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40章 五女入宮

第40章 五女入宮(1 / 1)

推荐阅读:

隨著徐庶吩咐下去,數名侍衛從正堂門口外離開,往樊城內四處報信去了。不多時,懷集將軍申耽、偏將軍文岱,以及中軍內的典滿、李基、鄒軌、王頎四將,紛紛來到堂內聽令。

至於逯式,徐庶不打算給他任何作戰相關的分派。

清了清嗓子後,徐庶朗聲說道:“昨日諸位作戰辛苦。本將體諒諸位,這個時辰才請你們過來議事。都醒酒了吧?”

一陣轟笑過後,眾人紛紛表示無虞。

徐庶這才笑著點了點頭:“申將軍!”

“屬下在!”申耽向前邁了一步,抱拳行禮聽令。

“命你率本部士卒三千,明日一早沿漢水北上,擇機收複山都、築陽二城,並尋找可用渡口。若遇吳軍,隨時稟報。你部其餘士卒,留在樊城軍營之內,本將另有安排。”

“遵令!”申耽十分痛快的應了下來。

他昔日從新野隨徐庶南下的八千人中,兩千人留在了鄧縣守城,昨日臨戰之時又損了一些,還要負責打掃昨日戰場,以及城外吳軍留下的營寨。能給他擠出三千人來,已是不錯。

“左石!”徐庶側臉看了下堂中角落中立著的左石。眾將的目光也隨之看向了左石,就連左石自己都覺得驚訝。他不過是一曲長,如何能在諸位兩千石將領麵前被徐公點名呢?

“屬下在!”雖說有些意外,但左石並不膽怯。

徐庶從容道:“校尉衛先戰歿,其部餘下的千人無人統領。本將表你為彆部司馬,除你本部的百騎之外,再統領這一千人,為本將本部。”

“屬下遵令!”左石抱拳大聲應下,聲音中還透著些許興奮。

牽招在旁微微一笑,卻沒有說什麼。徐庶從鄴城領百騎來荊州,一直以衛勝所部兩千人為本部,如今又多了衛先曾領的千人。衛家兄弟二人雖然戰死一人,可運勢這就來了。

“至於武衛營諸將及文將軍,”徐庶繼續說道:“你們這幾日先暫時整訓士卒,激勵士氣,漢水以北的淯口塢尚由吳軍把守,旬日之內,或許再戰,先做好準備。”

“遵令!”眾人紛紛應下。

議事已畢,將領們從堂中魚貫而出。而徐庶與牽招二人,也踱步走出府內,走到城牆上去眺望江景。

……

許昌城外十裡之處,侍中裴潛領著中領軍營中的一百名騎士在此等候。裴潛未時初刻就到了此處,等了足足有一個時辰,日頭漸西,一支百餘人的隊伍才從官道西麵行來。

裴潛見狀,抬手示意身後隨著的騎兵都伯停住,獨自一人步行迎上前去。待看清了為首騎馬之人的麵孔後,裴潛笑著拱手說道:

“我怎麼都沒想到,竟是曹公親至,見過曹公。”

“哎呀,裴侍中。”宗正曹恪隨即下馬,快步走上前去,笑眯眯的說道:“竟是裴侍中來迎,見了閣下,老夫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裴潛說道:“哎,這是曹公的差事,我隻是來迎接而已,還是曹公說了算。快請入城吧,陛下已在許昌宮裡等候多時了。”

“好,好,裴侍中請。”曹恪含笑捋須:“你我二人一同上馬入城。”

“理應如此。”裴潛點頭。

宗正曹恪和侍中裴潛二人策馬並行,裴潛帶來的百餘騎卒也在左右兩側和前後護衛了起來。

隊伍中五輛馬車前後排列,車簾低垂,從外麵完全看不到內裡人影。隻不過雕花的馬車門框和門簾上繡著的花朵紋飾,還有門前垂著的彩色綴珠,似在象征著內裡乘客的不一般。

眾人和車駕緩緩駛入許昌,而後又徑直朝著許昌宮的方向駛去。

書房門口,內侍官畢進小聲說道:“啟稟陛下,裴侍中派人來報,說城外所迎車駕已經入了許昌城。”

