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些氣的李秀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臉皮怎麼這麼厚!”
還在收菜的人也紛紛說笑,仿佛徐聞香一走,氣氛就歡快了。
陳家誌哼哼兩聲:“我也不是吹哈,好多人都可以作證,沒曬黑之前我也是十裡八鄉的俊後生。”
“哈哈哈~”
眾人更樂了。
收菜都仿佛輕鬆了許多。
陳家誌也繼續掐菜,一根一根的芥蘭迅速排列成形。
李秀看了一會兒,又回家記工去了,收菜做了調整,記工自然也要調整。
收完芥蘭,又去收芥菜,最後才是菜心。
“唉,又沒排好,散了。”
潘大成歎息一聲,手上一手菜亂成了一團,有些菜葉子也被捏傷了。
陳家誌起身走了過去,頭燈照了照,說:“沒事,慢慢來,不能心急,越急越亂。”
一晚上下來,八個人基本都可以上手了,隻是速度有快慢,手工也有好壞。
出錯也是常態。
但陳家誌反複強調,出錯可以重來,捏傷了的菜也可以不要,但不能蒙混過關,妄圖把捏傷了的菜混裝進菜筐裡。
這東西沒有捷徑。
隻能一次次學習,就和肝熟練度一樣,收的菜越多,技巧越熟練。
至於熟練了後能有多快,就靠天賦,很多菜工靠這手藝撫養兒女、贍養老人。
有些菜工還能玩花活,一手菜從指尖一直排到肩旁上貼著臉頰也絲毫不亂。
潘大成、黃山、金鳳、小霞四人都還很生澀。
…
淩晨時分。
黑娃兒再一次開車前來,圍觀的人減少了許多,陳家誌也知道了他叫洪安。
菜也早早完成了稱重,車一到了就直接裝菜,然後把算好的賬單給了洪安。
菜心511斤,芥菜253斤,芥蘭251斤,一共3602元。
這幾天也都維持在這附近,波動不大。
雖然從徐聞香口中知道了香江的真實菜價,陳家誌也不準備再漲價了。
人多眼雜,過猶不及,保持現狀就挺好,菜價也不低了。
陳家誌說道:“提前給你說一聲,到19號我就沒菜心了,芥蘭芥菜也堅持不了多久。”
洪安急忙問:“還有多少?”
陳家誌:“很少,有可能得中斷七八天,七月初雨水比較多,又有台風影響,種子沒播下去。”
“哦~”
洪安有些失望,彆說中斷七八天了,就是哪一天少兩百斤菜,他都會感覺心痛。
但也能理解。
如果沒有雨水和台風,香江菜價也不可能被哄抬到如此之高。
陳家誌能堅持這麼久已經很難得,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洪安數出一遝鈔票給了陳家誌,然後才開著小解放走了。
陳家誌先把錢拿回家裡給了李秀,才又出門通知工人把把塑料菜筐挑回來。
全是排菜心,手工很靚。
然後又是稱重裝菜,定製塑料筐重5斤半,連菜總重也才35斤半,上下車很輕鬆。
塑料筐上也帶了一個鐵把,兩筐菜重疊時能完全隔開,對下麵的菜不會有任何損傷。
22件菜心,8件芥菜,8件芥蘭,一共38件1140斤菜。
時風三輪車疊了一層又一層,繩子也綁了一圈又一圈。
易龍笑著說:“舅舅,你想好換什麼車沒,這車還是小了點。”
陳家誌說:“咋的,你還嫌棄上了,這車可立下了大功!”
易龍:“知道啦。”
當時買成4000塊,但時風三輪掙回來的錢遠不止這個數,綁好繩子後,陳家誌摸了摸車廂上一個小坑。
有一次他用鋼管敲了一下,事後才發現留了個凹陷。
現在看,這些都是它的功勳章。
前世他先後換了四五輛麵包車,每一次換車都頗為不舍,仿佛離彆一樣,車就是他的戰友。
“家誌,路上開慢點。”
“嗯,曉得咯,你早點睡吧。”
今晚上就他和易龍兩個人,易定乾、李明坤和郭滿倉都暫時沒菜賣了。
不過三人鬥誌還不錯,正在備戰下一茬菜,也去買了不少遮陽網。
陳家誌也同樣在謀劃下一茬菜,七月的台風行情馬上結束,但八月還有一次台風。
隻是具體時間記不清了。
也沒關係,八九月都屬於‘打穀子’行情尾期,行情本就不差。
再有台風影響,八月末九月初肯定缺菜。
屆時車也肯定買了,能一次性裝更多菜。
這次地更多,一路規劃過去,不僅日常出菜量能更上一層樓,關鍵時期也能更猛。
但當下要緊的,還是把地裡的菜賣完,這麼幾天過去,菜心陸續冒花了。
…
56號檔口,淩晨兩點前,就陸續聚集三兩個人。
陳家誌一把車開進巷道路口,就看到了幾個老客戶。
市場上的葉菜還是很少,但他價格也出了名的高,勸退了不少人。
隻有陳澤、老吳、徐和每天早早的就來等他,這兩天又多了個劉胖子。
停車後,陳家誌按慣例報了下價。
“老規矩,菜心、芥蘭、芥菜都是90元一件。”
老吳、陳澤、徐和以及劉胖子都沒問題,四人直接帶走了15件菜。
才幾分鐘時間,就少了差不多四成菜,再來四個差不多的客戶,一車菜就賣完了,但積累優質客戶不容易。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來問道:“陳老板,現在都不賣零散貨了嗎?”
