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不革命 > 第四三三章 風向又變了

第四三三章 風向又變了(1 / 1)

推荐阅读:

六月十六日上午的自由辯論,官吏代表突然立場鮮明的出擊,讓會議現場的三方戰況突變。

官吏代表協助貴族代表,配合壓製了民間代表的聲音,很快就取得了巨大優勢。

貴族代表們大多是喜氣洋洋的,心中覺得這些官僚果然還是有用的。

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隻有辯論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就開始貴族發現情況不太對了。

他們隱約覺得,那些官僚反對民間代表的理由,似乎開始慢慢的跑偏了。

有官吏代表說出了:就算是自由邦存在問題和缺陷,那也應該按照聖上和開國元勳的約定來調整。

也就是要圍繞具體的事務本身,擬定新的協議事項,這樣解決自由邦的問題。

比如說由大明美洲按察使和錦衣衛派出分支機構,監督和查處各個自由邦的貴族和官僚們的惡行。

比如說自由邦的案件可以繼續上訴到王國法院,由王國大法官也就是大明美洲提刑官審判,不受自由邦官員的乾涉。

而不是遇到一點問題,就直接要求改變自由邦本身。

那樣做等於直接否定了事實存在的自由邦,關鍵是否定了大明皇帝訂立的法律。

如果不是貴族代表們已經認定,這些官僚代表現在跟自己是盟友,本來應該本能的反對的這些建議。

現在他們隻能非常焦急的提醒這些隊友,現在不應該這樣去跟民間代表辯解和爭論。

官吏代表應該與貴族代表通力合作,應該首先將民間的代表完全壓下去,讓他們現在的呼籲變成無理取鬨。

最後再請皇子們根據會議現場辯論結果,做出一個不改變現有製度的決定。

然後再自行做一點點讓步安撫他們。

你們這些官僚,現在主動使用這種“退一步說”的語調呢!

特彆是人老成精的亞當斯,很快就意識到官僚們現在這是在故意對民間代表讓步。

讓接下來增加大量協議事項成為官僚和民間代表的共識。

讓貴族和民間的衝突,在官僚代表的建議下折中處理,也是皇子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這也正好是出是最符合官僚利益的結果!

官吏代表本能的反對民間代表直接掀桌子廢除自由邦,因為那可能會讓他們暫時失業甚至可能會長期失業。

官僚們不願意麵對那樣動蕩的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未來局勢。

但他們卻非常支持他們通過鬨事索要權力。

因為民間代表向傳統貴族們要來的權力,實際上就是他們未來能夠行使的權力,他們當然樂意獲得更多的權力。

這也是官僚的典型思考和做事邏輯。

昨天自己這批貴族們主動找官僚們談判,拉攏他們配合貴族們打壓民間代表。

結果他們就在配合之餘摻了私貨。

亞當斯的表情慢慢變得格外難看,但是卻又沒有什麼有效的應對方法。

這些官僚本來就不可能沒有私心,本來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配合貴族們,否則開始的時候也不會和稀泥了。

現在他們的私心符合民間的呼聲,大概率也符合王國朝廷的利益。

現在帝國和王國朝廷,自由邦的官吏們和議員們,民間的意見領袖們,他們三方的利益其實是趨同的。

他們三方都希望限製自己這些地方貴族的權力。

貴族們本來就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皇子們到來之前其實是危機感重重的。

所以在跟皇子們的公開見麵會上,亞當斯就提出了這件事。

是皇子們請示了皇帝之後,做出的不改變自由邦地位的承諾,讓他們這些貴族稍微放鬆精神了。

皇子們的安排隻是避免了公開的對抗,將對抗限製在現有平台和規則內。

這對於貴族們而言,甚至也可以算是好事……

因為如果公開對抗的話,朝廷、官員、刁民三方聯合討伐貴族,那後果不堪設想。

當初自己這些殖民地代表就是找到大明皇帝,帶著殖民地百姓跟著大明人趕走了英國人,自己這群人成了新的貴族。

現在這些官吏、議員、刁民們,可以直接模仿自己這些人當初做的事情。

與大明帝國朝廷或者美利堅王國朝廷配合,趕走自己這些掌控自由邦的前代貴族,然後讓他們取代自己的地位。

但是這種取代肯定不是完整的,而是有代價和損失的。

大明帝國朝廷和美利堅王國朝廷,是他們這個三方同盟的絕對主力。

他們這些人和當初的自己一樣,最多隻能算是打了個配合,並提供了聲勢以及合法性。

所以事成之後,絕大部分戰果會屬於大明和美利堅王國朝廷,他們這些人肯定無法完整接收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自己掌控的自由邦都會被完全廢除,最多能隻能剩下自治領的地位,甚至直接變成王國的省份。