“好,朕知道了。”曹睿點頭應下,轉頭看向了堂中坐著的司馬懿和衛覬二人:“司空和衛尚書先回去吧,青、徐二州各郡縣的盤點還沒完,明日巳時再來朕這裡。”

“遵旨,臣等告退。”

衛覬年邁些,司馬懿雖為上司也要稍微攙扶著他。二人並排而走,左近數丈內都無人,司馬懿邊走邊笑著說:“伯覦公,昨日你我二人在此處忙到深夜,今日還未到飯時就被攆走了。臣子麵孔,實在不及美人嫵媚啊。”

衛覬也笑了幾聲:“許是太後看我等臣子都帶了家眷來許昌,擔心宮中枯寂,故而也為陛下增補了些。”

“仲達,老夫聽說你也隻帶了一妾來許昌?”

司馬懿微微點頭:“我將伏氏帶了過來,還有幼子伷兒。伯覦公也知道,自從洛中出了故鐘太傅家中的事情後,各家大婦似都學到了經驗。我妻春華,也始終在家中拿鐘家婦人和鐘毓的事情,明裡暗裡的點我。”

“這……”衛覬想了一想:“倒還有些神似。”

司馬懿歎了一聲:“誰讓我有師兒、昭兒兩個好兒子呢?對了,伯覦公,你家瓘兒有十歲了吧?”

“十歲整了。”衛覬捋須說道:“子上在許昌屯田是吧?何時回許昌見你?”

司馬懿道:“沒幾日了,下月月初便回。到時我府上會有家宴,伯覦公帶著瓘兒也一起來。”

“我知曉了。”衛覬道:“到時也讓衛瓘見一見子上,仲達養子,的確得法。”

司馬懿笑道:“不敢自矜啊,前麵門檻,伯覦公慢行。”

……

入夜,曹睿在宮中也開始用起了晚膳。與平日不同的是,今日晚膳一同用餐之人格外的多。

已在許昌宮內的五名嬪妃,曹睿隻叫了位階最高的郭瑤郭婕妤來。

“妾陪陛下今晚用膳,可是有些妒忌的緊呢。”郭瑤一邊給曹睿斟酒,一邊撒嬌般的說道:“許昌不比洛陽,妾還想著陛下在許昌隻寵妾一人,今日便又要來五人與妾爭一爭了。”

曹睿嗅到了郭瑤身上的熏香,調笑著側臉看向郭瑤:“洛陽宮中由郭太後管,許昌宮中由郭婕妤管,郭姓女子怎得有這般好運氣?”

郭瑤笑道:“陛下愛妾,妾自然有好運氣。”

殿門外傳來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郭瑤一邊為曹睿揉著肩膀,一邊小聲說道:“許是那五名女子來了。陛下要不要宣她們進來?”

曹睿輕笑一聲:“那好,便讓她們來吧。”

郭瑤朝外吩咐了一句,候在門口的畢進便帶著五名女子入內。五女緩緩站成一排,畢進問候了一聲便告退出門,還將殿門給關上了。

曹睿看著或是緊張、或是拘謹、或是好奇的五名女子,開口說道:

“太後將你們從洛陽送到許昌宮中,你們五人都知道所為何事吧?不論你們是太後分派的,或是為了家族來的,朕都給你們一次機會。有沒有人想走、不願入宮的?現在說來也不遲。”

這種尖銳的問題,讓這些剛入宮的女子們又如何敢答?紛紛沉默以對,不敢發出半點聲音。隻有站在右邊第二位的女子開口說道:

“陛下,太後在洛陽已經往妾家中送了聘禮,妾又已經到了許昌宮裡,如何還能出的去呢?嫁夫從夫,妾萬望陛下憐憫。”

曹睿笑了一聲,扭頭看向一旁的郭瑤:“瑤兒,你初到朕身邊的時候可是羞澀得很,和朕說話也沒這般爽利。”

郭瑤垂目應道:“妾起初不過是一宮中侍女罷了,僥幸隨侍陛下身側,又非大族出身,哪來的膽識能這般和陛下說話?”

曹睿不以為意,看向方才說話的這名女子。明眸皓齒、眉眼可人,隱隱有些書卷氣,倒是與毛、孫、郭三女的氣質並不相仿。

“朕該如何喚你?太後雖將你們五人的名字在書信中說了,可朕還不能對應起來。”

“陛下,妾身姓羊名徽瑜,兗州泰山郡人。”

曹睿盯著羊徽瑜的眼睛,佯作質問:“羊衜是你父親?他在壺關為朕管著上黨郡,你入宮之事又是如何定的?莫非你父親不知?”

