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
京城。
一座座巍峨的府邸,鱗次櫛比地坐落在大街的兩側。
這裡,是整個王朝的權力中樞。
居住於此的。
無一不是跺一跺腳,便能讓一方州郡為之震顫的頂尖權貴。
宰相府,更是其中之最。
然而今日。
這座往日裡威嚴肅穆,連風聲都仿佛帶著幾分官威的府邸,卻被一股壓抑到極致的死寂所籠罩。
書房內。
大乾宰相魏玉道,此時正靜靜地坐在一張由整塊金絲楠木雕琢而成的書案後。
他穿著一身素色的常服,麵容清臒。
三縷長髯修剪得一絲不苟。
看上去與平日裡那個運籌帷幄,喜怒不形於色的權臣,並無任何不同。
可若是仔細看便會發現。
他那雙握著一份密報的手。
指節已然因為過度用力而變得慘白,青筋如虯龍般暴起!
密報上的字,不多。
但每一個字。
都狠狠地紮進他的心裡,紮進他的骨髓裡!
【……九江反賊趙鋒,於曲陽,斬殺魏不器、張烈之子張偉、李源之子康……等十二名朝中大員子嗣……】
【……更以公子之軀,築為橋樁,上書“逆子不孝,魏氏不容”,是為“生樁”……】
【……後,賊子趙鋒,孤身三百騎闖壽春,以喬氏死士五百壹拾貳人頭築京觀……水淹壽春,掘城中世家祖墳,屠戮滿門……】
【……如今,九江喬氏已滅,九江郡、衡山郡已儘落入賊手……】
生樁!
這兩個字。
如同一道刀劈斧鑿一般,撕裂了魏玉道所有的偽裝!
他的兒子。
唯一的嫡子魏不器!
那個被他寄予厚望。
未來要繼承他所有政治遺產,將魏家帶向另一個高峰的兒子!
死了!
不僅死了,還被那個泥腿子出身的反賊。
用最惡毒,最屈辱的方式,打進了冰冷的河床淤泥之中!
永世不得超生!
“哈……哈……”
魏玉道的喉嚨裡。
發出了如同破舊風箱般的聲音。
他那雙深邃如古井的眸子。
此刻早已被一片血海所淹沒。
那不是悲傷。
而是一種……足以焚燒天地的怨毒與仇恨!
魏玉道緩緩地抬起頭。
目光落在牆上掛著的一幅猛虎下山圖上。
畫中的猛虎,眼神凶戾,殺氣騰騰。
可與此刻魏玉道的眼神相比,卻溫順得如同一隻家貓。
“趙……鋒……殺吾嫡子。”
他一字一頓地吐出這個名字,聲音沙啞得不似人聲。
“本相……要你死無葬身之地!要你九族親眷,皆為我兒陪葬!!”
轟!
一股冰冷刺骨的殺意,從他體內轟然爆發!
整個書房的溫度在這一瞬間。
驟然降至冰點!
……
與此同時。
相似的一幕。
正在京城的另外十一座府邸中,同時上演!
武威將軍張烈,一拳將身前的紫檀木桌案砸得粉碎,目眥欲裂!
少府監李源,將自己最心愛的古董花瓶摔在地上,狀若瘋魔!
“我的兒啊!!”
“趙鋒!我必殺汝!!”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憤怒的咆哮,悲痛的哭嚎,怨毒的詛咒……
響徹了京城權貴圈的半壁江山!
整個大乾上層。
都因為這份來自九江的戰報,而徹底陷入了地震般的恐慌與暴怒之中!
趙鋒!
這個名字,在短短一天之內。
便從一個膽大包天的邊郡小反賊。
一躍成為了所有世家望族心中,最可怕的逆賊!魔王!
屠城,他不怕。
殺官,他們也不怕。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兵災匪禍,本就是常事。
但趙鋒的手段,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築京觀!
掘祖墳!
屠滿門!
淹城池!
用朝廷大員的嫡子打生樁!
這是對他們整個世家階層,最根本的挑釁與踐踏!
這是在刨他們的根!
這是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
……
邯鄲,薑氏祖宅。
一位須發皆白,身穿錦袍的老者。
看著手中的情報,久久不語。
他身旁,一名中年男子麵帶憂色地說道:“父親,這趙鋒行事如此狠毒,簡直是與天下世家為敵!我等是否要聯絡各家,共同向朝廷施壓,出兵剿滅此獠?”
老者緩緩放下密報,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與天下世家為敵?不……”
他搖了搖頭,聲音蒼老而又睿智,“他隻是在與那些……擋了他路的世家為敵罷了。”
“你看他,在衡山郡,分化拉攏,用利益捆綁。在九江郡,卻斬草除根,毫不留情。”
“此子,絕非莽夫。他每一步,都走得極有章法,目的明確。”
中年男子一愣:“那父親的意思是……”
“靜觀其變。”
老者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這天下,要亂了。大乾的這艘破船,已經撐不了多久了。魏玉道死了兒子,他絕不會善罷甘休。就讓他們先去鬥,我們……看著便好。”
琅琊,諸葛氏。
一位羽扇綸巾的青年。
站在窗前,望著天邊的流雲。
“水淹壽春,掘人祖墳……好大的手筆,好毒的手段。此人心中,毫無對天地祖宗的敬畏,是個徹頭徹尾的梟雄。隻是……”
青年微微皺眉:“此人崛起太快,根基太淺。如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怕是……要遭大劫了。”
……
天下各地的世家望族,反應不一。
有驚懼者,有憤怒者,有冷眼旁觀者,亦有……暗中叫好者。
但所有人都知道。
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即將在大乾的朝堂之上,猛烈爆發!
……
次日,卯時。
京城,太極殿。
文武百官,分列兩旁,鴉雀無聲。
龍椅之上,大乾皇帝吳燁。
正懶洋洋地打著哈欠,一臉的宿醉未醒。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掌事太監王高那尖細的嗓音剛剛響起。
“臣,魏玉道,有本啟奏!”
一個冰冷、沙啞,壓抑著無儘怒火的聲音,驟然打斷了他!
魏玉道手持玉笏,從百官之首,一步跨出。
緊接著!
“臣,張烈,有本啟奏!”
“臣,李源,有本啟奏!”
“臣……”
以魏玉道為首。
足足十二名身穿朱紅官袍的朝廷大員,齊刷刷地走出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