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技術本身不稀奇
第400章 技術本身不稀奇
“但是不代表說地麵模擬步驟是60分,每一次錯誤的模擬步驟都能得到60分,很多時候地麵模擬的步驟就是0分,在發射過程中就爆炸的都不在少數。
所以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陳元光說。
在視頻畫麵裡,長空號已經在接近光甲號了。
“對接應該非常快就能夠完成,因為光甲號本身是一個自動駕駛技術。
準確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對接都是自動完成的,不過我們這算是停靠。”陳元光說。
“關於太空飛行器對接,剛剛我們說了各種標準,包括阿美利肯在雙子座飛行器上進行的嘗試。
阿美利肯是最早開始嘗試太空對接的國家,而前大毛則是最早開始嘗試自動對接的國家。
大家都知道的是當時他們在搞太空競賽,爭先恐後地競爭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的頭銜。
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是大毛的聯盟號1號還是說阿美利肯的阿波羅1號,都經曆了慘痛的失敗,前者在降落的時候由於降落傘故障而直接墜毀,後者更是在發射前的測試階段發生了火災。
這兩艘飛行器的宇航員全部遇難。
在這樣的前提下,大毛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飛行器自動對接,這意味著完全的自動化。
他們最終在67年的時候成功了,在離地球172公裡的地方完成了全自動的對接。
我們前麵有提到有國際標準,我們國家最早的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空間站的對接,用的就是apas的標準。
它也算是國際上最主流的標準之一了。
因此未來天宮號對外開放,大部分國家的飛行器都能夠在這一對接標準下完成對接,進入到天宮號。
剛剛說了這麼多,上麵提到的好像全部都是阿美利肯和大毛在航天領域做出的貢獻,但華國在太空對接上也有自己的貢獻。
當時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球完成點火起飛,然後在月球軌道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並將月壤樣品容器順利轉移至返回器中。
這件事本身不僅僅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軌道航天器無人交會對接,而且它用到的是一種全新的對接標準”
“上課聽老師講老犯瞌睡,在直播間聽光神講聽得津津有味”
“阿美利肯和毛子還是太強了,六十年前能有這技術,也難怪他們會對現狀不滿,換我我肯定也得不滿”
林甲補充道:“這次我們更進了一步,之前華國航天的新標準隻是在我們國內使用,它沒有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因為各國關於飛行器對接的標準很難統一。
大毛和阿美利肯有時間上的優勢,那個時候全球就他們兩個玩家,所以他們很容易靠著自己推進來把自己的標準變成國際標準。
但現在能夠完成太空對接的國家遠不像那個年代,所以新的標準想要在國際上獲得認可,變成國際上的通用標準之一是很難的一件事。
但這次我們製定的新標準成功成為了國際標準,未來的深空空間站都會采用這一標準,建設符合這一標準的停泊艙。”
主要還是光甲航天做的工作太多,隨便一件事放彆的公司都夠當成成績大肆宣傳了。
直播畫麵裡,長空號已經在緩慢靠近光甲號空間站了。
直播間的華國網友們都很興奮,因為體積這玩意是最直觀的。
之前長空號去國際空間站開展救援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長空號和國際空間站的艙段差不多大小。
而和光甲號的艙段比起來,長空號明顯要小一圈。
這還是有距離的情況下,都能看出來小一圈,要是沒距離還得了。
“之前沒感覺,現在看怎麼感覺光甲號這麼帥呢。”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和光甲號比起來,感覺國際空間站怎麼看怎麼寒酸。”
“這體積對比太直觀了,要換官媒的記者,鐵定給你拍成一坨。”
“是不是要降落在外延的平台上?這麼大一個平台為什麼不是平麵,而有點坑坑窪窪的感覺呢?”
陳元光看到彈幕後,“我看到有彈幕在問,沒錯,平台就是專門給飛行器降落的。
各類飛行器都可以降落在平台上,降落完之後,它會收回去,收回去開始開展各類工作,像我們有提到的塗層、加油等等,都需要收回去。
這裡有觀眾問為什麼不是平麵,其實我們也想設計成平麵,這樣在沒有飛行器降落的時候,它能夠安裝一些太陽能組件,起到一個充電的作用。
但是不行,因為關於航天的飛行器停靠或者停泊是有國際標準的。
之前通過氣閘模塊對接的時候,標準是apas75,一種1975年的時候阿波羅聯盟號空間站對接的時候製定下來的標準。
2000年的時候又退出了一套新標準,apas95,前幾年是擴展塢標準。
我們在建光甲號的時候,同樣和各國航天局都有溝通,為了這個標準的製定起碼努力了有兩年之久,最終才敲定了apas2026。
所以這個看上去像平台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船塢,這也是華國人第一次製定宇宙飛行器對接的標準,未來所有飛行器都需要按照apas2026標準來。
當然有人會說,我可能在標準製定之前製造的飛行器,我怎麼按照這個標準來?
以及在之前又有光甲號,又有國際空間站,還有天宮,這麼多空間站,標準應該都不一樣才對,那我要用哪個標準?
