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就勸劉大娘,我說大娘啊,你這都是敏朝老家的老黃曆了,咱們買地可不興這個道理,哪有老人活著就分家的?要我說,咱們小老百姓的,手裡那點錢,能夠幾個孩子花?養大成人就不是恩德了?就該分文不給,大家各憑本事!”
“說得好,有道理!前些年多艱難的世道,也把他們養成人了,還有什麼可挑剔的?還想再要,可真就是貪心不足了!”
“可不是這意思?俗話說得好,兒女都是白眼兒狼,就沒個吃飽的時候,這要是獨生戶,那也罷了,還少些猜忌,如今這子女多了都是債,你給誰多一塊餅,彆個心裡都得怨你呢!到老了,你偏心的那個不養你,說是兄弟姐妹平分,其餘兒女有話說了,誰拿得多該誰伺候,可這多吃了一口餅的孩子不認這個理啊——就一塊餅的好處,多吃一口我還多長一斤肉不成?”
“說穿了,要不能給家家都供上那八大碗的席麵,還真不如誰也彆給,有肉老人家自己吃了,那點積蓄就攢在手裡,到老了,誰伺候得好就給誰……甭管哪個子女出息大,出息大,不能在身邊孝敬著也白搭!看病自有自家的積蓄,享了誰的晚福,就把餘下的那點給誰就是了。越是這樣,兄弟姐妹間還越能和睦,沒準還真能有幾個孝敬你的。”
“說是這樣說,兒女遇到著急的時候,向你張嘴你不借,就怕落了埋怨!”
“那兒女張嘴的時候,可知道自家父母的那點草料?都不是什麼能耐人,不怨自己,不怨旁人,還怨上父母了?這品性也不好!”
“就是,人生幾大急,無非是生老病死,可買地醫院那邊,若是有命治,藥費也不貴,治不好那就是個命,除開這些事,還有什麼好意思張口借錢的?買地這裡遍地都是錢,錢淹腳目!連腰都彎不下來,這孩子也是廢了!”
“那劉大娘可被你勸動了?真就不給錢了?她那幾個孩子,我看著也的確都不像好的,也就小兒子還不錯些,還是把錢自個兒留著好……”
“可不就勸動了?下午你沒瞧見,一屋子都是人,除了我們這樣的老街坊,還有裡正那些居委會的人都來了,都道我說得好呢!裡正還說,我對政策領會得好,自家也開明,又會說理,要聘我做顧問,裡坊有事,都得喊我老婆子出麵張羅一二。”
“那這話不假哩,太婆說話硬是有道理!”
“太婆自家也打鐵硬,家裡都是和睦,當家公平,子女都有出息,好福氣!”
“可不是,太婆,日後我們家裡有事,您也勸一勸,您這話一說,俺們心裡就分明了。”
“太婆這話也是道理,咱們小老百姓過日子,可不就是一星一點計算著來?可不能一時糊塗就浪擲了大筆錢財,糊塗塗花了,那真是要心痛死了!”
“劉大娘家也的確不像話,個個都是立不起來的,女兒白養了,給她招贅找了一個,也是吃娘家,夫妻兩個都不肯出去做事,生個孩子姓劉有什麼用?”