陳家誌打量了下來人,有點麵熟,平時要的菜比較少,每天也就10斤、15斤。
“可以,但要晚一點。”
“晚一點你菜就賣沒了。”
“那我也沒辦法。”
其實還是變相的不想賣零散貨,分裝起來太麻煩,以前菜少無所謂,現在菜多了,再像以前一樣分裝,又隻有他和易龍兩個人,太累了。
而且最近兩年都不怕菜賣不出去。
那人最終沒拿菜,同樣走了的小散客也不少。
因為要的菜少,人又不熟的,陳家誌還堅持要收20塊錢的菜筐押金,再度勸退不少人。
連續走了一撥人,易龍擔心問道:“舅舅,這樣賣今天我們能賣完嗎?”
“這會兒時間還早著呢,三點都不到。”
陳家誌笑了笑,易龍來賣菜這幾天,回去得都還比較早,還沒經曆過晚市。
等了一會兒,377和卷毛差不多同時到了檔口,得知隻能拿按件數拿後也很懵逼。
377問:“陳老板,以後都不給分裝了嗎?”
陳家誌說:“不了,你自己拿回去分裝,靠,一說這個就來氣,你每天送那麼多餐廳,全都是我分裝的,也沒見你多給我算點錢。”
377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看了看單子,默算了一下後,才拿走了4件菜。
“菜筐記得拿回來,不然以後想買菜可沒這麼輕鬆了。”
易龍幫著377把菜弄上了板車,陳家誌提醒了下要還菜筐後,才又看向卷毛。
“茅總,今天要多少件菜?”
“能要半件菜嗎?”
陳家誌嘴角抽了抽:“不能,你可以多買一天的菜放冷藏庫。”
“那拿兩件菜心。”
“芥蘭芥菜不要?”
“要不了那麼多。”
“兩件收你180元。”
“……”卷毛語噎,隻感覺陳老板提起褲子就不認人,絕情,但他還不能不拿。
事實證明,一件一件的走貨,兩個人也能很輕鬆的搞定。
即使要送貨,易龍守著檔口,陳家誌借個人力三輪,一兩趟就跑下來了。
菜筐回收也不算慢。
他今天賣得要慢一點,如老吳和377當天早上就把菜筐拿了回來。
隻是到最後也走了一些散貨才賣完,但同樣也有好處,能接觸到新的客戶。
新客戶中也有喜歡一件一件拿貨的。
這樣發展下去,遲早能積累出越來越多的優質客戶,形成新的良性循環。
等賣完最後一點菜時,天快亮了,看了看表,已經五點四十了。
賬也好算,38件菜,一件90元,一共就是3420元,加上洪安的3602元,一共7022元。
又是圓滿的一天。
“走,小龍,請你嗦粉,以前你爸爸賣完菜要吃兩碗,還得加個蛋。”
“安?他那麼能吃啊?!”
“你要不要也試試。”
“試試就試試。”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話還真不假,易龍同樣加了一份粉,也加了蛋,吃得乾乾淨淨,湯汁都還喝了幾口後才擦了擦嘴,見陳家誌一直盯著他看,便說。
“舅舅,這粉你不會扣我錢吧?”
“哈哈,我有那麼小氣嘛,說好的八塊一晚上分文不少,也不能讓你白熬夜。”
陳家誌仿佛想起了在老家的日子,那時候小龍小虎兩個外侄就是他的小跟班,和他一直很親近。
現在再帶一段時間也好,也能幫上一點小忙。
回到菜場後,天大亮了,易龍進屋後倒頭就睡。
易定乾心疼的說道:“家誌,晚上要不彆讓易龍去了。”
“不行,我要去!”
剛躺下的易龍立馬又坐了起來,眼神堅定。
易定乾說:“我差你掙的這點錢嗎!”
易龍:“反正我不管,我就要跟著舅舅去賣菜!”
兩父子眼看要吵起來,陳家芳拉架道:“行啦,就讓他去,看他能堅持多久,等膩了自己就不想去了。”
易龍又躺下了,氣鼓鼓的,父母都不太相信他。
陳家芳又喊:“小龍,起來吃早飯了。”
“我們都吃過了。”
陳家誌搭話道,打開了收音機,一邊聽一邊聊天,偶爾也會有點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