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重生之我在原神強娶芙寧娜 > 第33章:綠龍的老城漫遊

第33章:綠龍的老城漫遊(1 / 1)

推荐阅读:

清晨六點的博覽中心公交樞紐,露水在綠色車身上凝成晶瑩的珠子。比亞迪c8純電動客車靜臥在站台旁,車身上“k01路老線新程”的白色字體在晨霧裡若隱若現——這是阿黃調崗到這條老牌快線的第一天,也是芙寧娜重新拿起分段票夾的日子。

阿黃正用抹布擦拭車頭的“樂群車隊”標識,紅米watch5的屏幕映出當前時間6:05。“這台車剛換了綠色塗裝,”調度室的陳姐抱著線路圖走來,指尖劃過“沙古公路”的字樣,“k01路是十年老線了,全程8站,從博覽中心到蘇炳添體育館45分鐘,限速70公裡。你記住站點順序:博覽中心、興中體育場東、利和廣場、中山汽車總站、橫古路口、(此處原文站點數與描述有出入,按8站邏輯補充)沙溪中學、橫欄市場、蘇炳添體育館。票價從9元逐級遞減到2元,跟k995一樣的計費方式。”她拍了拍車身,“彆看是老線,早晚高峰全靠它串起東區到古鎮的通勤,老年卡免費這政策,街坊們比誰都清楚。”

芙寧娜抱著票箱小跑過來,製服口袋裡露出半截老年卡登記本:“王萱他們帶著空和熒早就到了,說要拍‘綠龍穿城記’——專門記錄這台比亞迪c8穿越老城新區的畫麵。”她舉起分段票價表晃了晃,“我昨晚背了半宿:博覽中心到興中體育場東2元,折後1元;到利和廣場3元,折後15元;到中山汽車總站5元,折後25元;到橫古路口7元,折後35元;全程到蘇炳添體育館9元,折後45元,一分不差。”

話音未落,王萱舉著相機衝進站台,長焦鏡頭對準比亞迪c8的綠色車身:“這綠色比k995的白色更有年代感!車頂的綠色塗裝到車窗下沿突然收住,露出黑色的側窗邊框,像給車身戴了頂綠帽子。”刻晴幫熒把k01路的紀念票塞進卡套,票麵上“沙古公路十年印記”的字樣旁,空已經用鉛筆標注了“比亞迪c8純電 8站 45分鐘”。

“早啊!”阿黃抬手用紅米watch5刷了下車頭的簽到器,“嘀”的輕響在晨霧裡格外清晰。他拉開駕駛座旁的儲物格,露出一疊沙古公路的彎道示意圖:“這線跟k995的直路不一樣,沙溪到橫欄那段有三個連續彎道,等下你們感受下c8的轉向助力——比宇通h18輕,但阻尼感更足。”

芙寧娜站在車門旁核對車票,票麵上“博覽中心→蘇炳添體育館 900元”的字樣印得格外清晰。她給王萱遞過一張粉色半價票:“未滿14歲5折,全程45元,比熒的成人票便宜一半。”她忽然指著站台的老年乘客,“等下要登記老年卡,記得拍我工作的樣子,車隊要做‘敬老服務’宣傳。”

6:30,比亞迪c8準時駛離博覽中心。純電動係統啟動時的電流聲比k995的更輕柔,儀表盤上的電量指針穩穩指向100。阿黃輕打方向盤,車輛平穩拐進興中道,綠色車身在兩旁的棕櫚樹影裡穿梭,像條遊弋在城市綠洲裡的長龍。

“這座椅的布料跟k995不一樣,”王萱摸著扶手套上的紋路,“是防滑的粗麻布,夏天坐不悶汗,果然是老線才懂的細節。”她舉起相機對準窗外,興中體育場的白色頂棚在晨光裡像朵盛開的蓮花,“第一站興中體育場東快到了,票價2元,折後1元,對吧?”

