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943章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求求你們不要死啊!

第943章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求求你們不要死啊!(1 / 1)

推荐阅读:

栗恪自認為自己是一隻合格的政治生物。

因其家世而自幼享儘榮華富貴、各方尊重的栗恪也從不認為他會存在感動這種情緒。

但今日,栗恪的心防卻被嬴成蟜完全撬開!

沒有叮囑、沒有拉攏,沒有燕王喜同款親筆信,更沒有附加的條件和要求,甚至連麵都沒露,隻是好似在贈送一根鵝毛般平平淡淡的令王賁將四萬餘齊軍和保三百裡疆域不失這兩份大禮送給了栗恪,給了栗恪這名敗軍之將以名留青史、封侯拜相的資格!

這是何等真心仗義!

這是何等灑脫豪爽!

麵對嬴成蟜如此做派,無論是名動天下的美女還是割據一方的君王都會止不住的為其傾心,更遑論是身為敗軍之將的栗恪了!

此刻栗恪的內心隻有一句話在不斷回蕩:

栗某,何德何能啊!

避開臉,以袖拭去淚水,栗恪肅聲道:“此次秦燕和談之事,無須長安君並王將軍再多心憂。”

“本官必會為大秦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王賁趕忙勸說:“無須如此!”

“主帥並我大秦皆不曾對栗上卿有任何要求,栗上卿切切不可為難自己。”

“栗上卿隻需做好燕使的分內之事即可,著實無須多做多為!”

王賁說的是真心話。

燕國近歲屢戰屢敗,又不是像齊國一樣土地肥沃的富饒之國,萬一因為燕國給予秦國的賠償過重以至於燕國國祚崩潰,那呂不韋和魏繚全都得瘋!

然而王賁越是這麼說,栗恪的心就越是堅定。

長安君仗義施恩,不求報答。

但栗某若是果真毫無表示,那栗某俯仰之間有愧於天地也!

栗恪認真的說:“昔豫讓曰: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智伯之於豫讓之恩,與長安君之於本官之恩孰重?”

“私以為,長安君之於本官之恩遠重於智伯之於豫讓之恩也。”

“今本官僅能於兩國談判之際報償長安君,已是心中有愧,焉能不竭力施為?!”

昔豫讓先為範氏家臣,又為中行氏家臣,都不被重用,待其投身智伯門下為家臣卻得智伯重用,又得智伯尊重。

後趙襄子殺智伯,取智伯頭蓋骨為酒器,豫讓便以漆塗身致使皮膚潰爛,生吞炭火讓聲音變得嘶啞,剃掉胡須眉毛以改換身形,埋伏於赤橋伏殺趙襄子。

雖然豫讓失敗了,趙襄子卻賜下一件自己的衣裳讓豫讓去刺,以全豫讓恩義,更成就了豫讓四大刺客之一的美名!

在栗恪看來,智伯隻是尊重、重用豫讓而已,但嬴成蟜對他的恩義又何止是尊重和重用那麼簡單!

王賁心頭大駭,無比誠懇的說:“栗上卿誠無須如此!”

“主帥將令之中說的分明,栗上卿久離燕軍而回,本就會讓燕王多有猜忌。”

“栗上卿若是再處處為我大秦爭取利益,燕王恐會對栗上卿猜忌更甚,為栗上卿招致殺身之禍啊!”

“故而主帥特令本將,萬不可挾恩逼迫栗上卿,當以栗上卿前程為重!”

為了讓自己的話語更有說服力,王賁甚至抓住了栗恪的雙手,試圖讓自己真摯的感情透過手心傳達至栗恪心頭!

栗恪反握住王賁的手,展顏露出釋然的笑容:“昔豫讓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長安君,實乃知本官者也!”

“為長安君大願而死,何足惜哉!”

王賁人都快瘋了!

那豫讓乃是智伯麾下刺客,而你栗恪卻是燕國上卿!

你總是扯豫讓做甚!

而且長安君還沒死呢,用不著你以性命為長安君報仇啊喂!

栗恪掙開了王賁的手,肅然拱手道:“煩請王將軍轉告長安君,無須為栗某心憂。”

“栗某這上卿之位非隻是因父輩榮光而來,更是因栗某之能而來。”

“且栗某久仕於燕,熟知燕王心性。”

“栗某必會好生實現長安君之願!”

王賁心頭一歎。

本將隻求你能知道長安君之願究竟是什麼!

但王賁卻也知道,他能對栗恪言說的話語都不足以拽回栗恪的思緒,而那些能拽回栗恪思緒的話語卻又不能對栗恪坦言。

王賁隻能加以退讓,好生叮囑道:“萬望栗上卿謹記。”

“保全栗上卿性命、助栗上卿前途順遂乃是主帥計劃的一部分。”

“無須燕國割讓疆域更是主帥明令!”

“栗上卿切莫破壞了主帥的計劃才是!”

栗恪的笑容愈發真誠:“長安君好意,本官自不會拂之!”

“王將軍大可寬心,本官必遵長安君之令也!”

