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空軍(1 / 1)

推荐阅读:

烏雲已散去,天空清澈明亮。

走廊上,陳家誌看到老爹陳少昌給他比了個大拇指。

“厲害!”

從小到大,陳家誌經曆了無數次這種稱讚,但現在聽到仍然有種自豪感。

“你們先坐,我還得再忙一會兒。”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們,我們等會兒先回去。”

身後,童剛、黃川和徐瑤也都陸續跟著他進了辦公室。

童剛說道:“陳場長,我今天約了司機來麵試,人也來了還要麻煩你見一下。”

陳家誌問:“什麼情況?”

童剛:“是一名老師傅,今年五十歲了,以前在國企廠裡開車,現在主動退休下崗了,經驗豐富,隻是要的工資比較高。”

“多高?”

“他要一千五一個月。”

“菜場裡的機械維修這些他也都願意乾吧?”

“他說可以,我也帶他去試了,微耕機這些都可以修。”童剛湊近了些,小聲說:“是鎮長介紹過來的人,人看著還可以。”

“嗯,我知道了,你讓他來吧。”

司機可是現在的香餑餑職業,比後世的司機可高貴多了,但1500元月的工資也偏高。

隻是現在又缺人,他們這地兒又偏,能有人願意來就不錯了,陳家誌打算等會兒認個人就把這司機留下來,把白色輕卡車也交接給了嚴浩。

緊接著黃川又約他去看一下樣品,還說有人想請他吃飯。

不過陳家誌直接拒絕了。

他不缺這一頓飯,也沒打算拿回扣,總共計劃了115萬資金,雖說比較充沛,但想把事做好,也沒有揮霍的餘地。

讓黃川和徐瑤先去庫房等著,童剛也把麵試的司機帶了進來,國字臉,穿著條紋襯衫,看著比較滄桑。

“陳場長,你好,我是嚴浩。”

“坐~”

陳家誌給其泡了杯茶,又聊了幾分鐘,感覺還行,就把嚴浩留了下來。

隨後跟著又去了庫房,看了有機肥、化肥、農藥等樣品,又根據價格,陳家誌直接就定了采購商。

大多還是來自市裡的直營供銷社,貴一點,但質量有保障些。

“黃川,肥料要儘快弄回來,尤其是有機肥,馬上就要用了。”

“好的,場長。”

“有什麼不懂的多問徐瑤,也可以直接來問我,後麵我都在。”

“好~”

“還得麻煩你一件事。”陳家誌大大方方的說:“請黃總也幫我私人帶10畝地的奇珍76號荷蘭豆種子,後麵我把錢補給他。”

江心菜場這邊的物資定下來了,陳家誌便打算讓東鄉菜場直接抄作業。

種子自己去買,農藥、化肥、薄膜等讓洪中照著清單配送。

兩邊都是奔著元旦後去的,實際進度也大差不差。

如果後續茬口一致,等中途穩定了,陳家誌就可以減少去東鄉菜場的次數。

一周一次就差不多了。

等他忙完菜場的一係列事務,李秀、陳家芳已經帶著老爹老娘走路回了家。

剛下了雨,地裡也沒法乾活,陳家誌便和易定乾騎著自行車一起回了家。

家裡已經升起了寥寥炊煙,傳出來陣陣香辣的味道。

“就是這個味!”

易定乾十分享受的喊了一聲:“家芳,今天晚上一定是你炒的菜吧,太香了!”

廚房是一樓單獨的一間屋,二樓就是陳家誌和李秀宿舍前的陽台。

站在一樓院子裡就能看到廚房裡忙活的場景。

陳家芳也聽到了易定乾貧嘴的聲音,嘴裡卻數落著易定乾菜場的宿舍像狗窩,也不知道易龍怎麼睡得下去的。

易定乾嘿嘿的笑了兩聲,又去逗弄陳正雲。

不一會兒,李秀和陳家芳把飯菜端上了桌,吆喝著吃飯,易定乾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裡摸出一壺燒酒來。

“來來來,晚上還是要喝點小酒,爸媽,也都來一小杯吧,家誌,你要不要來點?”

“我戒酒了。”陳家誌麵無表情。

易定乾仿若沒看到一樣,繼續給兩老倒酒,陳少昌和彭國真兩人都嗬嗬直笑。

“少喝點~”

陳家誌隻能嘀咕了一句,但沒人理他,他也就專心乾飯。

早早吃完就帶著陳正雲在院子裡玩。

飯桌上,易定乾口若懸河,把二老哄得時不時發出大笑聲。

陳家誌坐在門外聽著,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前世今生,在表達對父母的感情上他都很遲鈍,知道要儘孝,所以把他們接了過來。

但在實際行動上,除了買一些東西,陪伴時間很少,話也少,聊幾句就沒得聊了~

不像現在,堂屋裡話題就沒斷過~

吃了飯,喝了點酒的彭國真搶著和李秀、陳家芳一起去洗碗。

“家誌,來打會兒牌!”

