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時候選擇航天工程,從來沒想過我能有一天成為宇航員,更沒有想過我能夠親自去到月球。
我打心底感到幸福。”
林燃笑道。
林燃一直很認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點。
對他而言,“門”既意味著超能力,也意味著責任,注定了你不可能平凡。
他很清楚,自己在有門之後,自然會滋生出更大的欲望和更多的想法,這些想法慢慢變成現實的過程中,自己作為社會動物勢必然會和這個世界產生更多的交集,進而影響整個世界。
既然這是注定的,這是人性所決定的,那與其被動等待著時代浪潮席卷到自己身上,不如自己選擇成為風,主動去掀起時代的浪潮。
女主播微笑著說道:“是啊,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好。
林教授,我相信這是我,也是電視機前觀眾朋友們都很好奇的一件事,那就是您是怎麼成為宇航員的?又是怎麼確定執行這次登月任務的?”
“這其實是巧合。
在喊出要去月球的口號後,就有各路掮客找上門來,說明年就是阿美利肯的中期選舉,希望我們能彆登月。”
林燃這話一出,奧爾德林不是很懂中文,韋旭航臉色都變了,他心想,教授這是能直說的嗎?
包括視頻那頭連線的女主播,原本還微笑看著林燃的笑臉一下就僵硬了。
眼神沒看攝像頭,轉而看導播,感覺整個表情顯得十分慌張。
這種直播說是直播,其實是偽直播,一般會有幾秒鐘的延遲。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這不是誰說的有沒有延遲,而是規定,在有關機構頒發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第三章第十五條的第(二)小點裡明確規定了直播必須要具備延遲。
央媽也不例外。
畢竟央媽也得歸某總局管。
林燃直接明晃晃說老美掮客,把這種台麵下的事情拿到台麵上來說,搞的央視方麵一下就被動起來。
整個直播突然從林燃說著說著就切到廣告,斷了足足有五分鐘才繼續。
甚至“林燃直播中斷”一分鐘就上了微博熱搜的榜首。
搞的大家以為尼瑪宇宙飛船出事了。
“怎麼了怎麼了?”
“燃神出問題了嗎?我剛看央視直播突然切廣告了!”
“彆啊,信男願意用一輩子不打飛機換燃神平安歸來。”
“沒事,大家可以去看b站的直播,直播好好的呢。”
“一輩子不打飛機這個能反悔嗎?”
五分鐘之後,直播繼續。
“老美說什麼中期選舉很重要,不能讓我們登月破壞驢黨的中期選舉,讓我們開條件,隻要延遲登月,什麼都可以談。
條件很誘人,說什麼隻要我延遲,他們能幫我運作到納斯達克去上市,幾百億身家隨隨便便。
總之條件很誘人,我說可以啊,我找騰訊開個登月大會員,每個月100億美元,你們到期續費就好,你們隻要續費,我就不上去。
可惜他們拒絕了,大家沒談成。
我倒不是說一定,我隻是從動機角度揣測,阿美莉卡搞鬼的可能性最大。”
女主播笑容就更僵硬了,都不知道怎麼接話了,這麼勁爆的消息。
林燃也沒為難她,接著說道:“宇航員倒下了,有人和我說,我覺得你很合適啊,要不你當宇航員去月球吧。
內部經過研討後,覺得我確實比較合適。所以我就登上了去月球的航班。”
女主播徹底傻眼了,眼裡崇拜的小星星也沒了,直播又跳到廣告,五分鐘之後才回到現場。
看著直播畫麵裡學弟在去月球的飛行器上,老人笑得非常開心,揮了揮手把身旁的秘書喊來:
“小吳啊,等林燃回地球,你把我前兩天寫的那個《登科後》拿給他,說是慶祝他完美完成登月任務的禮物。”
電視畫麵裡,直播還在繼續,女主播希望趕快結束這折磨人的采訪:“林教授,有什麼想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還有在看您登月的親朋好友們說的嗎?”
