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德寧同誌?怎麼是你?”朱偉從抄手遊廊底下鑽過來,詫異的看向章德寧。
“朱偉同誌,好久不見。”章德寧笑著說。
倆人都是京城分作協的成員,此前開會的時候就打過照麵,彼此之間非常熟悉。
“這個小同誌在我們《京城文學》改稿子,想給你們《人民文摘》送一封信,我就乾脆陪他一塊兒過來了”章德寧說明來意。
“哦,送信的,放在那個辦公室裡就可以了。”朱偉指了個門。
餘華點點頭,推門進去,先是感受到一陣愜意的涼風吹拂到身上,肌膚的灼熱登時散去幾分。
“同誌,你也是來送信的吧?”一個年輕丸子頭女同誌嫻熟的問道。
“哎,是。”
餘華看了人家女同誌幾眼,年紀不大,約莫十七八歲。
她身著簡約白色的確良短袖,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那笑容裡藏著無儘的溫柔與善意,仿佛春天的陽光灑滿了整個世界,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論顏值,絕對是杠杠的!
餘華不敢多看,生怕冒昧了這位仙子。
“請坐。”劉蓓端一杯茶給餘華。“請喝茶。”
“不用麻煩、不用麻煩。”
“應該的。”
劉蓓淺淺一笑。
這一笑登時擊中餘華。
小地方來的餘華也沒見過這麼靚麗的姑娘,登時春心蕩漾啊呸,登時就覺得這位女同誌,真是美的不可方物。
“您是這裡的編輯?”他壯著膽子問了一句。
“不算是吧,我就負責接待這一塊兒。”劉蓓笑著說。
自從她來到《人民文摘》,就和另外一名小姐妹一塊兒負責起了招待這一塊兒的工作。
雖然工作的時間不長,但架不住每天的工作量大啊。
還不到一星期的功夫,劉蓓就能嫻熟的接客了。
“您在這兒留個聯係方式。”
“好。”
“要是您中獎了,我們會給您寫信通知的。”
“好。”
小雛男碰見心儀的女生,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變得話少起來。
餘華不外如是。
劉蓓和他說一句,他支支吾吾答應一句。
“那個我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您講什麼都可以!”
“這個”
餘華看一眼劉蓓,猶豫片刻,道:“嗯,怎麼稱呼?”
“我叫劉蓓。”
“哦,好。”
餘華心裡怦怦跳。
難怪這姑娘這麼吸引人,原來是因為叫劉備。
哎呦,從古至今,叫這名兒的真是每個都充滿魅力。
“劉備同誌,我覺著你們這雜誌辦的確實非常不錯,編輯部的工作人員也都很熱情
就是北方的作品太多,我們南方人看不出太多的共鳴,不夠接地氣,要是能再多一些南方作者的作品,那就更好了。這隻是作為讀者我想給你們雜誌一點誠懇的意見,劉備同誌,您彆介意。”
“沒關係呀。”
劉蓓快速的把他的意見記錄在稿紙上,又留下他的名字讀者‘餘華’,然後抬起頭:
“餘華同誌,謝謝您的意見,謝謝您購買我們的雜誌,對我們雜誌的大力支持。”
“誒,不客氣、不客氣。”
餘華看著這張有若仙女般的笑容,內心羞愧。
一想到他的《人民文摘》可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在火車站換的,他就臉紅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唉,等會去新華書店趕緊補一張“票”才對得起這位劉備同誌。
門外和章德寧聊著天的江弦,隔著窗戶,將屋裡情況看了個清清楚楚。
“餘華,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就是作家江弦。”章德寧笑眯眯的給餘華介紹說。
還有些失魂落魄的餘華,登時又打了雞血一樣,激動的抬起頭,滿臉驚喜。
“江老師,您好。”
“你好你好。”江弦不動聲色的和他握了握手,同時暗自打量著這位來自海鹽的少年。
“從您的《棋王》開始我就一直拜讀您的作品了。”餘華咧著嘴笑嗬嗬的說。
“謝謝、謝謝。”江弦客氣的說了一句。
“這孩子是我們《京城文學》新挖來的一塊兒寶!”章德寧得意的給江弦炫耀說,“他改稿子的速度都快攆上你了,一天就把稿子改完交給我們了。”
“是麼?”江弦豎起個大拇指,“小夥子好樣的,才這麼年輕就能在《京城文學》發表作品了。”
“我還得多跟江老師您學習。”餘華自謙說。
“嗯。”
江弦拍拍餘華的肩膀,“這樣吧,小夥子,你寫一篇稿子,拿給我們《人民文摘》。”
“啊?”
