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離開寧王府(1 / 1)

推荐阅读:

晚膳楊軒一行人是回到寧王府吃的。

等到吃完,天色已經暗了。

閒聊消食之時,朱權請求楊軒留下一幅墨寶,就寫今日在繩金塔所做之詩。

對於這樣的小要求,楊軒自然不會拒絕,當場提筆寫了下來。

並在下麵蓋下了自己的私印。

夜,當楊軒幾人都回去休息之後,朱權將自己的大孫子朱奠培叫了過來。

“明日,你找人把這首詩裱起來,就掛在大堂。”朱權指著桌麵上楊軒的墨寶吩咐道。

聞言,朱奠培看了一眼,隨後有些擔憂的說道:“爺爺,姑爺爺的身份畢竟特殊,而且我們寧王府又與其他藩王不同,如此,會不會引起朝廷的猜忌?”

“猜忌?什麼猜忌?”

“與藩王勾結?”

朱權笑了笑。

“你不必過於擔憂,親戚之間互送禮物,留點墨寶,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更何況,你姑爺爺又不是普通臣子,當今陛下都是他帶出來的。”

“憑借這份關係,以後我就算是走了,有了這份墨寶,當今陛下也不會拿我們寧王府怎麼樣的。”

朱權說道。

他雖然是朱棣的親兄弟,小皇帝的叔太爺,但雙方的關係已經遠了,血緣關係有時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牢靠。

甚至還不如楊軒的一幅墨寶。

聽到爺爺的話,朱奠培也是明白了爺爺的一片苦心。

當即說道:“爺爺,我明白了,明日我就找人裱起來,掛在大堂。”

“嗯,你能明白就好,等我走後,這寧王府可就全靠你了。”

朱權道。

“爺爺您可不要這麼說,孫兒現在還年輕,離不開您!”

朱奠培道。

“都已經二十多了,不小了,該你承擔的,你得擔起來。”

朱權語重心長道。

朱奠培沉默著不說話,儘管他知道爺爺說的都是對的,但從情感上,他聽到爺爺的這些話嗎,心中還是有些難受。

“好了,你先下去吧!”朱權也察覺到了大孫子的情緒,便如此說道。

“嗯,爺爺您早些休息,孫兒先下去了。”

……

次日,用過早膳,楊軒一行人在朱權的陪同下又離開了寧王府遊玩。

傍晚回來的時候,途經大堂,看到掛在裡麵的那首詩,楊軒不由看向了朱權,笑容莫名。

後者被楊軒看的有些心虛,不敢麵對楊軒的目光,隻能訕訕笑著。

不過楊軒並沒有計較這些,朱權也是長輩,為自己的兒孫謀劃很正常。

日子一天天過去,楊軒幾人一直在南昌停留了半個多月。

該玩的也玩了,該吃的也吃了。

也和朱權聊了許多。

現在,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

朱權聽到楊軒他們打算離開了,不由出言挽留。

“姐姐,姐夫,妙錦妹妹,再留下來住一段時間吧!”

“小十七,我們留的時間也夠長了。”安慶說道。

“姐姐,莫非是因為小弟招待的不夠周到,你們才要離開?”朱權道。

“不是這個問題,我們打擾你的時間也夠長了,再留著,也不好。”安慶解釋道。

“姐姐,我們姐弟二十年沒有見麵,這才相聚多長時間,你就要走。”

“姐姐,再留一段時間吧!”

麵對朱權打出的感情牌,安慶和楊軒商量了一下,決定再留一段時間。

就這樣,幾人前前後後加起來在寧王府住了足足一個月時間。

“小十七,這真的不能再留了。”

安慶幾人再次婉言拒絕了朱權的邀請。

在寧王府吃了最後一頓豐盛的宴席之後,便離開了南昌。

接下來幾人去的是小師妹當初出家的地方。

關於小師妹為什麼會跑這麼遠出家,她一直沒有說過,這一次,她在路上和楊軒與安慶說了。

“當初隻是想著離金陵越遠越好,最好去一個沒有人能找到的地方。”

“隻是沒有想到半路上馬被人偷走了,最後連盤纏也被盜匪給搶走了,若不是我女扮男裝,恐怕……”