林燃伸出食指說道:“大家不用擔心我,還是那句話,教授從來不會失敗。”
“好,我也相信教授一定會成功回到地球!希望林教授這一趟去月球的旅程一路順風!采訪環節到此結束,感謝林教授接受我們的采訪,希望下次采訪您,是在地球上!”女主播一段熟悉的貫口結束後。
網上已經炸開鍋了。
因為林燃的采訪釋放了非常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動機。
關於阿波羅科技登月宇航員感染病毒,網上討論沸沸揚揚,雖然說很多民眾的陰謀論矛頭指向了阿美利肯。
但大部分華國民眾對於這個指控屬於將信將疑的狀態。
因為洗地方的一致口吻就是:
“阿美利肯為什麼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阿美利肯受影響?阿波羅科技又不是華國航天,民營企業上月球,受影響的是sacex才對啊。”
隻要你敢提,是阿美利肯的陰謀,這幫洗地的就把什麼3d、品客、基本盤的帽子往你頭上扣。
持陰謀論的民眾確實也找不到太好的理由,畢竟能把這個和中期選舉聯係在一起的少之又少。
林燃在地球軌道上的采訪,加上中間接連切了兩次廣告,都讓這則采訪含金量十足。
簡中互聯網最大的新聞就是林燃的采訪。
“我就說是老美乾的,峰哥這回輪到你3d了!”
峰哥是微博上的大v,最喜歡說陰謀論是3d人士,哪3d,低學曆、低素質和低智商。
這回算是踢到鐵板上了,因為反駁阿波羅科技宇航員患病是阿美利肯乾的,在林燃采訪播出後,峰哥的評論區直接淪陷,私信更是各種辱罵。
正方大v們更是集體高潮,尤其是猜到了和中期選舉有關的大v。
“我說什麼來著?我就說和老美有關,這下教授給了動機,也給了判斷,教授都這樣認為,他信息肯定是最全的吧?”
“還真是啊,我以為老美惱羞成怒,結果還是利益,不過確實,中期選舉驢象都是五十席,形勢對驢來說確實不太妙。”
然後關於納斯達克上市、登月大會員這些,同樣是輿論熱議的話題。
qq也真的順勢推出了登月大會員,比qq的超級至尊會員還要貴,100元一個月,會一個登月的動態頭像和配套的裝扮。
回到地球軌道上的奔月號。
12:14:14,t+2小時44分14秒,飛船此刻已經完成約15次地球軌道環繞(tli),準備執行跨月注入燃燒。
林燃提醒道:“準備tli,係好安全帶。”
宇航員們回到座位,扣緊安全帶,盯著儀表盤。
第三級引擎在精確時刻點火,飛船劇烈震動,j2引擎的轟鳴通過艙壁傳來。
此時是地球時間的晚上九點半,各路媒體都提前預告過,今天晚上是跨月注入。
包括華國民眾們在這短短一個白天,就搞明白了,登月的流程有哪些。
所以大家在8點半的時候就早早守在電視機前,選擇自己心儀的直播平台。
就兩個平台,一個b站,一個央媽。
youtube上轉播的小主播們不算,華國就這兩個。
b站這波也算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如果按照打賞禮物分成來算的話,可能整個登月完,禮物錢分成都能收回12億的成本。
b站阿波羅科技的官方主播說道:“跨月注入燃燒開始!土星五號的sivb引擎正在點火,將奔月號推向月球軌道!”
燃燒持續5分47秒,飛船速度從78公裡秒加速至約108公裡秒,足以脫離地球引力。
林燃緊盯速度指示器,低聲說:“速度接近目標,燃燒正常。”
韋旭航則在負責監控引擎狀態和生命支持係統:“推力穩定,溫度正常。”
“生命支持係統所有參數在安全範圍內。”
燃燒結束時,飛船輕輕一震,引擎熄火。
林燃報告:“文昌控製中心,tli燃燒完成,我們正在前往月球的軌道上。”
控製中心爆發出掌聲,回應:“奔月號,收到,tli成功,祝你們旅途順利!”
