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14章 攻伐揚州

第14章 攻伐揚州(1 / 1)

推荐阅读:

薑維拱手問道:“將軍,屬下有一事不明,還望將軍解惑。”

滿寵點頭:“說來!”

薑維道:“若是朝廷強行抽胡人為兵,若戰時損傷大了些,步度根、素利這些胡酋豈不會離心離德?屬下家中久在隴西,羌人各部應征從軍之時,若是損傷多了,族中也不會容他們繼續作戰的!”

“哈哈哈。”滿寵捋須笑道:“伯約還是過於忠厚了。”

薑維的神情有些發懵,曹爽更是摸不清狀況。

滿寵道:“羌人與鮮卑、烏桓這些胡人相差甚遠,反倒與漢人類似。而那些草原諸胡,真正心懷遠誌的人能有幾個?大多都將族中屬民視為私產而已。”

“朝廷給了他們爵位,賞了他們俸祿,讓他們在草原上得享富貴。既然是私產受損,在財帛上給他們補充撫恤足夠,也就是了。”

薑維、曹爽二人儘皆感慨。

滿寵說:“不說胡人的事情了,單說你們二人。這次獲了軻比能首級,本將自然是要向陛下為你們報功的。”

“昭伯,伯約,你們二人和長思三人,誰可為首功,誰又次之?”

薑維聞言當即起身,拱手說道:“稟將軍,此番進兵是昭伯率部擄獲軻比能首級,自然是昭伯該為首功!”

當著大魏前將軍、西閣閣臣滿寵的麵,薑維將功勞讓的乾淨利落,一瞬都沒耽擱,可謂機敏異常。

而曹爽則是愣了幾瞬,同樣起身開口說道:

“稟將軍,當日將軍派我們三人一同北上,曾與我等明言,遇事由三人共同商討。”

“伯約與屬下同戰,隻不過分配不同。長思兄讓馬斷後,無他則不能功成。”曹爽言辭懇切的拱手道:“此乃三人共立之功,三人相同才是,屬下不敢竊居首位,還望將軍明鑒。”

滿寵略一捋須:“你二人的說辭本將都知曉了。各自回營吧。”

“遵命,屬下告退。”軍中作風雷厲風行,二人也未耽擱,告辭滿寵之後緩步退出帳中。

中軍帳外夜色如幕,甲士往來梭巡,曹爽與薑維二人並肩同行,朝著自家營寨走去。

二人聊著聊著,時不時的開懷大笑起來,一個謙讓一個磊落,配合起來倒也相得益彰。

在營門處的崗哨前麵,曹爽在光亮處停下腳步。薑維見狀也同時停下。

“昭伯何事?”

“伯約兄,我確有一事想問。”曹爽借著火光直直看向薑維的眼睛。

薑維隻覺曹爽有些古怪:“想問便問就是了,怎麼這般陣仗?”

曹爽道:“我為大將軍長子,又是曹氏宗親、陛下好友,前程自然無憂。說句實在話,伯約兄將首功讓我或者不讓我,對我並無半點影響,我將首功讓給你也無妨。”

“伯約兄人品才能都是一等一的,能夠與你為友,是我曹爽之幸。可我夙來有一事不明,陛下是怎麼就從太學中將你選拔出來,又怎麼放心讓你在中軍做個兩千石將軍的?朝中與你相仿的,也隻有中領軍毌丘仲恭一人了,他可是陛下潛邸出身!”

聽聞曹爽發問,薑維竟也一時難言了起來。

兩位校尉夜間在此站著,營門處值守的十名士卒挺直胸膛,唯恐惹了校尉不快。火焰劈啪燃著,忽明忽暗的光線映在薑維側臉之上,將麵孔的輪廓勾勒的愈加清晰。

“我嗎?”薑維愣神許久後,抬頭望向天穹上閃爍著的群星:“昭伯問得好問題,將我難住了。”

“黃初七年,我蒙陛下重開太學之恩,從隴右家中得以來到洛陽求學。陛下親至太學講習之時,我因當眾奏對得當,被陛下看重,與夏侯太初一同選為散騎。”

“四年過去了,夏侯太初還是散騎,可我這個隴右豪族出身的人,年方三旬,卻成了兩千石的裨將軍,到了如此高位,想來也如夢幻一般。”

薑維收回目光,正色看向曹爽,瞳仁之中隱隱有火光在跳動:“昭伯問我此事,我屬實不知該如何作答。數年之間,遇事儘忠儘力,除此再無答案了。”

曹爽用力點了點頭,伸手摟住了薑維的肩膀,從後推著他朝營內行去:“儘忠儘力,這四個字足有千鈞之重。聖君在朝,數年間邊事大好,吳蜀二國想必維持不了多久了。伯約兄,你我二人同在軍中用命,想必是能留名在史書中的!”

薑維一邊走著,一邊認真點頭:“與昭伯為友,也是我薑維之幸!道阻且長,你我同行!”

