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就都辦好了。”
北大的另外一角,江弦跟著李清泉,剛辦理好魯迅文學院操辦的北大寫作班入學手續。
“江弦同誌,這是您的證件,收好了。”
“嗯。”
北大中文係的主任孫玉石熱情的握住江弦的手,“江弦同誌,北大歡迎你,美麗的未名湖歡迎你!”
“您客氣。”
江弦看著自己的證件,心裡忍不住一陣開心。
“這以後,咱也是北大的學生了?”
“來了北大,就得好好聽講,可不能缺課,兩年以後才給你發畢業證呢。”李清泉提醒說。
“”
江弦啞然。
“不能缺課?”
“是啊。”
“那這證件我還是退回去吧。”
江弦把北大剛給他發的證件往李清泉那兒一推,“您也知道,我這人工作多、事情忙,估摸著是沒什麼空閒來聽課的,彆鬨得回頭北大還得給我寄勸退信。”
“這”
李清泉和孫玉石麵麵相覷。
這主可夠不好伺候的。
“江弦同誌,這哪是說退就退的,我們手續都給你辦下來了。”
“是啊是啊。”
兩人一齊上陣勸說。
江弦這會兒一臉北大不值錢的表情,“唉,我是真沒時間上什麼課,和北大沒有這個緣分,還是麻煩麻煩你們吧。”
孫玉石急了。
且不論今後,就說江弦如今在文學界達成的成就,就足以列入進知名校友當中。
這名作家雖然年輕,但可是代表作無數,風靡海內外,而且擔任著中國現代文學館的首任館長。
他沒了北大,那就是沒了一紙文憑。
北大沒了江弦,那是巨大的損失啊!
“清泉同誌,照我看,有些能通融一下的地方還是要通融的。”
孫玉石做起了李清泉的工作,“作家班的同誌們大多缺少理論知識沉澱,聽課是必然的,不過江弦同誌在文學方麵的研究,甚至得到了很多中文係教授的肯定,我看,讓他來當個北大講師也沒問題,也就沒必要循規蹈矩的來聽課了。”
“”
李清泉心裡暗罵你個老六。
當初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因為魯院的作家班學生們很多都是各地乾部,所以當初魯院和北大商討這件事的時候,就問過是否能夠通融。
孫玉石拍著桌子態度強硬,“不聽課怎麼能當北大的學生?這是原則!”
如今看來,這原則可夠靈活的。
到了江弦這兒就是沒必要循規蹈矩了。
“老孫說的有道理。”李清泉心裡如是想著,嘴上卻幫著附和。
“不過嘛。”
孫玉石話鋒一轉,“上課可以通融,畢業時候你可得給我們交上來一篇畢業作品,作為學業考核的一部分,這事兒通融不得。”
江弦一琢磨。
隻要不用上課,你就讓我交幾篇畢業作品我也不缺啊。
見已經爭取到了自己想要的最大好處,他也就不再推辭。
“這個沒問題。”
海鹽。
餘華已經回來一個多月了。
作為“海鹽曆史上第一個到京城改稿的人”,一夜之間,他成了全海鹽公認的人才。
“我說這孩子,從小那作文寫的就好,全讓嗡嗡嗡給耽擱了。”
“是啊,長得就跟文曲星似得,有才。”
“餘華,你那都是怎麼寫出來的?有啥經驗,教教我們家臭小子。”
“”
“嗬嗬。”麵對眾人的恭維,餘華倒是表現得很平靜。
要說他這次去京城最大的收獲,估計就是如願離開了讓他人生灰暗的牙醫工作,被調到文化館。
多年來,餘華始終無法適應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準時上班、下班,這簡直太難受。
在衛生院的時候,早晨7點上班,即使遲到1分鐘都會被訓斥。
可他幾乎每天都遲到,領導幾番說教無果,乾脆在醫院的走廊裡加了一個“上班鈴”,提醒大家按時上班。
於是每天清晨,鈴聲準時響起,餘華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宿舍,而後在心裡默問:到底是誰規定的,一定要白天上班?
