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香。”
“我不認識她啊!”陳家誌搖了搖頭:“有說來做什麼的嗎?”
李秀說:“她有一個菜場,想請你去做場長,我說你出去了,中午要睡覺,她就說晚上再來。”
陳家誌很驚奇,有點摸不著頭腦,“她怎麼找到我的,我根本不認識呀。”
頓了一下,他又問:“她和誰一起來的?”
李秀:“還有一個光頭,應該是長期買你菜的和尚,此前也來過一次。”
“謔喲喂,秀,你話一次性說完勒,我說呢,我也不認識那什麼徐聞香。”
李秀低頭看了看腳尖,想起那女人的打扮,她一個女人看了也感覺很驚豔。
“那你要不要去?”
“我在這裡乾得好好的,才湊夠了30畝地,我瘋了我才這離開,你也不想想。”
“我感覺那徐聞香有點厲害。”
“再厲害也不關你我的事,他難不成還能強迫我。”
陳家誌進了屋,拿了衣服和水桶,便去洗漱。
隨即想到了徐和前兩天的怪異,想必是他介紹的,那徐聞香應當是雲杉酒店的了。
陳家誌也沒放心上,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易定乾、李明坤和郭滿倉都有這個誌氣,何況是他。
傍晚。
陳家誌起床後吃了晚飯,便準備去地裡。
前兩天的工作也很充實,陸續有更多的菜農選擇退出,陳家誌也趁機擴張。
不僅地擴大到了三十畝,還分成了三大塊,重新進行了編號。
1號敖德海;2號戚永鋒;3號敖德良。
每塊十畝,每十畝地都相對成團,沒有以前分散。
同時工人上,除了吸納了金鳳和小霞的男人,也把胡春梅的男人張衛東吸納了進來。
這三對夫妻暫時協助敖德海、戚永鋒、敖德良三對夫妻管理,收入組成同樣是工資+獎金+收菜提成。
敖德海三人多一個出菜提成。
新拿了13畝地,這兩天也陸續來了幾車豬糞。
豬糞沒有完全腐熟,在太陽的烘烤下散發出淡淡臭味,得多晾曬才能整地播種。
到了菜田裡後,陳家誌一眼就看到了李秀在邊上轉悠。
他心裡鬆了口氣,也走了過去,“李秀,累了沒,你回去休息會兒吧。”
李秀搖了搖頭:“我不累,就在邊上走一會兒,也不乾活,你去忙吧。”
七月的台風行情遠沒結束。
除了一開始兩天隻收了不到1500斤菜,此後連續4天,出菜都在2000斤以上。
陳家誌早上巡田時估了一下,至少還能保持三天出菜2000斤。
所以任務依然很重。
不過也沒人抱怨,收入和出菜量掛鉤,每個人都巴不得這個時間能再長點。
何況陳老板帶頭,每天忙得上躥下跳,腳不沾地。
早上巡田、學車,傍晚回來澆水、整地,晚上賣菜。
還得抽空去買各種物資~
所有人都指望著菜場能帶來更多的收入。
大概八點時,便再一次準備收菜,除了竹筐,還多了三十來個塑料筐。
竹筐是給黑娃兒的,塑料筐則是在56號檔口使用。
每一個塑料筐上都印了名字:陳家誌,簡單易懂。
陳家誌說道:“以後用塑料筐裝的,統一收排菜,淨重30斤,手工還不會的就多練多學,現在給你們時間,一直學不會以後可沒有收菜提成。”
敖德海問道:“陳老板,如果全收排菜,根條大小不一怎麼辦,根條太小的怎麼處理?
現在菜好賣,價格也好,不要了浪費。”
陳家誌沉吟道:“分兩次收,第一次收中號和大號,手工做好,剩下的小號菜心再收一次,不用上下對齊。”
當下沒有熟練工人,並不好做太細致的分級。
隨後。
敖德海和德良兩家人開始用塑料筐收芥蘭,四人是老菜工,手工和速度都沒問題。
陳家誌則帶著剩餘八個人去采收黑娃的芥蘭,一邊收菜,一邊教如何把菜排好看。
“主要是上下對稱,在掐菜時就要看好葉片,上下兩根菜各用一片葉子互相夾住,形成支撐……”
“手指不要捏太緊,太緊了菜容易損傷,你看你,葉子都捏爛了。”
“放輕鬆,不要緊張,我又不會吃人,錯了再來就是~”
陳家誌走來走去,給每個人都進行了一番指導。
戚永鋒、黃娟,胡春梅、張衛東因為有基礎,練個把小時,就基本知道怎麼弄了,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金鳳、小霞和兩人的男人潘大成、黃山就是純新手。
還好幾人年齡都不大,學東西快,要是五六十歲的新手菜工,那才折磨人。
同時芥蘭因為根條更粗,更耐折騰,也更容易上手。
等收完給黑娃兒的250斤芥蘭,八個人都大概知道怎麼弄了。
隻是速度有快有慢。
比如陳家誌排一手芥蘭隻需3~4分鐘,戚永鋒、黃娟、胡春梅、張衛東則需6~7分鐘,潘大成、黃山四個純新手就要12分鐘以上。
相當於陳家誌收三手菜,其他人隻能采收一兩手,不免有些急了,結果越急越亂。
陳家誌隻能不斷強調不急。
…
一輛小轎車停在了壩子裡,從車上走下來一男一女。
徐和眺望了眼,指著一個方向說道:“陳菜農在那裡,在收菜了。”
徐聞香說:“走,過去找他。”
兩人上午來時,地裡全蓋著遮陽網,一片黑,什麼也看不到的,徐聞香更是第一次見到遮陽網,很是好奇的打聽消息,也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在菜田裡溜達的李秀早看到了兩人,“家誌,早上那女人又來了!”
