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94:菜農逆襲 > 第143章 存款6.6萬元

第143章 存款6.6萬元(1 / 1)

推荐阅读:

56號檔口開業七八天了,每天淩晨兩點過,仿佛成了它的表演時間,檔口裡外總能聚集一批又一批人。

很多時候人們總感覺批發市場非常神秘,甚至帶有某種偏見,認為這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

臟亂差黑~

呃…

在90年代某些地區確實可以這麼形容。

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秩序,很多時候它還是一個做買賣的地方。

如果一個市場太亂,老是強買強賣,根本不可能長久。

采購也更喜歡去穩定有序的地方買菜。

就比如56號。

交易一天比一天便捷。

幾個每天來在前麵的老客戶更是感觸極深,以前好歹能趁著裝菜的功夫多聊幾句。

現在好像就是一哆嗦,好了,你可以給錢走人了,真就快槍手唄。

把幾個固定拿菜多的大客戶送走了,又到了分裝裝袋環節。

“小龍,兩個5斤芥藍,一個5斤芥菜,一個10斤菜心,是這位黑衣服老板的~”

“要得,交給我了。”

“小孩,行不行啊?”

“得行,保管你滿意。”

易龍表現得很積極,口音有點重,但不妨礙他敢於和人交流,陳家誌便常把一些小單交給他。

正忙活著呢,來了三個穿藍色製服的人。

“檔口老板是誰?”

等著買菜的人群讓開了一條道,路過的人也放慢了腳步似是等著看戲。

易定乾幾人有些忐忑的看著陳家誌淡然的拿著煙走了出去。

“是我。”

“我們接到有人舉報,56號檔口惡意抬高價格,過來看看。”

來人也還算和氣,沒有咄咄逼人,陳家誌猜測估計是哪個零售菜販子舉報的。

“沒有啊,我今天價格還降了,而且我是自己種的菜,都沒有批零價差這回事,你也可以問問他們。”

不過,一時沒人開口。

就在這時,市場管理方的汪主任也笑著走了進來,溝通了幾句,兩名穿製服的人又了解下情況,斥了幾句價格太高,要控製下來,便也離開了。

汪主任又回頭說道:“陳老板,沒事了,不過你這價格再斟酌一二,他們這兩天都會在市場巡查。”

“好,麻煩了,汪主任,來,抽煙。”陳家誌笑了笑,給其把煙點上。

“小事,小事,本來也屬於正常經營嘛。”汪主任笑了笑:“我先走了,還得去繼續跟著他們,哎,這政策也是~”

陳家誌沒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而是繼續賣菜。

等把所有等著的客戶送走,也還剩下一些菜,這一波限製批零價差,對他還是有影響。

零售菜販不怎麼敢拿他的菜了,太貴,官方又限製批零差價。

一旦砸手上就是血虧。

所以陳家誌才想借政策契機提純客戶,現在看來確實提純了,零售攤販減少了大半。

“家誌~”

閒了一會兒後,易定乾開口喊道:“明天我們三個就不進來了,就在外麵賣菜,等你賣完了我們再進來。”

陳家誌正坐在車廂上看賬目,不假思索的說道:“咋了,就你們這點菜還怕影響到我呀。”

一抬頭,就注意到三人表情不是那麼自然。

陳家誌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說到菜少時,李明坤和郭滿倉隱約有些不滿。

這讓他再次意識到,以後不能肆無忌憚開玩笑了。

“有這個原因,親兄弟還明算賬,是這個道理吧?”

易定乾也敞開了說。

他們在56號檔口搭把手,再順便賣點自己的菜,談不上誰虧誰賺,還能學到不少經驗。

但終歸也會很彆扭,來買菜的人幾乎把他們當成跟班,這種感覺很不好。

其實他們也是自立門戶的菜農。

現在陳家誌賣菜順了下來,不用他們幫忙也能行,他們菜也不不多了,合在一起賣也多賣不了多少錢,便又想出去了。

陳家誌沉吟道:“看你們吧,反正56號你們隨時可以來。”

“有需要幫忙的也隨時喊我們。”

“會的。”

陳家誌感覺易定乾、李明坤、郭滿倉一個個單乾的心思都很強烈。

頗有一種你可以,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行的感覺?

畢竟陳家誌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發展起來的。

陳家誌也不強求收編三人了,如果非要撞個頭碰血流才能幡然醒悟,他也不能強行把人攔著。

聊了兩句後,又來了一位客人,騎著人力三輪,有些胖,穿著短袖短褲,還一個勁的擦汗。

“老板,菜心怎麼賣?”

“三塊一斤。”

“聽說你這裡有規格統一的精品菜心呐,怎麼沒看到有?”

“賣完了,需要的可以預訂明天的,90元一件,還要交20元的菜筐押金。”

來人有些驚訝的問道:“90元一件?還挺稀奇,一件淨重30斤嗎?”

