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哪有什麼地窖?陳陽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入了什麼秘密軍事基地。耳畔傳來輕微的機械運轉聲和工人們的低聲交談,混合著某種類似泥土發酵的特殊氣味,共同構成了這片地下世界的獨特氣息。
陳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順著從地麵延伸而下的大型通道望去。他們站立的地方像是洞穴的入口平台,腳下是堅硬的混凝土,邊緣處隱約可見削平的山體斷痕。他環顧四周,發現這洞穴並非渾然天成,而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將原本崎嶇不平的山腹地底,硬生生開辟成了一個規模驚人的地下空間。
目測之下,這片空間粗略估算竟有不小於足球場的麵積,洞頂懸掛著幾盞巨型工業吊燈,散發著均勻而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個角落。從他們所在的位置看去,空間被明顯地分割成了幾個功能不同的區域。
最為醒目的,當屬沿著洞穴邊緣一字排開的十幾座仿古窯爐。這些窯爐造型古樸,表麵布滿鏽跡和歲月痕跡,爐門微敞,隱約可見內部燃燒的暗紅色火苗,縷縷青煙嫋嫋升起,在明亮的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陳陽好奇的走過去看了一眼,甚至能聽見火焰舔舐坯體的輕微劈啪聲。
窯爐區往前,是一條寬闊的現代化流水線。傳送帶緩緩移動,將各種形狀各異的瓷器坯胎輸送到不同的工作站。工人們分散在流水線的各個節點,手法嫻熟地進行著打磨、晾曬、施釉等工序。他們穿著統一的防塵服,戴著口罩,身影在忙碌中晃動,如同蟻群般高效而有序。
視線越過流水線,更遠處的區域被透明的玻璃隔間分割開來。隔間內,幾名身穿白大褂的技術人員正圍繞著幾台精密儀器操作,屏幕上的數據和曲線不斷跳動,偶爾傳來細微的鍵盤敲擊聲。其中一個技術人員似乎察覺到了陳陽的注視,抬起頭,隔著玻璃對他微微點頭致意。
“這......這是......"陳陽的聲音有些發抖。
“你看到的那些贗品,都是出自這裡。”周青山得意衝陳陽說道,“這麼跟你說吧,這裡從元青花到清粉彩,從唐三彩到宋代汝窯,隻要你能叫得出名字的瓷器,我們都能完美複製。”
這一刻,陳陽終於明白,這裡就是周青山的做贗基地,我的天呀!他居然把山體挖空了?這可遠比他想象中複雜得多,這根本就是一個集生產、科研於一體的地下窩點,隱藏在深山之中的地下瓷器工廠!
陳陽震驚地看著眼前的一切,這簡直超越了他最瘋狂的想象。
這裡的工人們個個都是高手,他們手法嫻熟地在潔白的素胎上描繪著精美的紋飾,每一筆都準確無誤,這些複雜的圖案已經深深印在他們的腦海裡。有的正在繪製青花瓷的纏枝蓮紋,筆鋒遊走間,花朵栩栩如生;有的在製作粉彩瓷器,各色釉料在他們手中調和得恰到好處,色彩層次分明。
釉料調配區更是令人眼花繚亂,高大的金屬架子從地麵幾乎延伸到天花板,上麵擺滿了各種化學原料瓶,標簽密密麻麻。有青料、銅紅、鈷藍、氧化鐵等傳統釉料,也有現代化學合成的特殊材料。技術人員穿著白大褂,戴著護目鏡,正在精確計量各種原料的配比,電子秤上的數字精確到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化學氣味,混合著瓷土特有的清香。
做舊處理區更是讓陳陽大開眼界,這裡簡直就是一個時光機器的工廠。一排排剛出窯的贗品整齊地擺放在特製的架子上,正在接受各種精心設計的處理以獲得歲月的痕跡。有的在接受煙熏處理,讓釉麵產生自然的包漿;有的被埋在特製的土壤中,模擬出土文物的效果;還有的在接受化學腐蝕,製造出自然老化的裂紋和磨損。每件贗品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從新瓷變成“千年古董”。
整個流程井然有序,分工明確,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甚至陳陽還看到了幾名質檢人員,不時地檢查產品質量,專業程度完全不亞於那些正規的瓷器廠,甚至在某些細節上更加精益求精。流水線上還配備了現代化的傳送設備,減少了人工搬運造成的損壞風險。
周青山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領著陳陽穿過這片嘈雜的工作區域,他們來到工作區的儘頭,麵前是一扇看起來就價值不菲的門,門板包著深棕色的真皮,表麵還有精美的壓花圖案,門把手是純銅打造,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周青山輕鬆地推開這扇包著真皮的隔音門,陳陽立刻感受到了神奇的變化。
刹那間,外麵那些機器的轟鳴聲、工人的喧嘩聲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完全隔絕了,整個世界瞬間安靜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從天花板上的音響係統中傳來的輕柔古箏音樂,琴聲如流水般清澈,每一個音符都準確地傳達著寧靜與優雅。空氣中還飄散著淡淡的檀香味,讓人心情瞬間平靜下來。
第(1/3)頁
第(2/3)頁
陳陽不禁眨了眨眼,努力適應著這種從嘈雜到寧靜的巨大反差,他被眼前突然出現的景象震撼得完全說不出話來,嘴巴微微張開,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訝。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他感覺像是從一個現代化的工廠瞬間穿越到了某個古代王室的私人收藏室。周青山看著陳陽這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心中更加得意。
這是一個設計精妙的圓形展廳,占地麵積足有兩百平米,空間開闊得讓人感覺置身於皇宮大殿。
地麵鋪著一整塊深紅色的波斯地毯,這絕不是普通的機織品,而是手工編織的真正波斯地毯,每一根絲線都散發著絲綢特有的光澤。
