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所有圖繪完,甩了甩有些發酸的手腕,李念讓人拿來耕犁繪圖,問眼前的少府工匠:“諸位可能看懂?”
工匠們你看我,我看你,過了小會兒,才有一名看著四十多歲的工匠道:“公子繪的可是犁?”
“正是!諸位可能造?”
遲疑了下,這名工匠才又道:“造倒不難,隻是這般式樣的犁,我等從未見過……”
這些人都是少府的優秀工匠,看到圖時,就已琢磨出如何做出實物,他們擔心的並非造不造得,而是這種犁萬一不如現在的犁,這位公子卻非要向天下推廣,到時不僅苦了天下農人,他們也得成罪人。
這也不怪他們,一件未經驗證的新事物,會擔憂疑慮十分正常!
李念笑道:“我懂你之意,諸位儘管放心,我不會立刻向天下推廣此物。諸位先為我做出十副新犁,待與舊犁比過後,再決定不遲。”
見李念如此通情達理,沒一拍腦袋,想當然做事,一眾少府工匠齊齊向李念行禮:“公子英明!”
他們這些乾活的不怕同行競爭,最怕外行指揮內行,尤其是某些貴人一拍腦袋,想出個自認為很妙的主意,然後讓他們去做,簡直禍害無窮。
如果做出了成果,那倒還好,功勞是貴人的,他們即使沾不到功,也不會有罪,最怕沒有功隻有過,那時貴人可能屁事沒有,他們卻得擔上一口大鍋。
幸虧這位公子不是那種貴人。
見工匠對犁沒有問題,李念又讓人拿來造紙要用到的工具和場地繪圖,道:“這些也是我要讓諸位製作之物,諸位都過來看一看,我為諸位講解。”
一塊塊木板展現在工匠們眼中,從木板上的繪圖看,這些東西並不難造,隻是不明白這是要做什麼。
“諸位看到的這些木板上所繪的是造紙要用之物,紙為何物,等造出後,諸位自會知曉。”
“現在,我將按照造紙的工序講解,這第一步為‘斬竹漂塘’,即將砍好的竹放入水塘浸泡……”
李念感覺仿佛回到了後世給人講PPT,隻不過現在用的不是幻燈片,而是木板。
“這第二步為‘煮楻足火’,即將浸泡好的竹放入窯中蒸煮,蒸煮之時,還要有人不斷對竹進行搗攪,使之更易被煮爛,因而這座窯得足夠大。”
聽李念講解,工匠們也懂了,原來木板上繪的是水塘和窯啊,十多人打起精神,因為他們覺得李念的講解挺像那麼回事,似乎真是在製作某種東西,不是一時興起,隨便想想。
造紙的流程並不複雜,很快,李念講解完畢,看向十多名少府工匠,道:“以上便是造紙的整個工序,諸位有何問題,儘可提出。不瞞諸位,我也是第一次造紙,以往隻看他人造過,並不熟悉,諸位若有建言,也儘管提出,若提的好,我會向大王為諸位請功!”
技術這種東西,知道就是知道,熟就是熟,千萬彆不懂裝懂、不熟裝熟,認為這些工匠是群古人,就看不起他們,拒絕與他們交流。
這些人不說是大秦最好的工匠,也絕對是頂尖一批,和李念相比,他們缺少的隻是後世的知識和技術,並不是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