芙寧娜剛點頭,電子報站器就響起:“下一站,興中體育場東。本站可換乘006路、b10路前往紫馬嶺公園。”她拿著手持檢票器走向剛上車的兩位老人,其中白發阿婆刷老年卡時,讀卡器“嘀”地報出“免費”,阿婆笑著拍芙寧娜的手背:“丫頭還記得我不?去年坐你車去利和廣場買年貨,你幫我拎的米袋子。”

“李阿婆您記性真好!”芙寧娜幫阿婆把菜籃放在前排空位,“今天去利和廣場買新鮮海魚?那站票價3元,您刷老年卡免費,我到時候叫您。”她轉身時對王萱眨眨眼,“這些老街坊比gs還準,哪站有早市哪站有打折,門兒清。”

6:40,車輛抵達利和廣場站。電子報站器報站的同時,阿黃透過後視鏡看了眼時間——比時刻表早1分鐘。他輕踩刹車,比亞迪c8平穩停靠站台,能量回收係統啟動時,儀表盤的電量指針微微跳到101。“這站上下客最多,”他提醒乘客,“下一站中山汽車總站要走博愛路,時速能提到60,坐穩了。”

空的速寫本上已經畫滿細節:比亞迪c8的儀表盤布局、車門旁的老年卡讀卡器位置、車頂的換氣扇開關。“這台車的軸距比k995短12米,”他對照著參數表標注,“過利和廣場的環島時,轉向角度比k995小5度,果然更靈活。”熒則舉著手機拍商場外牆的大屏幕,上麵正播放著蘇炳添的比賽集錦,與“蘇炳添體育館”的終點站名奇妙呼應。

6:55,車輛駛入博愛路。阿黃輕踩電門,比亞迪c8的速度穩步提升到60公裡小時,車身卻幾乎沒有顛簸。王萱把相機架在前排扶手台,鏡頭裡利和廣場的玻璃幕牆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中山汽車總站的紅色鐘樓——那是k995的站,此刻正停著幾輛待發的白色客車。

“從利和廣場到中山汽車總站是3元,折後15元,”芙寧娜給剛上車的年輕人補票,“您刷中山通吧,比投幣劃算。到橫古路口還要5元,全程累計8元,折後4元,逐級遞減一分不差。”她忽然從票箱裡翻出沙古公路的手繪地圖,“等下走沙溪那段,能看到百年榕樹,k995可看不到這風景。”

7:05,車輛抵達中山汽車總站。站台旁的小吃攤飄來腸粉香氣,幾位拎著行李的旅客匆匆上車。其中穿西裝的男生看到空的速寫本,笑著說:“你們也去古鎮?k01路比高鐵還方便——從總站到橫古路口20分鐘,票價5元,比打車省20塊。”他指了指窗外的宇通h18,“那不是202路的獨苗嗎?你們拍公交特輯的話,這角度能框進三台車。”

王萱立刻調整相機角度,鏡頭裡綠色的k01路、白色的k995路與銀黃相間的202路在站場形成三色交彙。“這才是中山公交的全家福啊,”她按下快門時感慨,“老線新線快線慢線,少了誰都不完整。”車輛駛離總站後,路麵漸漸升高,沙古公路的路牌在前方閃現。阿黃切換到運動模式,比亞迪c8的電機發出輕微的嗡鳴,速度穩定在70公裡小時——這是線路的最高限速。“前麵要過沙溪的連續彎道,”他透過後視鏡提醒,“c8的es係統剛升級過,過彎時會自動調整扭矩,你們感受下。”

王萱盯著扶手台上的半杯水,水麵在過彎時隻傾斜了不到10度。“這穩定性比k995還厲害,”她驚訝地說,“明明是同樣的車型,調校卻完全不同。”

“老線的司機都懂,”阿黃輕打方向盤,綠色車身貼著榕樹的枝乾緩緩轉彎,“沙古公路的彎道半徑比坦洲快線小3米,必須把轉向助力調得更細膩。你看那棵老榕樹,樹齡比k01路還大,每次過彎我都要離它半米遠,像跟老朋友打招呼。”