tli燃燒後約3小時17分鐘(t 003:17:00),飛船已穩定在跨月軌道上。
林燃通過通訊器與文昌控製中心確認:“文昌控製中心,這裡是奔月號,tli燃燒成功,請求分離許可。”
控製中心回應:“奔月號,許可分離,注意安全。”
這裡的分離是指,指令艙要和登月艙進行分離,分離後指令艙進行180度的偏轉,偏轉後再度對接。
這裡的登月艙不僅僅是登月艙,還包括了火箭第三級。
相當於要轉向,這是進入月球軌道中的關鍵一步。
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因為這樣設計能夠降低任務成本和複雜性,說起來那又過於複雜了,這裡就先按下不表。
林燃轉向韋旭航,沉穩地說:“韋旭航,準備轉位和對接。”
韋旭航點頭:“收到,教授。”
他先檢查了一下生命支持係統,確保氧氣和溫度正常,然後再調整座椅,雙手握住控製杆,目光鎖定在儀表盤上。
“教授,所有參數正常,隨時就緒。”
韋旭航按下cslv se按鈕,引爆分離裝置的爆破索。
伴隨一聲低沉的“砰”響,指令艙與登月艙分離,飛船輕輕震動,仿佛掙脫了束縛。
舷窗外,登月艙的四塊適配器麵板如花瓣般展開,緩緩飄離,將登月艙的金銀箔外殼暴露在陽光下閃耀。
此時直播裡小王顫抖著說道:“指令艙成功與火箭第三級分離!適配器麵板已打開,目前登月艙暴露在外,準備對接!
這是關鍵一步。”
韋旭航操作rcs推進器,使指令艙漂離火箭第三級約20米,確保安全距離。
他報告:“分離成功,距離第三級穩定。”
林燃點頭:“很好,開始轉位機動。”
林燃接管操作,啟動旋轉推進器,指令艙開始緩慢旋轉,執行180度俯仰機動。
飛船如芭蕾舞者般優雅轉身,舷窗外的景象從地球切換到火箭第三級和登月艙。
奧爾德林凝視窗外,感歎:“真像。”
韋旭航抽空瞥了一眼,喃喃道:“這比模擬器裡的畫麵震撼多了。”
林燃注視對接窗上的十字線,調整飛船姿態,確保與登月艙的對接錐形座對齊。
他輕聲說:“姿態校準中,目標在視線內。”
轉位完成後:“轉位完成,準備接近對接。”
林燃操作平移推進器,指令艙緩緩靠近登月艙。
他盯著雷達顯示屏,距離讀數不斷減少:“距離15米…10米…5米…”
他輕推控製杆,保持速度低於01米秒,確保平穩接觸。
cs的對接探頭進入登月艙的錐形座,伴隨輕微碰撞,三個捕獲鎖扣卡入,發出清脆的“哢嗒”聲。
儀表盤上的指示燈變為綠色,林燃鬆了一口氣:“軟對接確認,三鎖扣已鎖定。”
奧爾德林提醒道:“教授,記得檢查鎖扣狀態。”
林燃點頭,啟動探頭收回機製。
氮氣驅動的係統將探頭拉回,指令艙與登月艙被拉近,隧道環上的12個鎖扣逐一卡入,發出連續的金屬碰撞聲。
林燃盯著對接指示器,確認所有12個鎖扣已鎖定:“硬對接完成,12鎖扣全綠!”
隨後立刻通過通訊器報告:“文昌,硬對接成功,請求加壓許可。”
控製中心回應:“奔月號,許可加壓,注意隧道密封。”
韋旭航漂浮到指令艙前艙門,打開壓力平衡閥。
空氣湧入隧道,發出嘶嘶聲,壓力表指針緩緩上升。監控壓力讀數:“壓力44 si,接近目標5 si。”
約10分鐘後,壓力穩定,林燃確認:“隧道加壓完成,準備開艙。”
韋旭航小心拆下指令艙艙門,露出通往登月艙的隧道。
韋旭航率先飄入,他進入“嫦娥號”,打開燈光,登月艙的儀表盤逐漸亮起。
隨後連接電源臍帶,將登月艙與指令艙的電力係統相連。
他按下啟動開關,係統逐一激活,屏幕上顯示導航、推進和生命支持係統的狀態。
韋旭航逐項檢查,低聲念叨:“導航正常…推進正常…氧氣正常…”
完成初步檢查後,他通過通訊器報告:“教授,登月艙係統全綠,準備抽出。”
林燃回應:“收到,乾得漂亮!”
