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 > 第146章 朱權:我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第146章 朱權:我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能享受享受了(1 / 1)

推荐阅读:

當然,朱權所準備的這一桌菜肴,也不全是重口味的,清淡的菜肴也有不少。

安慶和小師妹抬手就能夠到。

看得出來,朱權也是用了心的。

“來來來,姐姐,姐夫,妙錦妹妹,都不要客氣。”

“準備的匆忙,招待不周,還請不要怪罪。”

朱權開口,笑著招呼道。

“哈哈,現在這樣已是極好,看得出來,小十七你這些年可沒少享受。”楊軒笑著說道。

聽到這話,朱權笑笑:“姐夫你這話說的,我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應該的應該的。”楊軒笑嗬嗬道。

朱權是藩王,在經曆了朱老四的再次削藩之後,藩王的軍政之權已經被收了回來。

不能帶兵打仗,不能參政,不享受,還能做什麼?

但由於藩王子嗣,除了親王的爵位外,其他如郡王爵位的繼承都是一代代遞減的。

出不了幾代人,就會淪為平民。

好在,朱棣最後還是給宗室留了一條路的。

成為平民之後,可以參軍入伍,也可以經商,還可以參加科舉。

隻要立下大功,獲得一個世襲的爵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不濟,就算不能獲得爵位,還有世襲的官職。

比如錦衣衛百戶,千戶…

總之,路是留下了,能不能抓住機會,就看宗室自己了。

畢竟身為太祖後裔,他們一出生,就已經站在了世上絕大多數人的人生。

他們要經商,要參軍,要科舉,都比普通百姓要容易得多。

甚至聰明的宗室,已經開始提前培養後代了。

為的就是不讓自己這一脈斷絕。

這一切,楊軒也知道,不過他並沒有乾涉。

想來再過個幾十年,朝堂上就會出現出身宗室的官員了。

言歸正傳,這一頓飯,楊軒他們吃的還是很開心的。

朱權招待的也很周到。

飯後,眾人便坐在院子裡,吹著風,閒聊著。

現在還沒有入夏,氣溫也不高,微風拂來,很是舒爽。

再來一點飯後水果,美滋滋啊!

二十年沒有見麵,敘舊的話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完的。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回過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昏暗了下來。

“今兒這時間也不早了,咱們明日接著聊。”

楊軒開口道。

“好。”

朱權點點頭,他早就已經讓人給楊軒他們收拾好了住的地方,也安排好了伺候的婢女。

來到朱權安排的小院兒,他還是和安慶一間房,小師妹一個人一間房。

洗漱過後,躺在床上。

“一轉眼,小十七都已經老成這個樣子了。”安慶語氣感慨。

“畢竟都二十年沒有見過了。”楊軒道。

“有時候想想,時間過得真是快啊,當初小十七來找你學藝,好像才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安慶靠在楊軒的懷裡,緩緩道。

“行了,彆感慨了,還是早點休息吧!”楊軒輕輕拍了一下安慶,道。

再這麼聊著,怕是不知道又會聊到哪裡去,說不定,聊著聊著又想起了傷心事。

“嗯。”

房間中光芒暗淡,沒多久,又響起了悄悄說話的聲音。

“你說……”

……

翌日,楊軒他們早早就起來了。

這人一老啊,覺就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剛洗漱完,走出小院兒,就見到朱權走來了。

“姐姐,姐夫,妙錦妹妹,昨晚休息的如何?”

朱權笑著問道。

“出來快兩個月了,昨晚是睡得最踏實的。”楊軒笑著回答。

“嗬嗬,這就好,就怕招待不周。”朱權道。

“姐姐,姐夫,妙錦妹妹,早膳已經準備好了,還請移步膳廳。”朱權接著又道。

用過早膳,朱權便帶著楊軒幾人在王府中轉悠起來。

王府很大,亭台樓榭應有儘有。

牆上掛著名人字畫,架子上擺放著古董。

處處都顯示著奢華。

要知道,寧王府的修建從永樂初年就開始了,十多年下來,寧王府堪稱是諸王之最。

這一切,都是為了彌補朱權。

半天下來,也隻看了一小部分,楊軒不由得發出感慨:“朱老四當年確實是食言了,但他並沒有虧待你這個兄弟。”

“你這王府比秦晉幾個藩王的王府還要奢華,大氣。”

“我的鎮國公府和你這王府簡直就沒有辦法比。”

“姐夫看上什麼,走的時候隨便拿就是了。”朱權笑著說道。

“果真?”