可到了文化館以後不一樣了。
上班第一天,他就故意遲到了幾個小時,快到中午才晃晃悠悠地走進文化館。
本想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沒想到他卻成了整個辦公室第一個來上班的人。
他當時就知道,這個地方他來對了!
他是在天堂找到了一份工作!
不過餘華仍然懷念在京城改稿的日子。
海鹽太小了,大家互相認識,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碰到熟人。
可京城不一樣,京城很自由,而且有著一種獨特的“疏離感”。
京城最大的優點,就是誰也不把誰當回事兒。
大家需要你的時候,就重視你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算了,一直被關注也不好。
而且餘華很喜歡在《人民文摘》改稿的那段日子。
絕對不是因為劉蓓。
《人民文摘》刊物內部的那種氛圍,那種寬鬆的、自由的氛圍,令餘華覺得自己腦海裡的所有靈感每天都在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所以刊物停掉的時候,餘華難過了好一陣子,也是帶著這份悲傷,他離開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海鹽。
當然了,回來以後他也關注過,《人民文摘》是否還有複刊的希望。
可當上個月,他在文化報刊上看到一眾評論家對江弦新《你彆無選擇》的猛烈批評以後,餘華就覺得複刊無望了。
千萬彆小看這些批判的力量。
為啥在80年代就大名鼎鼎的莫言,在獲得諾獎的時候,大家竟然對這個名字陌生,甚至覺得這是個冷門作家。
這是因為95年,他寫出了一部《豐乳肥臀》。
這采用家族史的方式,波瀾壯闊地從清朝末年一直寫到改革開放,語言極具爆發力。
《豐乳肥臀》在雜誌《大家》發表以後,很快便獲得了首屆“大家文學獎”。
獎金空前地達到十萬元。
但是得獎的當日,莫言便遭受了“空前猛烈的襲擊”。
這邊就不討論這部作品了,隻說這件事。
因為《豐乳肥臀》內容的敏感,當即被蓋上了一堆罪名,莫言還因此受到很多老作家寫告密信的中傷。
自此事件以後,莫言沉寂四五年,並基本在文壇消失。
“小餘,來這麼早啊!”
文化館的同仁給餘華打聲招呼。
餘華看了眼手表指針指在十一點半,“哈哈,不早了。”
對方豎起個大拇指,“不愧是在京城改過稿的,就是比我們這些小縣城裡的勤奮,那啥,你來的剛好,這有一份這個月的《文藝報》,你幫忙選出幾篇質量高的供大家學習。”
“成。”
“千萬彆累著,這個月能給我就行。”
“”
餘華拿著《文藝報》在自己的位子坐下,先是倒了杯茶水,悠悠哉哉的喝個一口。
雖說海鹽不如京城,但這份工作,倒真是他夢寐以求的。
鋪開這個月的《文藝報》,餘華掃一眼,馬上看到醒目的《你彆無選擇》。
“還在批?”