後麵的話,小師妹沒有說,但楊軒和安慶都明白。

“女扮男裝,用心一些,蒙混過關不是不可能,但你這聲音是怎麼偽裝的?”安慶問道。

“這個最簡單,裝啞巴。”小師妹得意笑笑,表示自己很機智。

“沒了盤纏,我隻好一路沿街乞討,有時候好幾天都討不到一口吃的。”

“最後在那座尼姑庵所在的山下餓暈了過去,幸好遇到了下山換取生活物資的師父,把我帶了回去。”

雖然小師妹說的簡單,但楊軒和安慶能夠想象得到小師妹當初到底吃了多少苦。

楊軒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曆,能夠想象得到,而安慶則是因為她聽楊軒說過他自己小時候的經曆。

二人念及此處,看向小師妹的眸子中滿是心疼。

察覺到兩人的目光,小師妹笑著說道:“你們不要這麼看著我,這都已經是陳年往事了,再說了,我這不是沒有事嘛!”

自從和小師妹解開了心結,她好像恢複了少女時期的狀態,活潑、樂觀。

從這裡也體現出了她這些年過得有多麼壓抑。

這時,楊軒想起了當初自己把小師妹從山上帶回來的時候,見到小師妹的行李之中有自己送她的長命鎖和金步搖。

想來,小師妹在盤纏被搶,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都沒有想過要把自己送她的東西當了。

或許,那兩樣東西,已經成了小師妹當時的精神支柱。

一想到小師妹的遭遇,楊軒的心裡就滿是愧疚。

若不是因為自己,小師妹就一直是那個備受寵愛的中山王小女兒,又豈會遭遇這些。

還有,那些搶奪小師妹盤纏的盜匪,也該死。

儘管,幾十年過去,當初的盜匪還在不在,誰也說不準,但楊軒並沒有想過,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於是,在幾人來到一座府城暫歇的時候,楊軒通過暗衛的渠道,給鎮國公府去了一封信。

……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信就到了虎子的手中。

他拆開看了之後,當天就來到了魏國公府。

“見過魏國公,侯爺來信了。”虎子行禮過後,便直接點明自己的來意。

看到虎子臉上的認真嚴肅,徐欽知道接下來的話可能不易讓人知道。

於是徐欽揮手屏退了下人。

“虎子兄弟,師叔來信,是有什麼吩咐嗎?”

他神色凝重的問道。

“信在這裡,你自己看便是。”虎子拿出了信,遞給徐欽。

信上關於暗衛的印記,已經被他被抹去了,並不擔心徐欽會因此發現什麼。

很快,徐欽便看完了信,再次抬頭看向虎子:“我知道了,我這就給陛下寫折子。”

“好。”

虎子並沒有在魏國公府久留,和徐欽說完事情之後就離開了。

回到鎮國公府之後,他便調動南方的暗衛,搜集大大小小的盜匪的情報。

因為楊軒的來信之中,言辭很是嚴厲,所以虎子必須認真對待。

同時,徐欽也沒有耽擱,送走虎子後,他便按照師叔楊軒的要求寫了一份折子,讓人送往京師,並加了急。

……

“江南匪患猖獗,臣請旨出兵剿滅匪患。”

“臣徐欽叩首!”

隻用了十餘日的時間,徐欽的折子便送到了京師。

禦書房中,小皇帝看完徐欽的折子之後,也陷入了沉思。

盜匪的存在他是知道的,這玩意兒剿之不儘。

因為你無法確定誰是盜匪,白天,他們可能是老實憨厚的莊稼漢子,到了晚上,他們就是攔路搶劫的盜匪。

不過,自己是不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徐欽請求剿匪的事情。

老祖給自己留下的那些情報證據之中,可是寫明了,有的官員養寇自重。

他現在雖然親政了,但能用的自己人還是太少了,他想在朝堂上一些關鍵位置上換上自己的人,正想找一個理由呢。

徐欽的這份折子,來的正是時候。

同時,借助剿匪之事,也能讓老祖留下的那些證據更加合理的出現。

畢竟,大多數官員都不乾淨。

拔出蘿卜帶出泥嘛!