這裡說一下,就你要去哪個空間站就用哪個空間站的標準。
比如我之前可能是針對國際空間站的apas95設計的飛行器,那我去國際空間站的時候就不需要進行改造,直接去就可以,但我如果要去光甲號空間站,那我安裝一個轉接裝置。
就跟你從華國跑到歐洲去,你除了帶上充電器以外,還得帶上充電器轉接頭,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
此時長空號上的外國宇航員們和華國宇航員們都已經進入到光甲號內部了。
在安穩來到光甲號之後,可以說生死危機已經解除,補充完能源和完成塗裝之後就能回去了。
所有原本在位置上的外國宇航員們都蠢蠢欲動,想要到前麵的駕駛艙去通過攝像頭一覽光甲號港口艙的內部。
“托馬斯,輪到你出場了。”其他宇航員都望向托馬斯。
因為這裡隻有托馬斯會一點中文,其他人的中文最多說個你好。
而負責駕駛長空號的華國宇航員也不知道是真不懂英語還是裝不懂英語,你用英語和他對話,他就會裝成一副聽不懂的樣子。
“托馬斯,和大家說一下,現在,是吃飯和上洗手間的時間,有需要的,儘快解決,我們,在完成補充燃料和塗層之後就要返回地球了。”王旭東走出來之後,對著托馬斯說道,讓他把意思傳達給其他宇航員。
“王,我們能在裡麵參觀一下嗎?”托馬斯態度懇切,眼神裡滿是真誠。
王旭東搖頭:“不行,我們這次最重要的任務是安全把你們帶回去,而不是參觀光甲號。”
托馬斯說:“隻是來到了這裡,用你們華國人的話說,叫來都來了。”
“法蘭西在光甲號上有艙段,以後你會有很多機會跟我們一起往返這的。”王旭東太清楚托馬斯和其他宇航員什麼意思了。
無非就是想去參觀,儘可能獲取光甲號多的情報。
王旭東這句話的潛台詞托馬斯一下就懂了。
法蘭西人以後有的是機會來光甲號上參觀,急什麼?該急的是其他國家的宇航員才對。
法蘭西在光甲號上有股份,我們應該是一條戰線才對。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其他宇航員聽到後有些遺憾,其中梅根更是急了:“你沒有和他說這是難得的機會嗎?
我們難道就在這裡坐著,然後等著光甲號加滿化石燃料就離開嗎?
這未免太浪費這麼遠的旅途了。”
托馬斯直接道:“是的,他們就是這樣打算,這是華國人製定好的計劃。
你知道的,他們的宇航員需要聽地麵指揮中心的意思,他們沒有太多自主權。”
在長空號裡坐著的宇航員看不到外麵的景象,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麼作業的,甚至因為港口裡沒有空氣的緣故,他們都聽不到材料噴塗的聲音。
隻能隱約感受到機身在微微顫動。
反而在看直播的觀眾們能夠從光甲號內部攝像頭傳回來的畫麵,將整個噴塗過程看的一清二楚。
長空號停放在光甲號港口的內部,周圍全是巨大的機械臂,機械臂上的噴頭正在運作,能夠直觀感受到整個長空號的表麵開始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
“我不太清楚觀眾們對隔熱層噴塗這件事了解多少。”陳元光說。
林甲無奈道:“肯定完全不了解啊,你就把觀眾們當成對這件事沒有任何了解的初學者。”
“好,那我需要先說明,任何飛行器,都需要有隔熱的設計,因為飛行速度快和空氣產生摩擦,你的表麵溫度就會開始飆升。
尤其對於需要離開再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太空飛行器往往是專門有個熱保護係統,組成熱保護係統的不僅僅是隔熱層,還包括內部同樣需要良好的隔熱效果,因為你內部是有大量化石燃料的,如果熱從表麵傳遞到了內部,那就會boo的一下炸開。
通過自動化裝置給宇宙飛行器表麵塗隔熱層這件事,同樣不是光甲航天完全想出來的。
就這件事很容易想到,之前阿美利肯和大毛都做過嘗試。
甚至nasa還成功了。
他們設計了一款名為par systes的自動噴塗係統,不過他們噴塗不是在表麵噴塗隔熱層,而是給火箭的燃料箱噴塗隔熱層。
剛剛通過par syste完成噴塗的液氫罐)
nasa利用這套自動噴塗係統將過去需要數月的過程顯著縮短到幾天。
更準確地說是,他們將12周時間縮短到了1周
但nasa的自動噴塗係統它去噴塗的是燃料箱,大部分燃料箱都是圓柱體。
從幾何學的角度來說,結構單一。
哪怕體積再龐大,它的結構也是很單一的。
像par過去主要用於的火箭液氫罐,它是一個直徑超過27英尺,長度超過200英尺的巨大圓柱。
然後他們用於噴塗的是特殊的泡沫材料,裡麵主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泡沫材料,然後par內部的自動化係統精確計量這些成分,以便將熱保護材料混合到精確的比例。
我們的自動噴塗裝置,從原理上來說,大家都差不多,自動噴塗機械手臂,內部按照成分配比來完成隔熱材料的製作,本質是一樣的。
隻是我們要複雜的多,我們的噴塗裝置能夠適應一切體積的飛行器。
無論你是宇宙飛船、空天飛機還是說以後有可能的ufo,光甲號上的噴塗裝置都可以給你的表麵加上一層隔熱層。
沒有體積限製。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在於隔熱材料的選擇,我們對隔熱材料選擇是選的複合材料。
主要是采用耐高溫的樹脂結合像二氧化矽、雲母粉這些無機填料,以及一些氧化硒和硫化汞的升華物質,共同去做隔熱塗料。
但這些塗料在發射過程中,升華物質就會受到熱而揮發,然後留下的樹脂會形成微孔的碳化層。
也就是說長空號在返回地球後,表麵會有一層難看的黑色物質,那就是隔熱層消耗掉之後留下的痕跡。
放心,是能清洗掉的。
之所以采用這樣的設計,更專業的是,裡麵很多物質我們都可以在月球上獲取。
也就是說,未來光甲號上的隔熱材料不用從地球上獲取,畢竟地球到那32萬公裡的距離,我們運過去的東西得更有價值。
而我們計劃直接從月球表麵來進行采礦和原料加工,加工後直接應用在光甲號上作為隔熱塗料之一。
這樣的構想根本原因都在於,要儘可能利用太空已有資源,儘可能減少對地球資源的依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