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魏風華 > 第五百九十四章 開戰

第五百九十四章 開戰(1 / 1)

推荐阅读:

十月十一,魏軍出長城。

幾乎是同一時間,原本將大營立在燕山山脈背後的遼軍也做出了相同的動作,囤積於此的遼國中京道大軍幾乎傾巢而出,陳兵十二萬於潮河以北,皮室重騎鐵甲如黑雲壓城,屬珊輕騎遊弋兩翼,奚族步兵方陣森然如林,如此聲勢,幾乎再現了當年遼國出草原而鞭撻天下的情形,如果再算上大營裡留守的三萬步卒,遼國開拔到長城腳下的兵力甚至遠遠超過了李易一開始的預期,達到了十五萬這個駭人的數字。

十五萬人其中還包括數萬重騎以及草原輕騎,當世估計也就隻有遼國這種體量的帝國才能掏出來了,因為他們根本不缺養馬地,相比之下魏國幾乎調動了國內所有的戰馬,以及徹底解決了西北的邊患,才能在北境邊境上摸出來幾萬騎兵,而且這些騎兵還要分散在三條戰線,尤其是西京道楊盛部的西涼鐵騎更是占了大頭,這就讓氣勢洶洶出長城而北伐的魏軍在開戰之前,就直麵了一股撲麵而來的壓力。

當斥候將遼軍堵在燕山山脈的準確兵力回報到中軍大營時,幾乎肉眼可見的,從靖王顧懷到主帥李易,再到下麵的各路主將、偏將,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做到坦然自若。

從沒有低估過遼國,但沒有想過玩起命來的遼國居然能有這種體量。

那麼魏國北線的兵力有多少呢?

神機營、幽燕鐵騎、重甲步卒三大營,算上輔助重步卒以及騎兵著甲的輔兵,還有顧懷親臨前線所帶來的地方戍衛軍隊和預備兵力,也才堪堪不到八萬之數,換在幾年前,這是一個讓所有魏人都會發出驚喜叫喊的數字,因為這八萬人是實打實的能上戰場作戰的軍隊,其中大部分還配備了雖不如神機營先進但仍具備殺傷力的火槍,而且這還隻是三線之一,明顯代表了魏國的軍事動員能力在這幾年內幾乎翻了幾番隻是當對上遼國中京道的十五萬大軍後,便顯得那般不夠看。

果然,隻要有草原這個根基之地,哪怕遼國輸了傷筋動骨的幾仗,比如精銳騎兵奔襲魏國京城死傷大半,比如黃河畔數萬遼國步卒被逼得跳河,比如白溝河一戰遼國失了四道之一,十餘萬大軍灰飛煙滅,這些換做其他國家早已經是滅頂之災,然而換成遼國,隻要真正走到了玩命的那一步,不計代價之下,他們的軍力依然能讓每一個敵人都感到戰栗。

魏軍的大營紮在了潮河以南,並沒有貿然渡河進攻燕山,而遼軍也沒有在潮河以北紮營,顯然是失去了野戰無敵的信心,哪怕兵力占優,也打算借助燕山山脈抵禦住魏軍氣勢洶洶的北伐,這或許會讓部分遼人感覺恥辱,但換做任何一個清醒的將領,都知道這才是最理智的選擇,白溝河一戰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麼?魏軍早已今非昔比,何必因為一些過時的驕傲放棄燕山這麼個天然的屏障?潮河的河水甚至還不如白溝河深!拒河紮營,贏了還好,輸了連後撤都成問題,到時候燕山便會成為斷掉他們後路的天塹!

默契,理智,這便是魏遼兩軍此刻的狀態,數年來無論是機緣巧合還是人定勝天,大勢終究走到了這一步,魏國開始北伐,遼國鐵血應戰,雙方都承擔不起失敗的代價,所以哪怕是能給戰爭的天平再加上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勝算,此刻雙方的將領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做。

“敵軍的配置,和孤所料不差,重騎壓陣,步卒堵住山隘,輕騎外圍巡弋試探戰機唯一的好消息在於皮室鐵甲重騎是遼國的家底,滿打滿算偌大遼國也隻能供養不到一萬,此刻燕山背後隻有四千,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戰局,但有了火炮,他們就不再是能徹底壓倒一場戰爭的利器。”

魏軍大帳裡,顧懷負手站在沙盤一側,原本應該站在主位的北線大軍主帥李易按著劍柄站在他身後,滿眼的沉著冷靜,並沒有因為顧懷入營整個大軍便以顧懷為主而有絲毫怨意或者說,對於李易這種平日裡溫潤如玉謹言慎行的性格,無論顧懷做什麼,他都不會對顧懷有絲毫的不滿或者怨念。

這不是愚忠,而是理念與行徑的高度一致後自然產生的純粹信任,就像影子永遠不會懷疑前方的那個人會和自己走上不一樣的道路一樣。

隨著顧懷的開口,原本因為斥候送回消息而氣氛凝滯的帳內空氣頓時一鬆,努力繃直身子幾乎連腿都開始打哆嗦的幾個將領放鬆下來,而顧懷則是看向自己身後的李易,問道:

“你覺得該怎麼打?”

