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陳家誌也不是第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交易。
有一次大概是2008年左右,他有個客戶要從蓉城發一車菜心到花城,需要裝泡沫箱。
便拿了冰塊在他租的房前敲碎裝袋,等他把菜挑回家時,好家夥,隻是敲個冰塊,引來了十幾二十個人圍觀。
最後算賬付錢時是在屋裡,但仍被人透過半遮掩的窗戶看了去,兩遝厚厚的紅色鈔票給了村民很大的震撼。
尤其是一個老太太,此前每次路過菜田,都會說陳家誌和李秀想不開,租那麼多地專門種‘油菜’,能賺多少錢哦,這兩口子也是可憐人。
但自那次之後,老太太記住了菜心不是‘油菜’,是廣東菜,不僅能賣到廣東,還能賣到香江,賣到小日本。
所以,陳家誌能大概體會到黑娃兒的心情,人前顯聖嘛,三千多塊錢,很多人一年都掙不到這個數。
但其實陳家誌也有點無奈。
財帛動人心,能估算到他的收入,和親眼見識到又是另一回事。
隻是在菜場裡交易,這就難以避免,即使在家裡算賬結錢,也會有人來圍觀,藏不了,還不如大大方方的。
這房子裡也沒啥外人了。
而且他每次去銀行存錢都大張旗鼓,就是為了避免風險。
現在看來,在拿駕照買車之前,去銀行存錢的頻率還得增加。
“走了,陳老板。”
“好,注意安全。”
輕卡車發動機轟鳴著,黑娃兒踩了一腳油門,眾人一直盯著車出了菜場,陳家誌也看了一會兒。
“舅舅,你也要買這車嗎?”
“小解放啊,稍微小了點。”
“但是他有兩排座位誒,可以坐好幾個人,到時我媽和舅娘也可以跟著你去賣菜了,她們也一直想去批發市場看看!”
頓時,陳家芳和李秀就心裡一動,不過兩人敏感,人也多,便沒多問,而是催陳家誌去洗澡,熱水和衣服也給他準備好了。
等陳家誌提桶進了洗澡間,壩子裡都還有人在閒聊。
還沒去市場賣菜,就先收入了3550元,很多人都還在回味。
周玉瓊想起每天郭滿倉談及陳家誌時,都一副欲言又止不想開口的模樣,頓時就體會到了他的心情,同樣是種菜,但差距已不忍直視了。
和她一樣的還有白燕,兩人站在壩子裡竊竊私語了好一會兒,不時羨慕的看向某間屋子。
敖德海、戚永鋒和敖德良各自又去了菜田裡,也和人聊著晚上的見聞。
羨慕肯定羨慕,但在每天的接觸中,他們也更清楚自己和老板在方方麵麵的差距。
…
隻是洗個澡,洗不去一天的疲憊,但能讓人舒服很多,陳家誌就是輕輕哼著歌進屋的。
“秀,你去洗吧。”
李秀接過了水桶,問道:“就剛才那個老板的車,買一輛得多少錢啊?”
“我也沒問過,至少得四五萬吧。”陳家誌笑了笑,“車是好車,可以拉人,也可以載貨,就是貨廂稍微小了點。”
“我看著也挺不錯的。”
一汽小解放,瀟灑走四方。
小解放的造型在這年代看著挺討喜,小小的也很精致。
隻是雙排座椅既是優勢,可以當公務車使用,但也是劣勢,限製了拉貨能力。
“後麵再多看看吧。”
“嗯,也是該多看看,好幾萬塊錢的車呢。”
李秀去洗澡後,陳家誌躺在床上小憩了一會兒,大約12點半時,易龍來敲門叫他,才又起床出門。
這時菜還沒全挑回來呢。
“小龍,你倒是挺積極。”
“嘿嘿,掙工資得嘛。”
“不錯不錯,保持住哈。”
易龍神秘兮兮的說:“舅舅,我給你說,我也想攢錢買車。”
“嗯?”
“自行車,我自己買,你可彆給我爸媽說哈。”
“有誌氣!”陳家誌給比了個大拇指,也悄聲回道:“我給你保密,加油!”