“就是,還不如嫁出去呢,好歹能換點彩禮來,她那兒子也差不多,送出去做贅婿好了,家裡還清爽點,唯獨就那個小兒子是好的,也被逼得去雞籠島了——聽說他在雞籠島倒是發達了,賣的鹵味生意極好的……”
“彆說,就劉大娘的手藝也是不差,要不是家裡那些災兒女,買賣好生做起來,未必不能學人家郝嬢嬢香辣醬一樣,做出個劉大娘鹵味來……”
日暮西山,雲縣北郊這裡,街坊們陸續都捧著飯碗,來到巷子尾臨河的大柳樹下,或站或坐,或是捧碗蹲著,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擺起龍門陣來——這也是多年來鄉間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城裡雖然也有這樣的習慣,但氛圍不如北郊這城鄉結合部這樣濃鬱。
這也是很多外來戶融入群體的第一步:吃過這樣的晚飯,逐漸和街坊也就都熟悉起來了,彆人也知道你是誰,有些什麼事都會惦記著招呼一聲,城裡來了什麼便宜的好貨,又或者是有什麼新鮮的熱鬨,也能相邀著一起過去,畢竟是外來客,做什麼事還是習慣成群結伴,似乎心裡也比較安穩一些。
除此之外,每日在大柳樹這裡能聽到的新聞,也很能幫助外來戶了解買地這裡的規矩,又有張太婆這樣的熱心老住戶,時不時就拿出東家長西家短的熱鬨來說嘴炫耀,甚至還比話本更配飯,因此,每每到了飯點,大柳樹下都十分熱鬨,若是近日新聞的熱點人物過來這裡,還能得到很不錯的待遇——各家都爭相從自己碗裡給他分菜吃,就為了聽到一些最新的消息。
今日,裡坊這裡最大的新聞,便是住在西邊水巷子裡的劉大娘一家,子女又吵架,甚至要動刀子的事了,細究緣故,還是因為家產分配的關係,劉大娘有兒一女,除了小兒子之外,餘下的二子一女都成親了,也沒有分家出去,小女兒是招贅上門的,但這幾個子女,全都有點好吃懶做、挑三揀四的意思,找的兒媳、女婿也不是什麼好的,家中常生紛爭,惹得劉大娘生氣,又把小兒子逼走了,如今也不和家裡人聯絡。
真要說起來,為的無非就是劉大娘做鹵味來賣的那點錢,到底該怎麼分配,因為這幾戶人家都是在鹵味小作坊裡幫忙的,也都付出了一定的勞力,還牽扯到了工作上的事情,這就更是算不清了,時不常的就吵得一條巷子的人都來看熱鬨,今日又是鬨著要分家散夥,聽說打起來差點砸了老鹵湯,聽得眾人都是提心吊膽,咂嘴道,“那可就是砸了金山銀山了!這鹵味鋪子哪個不是靠老鹵湯的?這百年的老鹵砸了,那等於就是砸了劉大娘的命根子!”
“倒也說不上百年……咱們這塊地就五年前還荒著呢,那老鹵湯兩年倒是有的。”
也有人說了實在話,的確,這裡五年前還是河灘邊荒煙蔓草,沒人看得上的地方,再往前才銜接到一片河穀肥田,那裡有一個小村落。至於那劉大娘,十年前都還在老家,她是躲天花跑到南邊來的,一家人落腳時,和乞丐也差不了多少,能帶著老鹵湯來就怪了。
“不過,長此以往的確不是過日子、做買賣的樣子,說來也是可惜,他們真是沒這個命,這麼好的滋味,若是好好做起來,生意做大了什麼沒有,現在才剛打出一點名氣來,就熬不住要分家了,老這樣鬨,街坊誰敢買他的鹵味?都怕誰吵個架,一氣之下給老鹵湯擱點什麼,吃出毛病來就不好了!”
“人家也不指望這點街坊散碎生意就是了,都是貨郎到她家來拿貨,四處去叫賣的。”
又有人說了公允話,正好,見到前頭有個貨郎推著自行車,後座上綁著高高的木櫃子,正往過走,忙揮手叫他過來,“小孟,小孟,這裡來!還剩下多少?我們這裡人多,分一分都給你包圓了!可彆往前走了,叫那姚婆子看見了,又截我們的胡!”
這種尾貨,小孟這裡的價格肯定是便宜的,也沒人說什麼不敢買鹵味了,都是期盼地看過去——自己做飯,粗茶淡飯的,很多人家手藝不佳,也是要省油鹽,滋味其實一般,若有個便宜的鹵味調劑著,今晚這頓飯就吃得高興了。畢竟,大多數人已經來買地很久了,這些平凡的小老百姓,原本,從一日兩餐改為一日餐,能夠把粗茶淡飯儘量吃飽,他們便已很滿足,但現在卻已經更進一步,甚至敢於希望在日常的飲食中加一點鹵味的滋味了。
“鄉親們今日熱鬨哇。”
貨郎小孟果然依言走了過來,笑嘻嘻地道,“我每常回來得早,也趕不上一道吃晚飯,今日討些熱水來,我也和大家一起熱鬨熱鬨。”
說著,便打開貨櫃,取出裡頭的兩個大包子來,那包子還發著熱氣,早有熱心的街坊回了自家,給他倒了滿滿一大碗熱水,眾人都看他的貨櫃,奇道,“怎麼一星半點都沒有了?今日生意這麼好?以往好歹都還剩點的。”
