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無敵六王爺 > 第1171章 黃河必須治!

第1171章 黃河必須治!(1 / 1)

推荐阅读:

今日的早朝,百官相對沉默。

能走到這個位子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傻子,在這個時候招惹不痛快。

哪怕有鬥爭。

在這個時候也得忍住了。

基本上都是黃河泛濫之後,善後工程。

“工部請陛下劃撥白銀二百萬兩,徹底治了這條黃河!”

工部的人跪在地上。

想要治河之心,從未如今日這般濃烈。

慶皇沉默了。

二百萬兩。

這不算是個小數目。

戶部的人直接走出。

“如今秋稅還沒收上來,朝廷手裡的錢都在賑濟災民,下個月百官的俸祿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哪裡還有錢來治理黃河?”

大慶一年的鹽稅,也就二百萬兩白銀。

隻不過對於大慶朝廷來說,最為關鍵的還是田賦。

一年田賦在三千萬石左右。

畢竟如今朝廷百官的俸祿等,都是給的糧食。

秦風等藩王的俸祿,也是糧食等貨物發放。

錢反而是少數。

隻不過這兩年朝廷花銷較大,秦風主動將該領的糧食折算成寶鈔了。

大慶寶鈔,雖說長久下去必然會不斷貶值。

然而至少在慶皇還在的時候,寶鈔還是相當堅挺的。

而且隨著覆滅北胡之後,寶鈔還升值了一番。

甚至成為了境外諸國除了遼票之外,用的第二種大額貨幣。

秦棣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行了。”

若是再不阻止。

戶部人肯定跟工部的人吵起來。

而如今戶部的奏疏,都是秦棣在批奏,他很清楚戶部的情況。

“戶部的確沒錢了,但該給百官的俸祿絕對不會少了,秋稅入京了第一時間就給結了。”

很明顯。

秦樉準備拖欠俸祿了。

這在大慶,也算不上什麼事兒。

開朝之初,朝廷收入很不穩定,半年開不出俸祿的事兒都有。

這才幾個月,也算不上什麼。

畢竟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自然不會差了這些俸祿。

“至於這黃河,一定要治!”

秦棣說到這裡,近乎咬牙切齒。

“戶部可在京都準備一場治河募捐,百官都來捐贈,等黃河修好後,捐款數最多的五百人,名字可刻在黃河畔的石碑上。”

幾乎瞬間,秦棣就拿了主意。

後續災情要治理。

而這黃河,也一定要治!

至於治理黃河所需二百萬兩白銀,戶部直接募捐。

工部直接站了出來。

“就算都來捐贈,可能收到幾十萬兩銀子就算不錯了,離那兩百萬兩,怕是仍舊不足。”

秦風直接拱手。

“能募捐多少就募捐多少,到時候差多少銀子,本王與秦王、寧王一同湊一湊,怎麼也能湊出來修黃河的錢。”

按理說。

修繕黃河,這錢父皇就能出。

可兄弟三人都清楚。

父皇去年辦了兩場大壽,花費不低。

今年又在籌備秦標登基的事兒,花掉了一大筆錢,沒想到後來又將許多府庫開了去救濟災民,沒想到最後又舉辦了一場葬禮。

父皇的那些錢。

基本空了。

興許還剩下一些寶物,可那些寶物一時半會兒也換不來錢。

而黃河,又是非修不可。

黃河,已經成為了兄弟幾人,甚至朝廷上下共同的心病。

必須給他治了!

拖延不得半點!

若不是怕人說秦風邀買人心,這兩百萬兩白銀秦風自己都能出了。

好在秦棣先說了募捐之事兒,也算是讓朝廷上下一心治河。

坐在銅線簾後麵的慶皇也隨之開口。

“就按寧王說的做。”

“遵旨。”

戶部與工部的人對著高處齊齊一拜。

以往的慶皇,皇位上是沒有這銅絲珠簾罩著,將身體藏著若隱若現的。

因為慶皇覺得這很麻煩。

隻不過如今慶皇有些憔悴,便用此來遮擋,以免這群人精般的百官窺視。

珠簾遮擋,也能讓慶皇更添幾分神秘,變得更具威嚴。

秦風望著那珠簾,內心也在歎息。

“父皇是在擔心。”

秦風也不清楚父皇究竟在擔心什麼,但秦風清楚。

若是大哥還在,父皇哪怕已經蒼老無比,癱坐在那龍椅上,也不會用這銅絲珠簾來遮擋。

在這南方的民間,沒了嫡長子的老人,最容易被人欺負。

興許父皇正是在擔憂這個。

秦風握緊了拳頭。

他們跟父皇的關係再好,也終究取代不了大哥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

那不單單是父子。

還有慶皇對大哥的無儘期許,隻是如今這念響,都已經斷了。

朝堂之上。

基本上算是被兄弟四人,以及呂本、方孝孺、藍田等人主導。

呂本代表的是老文臣。

方孝孺代表的是朝廷清流。

藍田代表的則是勳貴與武將。

至於秦風四人。

代表更多的,都是慶皇。

或者說。

慶皇已經將一部分屬於皇帝的權利,分給了兄弟四人。

秦風曾提議組建內閣。

隻是慶皇仍舊不放心將權力交給外人。

兄弟四人,所代表的基本就等同於這個內閣。

這也是無奈之舉。

而若是等兄弟三人就藩之後,恐怕隻剩下秦博還留在京都了。

如今的秦博,也突然變得穩重了許多。

沒了兄長再當依仗,也讓他瞬間成熟了不少。

“可以以工代賑。”

秦博突然開口,背對著慶皇,站在百官之前。

“光給災民發放物資,終究不是辦法,最關鍵的,還是要給災民們活命的機會,以及重建家園的希望。”

“既如此,朝廷用於賑災的錢,有一部分不若直接變成修黃河的錢,受災的百姓們去修繕黃河,必然更加的儘心儘力。”

秦博此話一出,也讓朝廷眾人對秦博瞬間刮目相看。

以往的晉庶人,在朝堂上更多的像是個吉祥物。

或者說替慶皇跟太子盯著他們的人。

而如今。

秦博突然提出如此可執行的意見,讓不少大臣都震驚不已,甚至猜測秦博是否是在平日裡藏拙。

甚至……

他們覺得這話,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影子。

這話。

不像是該從秦博口中說出來的話。

更像是故太子所說的話,隻不過今日借著秦博的口,給說了出來。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