隻要人到了詔獄,證詞什麼的,都是可以控製的。

小皇帝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

唯一可惜的就是嶽弟已經離開了京師,若是晚上幾個月的話,此次剿匪,就可以把嶽弟安排進去了。

畢竟剿匪可比去邊疆安全多了,完事之後還能有功勞。

小皇帝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後,便開始在心中完善起自己的計劃來。

當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之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小皇帝都沒有察覺到,現在已是傍晚了。

“陛下,天色不早了,是否要用膳?”

王振走了進來,小聲問道。

聽到聲音,小皇帝看了一眼窗外,才發覺天色確實不早了。

同時,也感覺自己有些餓了。

便說道:“嗯,叫上皇後,晚膳就去母後那裡吧!”

小皇帝說道。

他能親近的人並不多,老祖下野了,嶽弟也離開京師了,現在就剩下小錢和娘親能讓自己說說心裡話。

不過,朝堂上的事情,小皇帝基本上不怎麼與她們說。

畢竟後宮不得乾政這是祖製。

另外他也不想讓小錢和娘親為自己擔憂。

“奴婢領旨!”王振行禮退下。

他現在已經被小皇帝調回了司禮監。

對於王振,小皇帝隻想說,這個人確實好用。

不過他並沒有忘記老祖的交代,王振這個人用歸用,但卻不能給予太多信任。

所以,在用的時候,小皇帝也會把握好分寸。

又批閱了一份奏疏,小皇帝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便動身前往坤寧宮。

“兒臣見過母後!”

“鎮兒來了啊,快快起來!”

胡太後見到小皇帝,臉上當即就露出了笑容。

她的嫡長女順德公主在開春的時候也薨逝了,現在的她,可以說由她所出的子女全都先她而去了。

她這一生,除了少女時代,還未嫁人之前,活的比較快樂之外,其他時間過得都不怎麼好。

成親之後,丈夫喜歡妾室不喜歡自己。

好不容易等到丈夫對自己好些了,親兒子、小女兒、丈夫接連去世。

命運對她一個女人太過不公。

現在,剩下唯一的嫡長女也沒了。

小皇帝雖不是她所出,但和親生的沒什麼差彆。

這也讓胡太後布滿傷痕的心得到了慰藉。

小皇帝知道,因為姐姐的薨逝,娘親的心情一直不好,所以再怎麼忙,也會抽出時間來陪娘親吃飯。

另外,他也叮囑了皇後,替他多陪陪母後,儘儘孝心。

對於皇帝夫君的這點囑咐,錢皇後沒有打一點折扣。

在順德公主剛剛薨逝的那段時間,錢皇後是寸步不離的陪在胡太後的身邊,事事親力親為。

也是因為這麼一段經曆,讓婆媳兩人的關係親近了不少。

這讓夾在中間的小皇帝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娘,我剛剛進來的時候,聽到您和小錢聊的很開心,聊什麼呢?跟兒子說說?”

小皇帝起身,笑著問道。

“女兒家的事情,你問那麼多做什麼?”

“還是說,這一天的國事不夠你忙的?”胡太後道。

“忙歸忙,但總不至於連放鬆一下都不行吧?”

小皇帝說道。

“偶爾放鬆一下可以,但不能耽擱國事。”

“你太年輕了,盯著你的人可不少。”胡太後叮囑道。

“放心吧,娘,兒子心中都有數。”小皇帝笑著說道。

“嗯,既然你有數,那我就不再說什麼了。”

“免得你嫌我嘮叨。”胡太後道。

“怎麼會呢,娘的教誨,兒子天天聽都聽不夠。”小皇帝走到胡太後的座椅後麵,輕輕揉著其肩膀,嘿嘿笑道。

“油嘴滑舌的。”胡太後笑罵道。

旁邊的錢皇後見此也是忍不住掩嘴輕笑。

自己的這位夫君在人前那就是一國之君,充滿威嚴,讓人感到很強的壓迫。

但在人後,卻也隻是一個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發愁的事。

在母親麵前的時候,才能恢複些許少年人的本性。

“那我就當娘你是在誇我。”小皇帝笑著說道。

說笑了一會兒,胡太後拍了拍小皇帝的手,道:“好了好了,你累了一天了,就彆給我揉肩了。”

“趕緊坐下吧,晚膳馬上就好。”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