等韋旭航回到指令艙。
林燃準備將指令艙登月艙組合體從火箭第三級中抽出。
他操作反應控製係統的推進器,釋放登月艙與火箭第三級的固定裝置。
伴隨一聲輕響,組合體開始漂離火箭第三級。
三人通過舷窗觀察,火箭第三級逐漸遠去,宛如一艘廢棄的太空巨輪。
韋旭航報告:“抽出完成,距離火箭第三級約50米。”
林燃下令:“執行分離燃燒,確保安全距離。”
隨後韋旭航啟動服務艙推進器,執行3秒鐘的短暫燃燒,飛船以6米秒的速度遠離火箭第三級。
火箭第三級隨後被地麵控製引導進入繞太陽軌道。
全部過程完成後,錄製的視頻被傳回地球,地球通過3d模擬動畫結合奔月號錄製視頻進行直播加講解。
此時b站在線觀看人數已經突破五千萬了,算人次的話,已經高達20億人次了。
和春晚也大差不差了。
這還是有央視分流,都有如此多的人觀看。
華國大地上,萬家燈火的直播畫麵裡,都在看登月,主持人的聲音激動而又飽含感情。
因為他們提前知道成功了。
“奔月號成功與火箭第三級分離!適配器麵板已打開,登月艙暴露在外,準備對接”
“硬對接完成!指令艙與登月艙已牢固連接,宇航員即將加壓隧道,為登月艙檢查做準備!”
“登月艙成功抽出!指令艙與登月艙組合體已脫離火箭,正式踏上月球之旅!我們正走在創造曆史的道路上!”
接下來的三天,飛船在跨月軌道上滑行,和地球的距離逐漸增加,月球則在舷窗中變得越來越大。
宇航員們進行多次中途校正,確保軌跡精確。
林燃操作導航係統,校準飛船姿態,韋旭航則監控推進係統。
科學數據則不需要人記,飛船自帶的科學測量係統在自動記錄。
任務進行到第75小時30分46秒,飛船距離月球約572公裡。
此時即將進行月球軌道插入。
也是整個過程中,對操作要求最高的環節,中間會出現短暫的信號中斷。
文昌控製中心通過通訊器確認:“奔月號,文昌控製中心,你們即將進行月球軌道注入操作。”
林燃回應:“收到,文昌控製中心,我們準備進行檢查。”
他此時的心情和出發時已經不那麼一樣。
林燃不但要上去,還要平安回去,還要把韋旭航和奧爾德林帶回地球,他說:“這是關鍵時刻,檢查所有係統,保持專注。”
宇航員們開始執行loi前檢查。林燃操作導航計算機,校準飛船姿態,確保引擎推力方向與飛行路徑相反。
飛行指引姿態指示器顯示飛船姿態穩定。
韋旭航檢查服務艙主引擎,確認燃料壓力和引擎狀態:“ss就緒,液氧和液氫壓力正常。”
然後他再去看推進係統顯示屏,確認推力矢量控製正常。
奧爾德林則在監控生命支持係統和電力,確保氧氣、溫度和濕度在安全範圍內:“生命支持係統全綠,電力充足。”
同時他還檢查了一下緊急中止模式,確保若燃燒失敗,飛船能安全返回地球。
t 075:41:23,飛船進入月球背麵,通信信號中斷。
控製中心大屏幕顯示los(loss of signal),華國方麵派來的團隊成員們緊鎖眉頭,阿波羅科技的工程師們盯著時鐘,等待預定的恢複通信時間時間。
若燃燒成功,預計在t 076:15:29重新獲取信號;若失敗,將在t 076:05:30。
b站直播間裡主播的聲音響起:“奔月號已進入月球背麵,通信中斷!月球軌道注入燃燒燃燒即將在無人監控下進行,讓我們共同等待飛船重現信號!”
