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城門旁翻看這些客商往來文書的官員,突然皺了皺眉,而後向旁邊的士兵耳語了幾句。
“你們之中誰是太子殿下派來送賀禮的?”士兵走到隊伍前高聲喝道。
喬裝打扮一番的李承乾,從馬車上下來,一臉恭敬之色道:“哎呦,在這兒呢。”
“好,你們先進城,然後會有人接待你們的。”
“好咧。”說完他招呼身後幾個人。
為了保障他此行安全,帶了北向輝和薛仁貴二人隨行。
而且這倆人在長安城沒什麼熟人,再喬裝打扮了一番,辦起事來也方便。
二人聞言便跟手下人一起趕著馬車向城邊走去。
他們可沒李承乾那個心理素質,都極度緊張,大有萬一出問題,就要大開殺戒的感覺。
李承乾見狀微微皺眉,這樣可不行,回頭道:“夥計們,一會進城了,咱請你們喝酒。”
眾人聽到這話,都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但也不那麼緊張了。
進入城中後,李承乾眼前恍惚了一下。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酒旗招展,行人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此起彼伏。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香氣,有剛出爐的胡餅,有飄散的酒香,還有遠處傳來的絲竹之音。
心中不由歎了一句,熟悉的長安城我又回來了。
但這次他已經不是之前那個被人視作廢物的李承乾,而是帶甲數萬,雄踞漠南,攪動風雲的大唐皇太子。
這時一個官員走了過來,其一身青綠色圓領袍,五官端正,長得極其氣派。
通過他的官衣,李承乾知道這人是鴻臚寺掌客,這些人官職雖低,但都是朝廷精挑細選出來專門接待外國使臣的。
這人微微躬身,語氣不卑不亢:“你們就是太子殿下派來送中秋禮物的?”
“沒錯,上官有什麼要吩咐的嗎?”李承乾表現得十分自信,畢竟自己現在這般打扮,不是對他極為熟悉的人,根本認不出來。
“按照朝廷規矩,你們的禮品要單獨存放,而後經過檢查再上呈陛下。”
朝廷這些規矩他肯定知道,當即回身將馬車簾掀開,裡麵是四名被五花大綁的男子。
鴻臚寺官員常年接待使臣,見多識廣,當即就明白,這應該是哪家王室人員。
“嗯,馬車就交給我們吧。”說完揮了揮手,後麵幾個士兵上前牽過馬車。
隨後臉色有些為難道:“朝廷並未安排你們的住處……你們是即刻返回?還是自己找地方歇息幾日?”
“嗯,連日趕路,我們糧草都儘了,需要找地方歇歇腳,這樣您先把行路文書開了吧,我們兩天後就離開。”
“沒問題,你們找到地方安頓下來後,來鴻臚寺找我就行,我叫盧應。”
“沒問題,您忙您的。”說完李承乾揮手招呼身後眾人道:“走吧,這些天可累壞了,咱找個地方好好吃點喝點,再洗個熱水澡。”
說著眾人便要列隊前行,這可給李承乾嚇了一跳,趕忙對薛仁貴使了個眼色。
好在他反應過來了,急忙一手一個拉著身旁幾人,同時故作大氣道:“走,我再給你們一人安排個娘們,讓你們好好舒服舒服。”
這舉動讓大家也都反應過來,簇擁在一起往前走。
李承乾在長安城生活了十來年,自然是熟悉無比,他此行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弄死吐蕃使臣祿東讚。
朝廷規矩,外來使臣都住在鴻臚寺,這地方位於城中的東南角,與最繁華的東市距離不遠。
這也是朝廷聰明之處,借東市的繁華讓使臣都見識到大唐的國力,從而心生懼意。
“咱們去哪兒啊?”北向輝眼神不住四處掃視,小聲道。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哥們,這回長安等於回家了,這麼緊張乾嘛。”
“額,咱這是耗子回貓家?”北向輝小聲嘟囔著。
“說什麼呢,瑪德,都給我精神點,彆緊張兮兮的。”
說完大步向前。
他們要找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落腳,才更容易隱藏身份。
符合這情況的,自然是青樓了。
長安城中娛樂場所不少,其中距離鴻臚寺的是崇仁坊。
但這地方經常有達官顯貴去玩,弄不好有眼尖的能認出他來。
不過另外一個稍微遠一點的平康坊則都是一些商人去玩。
“走,我帶你們去平康坊玩玩。”
與此同時,廉價的《五經正義》遍布河北道和關中,這使得兩地的讀書人都高興壞了,特彆是那些寒門子弟。
此時長安街頭,不少頭角崢嶸,一身漿洗發白的讀書人都在議論。
“唉,兄台,新版的《五經正義》你買了嗎?”
“你傻了啊?這書這麼便宜,而且還有杜公輔先生的注釋,我怎麼可能不買。”
“真的是,這書不買可真虧死了,不過說回來,太子殿下可真是體恤我們這些寒窗苦讀的窮書生啊。”
“是啊,我前幾天,看著書還是跟太原來的王公子借的。”
“對啊,唉,看人臉色借書看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不知太子殿下什麼時候再發新書。”
河北道,博陵城,崔俊正站在自家書肆前,翻看這五十文錢的《五經正義》。
越看他臉色越白,到最後甚至額頭上全是汗水,這書賣五十文錢,這完全就是掘他們世家的祖墳啊。
此時他身邊一須發皆白,氣質儒雅的老人,語氣頗為不悅。
“崔俊!你就是這麼跟那個太子殿下談的?你知不知道這書主要就在河北道銷!”
崔俊聽到這話,臉色更為慘白,他明明感覺李承乾就是一副沒腦子的模樣,肯定已經被自己唬住了,這怎麼突然還針對起他們來了。
“伯父……要……要不我馬上再去雲中,問問太子這是什麼情況吧。”
老者扶了扶胡須:“不用了,這事我和範陽盧氏的人已經商量過了,他們已經安排人去辦了,你就給我回家閉門三年好好讀書吧!”
此時太極殿中,李世民手裡拿著弘文館學士呈上來的《五經正義》,指著唐儉道。
“莒國公,說說吧,這是怎麼一回事?”
看著臉色鐵青的李世民,唐儉真是快愁死了,負責抄寫、校勘和發行書籍的部門的秘書省,歸弘文館和戶部雙重管轄。
但弘文館那些人天天專研經史子集,然後安排人抄寫、校勘,發行則是戶部負責。
這便宜紙的問題還沒解決,造紙辦都快倒閉了,又來個五十文的書,這是把他往死裡逼啊,不行自己過幾天致仕回家得了,這官愛誰當誰當吧。
“額……啟稟陛下,據可靠消息,這書也是太子殿下刊印發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