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22章 戰機忽現

第22章 戰機忽現(1 / 1)

推荐阅读:

等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全琮部的八千士卒趕到步騭處,與步騭所部匆匆結陣的時候,徐庶已經推進到樊城西北五裡處了。

“賊軍勢大,卻又不攻,如之奈何?”步騭向一旁的全琮問道。

全琮仰頭朝著西邊揚了揚下巴,開口道:“都已經申時了,按方向來看,他們必定是從鄧縣的方向而來,待不了太久的。”

“那我等在此列陣等候魏軍退卻,還是迎向前去?”步騭又問。

全琮冷哼一聲:“我全子璜統兵從不膽怯,這種坐等敵軍退卻的事情,非我所能為之。還請右將軍率部與我同行,率軍前出迎敵相拒!”

“好。”步騭輕輕點頭:“你從大營處帶來八千士卒,我抽了四千出來,合兵一萬二千,想來已然無懼。”

並非步騭軟弱,而是他所部的軍隊大都在營寨中分散駐守,也隻能臨時抽出四千兵來。全琮兵多,又從吳王孫權處來,還是要聽一聽全琮意見的。

步騭此人,算得上是典型的淮泗士人。步騭籍貫為廣陵淮陰,就是前漢大將軍韓信的故鄉。漢末亂起之時,步騭孤身入江東,在建安五年投奔孫權任官。

建安五年,也是孫策被許貢門客刺殺、孫權繼位的一年。步騭的履曆與孫權掌權的時間線完全重合,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心腹。征交州、平荊南,步騭多年頗有辛勞。雖然並非是對魏、對蜀的前線大將,但步騭穩定後方的軍略成績,也讓他得到了右將軍的封號,與左將軍諸葛瑾並列在前。

伴隨著一陣緊湊的金鼓聲,一萬二千吳軍分為左右兩翼,齊齊向前。全琮所部八千人在右,步騭四千人在左,朝著魏軍迎去。

臨敵應戰,首要之事就是不能輸了氣勢。方才魏軍騎兵在城下巡視近乎羞辱,全琮與步騭二人若不做出些反應來,就真貽笑大方了。

可不論是北麵的徐庶,還是南邊的步騭、全琮,竟似保留著一番默契一般,隔著一裡遠的距離遙遙相對,全然都無主動攻上前去的意思。

對魏軍來說,今日不過是向吳軍示威。而對於吳軍來說,此時兵力更少、又是臨時調兵來此,吳王處並未妥善安排戰術,不應馬上臨戰,迫敵退走即可。

隨著天色漸晚,徐庶率部主動後撤。全琮與步騭二人商議了一番後,也並未追擊,而是從容向後退至營寨附近。

入夜,魚梁洲吳軍大營,中軍帳中。

“大約兩萬魏軍?子璜看仔細了?”孫權麵色整肅的看向匆匆乘舟趕回的全琮。

“臣看清楚了。臣在西而右將軍在東,都認為約是兩萬之數,不會出錯。”全琮點頭道。

孫權眉頭微皺:“既然是兩萬魏軍,子璜與步將軍隻領兵一萬餘,敵軍兵力占優,敵將不攻倒是怪事,與尋常魏將的戰法並不相同。”

“明日需再試探一番,不知這支魏軍動向來意,孤不得安。”孫權語氣篤定的說道:“明日清晨,孤親率一萬步軍,與子璜同至樊城西北,好生探一探魏軍的虛實。”

“至尊要親至?”全琮略有些詫異,帳中的是儀、胡綜、諸葛瑾等人也儘皆詫異。

“不錯,莫非孤不得去嗎?”孫權捋須笑道:“背靠漢水臨敵作戰,又有何懼哉?孤親率萬軍為你後援,明日如若魏軍再來,子璜放手去戰便是!”

“臣遵令!”全琮拱手應道。

一旁的是儀、胡綜、諸葛瑾等人,也並未出言勸諫。自從數年前的皖城之敗後,吳王在軍事上越來越獨斷。征兵駐防之事也好、統兵征伐之事也罷,一旦做出了決定,就不容任何人出言更改。

若談到領兵作戰,孫權的心態也是複雜而又矛盾的。

孫權雖然不善統領大規模的軍隊,但若論起個人武勇和臨敵意氣,孫權都不缺少。建安二十年孫權在逍遙津被張遼所破,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孫權讓大軍先撤,自己主動領兵斷後,被張遼看破戰機發動突襲,這才麵臨危境。

這次襄樊作戰,無論是從戰場布置也好,還是後勤保障、水軍優勢來說,吳軍可謂是占儘地利。孫權此時的心理優勢,也是來源於此。

如果要向更深一層探究的話,孫權經曆了陸遜領兵慘敗之事,在個人安危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還是想要親自臨敵去看一看實情。

翌日天剛破曉,吳軍再度從魚梁洲大營行船向西,襄陽城中的魏軍守軍也看了個仔細。

趙儼依舊站在城頭,捋須問道:“那便是孫權坐舟了?”

