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平四年的上半年,可謂是龍爭虎鬥,遍地烽煙。各處刀兵四起,紛爭不斷。
西燕打西魏,瓦崗打東燕,東魏打西燕.
不過到了下半年,除了東魏和西燕還在江淮對峙以外,其餘各處戰事,基本上都各自罷兵了。
瓦崗被初出茅廬的李藥師打的損兵折將,並且還有新得到的三個郡需要消化,短時間內無法出兵。
以洛陽為核心的東燕政權,朝中局勢緊張,且豫州方麵的中外軍精銳損失慘重,豫州本地又殘破不堪,隻能采取守勢。
長安的西燕政權奪取了南陽郡、江夏郡、豫章郡三個大郡核心地區之後,還得到了豫州的部分地區,算是光平四年的大贏家。
雖說是贏麻了,但關中地區可沒有洛口倉這樣的“國家銀行”,連年的征戰的負擔對於蜀中關中河西隴右等地的州郡來都不輕,所以李源在打通跟江淮的鏈接之後,也命長子和次子率軍回師關中。
明麵上的理由是北麵有威脅,但其實隻要扼守蒲阪,拓跋家這些玩騎兵的想強渡黃河,還是得看冬天老天爺給不給麵子。
如果是冷冬,黃河結冰,騎兵可以涉冰過去。
但這就得看天吃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關中的糧食其實不多,這仗打到這個份上也就該收手了。
至於蜀中,其實到不缺糧食,但想要從蜀中往外麵運糧,很難,特彆是往北方,那是需要穿越秦嶺的。
而漢中的糧食,其實是能夠通過漢水運到荊州。但問題是漢中到東三郡這段的漢水水流湍急,基本上就是單程,船在想回去很難,所以水運也不成了。
至於隴西和涼州,這都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能自給自足就不錯。
也就是關中算是人口稠密的天府之國,戰爭潛力巨大。也是被李源拿來當基本盤經營。
最為重要的是,關中和長安雖然已經被李氏實際占據,但想要完全轉化為東出的基本盤,尚需時日。
所以,大軍不可久離。
而在拓跋家的“威脅”解除之後,李二在回到長安之後跟李源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納降兵。
去年李二大敗突厥鐵騎,也得到了不少俘虜,從中選擇了數千擅騎射者,交由突厥降將執失思力統率。
這次荊州魏軍和豫州東燕軍加起來俘虜也有兩萬多了,李二準備從這其中在挑選出萬人的精銳來充實自己的隊伍。
回到長安之後,卸任左都督一職,李二統領的軍隊也就剩下以都督涼州軍事統率的涼州軍,又步騎三萬餘人。
其餘的中軍他是不能染指的。
李源在仔細斟酌了一番之後,同意了他的請求。
畢竟這也是親兒子,且這次又立下大功。聲名鵲起,要點降兵說不過去。
正事說完之後,李二跟李源說了說江淮和李四的近況,李源聽完忍不住的歎息,“我不見四郎日久矣。”
隨後李二又把老四的家書地上來了。李四在信上除了給老爹問候之外,也提到希望關中這邊能給他派些乾部過去分擔一下壓力,江淮地盤越鋪越大,自己人盯不過來的窘境。
李源一聽完,心想這孩子真上道啊,他正愁有些職位不夠分呢,李家是大族,現在當權。姻親故舊想要某個差事的太多了。
朝中一共就這麼些位置,你還不能隨便亂動,因為涉及道一個專業性。需要照顧的人情又多得很。等著提拔的才俊也是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