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944章 王氏的蚯蚓都得被豎著劈!楊翁子,本將又要恭喜你啊!
背景色:字体:[]

第944章 王氏的蚯蚓都得被豎著劈!楊翁子,本將又要恭喜你啊!(1 / 1)

推荐阅读:

在燕王喜看來,今日之戰事關燕國存亡。

在故齊將士們看來,今日之戰事關他們往後餘生究竟是榮華富貴還是吃糠咽菜。

在栗恪看來,這一次談判事關他能否報答嬴成蟜的恩義。

但對於秦軍而言,無論是今日之戰還是這一次談判亦或是那些歸降的齊軍,都隻是整體戰略中的一小環而已,成則美矣,不成亦不損大局,並不值得投入過多心力。

王賁也沒有欺騙栗恪,秦軍留在督亢之地的兵馬僅剩萬餘,其中半數以上還是準備散入故齊軍中的軍法吏。

王賁麾下的主力兵團早已拔營向西!

秦王政十六年一月十三日。

龍兌縣東南二十裡處。

兩支高舉秦軍旗幟的隊伍急速抵近,最終融歸一處。

王賁親率軍中眾將排眾而出,拱手高呼道:“末將等,拜見主帥!”

“主帥急攻閃進、迫降齊王,全大王之令,揚我大秦國威,令天下人儘側目。”

“末將,為主帥賀!”

嬴成蟜也正率楊端和、李信等眾多將領離陣前行。

聽聞王賁此話,嬴成蟜皮笑肉不笑的笑道:“見過諸位袍澤!”

“昔代武安君大破我大秦上將軍齮,可見代武安君之勇。”

“然!王副將僅率弱旅卻可與代武安君長期對峙且占據上風。”

“更是先逼走代軍,又僅驅故齊將士便逐燕王百餘裡,迫燕王以粟二百萬石、布五十萬匹之代價向我大秦請和!”

“本將,為王副將並諸位袍澤賀!”

莫不是王翦未曾與王賁說過本將的性子?

竟然一上來就試圖把滅齊之功全都甩在本將身上,這本將能忍?!

寒風獵獵,王賁背後卻瞬間滲出一層薄汗。

嬴成蟜可不隻是把逼走代、燕兩軍的功勞甩給了他,更還盛讚他比上將軍齮更能打!

既然王賁比故上將軍更能打,那不給王賁封個上將軍之位可就說不過去了。

一門兩尊上將軍?!

若是哪天大王心情不暢,我王氏一族的蚯蚓怕不是都要被豎著劈兩半!

王賁趕忙連聲道:“此非是末將之功,儘是主帥指揮得當,薛良、棠咎等諸故齊將領奮勇善戰也!”

嬴成蟜促狹的笑道:“真的嗎?”

“本將不信。”

“若是薛良等諸位故齊軍將有如此能力,故齊何以速亡?”

王賁的心都快碎了。

主帥!欲殺末將乎!

嬴成蟜嘴角微翹。

是你先妄想往本將身上甩功的!

楊端和看不明白兩人之間的互動,酸溜溜的說:“主帥一戰滅齊,王副將一戰退代燕,獨獨本將鎮守平原津,一無所得。”

“著實苦也!”

王賁當即看向嬴成蟜,嬴成蟜也笑而頷首。

說歸說鬨歸鬨,該做的正事不能忘。

王賁當即揚起無比真誠燦爛的笑容,肅然拱手道:“楊翁子切莫如此言說!”

“於此戰,楊翁子才是居功甚偉也!”

楊端和苦澀搖頭道:“王將軍無須寬慰本將。”

“本將深知本將於此戰無甚功勞,於大局毫無用處。”

“能因主帥並王將軍之功而得上些許分潤,本將便已慶幸不已!”

楊端和得了西板峪之戰首功後,還曾遙想過此戰過後能否升任上將軍。

但自從西板峪之戰結束之後,楊端和就被發配平原津,雖長期與齊軍對峙,但卻無甚斬獲,更是遠離了主、次戰場。

此戰王賁連退代、燕兩軍,必能得重賞,再加上嬴成蟜對他的評價,王賁沒準就能升任上將軍。

已知王翦、蒙武皆已為上將軍,若是王賁亦為上將軍,那大秦上將軍的名額可就滿員了,他楊端和這輩子恐怕都沒指望了!

眼瞅著一員又一員比他孫子還年幼的後輩擢升高位,他的一生所求卻難得滿足,楊端和難免心生蕭瑟苦楚。

嬴成蟜卻皺眉道:“楊翁子何出此言?”

“於此戰,若非楊翁子在平原津給了齊國莫大壓力,逼迫齊國在已經調遣大量將士加入聯軍的情況下不得不又抽調國內守軍馳援高唐一線,齊國內部怎會那般空虛?”

“若非齊國內部那般空虛,本將又如何能不戰而逼降齊王?”

王賁也認同頷首道:“若非主帥不戰而逼降齊王,代國怎會為了奪取齊國將士而撕毀代、燕之盟,收兵退走?”

“若非代國撕毀了代、燕之盟,燕軍又怎會不戰而逃?”

“是故,本將以為我軍之所以能取得諸多大勝,皆是楊翁子之功也!”

楊端和懵了:“主帥、王將軍怎能如此言說!”

本將在平原津摸了半晌的魚,結果你們卻對本將說,本將才是此戰首功?

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嬴成蟜認真的看著楊端和道:“軍功乃是國之重也,本將豈敢兒戲?”