餘華意外。
他沒想到江弦會這麼突然的和自己約稿子。
同樣感到意外的還有章德寧。
她沒想到江弦會當著她的麵光明正大的挖人。
餘華現在可還是他們《京城文學》的作家!
“這不合適吧。”
她趕忙開口道:“餘華現在還給我們《京城文學》寫稿子,不方便給你們《人民文摘》寫。”
礙於江弦如今的地位,章德寧也不敢跟他翻臉,隻能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抗議。
江弦幽幽道:“這又不影響,你剛才不是都說了嘛,他稿子已經改完交給你們了。”
“”
章德寧忽然就想扇自己一嘴巴子。
她本是想給江弦顯擺顯擺,他們《京城文學》撈了塊兒寶貝。
沒想到這話卻被江弦用來反駁自己。
這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江老師這”
餘華看著章德寧,心裡有點糾結。
他情商夠高,知道就算答應,也不能當著章德寧的麵答應,這樣不合適。
可如今江弦約稿的話出口。
現在他拒絕江弦,是得罪江弦,答應江弦,是得罪章德寧。
兩邊都很為難。
正糾結著。
又聽見江弦朝章德寧道:“德寧老師,來我們《人民文摘》這邊吧,我幫你從《京城文學》那裡調過來,咱倆是老搭檔了,工作配合起來比較默契。”
“”
章德寧滿臉意外的抬起頭,看了眼江弦的目光,見他不是開玩笑,又本能的扭過頭看了眼餘華,剛好和他的眼神碰撞在一起。
“江弦,你真會開玩笑。”章德寧內心已然心動,卻又矜持著拒絕,“我都已經習慣《京城文學》那邊的工作了。”
“德寧老師,您彆急著拒絕,我也沒現在就要您回話,您先回去好好考慮一下,回頭再告訴我結果。”江弦道。
“”
三言兩語搞定了章德寧。
再看向餘華,剛才還有所芥蒂的餘華,說話痛快了許多。
剛才是顧忌你章德寧。
現在嘛,咱就誰也彆說誰了。
“既然您開口了,那我儘量給您寫幾篇,就是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得上。”
“這個甭擔心。”
江弦笑道:“你先搬來我們的招待所裡,慢慢的寫,好好的寫。”
說完又喊出劉蓓,讓她帶著餘華去招待所裡頭入住。
這個劉蓓也是大有來頭,正是那個演員劉蓓:
《編輯部的故事》裡的雙雙。
《過把癮》裡的賈玲。
《甲方乙方》裡的周北雁,就是姚遠他那個媳婦。
她還是張若昀的繼母確切的說應該是前任繼母,關係和睦。
劉蓓算是江弦這次在街道招聘的一個驚喜了。
她今年18歲,出生於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導演,母親是話劇演員。
她是正經的京劇出身,自小先隨富連成“世”字輩黃世襄老師學梅派,後來又從程派藝術家趙榮琛先生的高徒李文敏老師學程派。
後來從戲曲學校畢業,分配到了京城京劇院青年劇團裡頭,成了大青衣。
可惜見到了電影行業輝煌的劉蓓,心思已經完全不在京劇上頭。
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挑中了她,結果單位不放人,還要給她個處分。
劉蓓一氣之下,乾脆辭了職,成了一名“個體戶演員”,勇闖娛樂圈。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演員接不著戲,在旁人眼裡,這不就是個待業青年嘛。
就這麼的,18歲的小劉蓓被江弦撿了過來,暫時的成為了他們《人民文摘》的一員。
任博文是一名《人民文學》的編輯,跟著王濛去了一趟《人民文摘》那邊,回來以後便有些魂不守舍。
這天中午,他跟著一眾編輯來到食堂吃飯。
他們食堂還算便宜。
像是紅燒肉、紅燒魚塊、小酥肉這些菜是甲級菜,一份8元錢。
青椒肉絲、宮爆雞丁、西紅柿炒蛋這些是乙級菜,一份5角錢。
酸辣土豆絲、白菜豆腐燴粉條、炒蓮花白這些是丙級菜,一份2角錢。
任博文打了一份酸辣土豆絲,又要了三個二兩重的饅頭,隨後找個地方坐下,剛啃幾口,便聽到同僚們的交談。
“聽說了沒,社裡又準備往《人民文摘》那邊調人。”
“又要調人?之前不是說隻要一個人就夠了麼?”
