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民主人士(1 / 1)

推荐阅读:

在李崇文把潘先生打發走,以為可以安定一段時間,結果那些來到安南民主人又出幺蛾子了。

"長官,那些民主人士抗議我們給的待遇低,說我們太苛刻了!"

李誌文走進李崇文辦公室後說道,誌文現在有些惱怒,都是被那些民主人士說的話給氣的,給他們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反倒覺得安南怠慢了他們,有本事你不要來安南啊!

"怎麼了,不就是抗議嗎?"

"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李崇文看著誌文臉都紅了,安慰道。

"李長官,你不知道他們說的有多難聽!"

"說的好像安南是他們打下來的一樣,給他們安排副營級的待遇已經夠好的了!安南許多老百姓才剛剛吃飽,他們還不知足。"

"剛來安南的時候,不斷誇獎我們,說我們是民主的曙光,開疆拓土的英雄之類的。結果,現在就把我們罵得狗血淋頭。"

李誌文氣憤的說道,他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真的太不要臉了。

"不用理會他們,他們想走我們歡送,他們想留下,我們不介意。"

"對付他們這類人,最好就是無視他們。"

"你越是反駁,他們就越是興奮。"

李崇文安慰誌文的說道,其實他也很反感這些民主人士,要不是要借用這些民主人士在海外的影響力,就是這副營級待遇他都不想給。

在安南的民主人士都是從港島和中原跑過來了的,其中有一些人在當年參與過對那邊的清洗,雙方可謂是血海深仇,雖然那邊說不追究了,但是他們心裡還是沒底,害怕秋後算賬。

所以,在得知複興軍在安南穩固下來,並且和鷹醬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後,這些民主人士就跑到安南來了。

至於為什麼不去東番,那就要問問東番那位以前是怎麼對付他們這些民主人士的,把這些民主人士都嚇得不敢去東番了。

在長安(河內)的一間茶樓的包間內,十幾名民主人士都在討論安南的政事。

"都說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複興軍這是怎麼回事?把軍隊的軍官都調到政府部門當上官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沒錯,這天底下哪有讓大頭兵當官的事!"

"對啊!"

"他們還把隻會耕地的泥腿子和城市三教九流的人,招募為官員,真是可笑!"

"有些人連漢語都說不準,更不用說會背論語了,就這樣還可以得到第一名!"

房間裡的人,對複興軍的埋怨到了極點。

這些民主人士本來想著,複興軍占領安南後,肯定需要治理國家的人才,這不是為他們這些民主人士專門準備的嗎?

李崇文不靠他們治理安南,難道靠他手裡的大頭兵嗎!再說他們這些民主人士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可是很親密的,到時候李崇文想要從鷹醬手裡拿到援助,肯定離不開他們。

結果他們來到安南後傻眼了!

李崇文居然真的把複興軍的軍官調到政府中,還從安南的底層老百姓中招募官員。

這讓這些民主人士感到非常驚慌。

用他們的話來說,大家花了這麼多年,才學會這麼多的治國本領,為的就是協助君王治理天下。

但是來到安南後,李崇文居然跟他們說,他不需要你們這些民主人士,他要的隻是農民,工人,軍人等等,唯獨沒有他們的位置,這不能接受。

"李崇文這個小子,他怎麼能夠這樣呢?"

"他怎麼敢這樣呢?"

"是誰給他的勇氣,不遵守規則,這可是我們幾千年來的傳統啊!"

有些已經喝醉的民主人士,更是直接罵了起來,他們想不通,他們現在是中原不能回,東番不敢去,安南不歡迎。

"現在我們怎麼辦?"

"我有辦法。"

"我們把目標放在李崇文身上。"

"李崇文現在還不到三十歲,這種年輕人肯定希望彆人來肯定他的功績的!"

"而且,他上位的過程有些不光彩。"

"到時候……"

五天後,長安城的一間公寓內。

一些民主人士在這裡聚會。

"姓李的是什麼意思,怎麼到現在什麼反應都沒有!"

"老黃,你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還有,報社的人說了,如果我們還想要繼續登報的話,就要加錢!"

