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不革命 > 第四三二章 官吏和議員代表的態度

第四三二章 官吏和議員代表的態度(1 / 1)

推荐阅读:

參加會議的民間代表,大多是“搖筆杆子”、“賣嘴皮子”的,像是記者、編輯、律師、作家等等。

他們本來就以直接辯論和闡述內容為生的,所以基本都是頗為能言善辯的。

曆史上的美國開國元勳們,本來大多也都是能言善辯的人,他們的成分主要是律師和商人。

這個世界的美國第一代貴族中,仍然有很多是這樣這樣的人物,比如亞當斯。

但是他們投靠大明之後成了貴族,開始逐漸學會了傳統貴族的頤指氣使,不再將純粹的辯論和商業能力作為基礎技能。

二代貴族更是越來越像傳統貴族,能力比之一代貴族更加的衰退。

會議現場的質詢環節,開始的時候頗為熱鬨,但局勢很快就變成了一邊倒了。

民間代表麵對貴族的質疑,基本都能條理清晰的解釋明白,讓貴族的質疑變得好像無理取鬨。

而當民間代表開始質疑的時候,又通常很快就將貴族代表問的啞口無言。

最後經常變成無賴式的回答:這是我們父輩與大明皇帝的協議,是我們父輩和美國的榮耀。

大皇子朱靖坤讓現場的代表各自問了三個問題之後,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了。

就宣布會議第二階段結束,會議也暫時停止,下午兩點重新開始,將直接進入第三階段。

所有代表起身,首先恭送皇子們離開,然後各自起身去王宮的食堂吃飯。

民間代表們起身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喜氣洋洋的狀態。

在他們看來,皇子們安排的會議,就是一次辯論會,看現在的情況,自由邦貴族已經必敗無疑了。

下午的辯論會更加的直接,要讓普通代表提出谘詢,還可能進入自由辯論環節。

現在按照最嚴格的規則互相谘詢,貴族的代表就已經招架不住了,到了更寬鬆的環節他們更加頂不住。

在民間代表們看來,既然這場辯論他們必定會贏,那辯論結束之後,那自由邦改自治領的議案,自然也肯定能夠執行的。

他們覺得光明的未來已經在向他們招手了。

而貴族代表們大多陰沉著臉,不過他們卻並沒有太過驚慌,反而帶著幾分輕蔑。

因為皇子們已經向他們通過氣了,無論這場公開的會議結果如何,自由邦的地位都是不會變的,不會變成自治領。

所以他們覺得現在這些刁民怎麼鬨都沒有用的。

不過他們也同時已經答應了,這次會議之後終究是要做出一些讓步的。

這些刁民鬨得越歡騰,皇子們迫使自己讓步的幅度就可能越大,所以他們當然也高興不起來。

兩幫人各自帶著不同的情緒,同時也都等著最後的決定,現在都互相都離得遠遠的。

把和稀泥劃水的官吏代表夾在中間,三波人各自抱團離開了大殿去吃飯。

當天下午兩點,會議再次開始之後,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民間代表上午預料的那樣。

民間代表再次輪流上陣火力全開,把貴族代表駁的說不出話。

但是優勢大了的時候人就容易驕傲,人驕傲自滿了就容易做出不合適的事情。

民間代表發現噴貴族很輕鬆的時候,就有人順帶著噴了一下官吏代表。

關鍵是他們有人大聲斥責,說這些官吏大多也是不稱職的。

要麼是貴族的走狗,要麼就是單純混飯吃的,根本沒有將公共事業作為自己的理想。

關鍵是他們並沒有為普通百姓主持正義。

改自由邦為省份或者自治領之後,肯定要按照王國的法律通過科舉選拔。

這些話說的沒有什麼問題,就是自由邦官吏的實際情況。

關鍵是,把這些現有的官吏趕走,也恰好符合現場的民間代表的利益。

他們可以取代這些官員,直接當上新設立的治領或者省份的官員,或者是地方議員。

所以有代表說出來這些話後,普通的民間代表馬上送上了掌聲。

隻不過這種表態卻破壞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現場官吏出身的代表們,本來大多是劃水狀態,想要保持兩不沾的態度。