“那不是剛創辦的時候麼,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人家創刊號辦的不錯,腰杆兒硬起來了,要人當然也硬氣了啊。”
眾人言語之中,都帶著幾分不想自己被調過去的味道。
忽然有人朝著任博文問道:“小任啊,我記著你不是去了一趟《人民文摘》那邊麼?在那邊的感覺怎麼樣?”
“就那樣吧。”任博文含糊不清的敷衍一句。
“你們是不知道。”
有人笑道:“我給你們講個有意思的事情,之前透露說要調人過去《人民文摘》那邊,小任一下子就好幾天沒來上班,我想著小任生病了,去他家裡探望,結果這小子活蹦亂跳的,一問才知道,不去單位是怕自己被領導調走。”
編輯們都笑起來,有人打趣道:“小任啊,這回可不敢再嚇病嘍。”
“咳咳。”
任博文尷尬的撓了撓頭,“之前確實是身體有點不舒服,我可從來沒抗拒過被調走,我可跟你們說,你們誰要是不想去,到時候把名額推給我就行,反正到哪兒都是為人民服務,隻是工作的地方不同。”
一番話登時贏得其他編輯們的敬佩。
“好樣的,小任,你這覺悟可比這幫老同誌強多了!”
“說的多好,到哪兒都是為人民服務,隻是工作的地方不同。”
一名編輯感動的說,“人江弦同誌那句話多好啊,‘理解萬歲!’,既然組織上有需要,我們鬨什麼情緒嘛,又不是去什麼邊遠地區。”
“是啊是啊。”
好幾個編輯都被這番話激勵到,拍著胸脯表示願意服從上級安排。
任博文看著這一幕,心裡忍不住的叫苦,恨不得抽兩下自己嘴巴。
多嘴啥啊?
這下鬨好了。
把同誌們的革命熱情全都激出來了。
他歎一口氣,心裡那叫一個難受。
你們這些老同誌都搶和我啥啊?
讓我去啊!
作家出版社。
花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四家印刷廠加班加點,這才終於完成了《人民文摘》的10萬冊加印任務。
又是10萬冊刊物投入市場。
不過看樣子隻能緩解個燃眉之急。
據發行所那邊反饋,這10萬冊仍是不夠。
而且隨著名氣的提高,全國各地陸陸續續開始有從郵局訂閱《人民文摘》的訂單出現。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新華書店這條渠道,這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渠道。
作家出版社這邊都懵了。
這本創刊號的上限到底是多少?
他們當初預估的也就不到10萬冊的銷量。
如今再看。
20萬冊依舊沒能到頂。
“這幾年,國內大大小小的刊物辦的不少,一本創刊號能拿到這麼漂亮的成績,恐怕也就《花城》能做到了。”姚笑愚感歎說。
《花城》已經是與《收獲》《當代》《十月》並稱純文學期刊“四大名旦”的刊物。
這算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頂尖刊物之一了。
雖然之前地位有所下滑,不過隨著江弦兩篇的刊登,這本刊物又憑借一期百萬份的發行量,重新回到頂尖刊物的行列。
把《人民文摘》和《花城》拿來對比,可見姚笑愚對這本刊物未來的看好。
從維熙聽著他的話,忽的笑了起來:“老姚,你還真彆說,我想了想,《人民文摘》和《花城》兩本刊物如今的成績,都和江弦這一個人離不開乾係。”
“這位同誌,不可思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