餘華掃了一眼,這篇文章名為《狂宴之後——讀‘你彆無選擇’》
文章一開篇便提出此前大量評論文章的錯誤性,而後又提出江弦在文學館開館典禮上對進行的作者角度剖析,並在此基礎上肯定了《你彆無選擇》這篇思想上的深刻性與積極性。
“回歸到的題目。
中的人物並不像賈教授所設想的那樣‘彆無選擇’,而是都在選擇自己的道路。
這是一場青春的狂宴,有成功也有失敗,森森的不獲認可,直到最後他的獲獎作品給人以無限的衝擊:
‘遠古的質樸和神秘感,生命在自然中顯現出無限的活力與力量。好象一道道質樸粗獷的旋律在重巒疊嶂中穿行扭動、膨脹。’
這段文字算得上是全篇最優美、細心雕琢過的一段,就如狂宴之後的寧靜,是一種人性的回歸。
音樂最終要回到人性,森森的音樂有一種強烈的共鳴和衝擊力,正是要表達人性的主題,更是這篇所要表達的,我們可以自己作出選擇,並且,選擇我們想要的那些。”
《你彆無選擇》發表一個月有餘,關注者眾多,餘華上個月也看到了各類報紙、雜刊上一些關於的評論,但這次的評論透露著一種不同尋常。
首先是文章的作者閻綱,這位作家,也是老資格的文藝工作者,此前曆任《文藝報》《人民文學》,在國內文學評論界享譽盛名,並且已有消息他即將調任文化部。
這位的地位導致他的任何文字都代表著一份權威的認可與肯定。
其次便是這篇評論發表的刊物《文藝報》,作為我國文藝領域最知名、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刊物,《文藝報》的地位毋庸置疑。
《狂宴之後——讀‘你彆無選擇’》這篇文章能夠登上《文藝報》,說明主流文學界,尤其是官方組織認可了這篇文章的觀點與角度。
上個月,《你彆無選擇》剛剛發表的時候,《文藝報》上還在對這篇進行大麵積的批判,這份來自權威的批判的輿論使得文學界都噤若寒蟬,任何人都沒有能力站出來為《你彆無選擇》這篇正名。
但這個月,同樣是《文藝報》,竟然能在這份報紙上看到對《你彆無選擇》的重新解析與肯定。
這無疑透露著官方的一份態度。
此外,《文藝報》能允許這樣的文章發行在刊物上,這絕對是給足了《你彆無選擇》這篇以及江弦麵子。
《文藝報》發表這篇文章,和否定自己並無區彆。
讓官方刊物認錯。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極難的事情,更彆提這份刊物是堂堂《文藝報》了。
因此,餘華心中震撼之餘,又趕忙看了一下報紙上的其他評論文章。
果然又在其他版塊上找到好幾篇《你彆無選擇》的評論文章,這些文章的風向齊刷刷都是肯定。
且這些評論的作者,不乏在學界知名的評論家,李陀、雷達甚至連《人民文學》的主編王濛同誌都親自撰文,稱:
《你彆無選擇》這篇為新時期文學提供了可以與世界“先進”文學進行對話的可能性!
“反轉了!”
“這下真反轉了!”
餘華發自內心為江弦感到高興,也為《你彆無選擇》這篇感到高興。
他當然讀過這篇,毫無疑問是一部天才之作。
當然,餘華激動地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現代派”或者說“先鋒派”這一類在中國文學界並無生存土壤的作品,正式的得到了官方的認可與肯定。
這是一個信號。
就如同小g村的事跡被報道出來一樣。
這篇的被肯定,代表著一度因某些事情被壓抑的“現代主義”,終於能重新浮出水麵,成為今後文學思潮演進的動力機製!
這於文學界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餘華作為一個先鋒派的作家,甚至眼眶都漸漸濕熱起來。
“江弦給我們開創了一個自由寫作的新時代!”
“偉大的江弦同誌!”
“偉大的江弦同誌!謝謝你!”
京城。
“陛下,貧僧的大乘佛法可夠精妙?”
“嗯啊”
一場魚水之歡過後,朱琳理了理頭發,滿目嬌嗔的瞪一眼江弦。
“陪你試戲,能試到床上啊!你個東土大唐來的唐僧,真是膽大妄為!”
“罪過罪過。”
江弦有模有樣的掐了掐佛珠。
越融入唐僧這個角色,他就越覺得唐僧這個和尚偉大。
忍不住。
根本忍不住。
一見到朱琳那千嬌百媚的模樣,他就要從金蟬子化身狼人模樣。
“不演了。”朱琳推開他,去哄哭了半天的小小陛下。
江弦孤身進到書房寫字。
寫字嘛,平心靜氣。
“主編!”
“主編!”
正寫著,朱偉冒冒失失的闖進來。
江弦不滿的瞪一眼他,“怎麼回事?連氣都沉不住。”
“你看這個!”
朱偉二話不說,一份報紙拍在江弦麵前。
江弦瞥了一眼。
這是一份《人民x報》。
而在其上一塊很顯眼的版塊,發表著一篇關於《你彆無選擇》的簡介。
它評價道:
“這部的主題揭示了告彆一己私利,融小我於人民的事業中,是對文藝教育中的陳規的反抗。”
江弦淡定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