“本將令楊翁子前往平原津之際,便對楊翁子言說平原津之戰乃是我軍勝敗之關鍵!楊翁子若能全將令,必當為此戰首功也!”

“楊翁子難道都忘了嗎?”

王賁也附和道:“楊翁子著實過謙矣!”

“楊翁子所為實乃末將能勝之根基所在!”

“隻要楊翁子好生思慮一番,便可知主帥並本將所言皆是正理!”

王賁竭力扯出一臉羨慕的表情說:“這可是滅齊退燕之大功!”

“若非本將是打心眼兒裡認定了此戰首功乃是楊翁子,本將怎會甘心讓出功勞?”

“本將必竭力與楊翁子奪之!”

“楊翁子著實羨煞本將也!”

楊端和的思路被嬴成蟜和王賁帶偏了。

主帥和王副將的邏輯,好像沒問題啊!

西板峪之戰後發生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其源頭不正是本將在平原津的活動迫得齊國不得不抽調國中守備力量儘可能馳援高唐一線嗎?

更重要的是,正如王賁所言那般,這可是滅齊退燕的大功勞!

若非王賁爭不過本將,正常人怎會將此功讓給彆人!

楊端和臉色潮紅,震驚、雀躍又有些失神的喃喃:“如此說來,本將果真為此戰首功耶?”

額的四方天帝啊!

現在這年頭得首功、大功這麼容易的嗎?

本將征戰沙場幾十年,真沒見過這麼易得的軍功!

雖然楊端和心裡虛虛的。

但軍功這玩意誰會嫌多?

厚著臉皮也得要啊!

嬴成蟜、王賁齊齊拱手笑道:“為楊翁子賀!”

副將樂訊嘴角抽搐,以手扶額,不忍直視。

楊端和拱手還禮,暢快大笑:“哈哈哈哈~多謝!多謝!”

“此戰之所以能勝,本將固然居功甚偉,然主帥指揮得當、王副將頑抗強敵更乃是重中之重!”

“這首功,本將便愧領矣!”

“此戰尚未結束,若是再有硬仗,末將皆請為先鋒,定不負主帥所托!”

楊端和厚著臉皮認下了這份軍功,而多為先鋒、多打硬仗就是楊端和給予嬴成蟜的報償!

嬴成蟜欣然頷首道:“楊翁子著實是我大秦虎將也!”

“此地風寒,諸位袍澤且先入帳中。”

“亦請諸位袍澤將督亢之地戰事仔細上稟,以便於本將速速撰寫軍報、上稟大王。”

說話間,嬴成蟜給了王賁一個眼神,王賁當即會意。

儘快寫就軍報讓楊端和蓋章確認軍功,不給楊端和半點反悔的機會!

王賁當即右手一引道:“主帥、楊翁子、諸位袍澤,且先入營中詳敘!”

大軍軍營尚未展開,但中軍帥帳卻已搭建完畢。

王賁等一眾將領追隨於嬴成蟜身後走進大帳,依身份落定後由王賁當先開口:“末將遵主帥之令,於秦王政十六年十二月七日率四十一萬三千餘袍澤北上攻奪督亢之地。”

“時至今日,末將已全取督亢之地,斬獲敵首五萬三千七百餘,袍澤戰死四萬六千二百餘。”

“自一月六日夜至今,共有故齊將士十一萬三千餘因主帥之名而投身我軍帳下。”

“末將遵長安君之令,儘取之,交由假都尉薛良統帥、追殺燕軍。”

“一月七日,本將麾下主力拔營西進,一路急行,今已疲敝不堪再戰。”

“一月十日,燕王贈糧五十萬石並還我軍被俘之將士入我軍中,末將遙令假都尉薛良所部退守涿城以南,鎮守督亢之地。”

楊端和緊隨其後道:“十六年十二月二日,本將率軍十三萬八千餘南下平原津,攻齊之高唐,斬得敵首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三級,戰死袍澤一萬一千五百三十二人。”

“一月六日得主帥令,拔營北上與主帥所部合兵。”

“今我部麾下已疲敝不堪再戰。”

嬴成蟜眉頭微皺,沉聲道:“本將率軍二十萬南下滅齊,斬敵首七千九百餘,戰死袍澤兩千三百餘,全取齊地,得三萬五千餘齊軍主動歸降並入我軍。”

“一月四日,候者傳回地龍翻身於代之訊,本將拔營急行西進,今我部麾下已疲敝不堪再戰。”

三部兵馬合兵,嬴成蟜麾下總兵力已近七十萬,聲勢浩大!

但三部兵馬全都疲憊不堪,加起來恐怕也隻能湊出萬餘可戰之兵!

嬴成蟜招手令卦夫展開坤輿圖,沉聲道:“今我大秦邊疆過於遼闊,僅憑我軍之力實難鎮守。”

“現下當務之急,乃是明斷代軍究竟欲於何處發起主攻,如此方才能落子布防。”

“王副將,你部斥候可曾探得代軍方位?”

王賁沉聲道:“上將軍武所部探得代王發蔚縣大營、衛兵、邊軍、各城守軍、新征稚兵共六萬餘向鴻上塞(倒馬關)方向挺進。”

“據候者探查回稟,代王已儘起國中十二歲以上之青壯!”

“時至今日,末將麾下斥候並我大秦候者皆尚未探得代武安君所部動向!”

嬴成蟜眸光微閃:“我軍探得了代王動向,卻未曾探得代武安君動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