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秦羽大勢將去(1 / 1)

推荐阅读:

“哦?聽你這意思,朕倒還該多謝你不成?”

她語氣一轉,雖輕柔卻略帶幾分嘲弄意味,“八賢王倒是好算計,借這小小煤炭,竟要朕為你開了天下讀書人的方便之門。”

秦羽不慌不忙,反倒是順著她的話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陛下都說了臣好算計,那又何妨多算一算?以陛下之才,必能看出其中利害。”

雲墨染聽聞,心中好氣又好笑。

她雖貴為一國之君,卻免不了被這個向來不按套路出牌的八賢王攪得無可奈何。

偏偏他說得有理有據,又帶著幾分故意拋下的輕慢與挑釁,可謂惹人又敬又惱。

她擺擺手,身體稍稍向後一靠,眼中閃過一抹揶揄:“朕早聽過你口才卓越,今日打算當場見識見識。你再說得實在些,若能說服朕,朕便允了你這奏請。”

秦羽聞言,眸光流轉,仿佛就等著她這一句。

他輕輕往前一步,恭敬之餘又帶了幾分懶散自信:“陛下明察,莫說臣半分誇大。”

“僅以蜂窩煤來看,一旦推廣,能減百姓采煤之苦,使炭火燃儘無餘,不生漫天煙塵。如此一來,既可解京都之霾,亦能省下能源,為大國利民之計。”

“再說格物,便如如今朝堂所用之火器、舟船、括地測影之術,皆關乎國運民生。若儲備格物之才,未來我大燕之國力,豈不穩壓群雄?”

話音未落,雲墨染不知為何抿了抿唇,竟聽得有些心動。

然而,她乃一國之主,自然不能當即表露

。她斜睨著秦羽,嘴角浮上一絲意味難明的微笑:“你既如此胸有成竹,那朕倒不妨成全你。不過……你的算盤打得再妙,還是得朕來敲定。”

“今日這蜂窩煤一獻,朕也算幫你簽了字畫了押,秦羽,旁的可彆想太多。”

秦羽一聽,臉上笑意更深了幾分,卻未說話,隻是含笑沉默。

此刻的他,站在陽光下,顯得風輕雲淡。

雲墨染自然看不透他的心思,也懶得去看透。

一國繁事壓在她肩上,足以令她寢食難安,哪裡還有閒工夫和一個玩世不恭的王爺兜圈子?

不過,她剛要揮手喚太監讓他退下,卻見秦羽又忽地輕聲一歎,神情莫測。

足足沉吟了幾息,他方才一笑收起肆意,隻語氣輕飄飄地說道:

“既然陛下如此通情達理,那臣便再厚顏多提一事。此事雖屬小道,卻與陛下與你我皆息息相關。”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眸光灼灼地看著雲墨染,仿佛是在試探,又或者……是在等待些什麼。

雲墨染心下微動,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目光冷若星辰:“還有何事?你倒是一次說完,彆藏著掖著。”

秦羽低眉頷首,唇邊的笑容多了幾分意味深長。

卻在這出其不意時忽然揚眉,吐出四字:“但恐驚眾。”

雲墨染眉心微蹙,心中隱隱有了不妙的預感。

她雖知秦羽素來口若懸河,慣會繞彎子,今日卻隱隱覺得,他這話背後藏著的必不是什麼輕鬆之事。

果真,等到當日正午時分,關於女帝與八賢王在禦書房內大起衝突、吵得地動山搖的風聲,竟在頃刻間傳遍了整個皇宮。

——至於二人究竟在爭些什麼,這卻無人敢議論於明麵。

……

崔府,雕梁畫棟間彌漫著一股凝滯的空氣。

家主崔洪,正襟危坐,手中的茶盞卻被他捏得咯咯作響。

他那雙精明的眼中,此刻布滿了陰霾。

賬房先生戰戰兢兢地立在一旁,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大氣也不敢出。

“你說什麼?再…再說一遍!”崔洪的聲音低沉,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一般。

“老爺…今年的稅賦…還是…還是按田畝征收…人頭稅…免了…”

賬房先生的聲音細若蚊蠅,幾乎要被崔府中精美的瓷器碰撞聲所掩蓋。

崔洪猛地將茶盞擲於地上,上好的瓷器瞬間四分五裂,碎片濺落在賬房先生的腳邊,嚇得他一個哆嗦,險些跪倒在地。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崔洪怒不可遏,在房中來回踱步,如同困獸。

他明明已經給那八賢王送去了重禮,怎麼還會出現這等變故?!

與此同時,類似的場景也在其他世家大族上演。

李府,家主李茂才聽聞此事,手中的狼毫筆應聲而斷,墨汁濺染了價值千金的宣紙,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般,一片狼藉。

他喃喃自語道:“莫非…莫非是那八賢王…故意誆騙我等?!”

“那雲墨染!竟敢如此欺我!我等世家,豈能容她如此放肆!”

幾家家主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當日宮中傳出的消息:女帝與八賢王在禦書房內發生爭執。

他們心中皆是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看來,那八賢王在朝中的勢力,怕是不如他們想象中那般穩固啊……

若是再不反擊,恐怕八賢王即將大勢已去!

趙府的趙老爺倒是比前兩位鎮定些,他隻是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他看著稅單,心中盤算著:看來,這八賢王並非表麵那般玩世不恭,倒是個深藏不露的主。

如今新政已成定局,再做無謂的掙紮也無濟於事,不如靜觀其變,看看這新政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幾家歡喜幾家愁,那些中小地主和普通百姓,得知人頭稅取消,皆是歡欣鼓舞。

他們奔走相告,慶祝這難得的勝利。

對他們而言,這新政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減輕了他們的負擔,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文武百官分列兩旁,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龍椅之上,雲墨染鳳目微眯,目光掃過殿下群臣,一股凜冽的寒意彌漫開來。

“臣,崔洪……懇請陛下恩準,臣,告老還鄉!”

陡然間,殿中百官驚愕相視,許多人甚至忘了掩飾臉上的愕然。

此事,實在出乎他們意料。

崔洪,最得女帝青眼的幾位重臣之一,竟在今日如此關鍵的朝會上,提出告老還鄉,這簡直讓人摸不清頭腦,甚至懷疑耳朵出了毛病。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投向龍椅上的雲墨染。

隻見女帝端坐如鬆,麵色沉靜如水,目光緩緩落在崔洪身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