他們這些人本身,隻能變成王國官僚並稍有晉升,很可能貴族頭銜都拿不到。

因為他們現在使用的口號,本來就是反對自由邦和貴族的。

不過對這些官僚們而言,那樣的結局也算是比較好的結果了,最起碼要比他們現在的情況更好。

王國朝廷是遠在太平府和紐約,王國朝廷無法時刻親自監督地方官員,隻能依賴其他官僚組成的監督機構去監督他們。

自己這些地方上的貴族,可是能夠隨時在身邊盯著他們的,他們隻能服從自己才能維持地位。

所以他們樂意配合大明朝廷,擺脫自己這種地方貴族的限製。

大明本土的曆史上,地方貴族逐漸消失,宗族也逐漸消失,中央朝廷的權威卻不斷上升,應該就是這種對抗的結果。

治理龐大的帝國必須使用職業官僚,而官僚們是天然支持中央集權的,高級官僚的地位會逐漸超過常規貴族。

現在美利堅王國朝廷與自由邦的矛盾,隻是大明曆史上出現過的政治進程的重演,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天下大勢。

“這也是真的是他媽的……讓人感到痛苦而又無奈的真他媽的見鬼的現實啊……”

亞當斯越是精明,越是世事洞明,心中就越是無奈。

大部分普通貴族代表,並沒有亞當斯這種清醒的認知,對於官僚們的反應有些不理解。

亞當斯想要在會議上跟所有貴族們解釋,也根本沒有機會和條件。

自由討論會議這樣進行了兩個多小時之後,現場的輿論趨勢已經基本趨向統一了。

民間代表們也已經意識到了,官吏代表們在配合貴族控製局勢的同時,也開始向自己讓步了。

官吏代表可以支持改革,但不能改太多,最起碼不能把自由邦本身掀了。

民間代表們最初的計劃,其實也是在會議上妥協。

直接改自由邦為自治領甚至省份本來就是開口價,肯定是要在會議上與貴族們討價還價之後再互相讓步的。

現在官僚代表或明或暗的點出來的方向,符合他們最初的想法。

是昨天上午的大優勢,讓他們很多人的情緒過度高亢,產生了可以“完勝”的幻想。

當時真的以為可以直接把自由邦改成省份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民間代表意識到“完勝”已經基本不可能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方案也理所當然的恢複了最初的方案。

現在有比較清醒的代表,就開始抓住官僚代表的話茬,把增加協議事項的事情咬住確定下來。

官僚代表們本來就準備這麼乾,所以隻是稍微招架推諉了一下,就基本應下了這樣的承諾,明確表示支持這樣做。

隻不過具體哪些事情可以成為協議事項,還要皇子們來決定。

朱靖坤看現場議論的差不多了,就宣布自由討論階段結束,今天上午的會議也暫時結束了。

禮儀大臣要求所有的代表起身,恭送皇子們離開會場。

朱靖坤帶著皇子們離開之後,現場的會議名義上是散會了,但是很多代表沒有馬上離開。

貴族、官吏、民間這三方的很多普通代表,在會議進行的過程中沒有時間仔細思考,對目前的局勢看的不是特彆的清晰。

會議上的三方似乎進入了比較混亂的狀態,但皇子們卻宣布自由討論階段結束了。

他們本能的詢問自己身邊的人,求助自己熟悉的比較有威望的人,斷斷續續的持續討論許久,才慢慢弄明白了當前的情況。

最為精明的那些代表,覺得除非皇子們有特殊的計劃,接下來的自由邦改革應該已經確定了。

後續需要討論的,隻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了,確實該總結了。

這種妥協的結果,是各方都不是非常滿意,但也是在大明的力量壓製下,各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

