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山坳,一個人影出現在兩方大軍的視野之中。
定睛瞧去,看清了人影,西涼兵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
“主公威武!”
“主公威武!”
山賊一方則是蔫蔫的,氣勢完全被西涼兵給壓過了。
但是魏延這幾個月積累起來的威望卻也是讓他們不願意相信,仍舊眼巴巴的望著遠處,望著山坳處,心中總存有一個想法。
下一刻,
老大的身影就會出現了呢。
張繡一手拿槍,一手提頭,策馬來到了山賊部隊的前麵。
隨手一甩,一個黑色的東西自張繡的手中拋出,飛到了山賊的前麵,砸在地上,還順勢往前滾了幾圈。
最前麵一排的山賊低頭看去,就見到一個膚色黝黑,左臉有刀疤,右眼有一個黑眼罩的絡腮胡子的人頭躺在地上。
尤其是那隻還沒有瞎的左眼,平時儘是狂傲霸氣之色,無人敢與之對視。
但現在,眼球突兀,似要從眼眶裡凸出來似的,儘顯恐怖猙獰,且若是細心看去,還能看到眼珠上殘留的驚恐之色。
“是老大!”
“老大死了!”
“怎麼會這樣?我不信!”
也不知是誰驚恐的開了口,引發了一係列連鎖的反應,開口的人越來越多。
但無一例外,所有人的聲音中都含著驚懼。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這在勇將為主的軍隊中展現的尤為明顯。
這樣的軍隊,若是主將勇猛,每戰必爭先,帶頭衝鋒,那麼就能極大的帶動士卒的士氣,跟著主將一起瘋狂進攻,往往能打出出色的戰績。
但若是主將受挫,那麼也將會使士卒的士氣迅速滑落,戰績也會爛的一塌糊塗。
而勇將的代表自然就是千古無二的霸王了,帶著二十八騎就能衝出五千大軍的包圍圈,隻損失兩人,最後帶著二十六騎衝出重圍。
要不是真有這事發生,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而這,恰恰就是勇將的體現。
試想一下,要是霸王在突圍的時候就死了,就那二十多騎真能獨自衝出去?
山賊這邊也是一樣的道理。
之前的幾個月,全都靠魏延的勇猛把所有的山賊捆在了一起,可以說,魏延就是他們的主心骨,隻有魏延在,他們才有戰鬥的勇氣。
現在魏延沒了,他們自然失去了對抗官軍的勇氣,滿腦子都隻剩下了恐懼。
隻是瞬間,整個山賊大軍就騷亂了起來,有些人不知所措,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有些心思敏捷的則是眼珠子一轉,皺著眉頭緩緩退後,讓同僚擋在自己身前,自己則準備退到大軍的末尾好到時候逃跑。
張繡見山賊大軍有崩潰的跡象,連忙大喝一聲。
“丟下武器蹲下投降可不殺,如若不然,格殺勿論!”
張繡可是能殺他們老大的人,天然就讓這些山賊感到恐懼。
而且之前本就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現在聽到張繡這話,立馬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似的。
叮鈴鈴——!
一連串兵器落地的聲音響起,隨後三千山賊,大部分都立馬蹲在了地上,一些沒有立馬蹲下的人見自己站著成了顯眼包,也立馬蹲了下來。
至於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需要張繡操心了,西涼兵早已經興奮了衝了過來,將一個個蹲下的山賊給綁了起來。
隨後,張繡再帶兵上雲蒙山,來到了山賊的山寨,按照魏延的描述,找到了倉庫,然後一打開。
謔——!
門打開的瞬間,看著倉庫裡的東西,張繡就不由眼睛發亮。
魏延搶了幾個世家,搶的糧食都讓魏延拿來練兵了,但是這些世家積累的財富可就被魏延給存著了。
雖然都不是什麼大世家,但是即使是小世家,人家幾十幾百年的積累也是很可觀的,尤其魏延這還是破門滅家,掘地三尺的搜刮,收獲自然不小。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就這些財富,再招募個五千人應該不成問題了。
再加上南陽世家同意之後收稅的時候會多上繳一些,這多的部分能再招募一萬五千人。
這樣下來,總共就可以多招募二萬人,再加上原本就有的一萬五千西涼兵,總兵力能達到三萬五千人,到時候哪怕曹操再來攻,守住南陽的概率也大大的增加。
隻是,想的是挺好,但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就在張繡剿滅了雲蒙山山賊,帶軍返回宛城的時候。
襄陽。
劉表也聽說了南陽出了個窮凶極惡山賊的事。
自然,南陽世家支援張繡,擴兵之事也傳了過來。
這就讓劉表不爽了,立馬將蔡冒,蒯越蒯良叫了來商討對策。
“我留張繡在南陽,原意是想要以張繡牽製曹操,但現在張繡隱隱有脫離控製的跡象,諸位可有良策?”
“哼!”
蔡冒冷哼一聲,譏諷道:“張繡養兵皆賴我們支援糧草,既然他已經找到了自給自足的法子,那麼我們也沒有再繼續支援糧草的義務了。”
“因此,我們直接斷了糧草支援,張繡自然無法擴充實力,但是他若是要對抗曹操,又必須要仰仗我們,如此,張繡自然就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
劉表皺了皺眉,說道。
“德珪之言不無道理,但是之前張繡就來信,威脅我若是不給糧草,他就投降曹操,這才是我所擔心的事。”
南陽對於曹操來說重要,對於劉表來說何嘗不重要。
若是南陽歸了曹操,那麼曹操就可以派兵駐紮在樊城。
樊城與襄陽就隔了一條漢水。
這麼近的距離,大軍在側,曹操到時候倒是可以睡的安穩,但他劉表可就得日夜擔心了。
蒯良卻是搖頭道。
“我聽聞上次宛城之戰,曹操睡了張繡的嬸嬸,而張繡也殺了曹操的兒子,侄子與最器重的愛將,他們兩人已經是不死不休的仇人。”
“所以,我以為,張繡隻是在虛張聲勢的威脅恐嚇主公,目的就是為了糧草。”
劉表若有所思。
“子柔所言極是,隻是我仍舊有些擔心,子柔當知南陽對我們的重要性。”
“我就擔心若是張繡帶著南陽與麾下部曲投向曹操,曹操未必不會答應啊。”
蒯良沉默,這事他也不敢保證。
畢竟,不就是兒子愛將嘛,為了天下之爭,忍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這事有前車之鑒。
當初光武帝圍攻洛陽一月不下,就起了勸降的心思。
但是當時的洛陽守將朱鮪卻是斷然拒絕了光武帝的招攬。
理由也很簡單,光武帝劉秀的兄長劉縯就是他獻策給更始帝而被殺的。
也就是說,朱鮪和劉秀有著殺兄之仇。
這就是朱鮪拒絕投降劉秀的原因,因為朱鮪害怕劉秀事後算賬而被殺害。
而劉秀也大度,直接保證既往不咎,並且指著洛水立下誓言。
而在朱鮪之後,劉秀也確實遵守了誓言,不僅沒有秋後算賬,還封朱鮪為扶溝侯,讓其享受榮華富貴。
也是這一事件,不僅成就了一段佳話,也成就了洛水。
而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那麼曹操隻要度量足夠大,接受張繡的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旦張繡投降曹操,南陽歸於曹操,那麼沒了南陽的荊州,就好比是脖子上懸了一柄劍,要隨時承受曹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