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文豪1983 > 第23章 飛起來

第23章 飛起來(1 / 1)

推荐阅读:

還是中間的南邊的海,還是那處大公園。

還是老地方,還是那些人。

餘切熟門熟路,和幾個同誌打了招呼,就把普利司通自行車往外邊兒一撩——不管了。

咱就說,這個地方總不能把我車順走了吧。

負責安保的同誌一見到餘切就打招呼:“喲,餘老師,又來了!”

“又來了,又來了。”餘切點頭。

彆人進中央都是高談闊論,我天天打牌。

有同誌瞥見了餘切那自行車,“您那什麼自行車?牌子沒見過呢?”

“小日本的,沒什麼意思。不怎麼樣。”

喬公的女兒喬南來接餘切,見著了,頓時就問道:“日本的自行車啊?那得多少錢?”

哎呀!這可就不好透露了。

我當時買的時候,兩千塊錢,現在日元升值,估計得三千塊錢了——比我那摩托車還貴!

“五百,不是三百塊錢!”餘切伸出三個手指,跟發誓一樣。

喬南白了餘切一眼:“餘切,你就吹吧。這麼便宜的日本變速自行車,你幫我也買一個?”

“那不行,這是我從日本人那裡繳獲來的,所以買的便宜。你要幾百塊錢買,也得憑你本事才行!”

“——你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信!”喬南吐槽道。

喬南是燕大64級的學生,算是餘切的正牌學姐,了解到這一層關係之後,兩人自然就多了一些交情。不然,就是一般人餘切也很難這麼說話。

一進到屋裡麵,發覺已經坐滿了。老馬正打的開心,見餘切來了,讓餘切來替他。

“我弟子來了!”馬識途笑道。

“你也就有個餘切了,天天讓餘切來給你收拾爛攤子!”喬公道。

馬識途還很得意呢,“我一把年紀了,熬不住,師父做不了的事情,弟子幫忙做下去,你們都精力旺盛,我是比不了的。”

給馬識途這麼一激,其他人本來是不乾的,現在就同意了。

餘切一頂崗,立刻就開始轉換風格,該吃的分一點兒不剩,該叫的牌叫到頂格,而且餘切會算牌,給其他人的壓力山大,但這卻恰好順了喬公的意,他最喜歡和高手過招。

然而,一輪下來,趕趕在最後一步,餘切還是沒防守住,輸了。

老馬看餘切輸了,比他贏了還開心。

老馬啊老馬,你特麼到底是會打牌,還是不會打牌。

你咋這麼能給人提供情緒價值呢!

瞧瞧你老鄉,笑得眉飛色舞。

啥時候讓我的好朋友老聶過來,我們“餘孽”兄弟合起夥兒來打遍這公園無敵手啊。

聽聞不少領導還喜歡踢足球,不巧,兄弟我踢球也是有兩下子的。

“不打了,不打了。今天就這樣吧。”喬公站起來宣布撤退,末了忽然問餘切:“餘切,聽說你電影上映了?”

“您怎麼知道的?”

“我們有些老同誌很喜歡看你的,聽說你的電影上映,一定要第一時間看到才行。”喬公望著周圍,忽然笑道,“恐怕我們還是最先看到的你電影的觀眾。你的電影一出來,我們就刻錄了片子到家裡麵看。”

“那這電影怎麼樣?”

說起來,《小鞋子》上映之後,餘切光顧著打牌和寫,還從來沒有看過自己的片子,也沒有宣傳過。

這會兒電影上映,沒有啥首映禮,就是賣給各大國營影院,人家賣多少錢,按照一定比例轉到製片廠這邊來,隻要片子賣得過去,就算是過了兩年三年,還是能掛在電影院。

《少林寺》那片子賣了上億!

但是,也放了許多年!

那麼,喬公怎麼說這片子呢?

他竟然稍微回憶了一下,像是在找其中有什麼不滿意的,但是找來找去呢,實在是挑不出毛病,最後搖頭道:“我感覺沒什麼瑕疵,我原先知道你這片子和,是專門寫給捐款活動的……我還以為有些很樣板的地方,沒想到啊,竟然一個也沒有。”

“這是個好電影!”喬公說,“你這一整部電影,全憑感情去打動人,沒有一句口號。”

他補充道:“我是以一個看了電影的觀眾來說的,沒有代表其他的什麼身份,但這是一部好電影,我真是這麼想的。”