如果民間代表的辯論勝利之後,皇子們傾向於支持民間代表的訴求,要求直接將自由邦改為自治領。

那自由邦的貴族們肯定是不會直接答應的,他們一定會用各種手段展開對抗行動的。

雖然不一定是武力對抗,但是民間和官方的各種手段肯定會有。

對抗一旦開始,自由邦官吏們就要站隊了。

如果他們站在民間代表這一邊,那隻能跟現在的貴族們直接決裂了,貴族自然不會再雇傭和支持他們。

他們現有的工作自然也就沒有了。

而國王和朝廷未必能夠馬上掌控所有自由邦,極大概率不可能馬上給失去工作的他們安排好工作。

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會暫時失業。

就算是國王和朝廷最後勝利了,自由邦成功改成了自治領,他們未必能夠維持現有的地位。

國王和王國朝廷未必完全信任他們,他們很多人都是依靠貴族的關係上位的。

如果他們站在貴族一邊,那現在肯定不能跟貴族們對著乾。

如果皇子們最終沒有支持民間代表,反而決定支持貴族們,不改變自由邦和貴族的地位。

那官吏們還要繼續在自由邦當官,繼續給貴族們乾活呢。

那他們更加不能得罪貴族了。

這些官吏本來是應該支持貴族們的,要讓他們反過來支持民間代表的條件非常脆弱。

第一,民間代表在辯論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第二,皇子們和王國朝廷都支持民間代表,決定改自由邦為自治領或者省份。

第三,王國朝廷在與自由邦的對抗中獲勝並迅速控製局勢,成功將自由邦完全改為自治領或者省份。

第四,作為官吏的他們也站隊王國和民間代表。

第五,王國政府將他們直接留任,擔任新成立的自治領或者省份的官員。

這些條件是遞進的,全部滿足的難度非常高,關鍵是中間的任何一環崩了,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

他們現在擺出兩不沾態度的真正原因,隻是因為現在民間代表的聲勢太大了,有很大概率會真的引發皇子們推動的改革。

那樣他們就不得不站隊到皇子和民間一方了,隻是在真正塵埃落定之前,他們不敢公然表態而已。

結果現在民間代表直接說,就算是自由邦改成自治領了,他們也不能留任。

那他們支持民間代表的脆弱條件就直接崩潰了。

很多官吏代表很快就想到,如果皇子們因為民間代表的呼籲,就開始了自由邦改革。

關鍵是在民間代表的配合下完成了改革,那這些民間代表在改革的過程中和之後,必然獲得巨大的聲望和話語權。

他們未來的地位接近於原有的貴族,甚至可能成為新的貴族。

有人意識到,隻要自由邦的改革開始了,他們無論如何都無法保持現有的收入和生活了。

官吏們最不想麵對的就是沒有確定路線的改變。

那麼,如果他們完全占貴族,堅決反對自由邦改革的話,有沒有機會阻止改革呢?

皇子們都是剛來美洲,關於美洲的情況也要通過他們了解。

關鍵是,如果貴族和官員全都反對,他們真的會冒險支持自由邦改革嗎?

大概率是不會的吧?

於是本來大部分隻想和稀泥的官員代表們,開始有人比較鮮明的支持貴族自由邦,反過來攻擊民間代表了。

普通官員和吏員,本來也是擺弄文書的專家,議員更是要有辯論能力,他們都要能夠糊弄住貴族。

所以官吏代表們的辯論水平明顯比貴族們普遍高一些,與民間代表之間也沒有等級差距。

關鍵是官吏們更加的“專業”,能夠拿出很多衙門、法院、議會工作中的困難,來堵民間代表質疑的嘴。

同時用這些具體的困難和問題,去質問民間代表們“你懂不懂”、“你想得太簡單了”。

官吏們開始幫貴族們說話之後,會場上的局勢也稍微偏轉了一些。

隻不過大部分官僚都沒有拿出全力,很多官員還想要繼續觀察風向,關鍵是看皇子們的傾向。

以至於總體上還是民間代表稍微占據優勢,隻是不能壓著貴族們隨便噴了。

貴族們因此稍微鬆了口氣,但也看得出官吏並沒有用全力,仍然在觀望更多的具體的動向。

當天下午的會議非常熱鬨,普通代表的谘詢持續到了下午五點。

朱靖坤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再次開口宣布會議第三階段結束,會議本身也暫停,明天上午九點繼續。

朱靖坤宣布之後,還是皇子們先離場,然後各方代表分彆退場。

這次三組人的狀態跟中午就截然不同了。

民間代表們總體上仍然比較樂觀,但也沒有上午那麼的歡欣鼓舞了,有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策略出問題了。