無數的觀眾正在為宇航員祈禱。
指令艙內,宇航員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奧爾德林咧嘴道:“這感覺又回來了。”
t 075:49:51,ss引擎準時點火。
引擎噴出熾熱火焰,飛船劇烈震動,轟鳴聲通過艙壁傳入,宇航員們被推力壓在座椅上,感受到約05g的加速度。
韋旭航緊盯deltav計數器,報告:“deltav上升,100 fts…200 fts…”
他注視速度變化,確保燃燒按計劃進行。
林燃關注時間和姿態,盯著fdai:“姿態穩定,推力方向正確。”
他心中默數秒數,準備在6分2秒後關閉引擎。
韋旭航接著看了眼監控係統參數,屏幕上溫度和壓力數據穩定:“引擎溫度正常,燃料消耗符合預期。”
燃燒持續6分2秒,飛船速度減慢約889米每秒。
ss引擎以液氫和液氧為燃料,精確地將飛船從跨月軌道減速至月球軌道速度。
韋旭航每隔30秒報告一次:“deltav 1500 fts…2000 fts…”
他的聲音冷靜,掩蓋內心的緊張。
林燃注視計時器,低聲說:“還剩30秒,保持穩定。”
他確信自己的操作無誤。
“電力穩定,無異常。”
t 075:55:53,燃燒結束,引擎自動關閉。
飛船輕輕一震,震動消失,宇航員們恢複失重狀態。
林燃確認:“引擎關閉,deltav達到2917 fts。”
由於在月球背麵,宇航員無法立即與地麵聯係。
沒等導航計算機算出軌道,林燃就已經發話了:“近月點609海裡,遠月點1696海裡。”
他發話的時候,韋旭航正在輸入燃燒數據,片刻後看,屏幕顯示計算結果:“近月點609海裡,遠月點1696海裡。”
和林燃的計算結果分毫不差。
韋旭航看了眼林燃:“教授,你這種超人,還這麼努力,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林燃沒理他:“與目標軌道61 x 1692海裡非常接近,誤差僅01海裡。”
目標軌道為近月點113公裡、遠月點314公裡,實際軌道為1128 x 3141公裡,誤差微乎其微,顯示出林燃操作的精妙。
t 076:15:29,飛船從月球背麵轉出,進入正麵,文昌控製中心重新獲取信號。
大屏幕顯示“aos”(acisition of signal),工程師們歡呼雀躍。
控製中心聲音傳來:“奔月號,文昌控製中心收到,歡迎回到通訊!請報告loi狀態。”
林燃回應:“文昌控製中心,loi1燃燒成功,軌道參數:近月點1128公裡,遠月點3141公裡。”
華國航天的指揮官揮拳慶祝,回應:“奔月號,乾得漂亮!軌道參數幾乎完美,準備後續任務。”
此刻華國航天和阿波羅科技的工程師們再無隔閡,大家都感覺自己是在為華國航天工作。
“成功!奔月號已進入月球軌道!林總完成了一次完美的loi燃燒,軌道參數與目標驚人一致!林總做到了!”直播間裡小王的聲音點燃了觀眾的熱情。
禮物就沒有斷過。
進入軌道後,宇航員們透過舷窗,首次近距離觀察月球表麵。
陽光照射下的環形山、裂穀和灰白色平原如畫卷展開,既荒涼又壯麗。
林燃感歎:“這景色太震撼了,值得我們所有努力。”
他指著一個巨大環形山:“那是哥白尼環形山嗎?”
奧爾德林笑著說:“教授,你還成地質學家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韋旭航則忙著用相機拍攝,記錄曆史性畫麵:“這些照片會成為我們這趟旅程的見證!”
loi1成功後,飛船進入橢圓軌道,近月點1128公裡,遠月點3141公裡。
宇航員們將進行係統檢查,拍攝月球表麵,準備登月艙的分離。
約兩小時後,他們將執行loi2燃燒,調整軌道為近圓形的100公裡高度,為登月著陸創造條件。
林燃對二人說道:“第一步完成,接下來是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