隱蕃答道:“趙公所言不錯,正是孫權樓船。如此誇張的彩飾和形製,船體也比尋常樓船更大,定是孫權本人前來。”

趙儼轉頭看向隱蕃、牛金二人:“昨日午後吳軍行船,你們二人也都看到了。接連兩日向樊城增兵,除了北麵臨敵,老夫看不出還有什麼彆的原因了。”

“嗨,都不用趙公說,定是北麵來援了。”牛金笑道:“昨日增兵,今日又增兵,恐怕增援還不會少。”

“趙公,孫權現在運兵向樊城,這般熱鬨,屬下給孫權送些禮物才是。”

趙儼當即應聲說道:“今日戰機已現。吳軍大營接連兩日調兵,趁著孫權所部即將下船之時,吳軍各部兵力已定,數個時辰內來不及調派,到了擊破城下吳軍的時候了。”

“叔才。”趙儼平日溫和的雙目,竟一瞬間變得淩厲起來:“本都監命你率軍八千,出襄陽東門進擊城東碼頭,兩個時辰內拔除敵營,不得有失!”

牛金當即拱手相應,神情也無此前的放鬆,顯得異常嚴肅:“謹遵都監將令!屬下這就去整軍安排,兩刻鐘後出城擊敵!”

“且去!”趙儼指了指城牆台階的方向。

“遵令!”

牛金邁著大步離去,身上的精氣神都變了,多了些不知是臨敵前的莊重,還是聞戰則喜的興奮。

隱蕃在一旁拱手:“都監在襄陽困守半月,今日戰機已現,正當今日功成!”

趙儼點頭:“這些時日,城中隻守不攻示敵以弱,好似隻有三、四千人一般。吳軍隻在襄陽城外留了萬人,他們自己估算錯了,苦果便要自己服下。”

“孫權兩度向樊城增兵,觀其船隊、看其形製,恐怕此戰非小。數個時辰之內,吳軍當是顧不得襄陽城外的。從城下至吳軍營壘,不過區區一裡,這已足夠。你我二人就在此處,觀牛將軍功成就是!”

“甚好,在下就陪趙公一起。”隱蕃從容答道。

趙儼捋須:“此番戰後,叔平當是要回朝中任官的。你又年輕,又做下這般大事,想來陛下和吏部也會問問你自己的意見。”

“欲在朝中,還是欲在軍中?”

這還是隱蕃入襄陽的數日以來,趙儼第一次問及這方麵的事情。

隱蕃想了幾瞬,拱手說道:“在下曾在洛陽聽聞趙公事跡,若以趙公來看,在下適合做個什麼官職呢?”

“你倒聰明。”趙儼笑著搖了搖頭:“那是三十餘年之前了,建安二年老夫投奔武帝,被任了朗陵縣長一職,也因此隨李通李文達一起平定盜匪,這才漸漸入了武帝之眼。”

“而後的事情,就是換著地方任職,做些不同的事情罷了。”趙儼微微仰頭看向天空,語氣中也滿是感慨:“此前天下多戰事,老夫在軍中為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河北已定,吳蜀疲弱,想來天下平定也不那麼遠了。能留在天子腳下,還是要比外任好些。”

“多謝趙公提點,在下銘記在心。”隱蕃恭敬施了一禮,而後站直腰來,立在趙儼側後方不動,與他一齊眺望漢水。

“時間差不多了,牛將軍此時應該要出城了。”兩刻鐘後,隱蕃提醒道:“趙公不若移步東城牆來觀戰?”

“好,叔平與老夫同去。”趙儼頷首。

襄陽城比樊城更大,守備起來也更容易。加之諸葛瑾前幾日攻城,在隱蕃潛入城中之後,吳軍主攻樊城,使得城外的諸葛瑾以困城為主要目標,攻勢也愈來愈緩。

牛金在城內集結完好,開城後迅速列陣東進、朝著城東碼頭和碼頭以南的多個營寨突進,安逸了幾日的吳軍也一時難應。諸葛瑾努力從其餘各處調度,卻還是一時難應。

不過半個時辰,牛金所部就已突入了四個營寨。襄陽城東,最北麵的碼頭處、和南邊的三個營寨內的吳軍,儘皆陷入危局。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