原來,領導早就看過了電影。

因這一時期電影院線的保密幾乎形容虛設,也沒有啥防盜版的意識,隻要願意出膠卷,又有原片,任何人都能搞到一整部電影的盜版膠卷。

就是老百姓搞不起罷了。

如今正在拍攝的《台兒莊戰役》,將來上映前,就是刻錄了幾卷,先給領導層看過一遍,覺得可以之後,才和大眾觀眾見麵。

《台兒莊戰役》作為大陸電影,在寶島被嚴防死守,絕不允許上映——蔣家的人卻偏偏想要看,最後竟然是通過特工在港地那邊刻錄膠卷,再運回寶島,可謂是動用極大的力量去盜版。

看過《小鞋子》的可不止是領導了。

電影放映一周,很快在全國各地引發觀影狂潮,連帶著餘切年初寫的這本,又開始熱賣。京城出版社聯合城出版社、峨眉出版社……攏共九家出版社,在全國再印三百萬冊。

《十月》的編輯蘇玉也在運作,想要把這一部作品的部分,節選到現今的中小學生課本當中去。蘇玉感慨道:“我隻是提出是否能節選餘切的?大家都答應了我。”

“可見,就算是我不提出來,最後也有人會提出來。因為餘切你已經走到了這裡,你的光彩是隱藏不了的。”

餘切坐在家裡麵,各地讀者寄給他的信件如同雪一般飛來。

他上一次收到這麼多信件,還得是徐馳那篇報告文出來後才有的反應。

燕大附小、京城第四中學……孩子們紛紛以班級為單位,寫信給餘切,給電影攝製組,表達他們對這一部片子的喜愛。

阿裡的勇敢、阿裡妹妹的天真善良,以及內地來的女教師宮雪成為這一時期的受捧形象。

不說彆的地方,就是燕大這裡,話劇社的貼出電影海報——一晚上還沒過去呢,嘩啦,這海報就不見了。

又貼上海報,並且貼上小字報:同誌,偷竊是不道德的!

結果一點用也沒有,貼出來不到倆小時,“嘩啦”,那海報被搶得隻剩下了禿嚕的牆皮!

這片子簡直一票難求。

京城西單那邊有好幾家電影院,是這一時期燕京群眾的文化娛樂中心,《小鞋子》電影上映後,作價3毛錢一張,真的不便宜!然後,好多人不僅僅看了這電影,還在影院門口設置的捐助箱裡麵,留下了自己的一份愛心捐款。

餘切的一些朋友,因為搞不到電影票,隻好來找餘切求助:“餘老師,您這有票嗎?我拿去和我愛人一起看!”

“沒有,我這沒有。”

“你是電影的編劇,你怎麼會沒有呢?”

“我特麼都沒看院線版呢。”

社科院的錢忠書就是這一類人。他這一家子特彆講究,不願意和人起衝突,也不喜歡太熱鬨的地方。所以呢,就想著等電影冷場之後再去買電影票,結果左等右等,等了一周多,完全沒有一張票能留給他。

錢忠書隻好打電話來找餘切:“餘切,你這裡有沒有多的票?”

“沒有,但我這兒有多的故事可以給你講。”

“那你寫封信給我講講。”

餘切就寫了一封幾百字的小紙,講了拍攝過程中的一些趣事——比如阿裡妹妹的演員一開始並不是“小英子”,而是在本地找個少數民族女孩兒。

錢忠書卻來信道:“你這是一個敗筆,不應該這麼安排。看來謝晉雖然很有名氣,也就那樣吧。”

那可是“小英子”啊,哪裡能找到這麼可愛的小女孩。

說個實在話,你知道這會兒咱西部地區是個啥生活水平嗎?貧困的家庭,作為背景即可,真要是整兩個麵黃肌瘦的小演員,電影上映之後還要拿去國外參展——不知道又要怎麼批判了。

餘切道:“拍電影謝晉是專業的,他建議了我好幾次,我相信他的眼光。”

這電影甚至帶來了一股翻拍熱。

餘切名下的幾乎一切,都被拿出來分析影視化的可能性。《出路》、《未婚妻的信》這些最受歡迎,八字兒還沒一撇,就有在燕京本地考察的東南亞富豪,出十萬買這一部片子的改編。

餘切拒絕。

他要把片子,留給大陸的導演來拍。

——這消息又上了新聞,大眾津津樂道餘切不為五鬥米折腰,殊不知他是嫌十萬塊錢太少,得加錢。

馬識途住在餘切家裡,可以說把這一切看的很清楚。餘切在家中購置樂器,買古董,買書畫……他的朋友都來他這找他。

不僅如此,因為要回的信多到放不下,餘切還開始購買京城其他地方的房產,一連買了三套。

最近的那一套就在景山公園,幾乎和故宮就是牆挨著牆。假如裝修好了,住進去,再去打橋牌簡直是走路就能到。

馬識途感覺餘切現在往來無白丁,似乎是飄著的,他總想讓餘切沉澱沉澱,寫出一些更加偉大而樸實的,但是卻找不到什麼好的切入點。

《小鞋子》、《落葉歸根》隻應該是一個開始。

餘切正進入一個真正的大師階段,就像是他隨手寫出的日元援助報告文一樣,他深諳讀者心理,又融會貫通了商業技巧,使得他總能輕而易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就在這天,餘切又被喊去打牌,見到了另一個人物——林炳南。

