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94:菜農逆襲 > 第146章 微耕機

第146章 微耕機(1 / 1)

推荐阅读:

早飯後,陳家誌和李秀回了自己屋,關上門,李秀卻沒急著數錢。

“家誌,易哥對你帶小龍去賣菜有意見了。”

“我知道,早看出來了。”陳家誌笑了笑,輕鬆道:“你安心養胎,這些事我會來處理。”

“嗯,你放心上,彆鬨了矛盾。”

李秀有些遲疑,剛來的大半年裡,大夥都過得不好,他倆尤其艱難,二姐和易哥也幫了他們許多。

現在日子都好起來了,反而相處有些彆扭了。

易龍來了後尤其如此。

想了一會兒後,李秀才又拿出錢點了起來。

“我去巡田了。”

“好。”

出門便碰上了易定乾,陳家誌也沒避著他,上前散了支煙,隨口問道:“地整得怎麼樣了?”

“種子播下去了兩批,今天還會播一次。”

易定乾接了煙,說:“今天有點陰沉,可能會下雨,你新租的地還沒動靜呢?”

一前一後的走在田埂上。

陳家誌說:“跟著就要動了,事太多了,一直忙不過來。”

“哦。”

兩人也都清楚,其實就是菜太多,收菜太耽擱功夫。

沉默著走了一會兒,要分開時易定乾才又說道:“小龍想跟著你就跟著你吧,反正他也喜歡跟著你。”

陳家誌:“這話聽著怎麼就那麼酸呢?”

易定乾笑罵道:“靠,你彆得了便宜又賣乖,我才是他老漢兒。”

陳家誌也哈哈笑了笑,走去巡田,其實易定乾就是吃醋了。

誰讓易龍除了一開始幾天,後麵更喜歡跟著他呢,尤其是去賣菜之後更明顯了。

不過也要怪他們自己,想彌補對兒子的愧疚,結果用力過猛了。

反正二姐和易哥在子女問題上一直很迷。

首先是偏心,等易定乾步入中老年,小虎每次都當著麵說他偏心,易定乾除了‘沒有’兩個字外,舉不出不偏心的例子。

然後是心裡有愧疚,但又經常錯過一些子女的人生大事。

小龍小虎一個81年的,一個82年的,讀書時父母沒有一天在身邊,兩兄弟也前後一年在老家結婚,但和二姐易哥似乎也沒啥關係。

對象自己談,結婚自己辦,父母一直在滬市沒回去,也沒花啥錢。

再見麵時就當爺爺奶奶了,隨後易哥二姐才回蓉城租地種菜。

緊跟著陳家誌也回去了,把兩兒子和老娘接到一起,挽回了一些對兒子的教育。

想到這些事,陳家誌就有些感慨,他們這大家子‘文盲’太多了啊!

下一代拉出來,一溜水的小學初中沒畢業,九年義務教育就和玩似的,很多人彆說26個英文字母了,到第五六個字母就得撓腦袋。

種菜也得讀書啊!

反正他這輩子不會再讓自己孩子再當留守兒童了,有些遺憾彌補不了。

陳家誌小步快走,迅速看完2號和3號地。

除了各自增加的5畝地,空地其實不多,可采收的菜也進入了尾期。

直到到了一號地,陳家誌的腳步才慢下來。

敖德海管理的1號地情況最複雜,除了小塊外,還有留種的兩塊地。

陳家誌在大骨青空心菜前停了下來,皺了皺眉,不對勁啊!

這空心菜也太茂盛了點!

隻見空心菜地裡鬱鬱蔥蔥,又高又粗,植株生長茂盛,產量一看就不低。

但他是要留種啊。

搞沒搞錯,按照正常時間,該開花結種子了。

結果他沿著畦溝一路路走來走去,彆說花了,連花蕾都還沒看到幾朵。

咋的,空心菜也流行晚婚晚育啊!

敖德海正在空心菜地裡拔草,跟著走了過來。

“老板,今天要收空心菜嗎,這菜留種可惜了點。”

“留,不能半途而廢,這次就當總結經驗教訓吧。”

陳家誌仍然低頭看菜:“可能是溫度太高了,植株營養生長過於旺盛,影響到了開花結籽,看來留種時間也很關鍵。

另外,植株也太高了,結種子的就頂上一撮,如果打頂促進側枝生長,種子產量會不會高點呢……”

聽著老板的分析總結,敖德海愣了愣,隨即又感覺很有道理。

陳家誌繼續觀察,感覺自己的想法可行,明年得再試試,今年應該沒機會了。

過早,溫度高,植株生長旺盛不利於開花結籽;