以後自由邦的官僚,不再隻屬於自由邦,應該會變成王國和自由邦雙重管轄。

因為讓王國朝廷安排人員,負責監督自由邦官吏的方案,現在已經基本上是確定的方向了。

現場的官僚,以及現場的民間代表,都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成為王國官僚。

現在這種形式的討論會議,都有可能成為某種先例。

以後民間輿論對自由邦有什麼訴求,都可能會出麵呼籲王國朝廷主持類似的會議。

這個會議有可能會變成自由邦的聯合議會。

不能算是王國議會,因為這個會議上沒有自治領和省份的代表,會議上也隻討論自由邦事務。

那現場的這些代表們,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會議,一起討論和爭執改革的方案。

因為這種理所當然的可能性,大部分人現在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滿,

不過也有少數性格比較激烈和極端的,就現場用自己的態度和言語來表達對其他人的不滿了。

但會議本身已經結束了,有人大吵大鬨也算是正常,也不影響會議本身了。

三方的代表去王宮的食堂吃了午飯然後稍作休息。

下午兩點會議繼續進行,朱靖坤宣布會議進入總結陳詞階段,讓貴族代表、民間代表、官吏代表依次發言。

貴族代表和民間代表的發言,與會議開始時候的陳述是一脈相承的,隻不過內容的重點發生了變化。

會議開始時候的陳述,是以說明問題和擺論據為主題的,現在變成了以解決方案為主題。

不管他們心中對未來的猜測如何,現在表麵上都還堅持最初的訴求和理由。

貴族代表們仍然堅持自由邦地位不可動搖,民間代表則是要求必須裁撤自由邦,另外設立省份或者自治領。

貴族代表和民間代表仍然針鋒相對,最後臣子的官吏代表似乎仍然是要和稀泥。

一邊承認現在自由邦確實有很多的問題,民間代表的訴求也是有道理的,一邊也認為自由邦的地位不應該變化,那是美洲功勳前輩和聖上訂立的基礎原則。

所以現在大家應該按照現有的製度,訂立新的協議事項來解決問題。

在這樣的基礎上,三個官吏代表依次站出來,各自拿出了幾條頗為具體的建議。

首先就是自由邦最大的問題,現有官方機構缺乏有效監督的問題。

可以在各個自由邦設立巡按禦史、按察使司、錦衣衛的分支機構,負責監督各自由邦的官僚機構。

禦史負責尋找和發現問題,接受百姓的投訴和控告。

按察使實施針對性的調查,宣布各類公職人員的失職行為,將證據和當事人移交王國法院審判。

王國法院,也就是提點刑獄司,向各個自由邦派出審判機構,專門負責審判官員、議員、法官、吏員的違法案件。

在這樣的基礎上,調整自由邦官僚的選拔體係,從根本上避免地方貴族大權獨攬。

將王國的統一基礎科舉製度擴展到自由邦範圍內。

自由邦的議員、官員、法官、吏員,都應該通過特定的科舉,拿到對應的功名之後,才能擔任特定的職務。

與此同時,議員、官員、法官、吏員可以繼續晉升,進入王國朝廷相應的機構任職。

然後是司法層麵的改革建議。

應該將王國法院列為自由邦最高法院的上訴法院。

自由邦的民間爭議案件,在自由邦的兩級法院審理結束之後,當事人仍然不服最終判決的,可以繼續上訴到王國法院。

王國法院由王國法官自行審理,不受自由邦法官和其他官員的乾涉。

最後是立法層麵的建議。

有王國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作為自由邦各方共同參與的立法會,根據王國法律訂立在自由邦通用的法律。

該機構同時負責協調各個自由邦之間相互衝突的法律。

自由邦自行立法的結果,或者是決定廢除特定法律的結果,都必須經過該機構的審核,然後才能在自由邦實施。

以避免自由邦地方貴族和官員對法律的隨意修訂為自己牟利。

三個官吏代表迅速提了一大堆的提議,要求非常的明確而且非常的敏感。

直接將官僚的選拔和監督權力,以及立法和司法審判權力,都事實上收歸王國朝廷所有。

官吏代表自己建議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管理,這似乎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其實隻是看上去是限製,實際上是給他們的權力鬆綁。

同時還將自己的地位與王國朝廷綁定,為他們的身份地位提供更高級的背書。

以後想要廢除他們的身份,隻能王國朝廷來做,自由邦沒有權力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