要說起來,專門每日賣吃食的貨郎,也是近些年來雲縣才逐漸出現的新行業,若是在之前,偶爾深巷也會有人叫賣,但那都是鄉下人進城,賣的自家的時令鮮貨,一次賣罷了,下次什麼時候再來是不好說的。
也有些專門去鄉下搜羅新鮮果子的販子,那也是若乾日一賣,事前有些還和主顧說好。除此之外,小菜、鹵味這樣的東西,並沒有人會到處挑擔、背貨櫃叫賣,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城很小,就一盞茶的功夫就能轉悠過一條主街了,想吃什麼直接去買就行了。要等到城市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的階段了,才會出現這樣的吃食小販,而雲縣的發展速度,和小販的出現是同步的——六年前,敏朝使團的住處還在郊外呢,現在那片彆院已經被人看成是接近市中心,這就可見一斑了。
小孟這樣的貨郎,大概也就是從雲縣發展到一般人會迷路時開始出現的,近年來,他們多數都買了自行車,騎著自行車,到處去城裡僻靜所在,買了那邊的美味小吃,再推到錢街一帶叫賣,也有去學校外那條沿海路賣的,作為茶食、下酒菜的補充,店東們也並不驅趕他們,反而還給予一定的方便。
這行比較辛苦,因為要自己墊錢先進貨,也有一定的風險——不管怎麼樣,都會有尾貨的,就是綠豆糕還有被擠壞了,品相不好隻能折價賣的呢。因此,小孟在住處附近人緣很好,因為他經常會把尾貨低價賣給鄰居們,譬如開托兒所的姚花兒一家,就是他的老主顧了。也有這些巷尾蹲著的街坊,笑著要和姚花兒‘爭寵’,也來買他的尾貨,就是時間往往遇不上罷了。要還剩下一些,小孟也就往往不賣了,那就是他的晚飯。
不過,看那兩個新鮮買來的大包子,也知道這些貨是全賣光了,半點不剩,眾人難免納罕,小孟喝了兩大口熱水,愜意地咬了一口包子,露出梅乾菜肥肉餡來,惹得不少江南過來的百姓都抽鼻子,咬了好幾口,才笑道,“今日去了城東,什麼都賣沒了——城東關外培訓班又來新人了!數量不少,全都住的帳篷,大家可曾聽說了?”
“是那批女金婦女吧!”
“聽說了,聽說了,出手這麼闊綽?全賣光了?”
“是不是前幾天還進城看新鮮了來著?隻是我聽老曹他們說,也有人試著去賣貨,但語言不通,那幫人防心也重,貨賣不出去呀!”
雲縣這裡,不五時就有外人入駐或者落腳中轉,大家都是習以為常的,也有不少貨郎會捎帶著去城外暫居地的培訓營,做吃食生意,畢竟這窮家富路,若是一些遷徙中的客戶人家,並非是混不下去的流民南下的那種,手頭有積蓄,也會買點小吃來甜甜嘴——培訓營雖然也管飯,而且對窮苦百姓來說吃得並不算差,但用料好和滋味好,那是兩碼事,有些殷實人家並不介意花點小錢買個好滋味。
漢人這裡,暫時最受歡迎的客戶群體是客戶人家,其餘入住培訓營的大宗客人,最受歡迎的大概就是韃靼人了,韃靼人性格豪爽,而且出手比較闊綽,因為要學規矩和漢語這兩門課的關係,在培訓營住的時間也比較久,長此以往,甚至專門有往培訓營賣奶點心的,搞得雲縣百姓想吃正宗的奶點了,都去培訓營那裡找貨郎。
此外,隨著戰事的進展,很顯然之後也會有不少女金人過來培訓營居住,這不是,之前剛聽說有船隻靠港,這就有貨郎過去試水了——但買賣也並非都是那麼好做,女金人似乎對貨郎並不感興趣,甚至有些惶恐,小孟之前回來也有提起,大家都以為她們身上沒帶著什麼錢哩。
“也是因為她們不知道該怎麼吃的緣故……蠻夷生番的飲食太簡單了,和韃靼人一樣,就是用些奶點心,再吃點兒烤肉煮肉什麼的,太細發的小點,她們不是不愛,根本沒嘗過,不知道這是能吃的。”
說到這裡,小孟聲音裡也帶了笑意,“這不是,衙門讓她們進城看了看,又拿點心款待她們,叫嘗了嘗,說是一個個眼睛都瞪大了,今日我再去,雖說是語言還不通,可就靠著比比劃劃,愣是也做起買賣來了。”
“她們成群結隊的,一邊在排隊剃頭,一邊排隊在我這裡買貨,眼睛看著這,看著那,都想買似的——這個買了,剛嘗一口,就用她們的土話嚷著叫排在後頭的人來買,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什麼都賣光了!綠豆糕、黃米糕、破酥包……就沒有她們不愛吃的!還有許多人沒買到呢,眼巴巴的看著我,可憐的那樣!我說明日還來賣,問她們想吃什麼,也不知道聽懂了沒有。”
“哈哈哈哈!”