……

翌日上午,從洛陽出發的皇帝車駕,與隨行的近千隨員,以及中領軍營的四千騎,也到達了潁川郡的摩陂。

年初之時,曹睿率全部中軍來此之時,曾在摩陂閱兵校閱。行宮、營寨在此都是現成的,而就在此處,行在也遇到了徐庶從鄧縣派來的信使。

劉曄匆匆從外走入宮中,躬身一禮,將徐庶書信遞到了曹睿麵前:

“稟陛下,徐寧遠已率新野申耽所部進兵至鄧縣,與樊城逯式部遙相照應。這是他從鄧縣發來的緊急軍報。”

徐寧遠,說的就是新任的寧遠將軍徐庶徐元直。曹睿聽這個名字還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是徐庶本人。

“拿來給朕。”曹睿伸手接過,同時朝著劉曄問道:“軍報你看過了吧,有何想法?”

劉曄道:“臣認為他所言有理。”

“大魏與吳國乃是兩線作戰,一為荊州,一為揚州。荊揚二州雖相隔甚遠,戰事卻本為一體。”

曹睿點頭:“朕知曉了。將司空、王觀、裴潛三人也一並喚來,朕要議事。”

“遵旨。”劉曄緩步退了出去,而曹睿也用手拄在椅子扶手上,凝神思索了起來。

牽招的武衛營離抵達戰場,還要些時日。夏侯儒能否從江夏往樊城派出援兵,也是個未知數。在此情況下,為使襄樊軍情不進一步糜爛,徐庶建議揚州的陳群出兵向南,以此威脅孫權,使其因顧慮而退兵。

從道理來說,徐庶的想法是對的。顯然吳國精銳中軍已在襄陽、樊城左近,武昌以及武昌以東的荊、揚區域,必然防守薄弱而無備。攻其必救,而讓孫權不得不撤,這是兵法正道。

但問題是,孫權此番行軍乃是全員乘船沿著漢水北上,他也可以隨時率軍乘船而下!

從襄陽行船到武昌,順水而下,大軍三日即可抵達。若是要到濡須,七、八日也已經足夠,最多不超過十日。

沿江這般迅疾的行軍速度,若是真在揚州攻濡須、乃至於渡江作戰,被孫權率回援的水軍以多為勝,這就貽笑大方了!

道理是對的,如何執行起來,就是一個千難萬難之事了。

就在曹睿思索之時,劉曄帶著司馬懿、王觀、裴潛三人匆匆走入,行禮後各自入座。

“劉卿,將徐庶之語與諸卿說一說吧。”

“遵旨。”劉曄拱手應下,站起身來將徐庶所請簡要說了一遍,三人或是皺眉或是思索,一時間並無一人說話。

曹睿輕輕用手點著扶手,開口道:“司空有何言語?”

司馬懿輕咳了一聲:“徐元直所說之語不錯,孫權將重兵放在襄樊,揚州必然無備。但如何將孫權調動起來,調動後又該如何防止被孫權回援擊破,這就成了當下首要之事。”

“揚州兵力集中在兩處。一為壽春、合肥一帶,外軍之數近四萬之數,由陳司徒管轄。一為皖城、皖口一帶,有兵兩萬,由賈鎮南負責。若是出兵,也隻能從這兩處來,並無其餘選項。”

曹睿抬眼看向司馬懿:“司空以為何處可有動作?”

司馬懿想了幾瞬:“除了濡須,並無其餘選項了。大魏在揚州的軍隊不應渡江,而吳國在江北之處,也唯有一濡須了。”

曹睿皺眉道:“若這般論下,當下首要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打濡須了?”

司馬懿默默點了點頭。

“你們呢?都有什麼說法?”

裴潛率先拱手:“臣同意司空之語。眼下對於大魏來說,阻礙揚州兵力向南的,就隻有濡須一處。若能攻克濡須塢,則大魏水師可以通過淮水、合肥、巢湖、濡須水直下大江。吳軍沒了濡須屏障,破滅隻是早晚的問題了!”

曹睿搖頭道:“濡須應該打,這事不用裴卿來說。從武帝到先帝,二十年了,濡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王觀在一旁說道:“陛下,能不能走廣陵?廣陵遠一些,襄陽的孫權恐怕來不及援救。”

劉曄當即反駁道:“此言差矣。廣陵與濡須相比,不過差了幾日水程罷了。我揚州軍隊攻廣陵路遠,可吳國水軍卻近在咫尺,不應為此。”

王觀拱了拱手,默默坐回了椅子上。

曹睿瞥了劉曄一眼:“你來說!”

劉曄道:“稟陛下,既然濡須是大魏想要攻吳的必攻之地,臣想,能不能借孫權在荊襄的機會,為日後攻伐濡須立下些優勢來呢?”

“優勢?什麼優勢?”曹睿問道。

劉曄拱手:“陛下,臣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借著此時揚州兵力的優勢,在濡須塢旁邊,再築一座大魏的城池呢?”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