陳陽踩上去,立刻感受到了地毯的柔軟和厚實,腳底的感覺就像踩在最舒適的雲朵上一樣,每一步都有一種微妙的回彈感。
地毯上的圖案複雜而精美,傳統的波斯花紋在燈光下呈現出層次豐富的色彩變化。
抬頭望去,天花板正中央懸掛著一盞令人歎為觀止的巨大水晶吊燈,這盞吊燈少說也有三米高,由數千顆精工切割的水晶組成,每一顆水晶都完美無瑕。
燈光透過這些水晶後,被分解成無數縷彩色光線,在四周牆壁上貼著的鎏金壁紙上不停地跳躍著,整個空間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力,金光閃閃,美輪美奐。壁紙本身就是藝術品,金線在深色底料上勾勒出精美的圖案,在光線的照射下散發著溫潤的金屬光澤。
最震撼的是四麵牆壁,全部都是用上等紅木製作的展示櫃,木材的紋理清晰可見,散發著淡淡的檀木香味。每個展櫃都經過精心設計,裡麵整齊有序地陳列著數百件各個時代的瓷器珍品,從唐三彩的斑斕絢爛,到宋代汝窯的清雅脫俗,從元青花的大氣磅礴,到明清彩瓷的精美華麗,應有儘有。
每一件瓷器都配有獨立的 ed 射燈照明係統,燈光角度經過精心調整,既不會產生刺眼的反光,又能完美展現瓷器的質感和色彩。
在這種專業的照明下,每件瓷器都散發著溫潤如玉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曆史故事。
“怎麼樣,我這小展廳還入得了陳專家的眼吧?”周青山得意地搓著手,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瘋狂的興奮,在向陳陽炫耀著什麼。
陳陽沒有立即回答,他感覺自己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整個展廳的氛圍讓他感到既震撼又不安,這裡的每一件展品都散發著一種令人不安的完美感。他的目光被展廳中央一個旋轉展台吸引——那是一個精雕細琢的紅木展台,緩緩旋轉著,上麵陳列著一套完整的明代青花海水龍紋餐具。
這套餐具在特製的射燈照射下熠熠生輝,青花的藍色深邃如海,海水紋樣翻騰如真,龍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要從瓷器上躍然而出。每一個盤子、每一隻碗都完美無瑕,釉麵光滑如鏡,反射著柔和的光線。以他多年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套餐具的紋飾繪製手法之精湛,釉色發色之純正,胎體之細膩,幾乎與他在故宮見過的真品完全無異。
“天哪......”陳陽喃喃自語,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幾步,仔細地觀察這套瓷器。他的雙手微微顫抖,作為一個古董鑒定專家,他能感受到這套餐具所展現出的完美工藝帶來的巨大衝擊。
“這是......是宣德年間景德鎮禦窯廠的......”陳陽的聲音有些發抖,他努力想要保持冷靜,但內心的震驚已經完全暴露在臉上。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這不僅僅是一套高仿品,這是一套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傑作。
第(2/3)頁
第(3/3)頁
“沒錯,宣德年間的貢品。”周青山慢慢走到展台旁,臉上露出了一種近乎癡迷的表情。
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其中一個盤子的邊緣,動作輕柔得像在撫摸戀人的臉頰。
“你知道嗎,小子,真品現存隻有七件,三件在故宮,四件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而我們......”他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光芒,“我們根據流傳下來的圖錄資料和工藝記錄,完美複製了一整套三十六件。”
周青山的聲音中帶著一種病態的驕傲,他繼續說道:“為了這套餐具,我們花了整整三年時間。”
“從泥料的配比,到釉料的調製,從繪畫的手法,到燒製的溫度,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和調整。”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光芒,聲音壓得很低,“去年港城蘇比拍賣會上,我們悄悄送拍了其中兩件盤子,成交價每件八十萬港幣。”
“那些所謂的收藏大家們激烈競拍,買家到現在還在朋友圈裡炫耀,以為自己撿了天大的漏。”說到這裡,周青山忍不住發出了一陣低沉的笑聲,笑聲在這個密閉的展廳裡回蕩,顯得格外詭異。他的眼神變得更加瘋狂。
陳陽的視線在展廳中遊移,目光掠過一件件精致瓷器時仍帶著幾分恍惚。
餘光掃過展廳角落,幾台老式電腦靜靜地蹲在一隅,屏幕的冷光映照著周遭暗紅的地毯。其中一台 ib電腦尤為顯眼,笨重的機箱上積了些灰塵,卻透著股不合時宜的科技感。陳陽眯起眼睛,看見屏幕裡流轉著密密麻麻的三維模型——那些模型竟全是瓷器的內部結構,從外壁到胎體,每一處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他不由自主地走近幾步,盯著其中一幅放大了數倍的三羊紋尊模型。屏幕上,這隻虛擬的三羊尊正以不同顏色的線條標注出胎體與釉層的界限,甚至能看到模擬的燒製溫度變化曲線。
“我艸!”陳陽爆出一句粗口,“你這裡居然用上了這麼好的電腦!”
“這是......這是三維立體模型?”陳陽有些吃驚的扭頭看向周青山,他終於明白周青山做的贗品,為什麼能如此逼真了。
“哦,這可是我們的秘密武器。”周青山不知何時已走到他身後,語氣裡滿是自豪,“看見沒?這台電腦,還有那邊幾台光譜分析儀和熱釋光測年儀。”他抬手在屏幕上劃拉幾下,“我們把真品掃描成三維數據,連最細微的裂紋都不會放過。再通過這些設備的精準分析,連胎體的密度、釉麵的硬度都能還原得一模一樣。”
陳陽聽得一愣,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這個老家夥,居然用上了這麼先進的科技手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