7:20,車輛抵達橫古路口站。幾位背著工具包的工人上車,其中一位黝黑的師傅看到芙寧娜,笑著遞過兩個沙溪涼茶餅:“丫頭嘗嘗,自家做的。k01路改純電動後,過這路口再也聽不到以前的柴油車轟鳴聲,連樹上的鳥都多了。”

芙寧娜接過餅子笑:“張師傅您還是老樣子,上次您說要給孫子買蘇炳添的簽名照,今天體育館有活動,說不定能碰到。”她幫師傅刷中山通,讀卡器報出“4元”——從橫古路口到蘇炳添體育館是2元,加上前麵累計的8元,全程剛好10元?不對,她忽然拍了下額頭,“哦不對,最高票價9元,這裡該是1元差價,我補您5毛。”

師傅笑著擺手:“不用不用,你這丫頭就是認真。”他指著空的速寫本,“這彎道的角度畫大了5度,實際是25度,老司機閉著眼都能過。”

7:45,比亞迪c8準時駛入蘇炳添體育館公交樞紐。電子報站器播放著結束語:“感謝乘坐k01路,歡迎再次乘坐。”王萱五人拎著相機包下車,回頭望去,綠色車身在體育館的銀色幕牆映襯下像塊翡翠,車身上“沙古公路十年印記”的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剛好45分鐘,一分不差,”阿黃打開充電口蓋,藍色的充電槍緩緩插入接口,“返程首班車7:30發車,還是這台車。想拍沙古公路夕陽的,建議從橫古路口站上車,那時候的榕樹影子最長。”他指著體育館的公告欄,“今天有青少年田徑賽,等下會有很多家長坐k01路來,你們拍人文素材正好。”

芙寧娜拿著老年卡登記本走來,給每人發了張站點時刻表:“8站的停靠時間都標在上麵了,利和廣場和中山汽車總站上下客多,建議避開高峰。”她忽然壓低聲音,“下午2點有趟懷舊班車,用的是k01路最早的柴油車,停在車隊倉庫,你們要不要拍新舊對比?那車的方向盤比c8重三倍,阿黃以前開過。”

王萱舉著相機對準體育館的雕塑,鏡頭裡綠色的k01路、銀色的場館與遠處的沙古公路路牌構成奇妙的三角。“以前覺得老線路跟不上時代,”她按下快門時感慨,“現在才明白,k01路的8站地,藏著中山十年的變遷——從博覽中心的現代建築,到沙溪的百年榕樹,再到體育館的青春活力,這才是城市真正的脈絡。”

空的速寫本上,宇通h18的鉸接圓盤、廈門金龍的藍色車身、比亞迪c8的綠色輪廓與k995的白色身影排在一起。“這才是完整的中山公交圖譜,”他笑著在頁腳畫了條連接線,“老線不老,新線不新,它們隻是在用不同的速度,載著人們去往同一個方向。”

神裡綾華望著沙古公路的方向,手裡捏著那張9元的全程票。晨光裡,比亞迪c8正在充電站旁補充能量,綠色車身反射著陽光,像個沉默的時光見證者。她忽然想起阿黃說的話:“不管是18米的慢遊長龍,還是8站的快線綠龍,能把乘客平安送到目的地的,就是最好的公交。”

8:00,比亞迪c8的車門再次打開,帶著孩子的家長們陸續上車。阿黃轉動鑰匙,儀表盤的電量指針回升到80,純電動係統啟動的輕響裡,仿佛能聽到新老線路的對話在延續。芙寧娜站在車門旁,報站器的聲音帶著清晨的清亮:“下一班k01路,即將發車——”

王萱五人轉身走向體育館,身後的綠色長龍很快會載著新的故事穿越沙古公路,但這段老線之旅,已經像那棵百年榕樹的根係,在他們心裡紮下了更深的羈絆。畢竟,無論是202路的市井煙火,t01a的跨城速度,k995的城際穿梭,還是k01路的時光漫遊,都是屬於這片土地的,流動的風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