陳家誌抬頭看去,一男一女在向地裡走來。
男的是徐和,女的一身素白,氣質如塵。
他沒動,繼續把手上一手菜收完,放進菜筐,才起身。
徐聞香打量著一片片翠綠的青菜,略微有些驚訝。
徐和問:“菜不錯吧?”
“是不錯。”徐聞香點頭道,對聞名許久的陳菜農更多了些期待。
徐和有些與有榮焉,隨即看陳家誌站起了身,便大聲招呼道。
“陳老板~”
“徐總。”
來者是客,陳家誌也掏出了煙,給徐和點上一支,自己也點上一支,才問道。
“徐總是不放心菜的品質,又來地裡抽檢了?”
舊事重提,徐和有些尷尬,便介紹起了身邊人。
“這是雲杉酒店的總經理徐聞香徐總,有點事想找你聊聊。”
陳家誌也打量了幾眼徐聞香,李秀說得對,這是一個好看的女人,看多了容易讓人想入非非。
徐聞香對他點了點頭,也同樣在打量著他。
個高,略偏瘦,但胳膊上的肌肉線條很有力,曬得有些黝黑卻又很受看,人也很淡定從容。
陳家誌說道:“我還要收菜,有什麼事就在這裡說吧。”
“那我就直說了。”
徐聞香笑了笑,安然自若的站在那。
“我與人合作建了一個菜場,大約有六七百畝地,但一直管理不善,想請你做長期技術顧問。”
陳家誌愣了愣,偏頭看了眼李秀,後者肯定的點頭。
“不是說場長嗎?”
“你會答應來當場長嗎?”
“不會。”
“如果有高額提成呢?”
“還是不會。”
“你看,所以技術顧問更合適。”徐聞香還是笑道,笑得波瀾不驚。
起初她並沒有多重視陳菜農,一個來自小地區的小菜農而已,有點真本事,邀請他去管一個大菜場應當輕而易舉。
然而,這幾天她一直在了解陳家誌,越了解越驚訝。
早上來菜田裡看了後,更是刷新了認知。
陳菜農十幾畝地,菜居然還比想象中多,一天收入估計有六七千,一個月毛收入十幾二十萬!
且又新租了不少地,野心不小。
這樣的人要怎麼給他開工資?
開不了。
隻會引起更多的內部矛盾。
陳家誌吐了口煙霧,輕輕笑了笑,這女人轉變很快啊!
技術指導?
他現在肚子裡全是乾貨,怎麼會輕易透露呢。
陳家誌搖了搖頭,指了指菜田。
“你也看到了,我最近很忙,既有菜要收,也有新的地,沒空。”
徐聞香說:“沒關係,等你哪天有空了,給徐和說一聲,我讓人開車來接你,我們的菜場不遠,挨著番禺。”
“哦?在哪裡?”
“南沙,蕉門水道附近。”
陳家誌愣了愣,這個位置怎麼有點熟悉呢,想了想,此前呆的公司好像在那邊也有基地。
徐聞香又問:“怎麼樣,陳老板,以後你隻需常去看看就行,每個月看情況會固定給你一筆技術指導費。”
“你們是做酒店的吧?”
“嗯。”
“怎麼想著經營菜場呢?”
徐聞香淡然一笑,“一是直供雲杉,二是想做供港蔬菜,我們酒店股東在香江澳門也有連鎖餐飲,香江的菜價很誘人哦。”
“現在菜心賣多少?”
“一斤差不多15元,品質好的還能更高。”
陳家誌怔了怔,第一次了解到了香江目前的菜價,有些失神。
黑娃兒他們的利潤是真高啊!
徐聞香見他出神,便又笑道:“如果江心菜場能做起來,打通供港通道,興許陳老板的菜也能一起賣到香江。”
做一個菜場說難也不難,夏天種不出來,秋冬季出菜還是很簡單。
所以陳家誌對技術顧問不甚在意,顧問嘛,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聞不問。
隻是對方給他留了個誘餌。
但其實想一想,又有點太遙遠,雙方實力不對等,還是先腳踏實地賺錢最實在。
“再說吧,後麵有空我也可以去江心菜場看一次,費用就免了。”
徐聞香也愣了愣,有些意外,這都能忍住?
“也行。”
“那行,我要先忙了,下次這種事可以讓徐和給我說。”
“主要是你聲名在外,我也很好奇,現在看,名符其實,果然是靚仔出靚菜。”
徐聞香笑了笑,明媚動人,這才轉身走了。
陳家誌看了看李秀,攤了攤手,滿臉無辜,“長得帥還有錯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