“到底是域外生番!沒見過世麵!來了我大買開化之地,那還不是什麼都好!看花了眼去!”
“正是這話了!”
眾街坊再沒有不喜歡聽這話的,一時間,大家都暢笑起來,便連張太婆都不再誇耀自己排解糾紛的功績了,聽得津津有味,一邊就著梅乾菜肥肉的香味,配著豆腐乳吃稠稀飯。半日才回過神,咂嘴道,“喲,小孟,這說起來,你明日若還要再去,指不定得換一家進鹵味了,劉大娘家今日又乾起來了,還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出貨呢!”
一般說來,鹵味都是淩晨出貨,貨郎進貨後就立刻去叫賣的,要能保證按時出貨的話,一般頭天下午就要準備起來了。按劉大娘家今日的風波,隻怕鹵味沒著落,眾人一聽,都為小孟著急,連聲道,“你快去劉家看看,不行的話,趕快去另一家訂貨,彆放空了!這生意也就做個幾日的,錯過了多可惜!”
街坊間便是如此,親熱起來有時還勝過自己的親人,小孟聽了,忙把茶碗還給主家,道了聲謝,口兩口把剩下的包子吃了,騎上自行車往前走了——踩了一會,心念一轉,又變了方向,轉向另一條巷子,到老主顧馬家門口,見裡頭亮著燈火,便敲門叫人,“姚大娘在家嗎?”
“是小孟?我家已經吃完飯了,你今日回來得晚——”
姚花兒很快來開門了,還當小孟是來賣尾貨的,語調有些歉意,小孟笑道,“不是,不是,大娘,空手上門有些冒昧,不過我這也是有事相求……”
說著,就把今日的事情說了一遍,又道,“我想著大娘一家是遼州來的,說不準能懂得幾句女金話呢?想和你們請教著,能學幾句招呼,關鍵是女金話的數字說法,這樣明日做生意,也不至於兩邊一起抓瞎——”
其實,按小孟的觀察,他總覺得馬大叔不太像是漢人農戶,反而有點像是牧民出身,說不定有女金的血統——漢人的農戶很少有人和他一樣是羅圈腿的,小孟走街串巷,見過的世麵不少,他覺得馬大叔有點常騎馬的意思,這常騎馬,又是北邊來的,還對自己的出身遮遮掩掩,不是邊軍的逃兵,就是女金人唄!這也沒什麼難猜的……
隻是這種話,姚花兒等人不提,他肯定不會主動說起,免得討個沒趣。畢竟,這要是真有女金血統,肯定是藏著掖著,唯恐被旁人所知麼。他今日過來相求,也沒有太大的指望,本來也做好了被回絕的打算,卻不料姚花兒聽說之後,猶豫片刻,讓他等一等,進屋低聲和馬大叔商議了片刻,便出來笑著招手讓他進屋。
“你這小夥子,就是機靈,眼力好,也算是求對人了。你馬大叔就會幾句女金話,快,我給你找個本子,今晚你小子學幾招,明日就好賣貨了!”
街坊鄰居之間,互幫互助,講的就是個細水長流的情分,並不求什麼回報,小孟跟著馬大叔、姚大娘學了半夜的女金話,至少把那些常用的數字記得滾瓜爛熟了,第二日一早起來,去劉家一問,果然今日沒有鹵味,但卻也不著急——沒鹵味,彆的多拿點貨唄。現在要緊的可不是貨,而是女金話。
跑了幾家常去的鋪子,把昨日的貨物都加倍備了一些,小孟興衝衝趕到海邊帳篷,卻是老遠就瞪大了眼,走到近處一看,更是有些驚住了:好多人啊!場外交易所的風波好像還沒停歇,錢街那裡比之前冷清,是不是半個雲縣的小販都聚到這裡來了?
一時間,不禁也憂心起來了:貨櫃裡那些小吃,能賣得完嗎……:,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