“對,淨重30斤,保質保量。”陳家誌笑著回道:“另外還有芥菜芥蘭,也是3塊一斤。”

檔口上芥菜芥蘭賣完了,男子一開始沒看到,現在一聽有芥蘭芥菜,也眼前一亮。

“好,我要預定。”來人沉吟了下,說道:“明天兩件菜心,芥蘭芥菜各一件。”

陳家誌點頭說道:“歐克,你貴姓?”

“我姓劉。”

陳家誌在筆記本上記下劉胖子,又說:“儘量早點來,太晚了我會賣給其他人。”

劉胖子拍了拍肚子,一顫一顫的,先是應下了,又要了今天的貨:50斤菜心。

又收入150元。

付錢很爽快,陳家誌感覺這是個比較有潛力的客戶,可以說是意外驚喜。

這就是提純客戶的好處。

像一般來市場早的,大多數是乾零售那批人。

而酒樓酒店、機關單位的采購有些喜歡睡懶覺,往往來得更晚一些。

最近那麼好的行情,卻沒發掘出高質客戶,就是因為陳家誌菜賣得太快了。

很多人才來或者還沒來,他就賣完了。

所以,菜賣得慢也有好處。

接下來,又陸續來了些散客,剩下的菜也很快賣光了。

幾人也沒心思聊天,陳家誌便麻溜的把錢給易定乾、李明坤和郭滿倉結清。

易龍似乎也察覺到了氣氛有點不對勁,默默的幫著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直到易定乾三人先騎著車走了,陳家誌點火時,易龍才小聲說道:

“舅舅,我站你這邊。”

“什麼站我這邊,我們又沒什麼,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陳家誌笑了笑,又說:“被你爸爸知道了,恐怕得獎勵你一頓竹條炒肉。”

“不怕,還有我媽呢。”

易龍說道:“我媽說了,我爸就是眼高手低,看到你一天賣那麼多錢,眼紅了,就想自己也和你一樣賺大錢,但自己又懶又沒本事~”

“哈哈哈,可彆當著你爸這樣說,那樣你媽也保不住你。”

“那我來投靠舅舅你。”

“包吃包住啊?”

“倒也可以。”

“哈哈哈,我可不敢,你還是先把自行車買了再說。”

“對了,舅舅,今天給我多少錢,八塊行不?”

“謔喲,你還自己給自己開上工資了呢,可以,就給你八塊。”

易龍咧嘴笑了笑,在老家,一個成年人一天的工資也不一定有5塊,而他一晚上可以賺8塊,離自行車又更進了一步。

陳家誌也感覺到了易龍的不一樣,可能他現如今對青年和中年易龍印象比較深。

所以有時會有偏見,自動給易龍打上了懶散、花心、不靠譜等等標簽。

其實少年易龍也有很多可取之處。

至少懶散這點不存在。

在農村那種環境出來的留守兒童也很難有特彆懶的。

相反,易龍對賺錢特彆看重,前世那種懶散完全是被二姐和易定乾養出來的。

一路無話。

回到菜場時,天色也灰蒙蒙亮了,後門灶房處也升起了炊煙。

時間比昨天晚了許多。

陳家誌進屋後,李秀不在家,便難得的自己整理錢,先數一遍,再整理。

加上黑娃兒的菜,今早剛好采收了2335斤。

市場上統一售價3元,一共1335元。

黑娃兒1000斤菜,菜心35元斤,芥蘭芥菜36元,一共3550元。

今早一共收入了7555元。

破紀錄破得理所應當,乃至沒有特彆的興奮。

但欣喜還是有的,也沒人嫌錢多,菜農的財富就是這麼一天天的積累起來的。

白天又是一天忙碌。

陳家誌也沒去存錢,昨晚又人前顯聖了一番,李秀終於安靜的在家裡呆了大半天。

易龍也是在家裡呼呼大睡。

日子又這麼過了兩天~

由於限製批零價差的影響,陳家誌在市場上的菜價也出現了滑落。

普通菜心和芥蘭芥菜相繼降價。

但精品菜心穩住了3元,每天能穩定出11件貨,也就是990元。

所以總收入隻是略微下滑。

已經連著三天日收入在7000元以上。

陳家誌也有意繼續擴大精品菜心規模,減少乃至放棄普通菜心。

以後統一標準:隻銷售淨重30斤一件的菜心、芥蘭、芥菜。

全按件數拿貨。

不分裝、不零售。

隻是要做的準備還有很多。

七月十六日早上,台風後第五個晴天。

駕校的場地上同樣燥熱。

第三天來學車的陳家誌已能熟練駕駛著解放ca141卡車跑來跑去,驚呆了他的教練,直接讓他作好考試的心裡準備。

練完車後,陳家誌又匆匆回了菜場。

從李秀手裡接過錢後,時隔三天又去銀行存入了2萬元,存款來到66萬元。

隨後又拿著剩下的兩千塊錢,去塑料製品廠拉回了定製的100個塑料菜筐。

等再次回到菜場時,已經是一點過後。

明明累得要死,卻還要麵對李秀一張幽怨的臉。

“家誌,早上你去存錢時,有一個很好看的女人來找你~”

“她說她叫什麼沒?”

“徐聞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