老黃忐忑的看向姓李的民主人士。

"真是豈有此理,老子當年在中原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報社上門,求著讓我寫文章。"

"結果到了安南,他們不僅不給錢,還要我們倒貼錢!"

老李憤怒的說道,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老李,消消氣!"

"這些沒辦法,這裡畢竟不是中原!"

"那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寫?"

一個比較年輕的民主人士問道,

"寫,繼續寫!"

"就不信姓李的,不重視輿論!"

在這些民主人士看來,到了李崇文這種層次的人,怎麼也需要有人拍馬屁吧!

最好把他洗得白白淨淨的,光彩照人,好讓人覺得他李崇文是天命所歸!

最好是充滿著種種傳奇色彩,比如說李崇文出生的時候,天象異變,日月呈並懸之象,赤光如匹練纏繞產房,異香彌漫九街。

結果發現,李崇文對報紙上的馬屁,根本沒有任何反應,也不和他們這些民主人士見麵聊天。

李崇文現在每天都忙得要死,根本沒空管這些,特彆是在五年計劃開始後,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李崇文每天不是處理政務,就是視察建設中的工廠和學校,有時候還要到農村看看,至於空閒下來的時間,都用來陪自己的妻子了,哪有空管這些破事。

所以,這些民主人士發現,他們說再多的好話,李崇文還是給一個狗屁的副營級的待遇。

打發叫花子都不夠!

於是這些民主人士就想出了另一套方法,就是拚命指責李崇文的種種問題,你不是無視我們嗎?

那他們就想辦法引起李崇文的注意,希望搞招安這一套。

李崇文的辦公室內,

李崇文他們正在討論民主人士的事情。

"長官,我們真的不需要理會他們嗎?"

"他們已經連續好幾天,在報紙上大肆批評我們的政策了!"

李誌文看著手上的報紙說道。

"誌文,不用管這些人!"

"我在八桂的時候,就已經了解這幫民主人士了,他們也隻會耍嘴皮子而是已。"

夏威看完報紙後說道,當年白長官和這些民主人士合作一起對抗金陵。在那段時間,夏威就已經徹底看清這幫民主人士了。在中原,他們或許還有些用,但是在這裡,就是個笑話。

"不錯!"

"在我看來,這些民主人士,不過是攀附權勢的藤蘿,在我們弱小的時候,他們正眼都沒有看過我們。"

"現在我們占領安南和瀾滄,而且隨時可以拿下整個東印度地區,潛力不錯,這些民主人士就想著過來攀附了!"

"這些人說著馬上平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這樣的話,為得就是想讓我們給他們留出位置,好讓他們可以鑽空子,謀私利。"

李崇文說道,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以前的封建社會確實離不開他們這些人,但是,時代變了,工業化社會不再需要他們這些中間商了。

安南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和農村發展計劃後,政府的治理能夠到達每一個鄉村,政府的聲音可以通過廣播電台傳到每一個老百姓的耳朵裡麵,政府的義務教育讓大量的孩子成為讀書人。

安南根本不需要愚民政策,也根本不需要封建農耕時代的秀才鄉賢,做為複興軍治理安南的中間商。

"他們不過是想讓我們注意到他們而已!"

"之前還在是不斷拍我們的馬屁,現在就不斷批判我們了!他們也就這點手段了!"

"隻要不讓這些民主人士參與我們的政治,就沒什麼大問題!"

陳德明說道,他一直覺得這些民主人士和明末的東林黨很像,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十天後,民主人士的處境依舊沒有任何變化,李崇文好像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你說你的,我乾我的。

這對這些民主人士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

對政治敏感的人都知道,不怕讚賞,也不怕被責罵,最怕的就是擺了半天ose,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那就太可怕了,他是真心不在意了!

這就意味著他們以後,就沒什麼發言權了,這才是最恐怖的。

"我們以後還怎麼辦啊?"

"對啊!我們的錢也不多了!"

"我們還有未來嗎?"

"要不我們離開安南吧!"

"離開後又能去哪裡?"

他們發現自己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在安南至少還有副營級的待遇。

本來他們還希望成為安南的開國功臣的,沒想到李崇文竟然是這樣的態度,真是要了命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