林炳南是水利專家,水利研究所的老大。目前正帶領全國許多專家研究泥沙淤積的問題,他寫了很多份報告傳回中央,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他寫到了餘切論文中“日元基建貸款”的事情。

上麵很重視這個事情,也很重視餘切論文的見解。於是安排他們倆見麵。

真正的事情來了。

一見到餘切,林炳南卻沒有提日元貸款的事情,而是說到《小鞋子》電影。

“餘老師,我來首都看了兩遍你的電影了,如今到處都是要看電影的人。阿裡妹妹真可愛,你寫的故事也真精彩。”

“過獎過獎。”

“我看過你很多,最喜歡你寫的‘移民’係列,因為我早年就出生在馬來西亞,青年時期又在美國留學……我最知道你要表達的,但是我認為,我心中認同的才是我的家。”

“是這樣的。”餘切沒否定林炳南。他呢,一般都是不否定讀者的理解。

林炳南講這件事情:他後麵的報告中,可能要根據餘切的論文,引用更多的內容……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餘切能再深入研究。

餘切答應了。

廣場協議是九月份簽訂的,餘切都不需要做啥研究——那新聞一出來,國內學過基本經濟學的都知道日元會漲價。

林炳南道:“餘老師,我們從前沒有獨立運營過這麼大的工程,改開後也很少有西方國家大規模的援助我們進行建設,我們缺少很多經驗,原先以為缺少的是工程師,現在發現家、經濟學家也是缺少的……缺了哪一個都不行。”

餘切聽到這話,相當驚訝的看了林炳南一眼。

在這個問題上吃的虧,恰恰是蘇係國家的整體問題,這事兒理解起來很簡單,因為蘇係國家原先根本是沒有“貨幣”這個概念的,所以在貨幣方麵的運作是國內一部分經濟學者的盲區。

林炳南已經能預料到這種狀況了,他無不擔憂的道:

“假設我們要建設一個史無前例的工程,耗資達上千億,能占到全國財政收入的可觀部分!為此,全國人都縮衣節食,工程隊加班加點,隻為了降低一點點建設的成本,比方說我們把上千億降低到了八百億,然後因為這筆錢是無息貸款,而日元漲價了,我們最後還了一千六百億——讓我們前麵做的所有事情都成了笑話!”

是啊,這正是中國當時在金融人才上的極度匱乏啊。

餘切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出現在這,就是為了讓你說的情況不會發生。”

“我還有另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捐款。”

林炳南說完這句話,就帶出來一個筆記本,上麵記載著全國百多位研究員的簽名。

在這上麵,每個人都為“春雨行動”捐獻了一筆錢,從幾毛錢到幾塊幾十塊錢不等。他們捐錢的場所,當然是他們所在的各個地區的兒基會,但他們卻把這些金額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就為了拿給餘切看。

林炳南拿出這個東西,當然有他的深意——你倡導的捐款,我們是真金白銀,身體力行的支持你。

現在,輪到你來幫我們多做一些事。

餘切很受感動,隨後幾天,再一次以經濟學者餘切的名義,和林炳南這個工程專家一起,把有關於日元基建的貸款論文,寫到了中央去。

結論就一個:要警惕日元貸款陷阱。

協議上的小數點,可能比數十萬噸鋼材還要有分量。

這文章寫出之後,一開始其實雷聲大,雨點小。一則是中日兩國目前前所未有的好,確實有不少人為此在努力;另外,就算是有一些陷阱,大家總覺得不至於那麼誇張,國內真的很急缺外彙。

餘切固然是“日本問題專家”,但是由於他的預言一直沒有成真,所以他這個名頭,多少有一些戲謔的性質。

讓餘切非常驚訝的是,隨後幾天,他忽然聽說,國內所有涉及到日本貸款的項目,都要求被加上限製彙率波動的條款。

再然後,更重磅的消息傳來:日本參拜了神廁。頓時,人們重新想起了餘切寫過的那一篇“危言聳聽”的論文。

日本人可以那麼壞嗎?

日本人可以那麼壞。

在神廁的照片表明:無論怎麼樣和鄰國打交道,一定要留一手。永遠不要忘記有防備之心。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