羊徽瑜欠身一禮:“稟陛下,妾身入宮之事,是太後與家母一同定下的,而後快馬告知了家父,家父自然同意。”

曹睿追問:“太後怎麼認識你母親的?”

羊徽瑜略微抬頭,目光剛與曹睿對視,便有些羞澀的移開了:“家母姓蔡諱貞姬,姨母諱昭姬,常與太後共論音律,因而得識。”

曹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此前在洛陽的時候,曹睿就注意到了馮媛與郭太後之間的緊密關係。郭太後說要再選妃之時,曹睿就猜到了郭太後自有心思,卻沒想到是將羊衜之女送入了宮中。

不過此女對答落落大方,相貌極佳,確實與平常女子不同,曹睿心中竟也一時不怪郭太後了。

曹睿伸手指向最右一女:“你們一一與朕說下姓名,從你開始。”

“是。”最右邊的女子顯然緊張的多,微微咬著嘴唇,聲音也有些發抖的感覺:“妾姓任名淑,籍貫河南中牟。”

曹睿微微點頭,此女是故長水校尉任峻的孫女。官渡之戰時,任峻為武帝曹操負責軍備糧草,屢受重任,曹操還將自己從妹嫁給了任峻。

若細細論起來任淑還與曹氏有些稀薄的親緣在,不過在這個年代看來,已然無虞。

羊徽瑜方才說過了,自然跳過。

第三位女子欠身一禮,輕聲細語的說道:“稟陛下,妾身姓鄭名芷,河南開封人。”

此女便是禦史鄭袤家中的次女。鄭袤之父為鄭泰,其叔喚作鄭渾,正是如今的魏郡太守。

曹睿輕聲說道:“鄭渾是你叔祖對吧?”

“是。”鄭芷怯生生的答了一句:“正是妾身叔祖。”

曹睿道:“前任潁川太守董胄去了幽州替朕守邊,朕十日前就命尚書台將鄭渾調到潁川為郡守,倒也是一巧合了。”

“陛下說的是,確是巧合。”

此女言語終是比不上羊徽瑜,曹睿也並不放在心上,反倒又問起了羊徽瑜:“徽瑜,朕問你,你是想讓你父親清閒些還是忙碌些?”

羊徽瑜愣了幾瞬,不知曹睿是何用意,片刻後方才說道:“妾希望妾父親身體康健就好,忙碌也好、清閒也罷,並不是妾能勸動的。”

曹睿笑道:“羊衜在上黨多年,政績上等朕也知情。且罷,朕就抬舉你父親一下,讓他去魏郡做一任太守吧。”

“是。”羊徽瑜輕聲回道。

曹睿起了一絲好奇之意:“徽瑜,你可知道上黨郡與魏郡的不同?魏郡乃是舊時魏國本郡,大魏五都之一,幾乎是天下最好的太守去處!”

羊徽瑜想了幾瞬,從容答道:“妾在家中之時,母親曾與妾說過,若入了宮後,朝中之事勿聽勿問,隻侍奉陛下就好。妾父親任職是朝中之事,妾不敢問,也不敢言。”

“哈哈哈哈。”曹睿笑了數聲,搖了搖頭:“太後好眼力啊。”

說罷,曹睿看向後麵兩女:“你二人誰是溫芳,誰是相裡繡?”

最後一名女子比前麵四女都高出約半個頭來,細著聲音答道:“陛下,妾是溫芳。”

“妾是相裡繡。”第四名女子接著說道。

曹睿側臉看向郭瑤,笑道:“也是有趣。太後為朕選了五女,兩女家在河南尹,兩女家在並州,剩下一女父親還在並州為任。想來是選的急了些,沒來得及向外去問。”

郭瑤輕聲答道:“太後既然選了,那便是有太後的道理。”

“應有道理。”曹睿揮了揮手:“你們都入座吧,勿要拘謹,與朕同桌而食,今日嘗一嘗宮中禦膳。若有何問題,隨時可問於郭婕妤。”

“多謝陛下。”五女紛紛行禮。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