代表們離開王宮之後,馬上繼續聚在一起討論,處理當前的情況並做好接下來的預案。

有人理所當然的提出,不應該攻擊官吏代表們的。

大家應該集中火力攻擊自由邦貴族,先在會議上取得絕對優勢,將自由邦改革的事情確定下來。

雖然在改革的時候應該清理這些官吏,但他們之中也是有可以拉攏的對象的,所以現在應該暫時不要將他們整體牽扯進來。

不過大部分人仍然沒有意識到,在直接攻擊了官吏代表之後,再想要讓對方恢複中立,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最起碼要親自去解釋和說服,要組織一些能夠說得過去的說辭,而不是單純的“停止攻擊”。

畢竟,在他們看來,他們現在仍然是占據優勢的,隻是差距縮小了而已。

與此同時,貴族們的反應就快多了,雖然現在的議會論戰能力衰退的厲害,但卻還有幾個擁有實際鬥爭經驗的老東西。

特彆是垂垂老矣的亞當斯,年輕時候就是十三個殖民地最著名的律師,還直接參與了對大明的外交。

下午的會議結束之後,亞當斯帶上了另外幾個自由邦的貴族,以及自己的兒子一起出麵,主動湊到了官吏代表的人群中。

邀請各個自由邦都安排一兩名代表,與自己共同用晚餐並討論一些事情。

官吏們本來是兩不沾,同時不想得罪貴族的,今天下午之後更是傾向於貴族了,現在自然不會拒絕這種邀請。

特彆是受邀的還有馬薩諸塞本地的議員,他們更加不會駁了亞當斯這個老頭的臉麵。

然後當天晚上,在紐約城最大的酒樓的包廂裡麵,亞當斯跟這些人酒酣耳熱之後,就跟他們透漏了關鍵的消息。

多次暗示他們,皇子們其實已經私下裡表態了,未來自由邦的地位和性質都不會變。

同時亞當斯還故意誤導官吏們,讓他們認為皇子們不想在自由邦製造衝突,所以才不想改變自由邦的狀態。

最多是針對性的增加協議事項,解決民間商人想要解決的具體事情,安撫那些鬨事的刁民的情緒。

這些刁民在會議上把事情鬨得越大,最後添加的協議事項可能就會越多,未來他們這些官僚們麵對的麻煩也就越多。

所以建議官僚們繼續跟貴族們站在一起,儘可能的全力遏製這些刁民的瘋狂。

如果能在會議上完全把這些刁民壓住,那就真的有機會基本不改變現在的局勢,這對貴族和官僚都是最有利的。

亞當斯也是人老成精了,雖然現在說話不利索了,但是卻恰好可以營造神秘感。

幾句話就讓幾個官員和議員相信了自己。

其實更重要的底層原因,是不改變現在的格局的方案,本來就符合官僚的利益。

皇子們不想激化衝突,也符合他們的判斷。

在官僚的邏輯鏈內是完全正常的,隻要外部稍微有點信息催化,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亞當斯舉行的這次晚餐很快就結束了,現場的官僚和議員代表趕緊去找各自自由邦的其他代表,把得到的消息告訴他們。

“皇子們不想在自由邦惹出麻煩來,所以不想改變偶自由邦狀態。”

這個消息在當天晚上陸續傳到了絕大部分官僚和議員代表們的耳中。

到了第二天上午九點,紐約王宮大殿裡麵,所有的代表再次進場,等待皇子們到場。

朱靖坤再次宣布會議開始,並直接進入第四個環節,也就是自由發言環節。

雖然是名義上的自由發言,但也是要先舉手並獲得議長的許可,才能開始說話。

不過任何人說話的時候,其他人都可以舉手質疑,也可以表示讚成。

與此同時,貴族、官僚、民間三種代表輪流發言,每個群體每次隻能有一個代表發言。

今天上午的會議一開始,現場的局勢就跟昨天截然不同了。

民間代表本來的激化,是先集中火力繼續攻擊貴族,先不跟官吏代表們糾纏了。

結果官吏代表完全領情,一開始就直接把槍口對準了民間代表,開始全力支持自由邦和貴族。

官僚天然厭惡改變,有了可以維護現有秩序的機會,有了準確度足夠的信息,他們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

昨天還覺得自己有優勢的民間代表們,忽然被官僚集團的攻擊給打懵了。

反倒是貴族有了空閒,開始給官僚代表們打配合,隻要能夠提供聲勢和信息上的支持。

民間代表們措手不及,應對有些混亂,三方的態勢逐漸逆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