“果真!”

“哈哈,開個玩笑,我對這些並沒有多少興趣,你還是自己留著吧!”楊軒拍著朱權的肩膀,大笑道。

嘶!姐夫的力氣怎麼還這麼大……朱權差點就趴在了地上。

彆說是現在,就是他年輕的時候,被楊軒這麼拍一下,身子也會不穩。

“不好意思哈,剛剛忘了控製力氣了。”楊軒歉意道。

他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氣力有多大,反正一巴掌把人腦袋打爆應該不難。

“沒…沒事。”朱權揉著自己的肩膀,搖頭道。

接著,他又道:“已經到晌午了,要不先用膳?”

“好。”

午膳比昨日的宴席還要豐盛,楊軒吃的很痛快。

中午休息了半個時辰,下午繼續參觀寧王府。

不過,真要認真參觀的話,一天時間肯定是參觀不完的。

楊軒幾人也隻是簡單看了看。

次日,幾人便打算出去遊玩一下。

對此朱權表示既然來到了自己的封地,那一切都讓自己來安排。

楊軒並沒有拒絕朱權的好意,但還是提醒朱權要低調,出去遊玩隻是為了放鬆心情,要是搞得人儘皆知,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朱權表示明白。

於是眾人便換乘普通馬車,也沒有搞什麼場麵,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富人家庭出去遊玩一樣。

幾人第一站去的是滕王閣,來這裡的基本上都是文人雅士較多,當然還有大戶人家的小姐,不過比較少就是了。

楊軒還和這些文人雅士們一起交流了一番,畢竟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上過兩年多大儒宋濂的課的。

起步就超過了這些文人雅士們不知多少,加上數十年來的沉澱,楊軒的文化底蘊可一點也不淺。

沒多久便折服了一眾文人雅士。

甚至還有人當場就要拜楊軒為師。

不過楊軒並沒有收弟子的興趣,便婉言拒絕了。

眾人離開了滕王閣的範圍,避開了文人雅士們的追捧,這時,楊軒還心有餘悸的回頭看了看。

“太瘋狂了,下次再也不出風頭了!”

“我倒是覺得挺好的。”

“就是不知道,他們若是知道了你是當朝鎮國公的話,會是什麼反應。”一旁的安慶笑著小聲說道。

“彆瞎搞,咱們的身份一旦曝光,接下來可不會安穩了。”楊軒道。

“師兄,我們都明白,才不會暴露身份呢!”

小師妹也跟著笑道。

旁邊的朱權全程陪笑,一場滕王閣遊玩下來,連他都感覺自己的心態年輕了不少。

“接下來咱們去哪兒?”楊軒笑笑,轉頭看向朱權。

“繩金塔,始建於大唐時期,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在當地算是比較有名的地方。”

“距離滕王閣也不算遠,十裡左右的路程。”

“咱們乘馬車過去就可以了。”

朱權說道。

“好。”

“那就走。”

楊軒點點頭,隨後幾人坐上馬車,前往繩金塔。

差不多半個時辰後,眾人也是到達了目的地。

下了馬車,放眼望去,繩金塔高大無比。

這個時代可沒有摩天大樓,五十米高的繩金塔在南昌城中已經算是相當高的建築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繩金塔,是洪武元年父皇下令重新修建的。”

“原來的已經在當年的洪都之戰中毀掉了。”

這時,朱權走到楊軒幾人身邊,望著前方的繩金塔介紹道。

南昌,之前叫做洪都,就是在這裡,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

以劣勢兵力,麵對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硬生生守住了洪都城八十五天。

這一戰,交戰雙方是什麼辦法都用上了,但就是這樣,洪都城還是沒有失守。

反而消耗了陳友諒大量的兵力,挫敗了其大軍的銳氣。

也是因為這一戰,朱文正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將。

可以說,洪都之戰的戰略意義極其重要,沒有朱文正這八十五天的堅守,就沒有朱元璋後來的王圖霸業,更不用說建立大明朝了。

一旦洪都失守,那麼陳友諒的大軍便可順江而下,直取金陵(當時叫應天)。

可惜,最終勝利的是朱元璋。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莫不如是!