堂屋裡,桌子已經清理了出來,易定乾拿著一副長牌喊道:“來,陪爸打一會兒。”

陳少昌也坐在桌子上,開始卷著葉子煙。

“好~”

四川長牌中的‘爛出’玩法一般是四個人玩,輪流坐莊,一人輪空。

不過3個人也能玩。

誰先大牌擺夠15張或者16張即勝利,一般擺夠16張才會算番數。

正門從大到小是天牌、地牌、人牌、和牌,以及中山、幺……

陳家誌從小耳濡目染,十來歲的時候就會了。

三人也玩錢,玩得小,不過陳少昌興致挺不錯,可能也的確是無聊。

玩了一會兒後,李秀、陳家芳、彭國真三人也來了,帶著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幾天,陳家誌又恢複了忙碌的工作節奏。

每天都在菜場與農資店、養殖場等場所來回奔波。

天氣也很給力,沒再下雨,翻耕出來的地又連著曬了兩天。

敖德良管理的北片一組,曬地時間更是快長達半個月,已經在準備撒肥整地~

北片一組靠省道邊上的一塊地化作了臨時堆場。

陳家誌這兩天偶爾得空時,喜歡站在辦公室二樓,看著一車車發酵糞肥卸載在堆場。

敖德良長期在省道邊上數著,監督著有機糞肥的質量,看有沒有摻假。

等到28號早上時,堆場就堆成了一座方正的山,像防洪壩一樣。

菜工們推著鬥車將一袋袋肥又運輸到了菜田裡,化成了北片一組裡10來座小山包。

同一時間,

一車車發酵糞肥又去往北片二組的臨時堆場,戚永鋒也監督著來肥數量與質量。

等發酵糞肥去往北片三組時,敖德良已經開始指揮著工人開始撒肥。

除了一座座小山包的糞肥外,每畝還要撒入其它物質。

生石灰100斤,複合肥120斤,過磷酸鈣80斤,硫酸鉀50斤,鎂硼鋅鉬鐵肥3斤,鐵錳鋅硼鎂肥3斤,硫酸鋅3斤~

有些量少的可以與其它肥混勻了一起撒。

為了避免出錯,每個工人從頭到尾都隻負責同一種物質。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全部混勻了再一起撒,但量太大了,組織起來難度太大,隻能分開。

即使這樣,一開始時也頻頻出錯。

所以陳家誌在二樓乾看著的時間不多,每當小組長手忙腳亂時,他就要下樓去協助指揮,或者調派來其他小組長。

這樣的次數其實並不少,一天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他都在地裡。

隻求把模樣打好,給眾人打個樣,幾位小組長心裡就數了。

北片一組就是模板,其他小組都要汲取經驗。

等北片一組的小山包即將消失完時,運輸發酵糞肥的車輛也開始往南片的堆場卸貨。

基肥撒施逐漸有序起來。

夕陽西斜,馬上要立冬了,北方不少地方已經大雪紛飛,花城卻仿佛還在過夏天。

不過霜降過後,廣東就進入了亂穿衣的季節,一天中有可能早上得穿外套,但下午就可能穿短袖都還熱得要死。

也有好處,菜場可以正常時間上下班,不用熬夜。

臨近下班時,交待了收尾事項後,陳家誌便騎著自行車往河邊騎去。

在江邊的堤壩上,他看到正拿著斑竹做的魚竿釣魚的易定乾、陳少昌、易龍三人。

易定乾休息的這三天,可把老丈人兩口子陪舒服了,陳家誌一度失寵。

就說這魚竿,便是易定乾帶著陳少昌、易龍三人一起自己自製。

砍斑竹、烤竹子、校直、用雞毛杆子做浮漂……都是親手完成。

一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試釣。

“魚獲咋樣啊?”

隔著一段距離,陳家誌就喊了起來,三人回頭看了一眼,然後又齊齊搖頭。

陳家誌訝然:“一條也沒釣到?”

易龍也拿著一隻魚竿,說:“都是一些怪怪的魚,我老漢兒說不能吃。”

陳家誌看了一下有些渾濁的河水,估計能釣起來的魚不是羅非,就是黑鱸或者清道夫。

忙活了幾天做的竿子,結果空軍了,陳家誌哈哈笑道:“白忙活了。”

易定乾連忙說道:“爸,沒事,明坤他們租的房子旁邊有養魚的魚塘,明天我去問問能不能釣,實在不行我就給錢釣。”

陳少昌連連搖頭,笑著說:“不用這麼麻煩,我隨便釣著玩玩就行了。”

易定乾:“不麻煩,打個招呼的事,他知道我們是種菜的,以後我補償給他點菜就行了,你天天一個人呆著,沒人陪你打牌也無聊,釣釣魚剛好合適。”

“那就試試?”陳少昌笑了笑,“不過說好,要給錢就不去釣了哈。”

易定乾拍了拍胸口,“你放心,這個麵子我還是有的。”

陳少昌哈哈的連聲說好,感覺能不能去釣魚好像都沒那麼重要了。

陳家誌走到易定乾另一邊,嘀咕道:“明天上班了哈~”

“我抽空去,不會影響工作。”易定乾瞥了一眼,能感覺到兄弟的小心眼,吃味了,怎麼心裡還更舒服了呢。

三人也沒再釣下去,收拾了魚竿,準備回家。

易龍驚覺道:“老漢兒,你給媽說的晚上釣魚回去吃,現在一條都沒有,咋辦?”

這幾天他們三人折騰魚竿可是費了不少心思,才買回來的半大雞鴨就被攆得雞飛狗跳,被拔了毛做浮漂,惹得天怒人怨。

這要是第一次出擊,就空手而歸,恐怕少不了一頓嘲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