李易沒有貿然回答,他的目光先落到了潮河,片刻後又移到了燕山那道唯一能直入中京道的山隘口,仔細地審視著那些代表著遼軍兵力、兵種的旗子,等到幾個將領的呼吸聲在等待中都開始粗重,他才堅定地開口:

“不能避。”

顧懷聽懂了他的意思:“嗯,孤也是這麼覺得細說下去。”

“我軍北伐,開百年未有之先河,再兼王爺親臨前線,在王爺從無敗績的鼓舞之下,我軍軍心、士氣俱在頂峰,再加上此乃北伐第一戰,若是我軍畏遼軍兵力,燕山之險而避開,則軍心士氣蕩然無存,幾年征戰疊加優勢以及火器加持下的北伐,就會成為一場笑話,此乃其一。”

顧懷微微點頭。

“其次,燕山山脈橫亙在遼國中京道與幽燕交界處,北上關隘雖多,但能容大軍從容通過的,不過四處,其中兩處距離較遠,大軍行軍容易露出破綻,後勤糧草也成問題,而另外兩處,一處便在眼前,一處則是在潮河上遊一百裡外,若是同時攻打兩處,我軍本就兵力不足,更容易失去戰場優勢,而且遼軍在另一處隘口也必然有所布置,所以這一戰若想通過燕山,必然隻有死戰,避無可避,此乃其二。”

聽到要硬打那幾乎囤積了十餘萬大軍的燕山山脈隘口,幾個將領的臉色都變了變,然而顧懷的神情卻沒有絲毫波動,隻是問道:

“還有嗎?”

李易的目光從沙盤上移開,和顧懷的目光對視,堅定點頭:

“有!”

“遼軍兵勢雖眾,但兵力來自於各處,其中有駐紮上京的精銳鐵騎,也有來自草原各部的遊獵輕騎,更有原本戍衛地方的各部步卒,所以必定不能同心協力,如指臂使,而且山隘狹窄,遼軍無法將兵力徹底鋪開,隻能選擇步卒前壓鐵騎壓陣的擺法,這就給了兵力不足敵方的我軍機會,一個真真正正不用任何戰術、算計,與遼軍真刀真槍廝殺一場的機會,”李易說,“而且最重要的是,得益於王爺近年在北境工業區讓造作司的不斷改進,神機營的火槍,如今軍中的火炮,俱已脫胎換骨,在正麵作戰中,遼軍重騎已經不再是無法抗衡的力量,所以我軍為何要避?此乃北伐大勢,我軍已經有了和遼國拚死一戰的資本,不如堂皇勝之,讓天下人都知道,魏遼相爭,大魏必勝!”

“好!”顧懷滿意頷首,輕輕拍了拍手掌,目光中是毫不掩飾的欣賞與欣慰,“說得好,孤很滿意!為何要避?何必去避?數年臥薪嘗膽,數年舉步維艱,終於走到了今天這一步,若是連這點正麵死戰的膽氣都沒有,孤才會失望!你們記住,這一戰和之前截然不同,不再是遼國南侵,大魏拚命求得一線生機,而是大魏挾大勢北伐,要讓遼國滅國!這是孤要教給你們的底氣,有了這份底氣,你們才知道在接下來的大戰裡,自己該做些什麼!”

他轉身走向一旁的椅子,輕輕坐下,微笑道:“傳令吧,孤說過,這一次,你才是主帥,把孤當一個看客就好,真正給遼國下葬的,是你們。”

李易按住劍柄,微微俯首稱是,然後大步走到帥位,冷喝道:“眾將聽令!”

一陣甲胄鏗鏘輕響,眾將紛紛挺直身體,李易的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大戰前的點將,開始了。

“傳本帥軍令,全軍渡河紮營,攻打七平山隘,死戰不退!此戰當以火器破遼軍驕氣,以血肉磨遼軍鋒芒,待敵疲時,我軍便要過燕山,鎖中京!”

“丁良弼!你部重甲步卒,當迎首戰!命你部以鉤鐮槍、塔盾結突陣全力進攻山口,不得後退半步,若是畏戰怯戰,本帥拿你是問!”

一個將領大步出列,凜然稱是,年輕的臉上滿是堅毅,領命而出帥帳。

“索宏勝!你部幽燕鐵騎,隱於山丘後待命,若無本帥軍令,不許妄動!”

又一個將領站了出來,在椅子上平靜看著這一幕的顧懷眉頭微微一挑,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當初在江南平白蓮教時,那個跟在李易身邊的小校李易把幽燕鐵騎交給了他麼?也難怪,畢竟是跟隨著李易從江南一路打到了這裡,就如自己培養李易一樣,李易身邊,也早就聚集起了一批足以稱得上耀眼的將星。

“竇濱!命你率神機營,護衛重甲步卒側翼,敵方輕騎眾多,必定會從側翼襲擾,若是被他們得手,步卒攻不下山隘,讓你的親衛把你的腦袋送回帥帳,給本帥一個交代!”

“是!”神機營當初在陳平離職鎮守邊境後接任的將領拱手領命,又朝一旁默默聽著的顧懷行了軍禮,這才轉身掀開帳簾,大步走了出去。

陽光透過掀起的帳簾灑進大帳,一道道軍令在李易冷硬的臉龐下傳出,一個個將領領命而去,越來越空的大帳裡,顧懷端起茶杯,吹了吹升騰的霧氣,看著那奔赴戰場的一道道身影,輕輕笑了起來。

趙軒啊趙軒,沒能親眼見證這當當初在江南,我們認為異想天開但又無比期盼的一幕,還真是替你感到可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