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 第0025章:挑個軟柿子捏!沈念的第一道彈劾奏疏

第0025章:挑個軟柿子捏!沈念的第一道彈劾奏疏(1 / 1)

推荐阅读:

七月十七日,一大早。

衍聖公孔尚賢將一封六百餘字的《謝恩疏》呈遞到通政司。

通政司檢閱後,立即送閣。

內閣次輔呂調陽看過後,不由得皺起眉頭。

放在往日。

這就是一篇引用孔聖人大量言論,感激皇家天恩、讚頌朝廷對官員不薄、黎民不薄的的官樣文章。

依照慣例。

此類文章自然是要令各衙門傳抄,然後公示天下,以展現皇恩浩蕩,天下政通人和。

畢竟。

衍聖公,名義上是天下讀書人的禮製道德領袖。

他的書麵言論,往往被許多讀書人奉為圭臬。

至少表麵上奉為圭臬。

誰反駁他,那就是與孔老夫子過不去。

但當下。

在《給驛條例》惹得官員們高呼“朝廷恩薄”之時。

此謝恩疏。

無疑是促進廢除《給驛條例》的一把利刃,會使得更多官員上奏懇請廢除《給驛條例》。

呂調陽怎能不知孔尚賢的私念!

但他又細細一想。

此疏,有助朝廷順勢廢除《給驛條例》。

據目前情況來看——

李太後、小萬曆、馮保、以及大多六部堂官都是傾向於廢除《給驛條例》的。

呂調陽入閣後,一直秉持著“大局為重”的為官理念。

曆來新政,都會造成天下動蕩,他也怕大明亂了。

而今,針對侯東萊之子私用驛站之事,常朝公議過,小萬曆也下了旨意,條例已鬆了口子。

若再撤回,那就太有損皇權威儀了。

不如就坡下驢,遵從大多數人的意願。

今早,首輔府的門人來報,張居正病情加重,仍不能上朝,又請假了一日。

而張居正昨日所言的辭呈並未出現。

呂調陽與張居正共事多年,對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張居正做事向來謹慎穩重。

昨晚稱遞交辭呈,自然是氣話,他絕不可能一氣之下就撂挑子。

呂調陽想了想。

最後決定還是要征求一下李太後與小皇帝的意見。

……

半個時辰後,文華殿偏殿。

李太後垂簾坐在裡麵的臥榻上,小萬曆手持毛筆,做著功課。

馮保伺候在一旁。

時而鋪紙,時而研磨,時而倒茶,時而端點心。

呂調陽將衍聖公孔尚賢的《謝恩疏》呈遞了上去。

片刻後。

李太後、小萬曆、馮保都通讀了一遍。

“呂閣老,您如何想?”小萬曆問道。

呂調陽回答道:“臣以為,《給驛條例》造成的官怨太重,不如將這篇《謝恩疏》傳抄公示,順便將此條例的懲罰規定減弱一些,緩緩圖之。”

“大伴,你呢?”小萬曆又問道。

馮保想了想,道:“臣也覺得該鬆一鬆,最近官場的怨氣太大了!”

此條例使得馮保的收益驟降,也使得他那些宦官兒孫們叫苦不迭,他自然支持廢除。

隨後,小萬曆看向李太後。

張居正不在時,他自然要問詢李太後的意見。

李太後微微點頭,道:“不可廢除但可減弱,厚賞衍聖公,以表態度吧!”

“另外,馮保,你午後代陛下看望一番張閣老,向他解釋一下陛下為何輕懲侯巡撫之子!”

“臣遵命!”馮保回答道。

小萬曆補充道:“賞衍聖公徽硯一個,宣紙五刀。”

“是。”馮保躬身點頭。

這一刻。

他突然覺得,大明朝的天原來也可以不是張居正,而是小皇帝朱翊鈞。

……

約一個時辰後。

《謝恩疏》經由通政司書吏傳抄,出現在各個衙門中。

官員們都是聰明人。

自然明白此疏在此時公示外加衍聖公受賞,意味著什麼。

有官員迅速上奏懇請廢除《給驛條例》或減輕條例的懲罰力度。

既然此乃皇帝心意。

他們自然要積極擁護,擁護晚了,容易被稱作跟風媚上。

一些官員則保持沉默。

支持張居正的官員也都沒有言語。

因為他們不知當下的張居正是如何想的。

萬一張首輔也選擇妥協,他們卻莽撞上諫,那就糟糕了。

在很多官員眼裡:任何一條新政策略,都沒有好壞對錯,最有話語權那位說是好的就是好的,說是對的就是對的,他們閉眼跟著走即可。

站好隊,跟對人,才是仕途順暢的關鍵。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

翰林院,檢討廳。

沈念看到這篇《謝恩疏》後,越來越生氣。

心中喃喃道:嘴裡全是道德,心裡全是買賣,隻顧私利,而無公心,算什麼聖人之後!

唰!

沈念提筆蘸墨,準備力挺張居正,撰寫他入仕以來的第一道彈劾奏疏。

麵對幾乎一邊倒的廢棄《給驛條例》的聲音,外加小皇帝點頭,常朝公議決定的事情。

沈念自然不能稱常朝公議有錯,小皇帝有錯。

他若這樣寫奏疏,槍掃一大片,受傷的反而是自己。

當下,有一個軟柿子可以捏。

那就是衍聖公孔聖賢。

對方以公謀私,道貌岸然,表裡不一,又當又立。

沈念彈劾他,有理有據,且可將此事鬨大,讓朝堂聽到他的聲音。

隨即,沈念又放下了毛筆。

他準備先將海青天那篇批龍鱗的《治安疏》默背一遍,為自己的文章增加一些殺氣。

……

在沈念奮筆疾書之時,張居正醒了。

昨晚。

他怒氣衝衝地在書房撰寫辭呈,寫到一半,覺得自己過於莽撞,便停了筆。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黎民,受點委屈又何妨!

張居正是一個做事特彆嚴謹的人,向來先思後行。

他很少衝動,很少感性做事。

他一直都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做的事情值不值得。

比如《給驛條例》,張居正在數年前便在心中打草稿了。

他決定明日一大早進宮與小萬曆再講一講利弊。

哪曾想。

他後半夜又發高燒,病情加重,一覺睡到了午後。

他醒來後。

很快就聽說了《謝恩疏》傳抄公示、衍聖公受賞,以及多名官員上奏懇請廢除《給驛條例》的消息。

張居正何等聰明,一下子便明白了小皇帝的想法。

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張居正,頓時有了火氣。

小皇帝是擺明與他對著乾了。

若此條例都不能施行。

那他心中那些還在醞釀,更將使得無數權貴暴跳如雷的新政策略,必將更難施行。

他絕不能妥協。

當即,張居正拖著病體,連胡須都顧不得梳理,便奔向了書房。

這道辭呈,他寫定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