得到了鼓勵,易龍突然就更有乾勁了,自己買的自行車誒,等回老家,還不得把小虎他們羨慕死。
敖德海幾人陸陸續續把菜挑回來,陳家誌便在壩子裡稱重歸類,陳澤幾個老客戶的菜單獨放在後麵,一下車就可以帶走,方便省事。
易龍也很積極的忙上忙下,一筐菜三四十斤,少年人搬起來也不吃力。
沒一會兒,易定乾、李明坤和郭滿倉也回來了。
三人的菜又少了一些。
黑娃兒來拿菜時,陳家芳、白燕和周玉瓊都回來看了熱鬨,唯獨這三人沒見蹤影。
陳家誌給三人打了煙:“易哥,老李老郭,今天還得麻煩你們幫下忙。”
易定乾先也摸出打火機點上煙,說:“可彆說幫忙,我們也搭著你占了便宜。”
李明坤也笑了笑:“對對對,是這個理。”
郭滿倉跟著說:“幫著帶菜是幫忙,在你的檔口賣菜搭把手也是應該的。”
三人都分得很清,搭把手就費些力氣而已,而價格差帶來的卻是實打實的收入。
說實在的,三人也喜歡看陳家誌賣菜,一個簡單的賣菜都有很多細節可挖。
抽了支煙,這才出發。
夜空深邃,陳家誌開得很慢,有更多的時間打量整座城市。
即使是半夜,都還有工地燈火通明,加班加點的忙著建設,城市發展很快。
一旁的易龍眼睛微眯,享受著淩晨的涼風,盤算著要多久才能買自行車,嘴角不自覺就翹了起來。
“哎哎,小龍,醒醒,到了,口水快流我身上了。”
“安。”易龍立馬坐正了腦袋,擦了擦嘴:“沒流口水啊!”
陳家誌笑道:“我看到你打瞌睡都還在笑,是想到什麼美事了?馬上到市場了哈。”
今天市場門口沒什麼人等他,都集中在檔口上。
陳家誌剛把車停下,就聽有人不斷在嚷嚷。
“陳老板,該降價了哈,市場管理局下了通知,白天也通知商戶要控製批零價差,被查到了要被罰款!”
“早該降了,哪家菜心有你賣得貴啊!”
“賣兩塊五差不多了!”
陳家誌挑了挑眉,打量了幾眼喊話的幾人,還是零售商居多。
老客戶雖然沒說話,也有所意動。
他想了想,對監管要有所尊重,便喊話道:“菜心、芥藍、芥菜今天統一價,三塊一斤。”
頓時,又是噓聲一片,不斷有人嚷嚷。
陳家誌不為所動。
愛買不買。
一些做零售的菜販子直接就轉身走了。
陳家誌想和幾個老客戶聊幾句。
陳澤直接催道:“陳老板,彆說了,先把我的菜拿了,菜心60斤,芥藍芥菜各30斤。”
陳家誌笑著指了指三輪車表麵四個塑料菜筐。
“這四件都是你的,以後排菜心我都按淨重30斤一件裝,直接按件數拿,今天90元一件,四件就是360元。”
他變相把精品菜心價格降了兩毛。
陳澤、老吳和徐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但也沒有聲張,微微點了點頭。
“陳老板,你這是越來越正規了,這種拿件數的方法不錯,很便捷。”
陳家誌笑了笑,“但你們菜筐要記得還我啊,我總共隻買了十來個,每天也就給你們幾個塑料筐,先說好,弄丟一個筐就20塊錢!”
“我靠,要不要這麼較真,偶爾弄丟一兩個不也很正常嗎?”
“對嘛,哪能一點錯都不出。”
陳家誌眼眉一挑,“老吳,你還意思說,你拿我的筐幾天沒還回來了,是不是自己留著用了?”
“怎麼可能?”
“我都看到好幾次了,隻是沒點破你而已。”
“嗨呀,瞎聊什麼,趕緊拿菜,拿菜。”
“哈哈哈……”
歡樂的笑了一陣,才又開始有序的忙了起來,遺失菜筐在批發市場是很常見的事。
後世隨便一個批發商和菜農,用的菜筐顏色都五花八門,紅黃藍綠青白紫各個齊全,菜筐上印著的‘某某菜場’或者水彩筆寫的名字被角磨機打磨了一次又一次,誰也弄不清它第一任主人是誰。
反正就是你拿我的,我拿你的。
陳家誌很痛恨這種事情,但標準這一步又必須得踏出,有些陣痛是難免的。
因為陳澤的菜有提前準備,所以拿菜很快。
易定乾三人加易龍一人搬一筐給送上車,陳家誌收錢,兩分鐘後陳澤就開著車離開了,整個過程愈發流暢。
一些敏銳的人已暗自驚奇。
不一會兒,輪到了徐和,也拿了4件菜,360元。
陳家誌利索的收了錢,又記了下明天的預估單,抬頭時,徐和還沒走。
“徐總還有什麼事?”
“哦,沒啥事,就問你地裡的菜還多嗎?”徐和琢磨了下才說道。
“反正你每天也隻要百來斤菜,輕輕鬆鬆。”
“……”
徐和一時語噎。
也不好直說堂姐徐聞香想讓他暗中摸一下底:陳菜農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這還用摸嗎?
明擺著有啊。
現在還能有這麼多菜就證明了種菜技術一流。
賣菜也是一套又一套,今天又優化了流程,細節越做越好,徐和早就已經被折服。
陳家誌也沒再管他,又開始招呼其他的客戶。
徐和看了一會兒便也離去,心中也有了決定,反正不管徐聞香怎麼問,答案都隻有一個:陳菜農是有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