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嘎,對麵的支那人就兩個營不到一千人,難道這都拿不下嗎?”梓門東北方向某個村莊,村上少將在那裡破口大罵。
作為51旅團的新任少將旅團長,村上少將對於麾下部隊的戰鬥力有所猜測,但是沒想到這麼菜。
三個大隊外加第3師團一個大隊,居然拿不下千餘人防守的梓門鄉。
“旅團長閣下,對麵的支那人主力是他們的傘兵部隊。這群傘兵裝備精良,遠甚於皇軍,加上他們有空中優勢,根本沒法打。”佐藤少佐無奈解釋起來。
“八嘎,你這都是懦夫行為。天亮之前,必須拿下眼前的支那軍隊陣地。
我要看到大日本帝國的軍旗插在那高地上。”村上少將氣憤地說道。
“嗨。”佐藤少佐十分無奈,隻能硬著頭皮答應。
“我們需要同時對高地和下麵的村鎮發起進攻,讓支那人無法相互支援。”
“嗨。”
看著離去的幾名部下,村上少將的表情也很無奈。
他生氣是真的,誰能想到帝國的軍隊已經到了現在這一步。
他在調來擔任旅團長時就知道自己的部隊戰鬥力不會多強,整個旅團的四五千人,服役時間超過一年的士兵不足千人。
大部分都是最近幾個月征召起來,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新兵訓練後就分配到部隊的。
不僅士兵如此,不少低級軍官也都是才從軍校出來的,根本就沒打過仗。
58師團是如此,第六方麵軍下麵的那些獨立混成旅團、獨立步兵旅團也是如此。
也就日軍積威甚重,不然就這外強中乾的情況,怎麼可能還能控製湘鄂贛三省要地。
當晚,日軍就對梓門再度發起了進攻。
一個大隊佯攻高地,兩個大隊圍攻高地下的梓門鄉。
梓門鄉其實並不大,也就兩條街道,依山而建,有一條土馬路橫穿而過。
還有一些零散的建築分布在周圍。
可這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建築,如今成了堅固的堡壘。
其中一個地主老財的宅子就是代表。
其緊鄰旁邊的高地。
占地麵積有一畝多地,說大,算不上大,但放在村鎮來說,也算是比較好的建築。
第(1/3)頁
第(2/3)頁
地基是石頭砌成,整個建築都是以磚為主。
宅子外圍是磚牆,主建築則是一棟二層樓的磚木結構建築。
其二樓還有一些通風口。
當然,說是瞭望孔和射擊孔也不為過。
整個建築是典型的湖南傳統民居,建築風格樸素中帶著一絲優雅。
因為炎熱多雨,所以設計較為開敞,前後院落寬敞,房屋高聳,窗戶麵積大,出簷深遠。
因此很適合改造成堅固的防禦工事。
這個被稱作孫宅的建築,原本是有自己的武裝的。
或者是武裝有些過了,頂多是有十來個護衛,有幾條槍。
不過在日軍之前打來時,死的死、跑的跑。
還彆說,彆看這家人平時壓榨過那些給他們家裡乾活的百姓,但卻沒有當漢奸。
或許是湖南人本身骨子裡的那股勁,也或許是多年抗戰下來,早就跟日軍不死不休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傘兵團打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座建築其實有些損毀。
原主人據說是帶著剩下的家人和護衛往東邊跑了,暫時還沒回來。
隻有幾個下人。
麵對傘兵的征用,也沒法拒絕。
因為這附近的建築都被征用起來了。
或許是之前作戰的習慣,傘兵這邊其實很喜歡打巷戰,尤其是防守的時候。
即便是有著武器優勢,他們也不願意在野外防守。
因為他們的武器,在巷戰中的威力更大。
駐守這裡的就是傘兵二營的一個連部、部分直屬部隊和下轄的一個排,有著八十多人。
至於剩下的兩個排以及98師的那個營則是分布在其它建築裡。
因為日軍集中了兩個大隊進攻高地下的建築群,在日軍不斷的進攻下,98師的這個營堅持了幾個小時就有些守不住了。
好在他們並沒有逃跑,而是一部分跟著其它建築裡的傘兵跟日軍打巷戰,剩下的則是退向高地。
第(2/3)頁
第(3/3)頁
其中就有近百人撤到了孫宅附近,還有部分傘兵也是如此。
就在日軍以為可以實現既定的作戰目標時,卻在孫宅以及另外兩個建築前遭到了頑強的地方。
尤其是孫宅這裡,日軍先後出動了三個步兵中隊進攻這裡,也沒能拿下,甚至連孫宅的大門都沒有攻破。
最終到了天亮時,日軍總共在孫宅外留下了差不多兩百具屍體,把剩下的日軍嚇得都不敢再次進攻。
不過這還不是最要命的,畢竟日軍實際上已經控製了梓門大部分地區,隻剩下少數幾處建築以及高地沒有拿下。
但日軍已經沒法繼續打下去了。
因為他們的退路被斷了。
在昨夜,中國軍隊傘兵一團主力會同98師1個營,拿下了香鋪坳和街埠兩地。
這兩個位置位於梓門東北方向,不足十公裡的位置,位於漣水和那條南北走向山脈形成的河穀東西兩側,扼守著通往湘鄉的要道。
中國軍隊拿下這裡,一則是斷了51旅團主力部隊的退路,二則是切斷了婁底日軍與湘鄉的一條重要通道。
湘鄉與婁底之間的道路不止這一條,但這條要道的失守,也壓縮了日軍的戰略空間,同時也讓湘鄉不再安全。
所以得知這個消息後,51旅團等部日軍立即放棄圍攻梓門的中國軍隊,轉而尋找船隻渡過漣水,向漣水西岸撤退。
至於奪回香鋪坳、街埠等地?
村上少將在得知中國軍隊有至少兩千人,而且還有大量傘兵的士兵,當即下令撤退。
他不傻。
他連梓門這裡一個營的中國傘兵都消滅不了,怎麼去對付更多的中國傘兵?
因此他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連一些輜重都直接舍棄了。
不過損失還是有,因為撤退時,中國空軍來了七八架飛機襲擾,造成了一兩百人的傷亡。
加上梓門的中國軍隊反攻,也讓日軍死傷部分士兵。
好在51旅團主力還是順利撤走了,些許人員損傷和部分輜重損失,都是小事。
但他的部隊一撤,也讓婁底附近的日軍變得更加被動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