“隻是稍後還需勞煩王將軍配合本官一番。”

王賁終於放心了一點點,但還是心懷忐忑的問道:“如何配合?”

——

一個時辰後,秦軍大營中傳出栗恪悲憤的咆哮:“秦國勢大,便可肆意欺辱我大燕乎!”

王賁淡聲道:“此戰之初,乃是代、燕、齊三國盟而攻秦。”

“今我軍主帥率偏師逼降齊王,又令本將率我軍主力逼降燕王,此實乃沙場常事,何來的欺辱?”

“若燕王不願降於我大秦,本將當繼續發兵攻燕,再恭候我軍主帥回援。”

“夾擊燕軍,踏破薊城,活捉燕王!”

栗恪斷聲而喝:“休要恐嚇本官!”

“今代武安君已率數十萬大軍西進攻秦,秦長安君必當速速回援,焉能有餘力攻我大燕!”

王賁麵露嗤嘲:“敗軍之將,怎配我大秦長安君親自掛帥征伐?”

“我大秦上將軍翦、上將軍武早已率我大秦銳士枕戈待旦,靜待代軍久矣!”

栗恪沉聲而喝:“秦以為我王如齊王一般怯懦乎?”

“吾等燕臣必當隨吾王一同率吾大燕將士們拱衛王都,與秦死戰!”

“屆時,秦國非但要同戰代、燕,更還當於東、西兩線開戰。”

“即便秦國勢大,又何以持久?”

而後栗恪語氣軟化,誠懇的說:“倒不如秦燕二國重新合盟,由我大燕贈與秦國錢糧輜重,甚至是發兵馳援,助秦國集全力攻滅代國,得代之疆域!”

“傷敵十指不若斷敵一指。”

“秦攻代弱燕,誠不如一戰滅代啊!”

王賁作勢沉吟許久後,肅然拱手:“栗上卿一言,如醍醐灌頂,本將受教!”

“本將會將栗上卿之言儘數上稟我王,由我王決斷!”

栗恪得寸進尺的說:“此地距離鹹陽城甚遠,本卿以為,於秦王下令之前,秦燕兩國可暫且休戰,以免徒耗秦燕兩國國力將士,令得代國坐收漁翁之利!”

王賁又作勢沉吟許久後,頷首道:“栗上卿此言,甚是!”

“然,燕軍不得再踏入我大秦境內!”

“為表燕王誠意,燕王當先行贈糧五十萬石與我大秦,並交還所有我軍俘虜!”

“為表我軍誠意,隻要糧草、俘虜入我軍中,且燕軍退回逎、涿一線以北,本將便不會再派遣兵馬追殺。”

“糧草俘虜入我軍中之際,便是秦燕兩軍暫且休戰之時。”

“至於秦燕兩軍究竟能否休戰,能否合盟,還當由我王決斷!”

栗恪朗聲大笑道:“此事易爾!”

“本卿這就回稟我王、籌措糧草,亦請王將軍速速上稟秦王,早日助我秦燕兩國重歸於好!”

王賁肅然拱手道:“此亦乃本將所求也!”

很是尷尬的演完這場戲後,王賁一路禮送栗恪出營,並派遣家兵族人護送栗恪重回燕軍軍營。

望著栗恪越來越遠的背影,王賁活動了一下頗為僵硬的麵頰,輕聲一歎:“本將今日方才知長安君之難也!”

“本將隻求栗上卿莫要自作主張!”

送歸栗恪的命令確實是嬴成蟜下達的,且在下達此令之前與王賁進行過細致的商討。

但無論嬴成蟜還是王賁都不曾想過要通過送歸栗恪這件事來為大秦爭取什麼利益,二人的想法都非常簡單明確。

此戰對燕國造成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得給燕國送點人才回去,免得燕國社稷崩殂啊!

而栗恪身為栗腹之子、燕國上卿、敗軍之將,在身份、履曆、能力和威脅度等各個方麵都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所以嬴成蟜和王賁才選擇了放歸栗恪。

但誰能想到栗恪被放歸之後突然就變成大秦的忠臣了啊!

這一刻的王賁終於隱約體會到了幾分嬴成蟜的痛苦。

無論是大秦還是他們自己,都沒有任何要攻滅敵國的想法,甚至還在想方設法的幫助敵國保存社稷,絞儘腦汁的思考如何才能讓敵國多活幾年。

可偏偏,敵國上下他們都不想活!

最後深深看了一眼栗恪的背影,王賁勒馬轉身,沉聲開口:“傳主帥令!”

“加薛良假都尉之職,著令薛良為首,整頓歸降將士。”

“加棠咎、盧韶……假二五百主之職,皆聽從薛良號令。”

“著令假都尉薛良率其本部兵馬繼續追殺燕軍,及至燕軍遣送粟五十萬石並我軍俘虜入我軍中後,率其本部兵馬鎮守督亢之地,嚴加盯防代、燕動向,等待後續將令!”

“傳本將令!”

“除已入故齊軍中督戰之軍法吏外,全數隨本將西進!”

王賁麾下,一眾傳令兵齊齊拱手而呼:“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