個大隊向北進攻,意圖奪回金石橋;
其次以104聯隊餘部和酒井支隊餘部固守隆回及周邊高地;
再以65聯隊主力固守隆回東南方向的羊古坳、七江等地,同時派出一個大隊向東搜索,意圖打通與新化的聯係。
這是隆回日軍的應對措施。
新化日軍第116師團主力則是放棄對新化西北方向的進攻,隨即調集一個步兵聯隊和炮兵一部,與104聯隊主力南北夾擊金石橋之中國軍隊。
同時第3師團派出工兵向南,打通隆回東麵與新化日軍主力的聯係。
第(2/3)頁
第(3/3)頁
就這樣,整個湖南戰場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小小的隆回。
原本第36集團軍是想打主力的,結果反倒是被24集團軍搶了主動權。
就連國府也要求必須優先消滅隆回日軍,確保芷江機場的安全。
沒辦法,36集團軍隻能好好打配合。
不過36集團軍也沒閒著。
除了讓預備2師全力參與圍攻隆回外,另派出36師一部沿著巨門鋪向北,切斷隆回日軍東撤的道路。
剩下的新6軍2個師、54軍的198師、79軍的98師、傘兵總隊的主力(缺傘兵3團),差不多4.5萬人繼續對婁底、漣源發起進攻,計劃在隆回的外麵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把日軍第3、第37、第116師團等部全給包圍進去。
隻能說老方和老廖二人的膽子是真大。
可惜隻是膽子大卻不行,還得有相應的實力。
最終這個更大的包圍圈並未形成,日軍就撤退了。
很簡單,隆回日軍敗了。
日軍在隆回堅持了7天。
除了隆回本身的日軍,116師團基本都投入了進來,外加37師團一個聯隊,一共6個步兵聯隊。
加上其它輔助部隊,日軍在隆回以及隆回外圍總共投入了接近三萬人。
而中國軍隊投入了9個師的兵力包圍和阻敵增援,其中主力是18師、36師、58師、63師和預備2師五個師的部隊。
進攻隆回的則是19師、58師和預備2師。
最終中國軍隊在隆回這邊以傷亡九千人的代價擊斃日軍5800餘人、俘獲300餘人的代價,收複了隆回。
日軍殘部一千多人則是向東撤退。
日軍丟了隆回就像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一樣。
不僅從新化、漣源撤退,就連進攻漵浦的34師團也向益陽方向撤退。
要知道34師團已經在對漵浦發起進攻了。
之所以日軍撤退如此之快,除了在隆回遭到重創外,在婁底,日軍損失也很慘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