但過遲也應該有問題,比如種子成熟慢,影響產量,籽粒也不飽滿等等。

還有打頂促分枝~

就當是總結經驗吧。

過了大骨青,又到了絲瓜和苦瓜地。

殘存的苦瓜已變成了鮮豔的粉紅色,有些瓜皮已經裂開種子散落一地。

絲瓜也已變成深綠色或者褐色,輕輕搖晃已能聽到種子的聲音。

育種留種還真是個技術活,雖然不知道標準流程是怎樣的。

但陳家誌感覺自己犯了很多錯。

比如散落的苦瓜種子就浪費了,應該成熟一個收一個。

還有絲瓜,其實後期跟上肥料,再加強管理,應該能做到一邊留種,一邊結瓜。

逆境馴化應該也沒那麼容易成功,不然國內早就不缺優質種子了。

現在憑白少賺了不少。

洪中也吐槽了他很多次,其他人雖沒當麵說,但想來也會在背後說他異想天開。

不過陳家誌樂在其中,一點點經驗也可以是不錯的收獲。

巡完田,敖德海三人也都等著了。

“新租的地抓緊施發酵豬糞,然後翻耕混勻晾曬備用。”

“我計劃8月初會大規模播種,地要在這個月25號左右翻出來,多曬幾天…”

陳家誌隻特彆強調了下整地,其它都是常規工作,他現在都是簡單帶過,然後讓敖德海等人自己去安排。

如何更合理的安排工作也是三人需要學習的東西。

除了他教,也得自己琢磨。

等學會了這個,就是如何安排播種,什麼時候播,種什麼蔬菜,種多大麵積……

也還有一段路要走。

交待完後,陳家誌又回家找出了個盆,在壩子裡洗衣服的李秀看到後問道:“家誌,你拿盆去做什麼?”

“苦瓜有成熟的了,我去摘回來,以後每天都得摘。”

“哦。”李秀眸光閃爍,說:“那後麵交給我來,活也不多。”

“要得嘛。”

不一會兒,陳家誌就從地裡采收了一小盆苦瓜回來,去小留大,也都是精品瓜,手捏上去軟軟的。

到了壩子裡後,先把苦瓜放地上,然後用手將瓜籽從瓜體內摳出來放進盆裡,再用清水清洗一次,便找了個空地晾曬。

“李秀,我去學車了,還要去看看微耕機,中午就不回來了,種子曬乾了你及時收一子哈。”

“好,以後都交給我吧。”

早上陰沉沉的,有點悶,但不曬。

敖德海、戚永鋒、敖德良都帶著各自的人在整地。

或抱或扛著裝發酵豬糞的麻袋均勻放進地裡,割個口子,然後拖著袋子走,讓豬糞撒出來,再用洋撬攤開,最後再用鋤頭挖地拌勻。

麵朝黃土背朝天,每一次揮動鋤頭,都有汗水滴落在泥土中。

又過了會兒,陽光又穿透陰雲,這雨看來是下不成了。

“咋個又出太陽了哦!”

太陽一出來,金鳳就趕緊把草帽拿來戴上,順便把潘大成的也取了給他。

潘大成不想戴,“戴起熱得很啊,反正本來就黑。”

金鳳強行塞給他,罵道:“太陽毒,你不戴,等會兒頭皮都是痛的。”

敖德海也拄著鋤頭說:“大成,草帽戴上吧,彆曬中暑了。”

潘大成接過帽子,不情願的戴上,“我剛開始還以為要下雨了呢。”

敖德海擦了擦汗:“現在可彆下雨,陳老板要求25號前全部挖出來呢,下一場雨就得耽誤兩三天。”

今天是17號,看似還有八九天時間,但天氣熱,晚上要收菜,每天隻有早上有時間整地。

敖德海多了四畝新地,敖德良和戚永鋒各多了五畝,每天收菜還會產生空地。

新地的打理程序也多,有些要小塊並大塊,還得施肥消毒、晾曬、深耕、再晾曬、再淺耕;後續還得搭小拱棚和遮陽網~

時間其實很緊。

陳家誌也清楚這一點,所以早上特彆強調整地工作。

不過還不夠,前世一對夫妻可以管理10畝菜地,是得益於機械設備。

尤其是旋耕機和微噴灌。

現在微噴灌暫時有水泵代替,微耕機也是時候買回來了。

此前和洪中吃飯,陳家誌有托對方留意一下相關信息,隨後才得知了國內目前已經有微耕機銷售。

還都是他較為熟悉的品牌:山東時風,廣西五菱,江蘇常發。

其它還有寶島的小牛農機,以及從日本進口的久保田。

不過最終陳家誌選擇了常發,馬力更大,轉彎半徑小,更為適合菜田。

在花城剛好有人在銷售。

早上去駕校學了車之後,陳家誌就按照洪中給的位置到了一家農機門市部。

看了貨,確認沒問題後,陳家誌直接就買了,一台3800元,比進口便宜一半多。

第一台嘛,先給工人練練手。

中午時分,這雨還是沒落下來,陳家誌雇了輛三輪,帶著微耕機回到了菜場。

靜悄悄的,無人注意。

一直到下午出工時,醒來的敖德海、戚永鋒等人才發下房簷下多了台泛著油光的鐵圪塔。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