“雖然沒有親身經曆過,但以前聽老師講過,當年的洪都之戰,確實慘烈。”

“就是可惜了朱文正這樣一位名將。”

楊軒感慨了一聲。

“這怪不得彆人,是他自己勾結張士誠,背叛父皇的,父皇沒有殺他,隻是圈禁,已經是仁慈了。”

“更不用說還封了他的兒子為靖江王,要我說,父皇對他已是仁至義儘。”

朱權聽到楊軒的話,跟著說道。

楊軒對此,沒再做什麼評價。

逝者已逝,是非功過,就交由後來人去評說吧!

“走吧,我們去好好看看這繩金塔。”楊軒側首看著眾人,笑道。

幾人邁步向前,很快便來到了塔下。

駐足在此,好生打量了一番,才進入其中。

繩金塔內旋步梯直通頂層。

楊軒幾人登上頂層,雙手搭在護欄上,忽的一陣清風拂麵而來,來到了絲絲涼意。

站在這裡,放眼望去。

那真是:直視湖山千裡道,下窺城郭萬人家。

繩金塔周邊的景色也不錯,甚至站在上麵還能看到滕王閣。

二者遙相呼應,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風采。

“師兄,此情此景,若不吟詩一首,豈不可惜。”

這時,小師妹看著楊軒笑道。

這一提議引起了安慶和朱權的支持。

“方才你在滕王閣與那些文人雅士們交流,而這裡也能看到滕王閣,不如你就作一首繩金塔上遙望滕王閣的詩?”

“不過可不許說前人說過的詩。”

安慶笑吟吟的看著楊軒。

一旁的朱權聽到這話,也是笑嗬嗬地看著楊軒。

他清楚,以姐夫楊軒的文化底蘊作詩並不難,難的就是作出水準。

聞言,楊軒無奈笑道:“你這是在為難我啊!”

“你就說能不能作出來吧?”安慶笑容不減。

“既是娘子所請,那為夫怎麼也要試一試,總不能讓娘子失望吧?”楊軒看著安慶,笑嗬嗬道。

“一把年紀,沒個正形。”安慶捶了一下楊軒,臉頰之上浮現一抹紅暈。

大庭廣眾之下,也不知道注意一下影響。

若是在房間裡,沒有彆人,說這話倒也沒什麼,可現在,身邊還有人呢!

“哈哈哈~”楊軒大笑,望向遠處的滕王閣。

站在旁邊的朱權,看著姐姐姐夫感情還是這麼好,心中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隻可惜,他的王妃,早就已經薨了。

不過在他心裡,對姐姐姐夫還是祝福的。

青梅竹馬,白頭偕老。

端的是羨煞旁人。

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斜陽矗立在西山之上。

城中的萬千人家似乎是開始做飯了,煙霧將滕王閣籠罩,若隱若現。

“有了。”

楊軒忽然眼前一亮。

安慶,小師妹,以及朱權聞言皆是滿眼期待的看著楊軒。

下一刻,便聽楊軒開口了。

“繩金之巔望遠方,滕王閣影鎖煙霜。”

楊軒下意識踱步,一隻手背在身後,低頭思考。

隨即接著道:

“贛水波光添翠色,西山日落帶暖陽。”

楊軒轉過身,繼續道:

“古塔悠悠話舊事,高樓聳聳展新裝。”

“曆史長河兩見證,一城古韻譜華章。”

“作的不好,隨便聽聽就好了。”楊軒笑著說道。

聽到這話,安慶給了楊軒一個白眼。

她細細品味了一下這首詩,雖說不上是難得的佳作,但也不失水準。

小師妹和朱權緊跟著也做出評價,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好字。

也不知道這兩人是不是在拍楊軒的馬屁。

“姐夫,這首詩叫什麼名字?”

朱權問道。

聞言,楊軒沉思,隨後望了一眼遠處的滕王閣,笑著回答:“就叫…《塔上望閣》吧!”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