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80章 謀劃攻魏

第80章 謀劃攻魏(1 / 1)

推荐阅读:

“準了,就按滿將軍所說安排吧。”曹睿看向司馬懿:“方才司空還有第四事,說的是鮮卑?”

“正是。”司馬懿道:“自太和四年年初以來,陛下從洛陽出發,經許昌而至幽並,征烏桓、匈奴、鮮卑各部征討遼東,三族胡人紛紛隨行用命,堪稱順利。”

“匈奴、烏桓夙來恭順,唯有鮮卑有些為難。臣以為,不若效仿抽調遼東精銳士卒入河南為大魏所用之事,征發鮮卑騎兵為常備之軍?”

“若如此,則無需擔憂軻比能以鮮卑單於之身返回並州北麵增長野心,全如鄴城的呼廚泉一般。”

曹睿點頭:“朕以為可行。鮮卑單於的金印豈是那般好拿的?再以此番隨行征遼之功,給軻比能賜個將軍號,就讓他留在中原統兵吧。”

滿寵此時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既然以留軻比能在中原為目的,兵力宜少不宜多。抽調軻比能部精銳,留個兩千輕騎也就夠了,多則生亂。”

“除軻比能外,步度根等部也需征調兩千輕騎,以防走了一個軻比能、再做大一個步度根。”

曹睿點頭:“那就這般安排吧,讓步度根也一並來,能為大魏做事、是他們的榮幸。具體的事情滿將軍去做,務必做的穩妥些。”

“請陛下放心,臣定能辦好此事。”滿寵回答道。

……

若要平定一方,作戰僅僅是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整理田土戶籍、梳理吏治、勸農積穀,樣樣做起來都不輕鬆。

大軍幾乎沒停多長時間,從六月下旬到七月初,幾乎都在忙著整編、調度、治軍、遷民這些瑣碎事情。

七月一日的武昌城內,蔣琬主動派人去找胡綜,胡綜聞之欣然來到館驛見麵。

武昌城北館驛的院門處,匆匆趕來的胡綜看到蔣琬已經在門口等候。

隔著兩丈遠,胡綜就笑著抬手示意:“公琰兄彆來無恙,今日有何要事來尋我?”

“怎麼,無事就不能找偉則見一麵了?”蔣琬笑道:“今日天朗氣清,你我二人不如到江邊散步閒談,以舒心緒?”

胡綜苦笑了一聲:“公琰出使武昌,見過吳王就算任務了結。可我就不同了,宮內宮外諸多事務,我一人實在分身乏術。”

說著說著,胡綜朝著蔣琬拱手:“不若你我改日再談?我方才還以為公琰兄有要事,既然無事,我就先回宮內了。”

“彆急著走啊。”蔣琬上前一步扯住了胡綜的袖子:“偉則豈是第一天認識我,若真無事,我又怎會叨擾你?”

“昔日諸葛丞相與魯子敬在長阪會麵,彼此結為神交。你我二人如何不能效仿前賢呢?且隨我一起來。”

諸葛亮和魯肅的故事都搬出來了,看來蔣琬今日是真有事要說。

隨即應下。

蔣琬與胡綜並肩騎馬出了武昌北門,到了江邊後,大約走了一炷香的時間,閒聊的差不多了,蔣琬突然停住了腳步。

“偉則,我今日尋你到此四處無人之處,是真想如諸葛丞相和魯子敬一般,與你推心置腹的。漢、吳之間雖為盟友,可東西協調並不能及時響應,軍事之中也總有些隱瞞。”

蔣琬直直看向胡綜:“我欲將大漢軍情兵力悉數告知偉則,不會隱瞞半點。還望偉則也與我同樣坦誠!”

胡綜雖然被蔣琬突然的直白感動了幾瞬,但還是保持了一個東吳重臣的風度:“公琰兄請說。”

你提議,肯定要你先說嘛!

蔣琬也不含糊:“不瞞偉則,大漢眼下共有八萬兵力。實打實的八萬!”

胡綜的神情也漸漸嚴肅了起來:“隻有八萬嗎?除去成都護衛之兵、除去在江州防備大吳之兵,諸葛丞相之處還有多少兵?”

蔣琬也同樣嚴肅答道:“偉則也是領過兵的,軍隊當論戰力、豈能隻論兵力?昔日韓信出井陘掃蕩河北之時,兵力又哪裡多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自前年起,諸葛丞相決意以精兵迎戰,重新將大漢軍隊重新整訓了一番,今非昔比了。”胡綜搖了搖頭:“公琰兄是漢室純臣,我也是吳王忠臣。今日公琰兄與我所說,我會一字不漏的稟報吳王。”

“這是自然。”蔣琬道:“大漢八萬兵力,成都周邊有兵一萬二千、漢吳邊境有兵一萬,其餘各郡有兵八千。其餘五萬精銳,都由諸葛丞相領在北線禦敵。”

胡綜歎道:“公琰兄說我領過兵,那我也要問兵事了。就算諸葛丞相有五萬可戰精兵,可你們要不要守關守城了?還能拿出多少兵力進攻魏國?”

蔣琬盯著胡綜看了幾瞬,搖頭道:“我方才與偉則說了,兵貴在精,偉則須不知曉丞相練兵之能。若要進攻魏國,丞相可以起至少四萬精兵!”

胡綜點頭:“公琰兄坦誠相待,我也不能不坦誠相應。實話說,淮南之敗前,大吳近乎擁兵二十萬。”

蔣琬點頭:“大漢彼時也有十二萬兵。”

其實蔣琬心中清楚,擁兵二十萬對吳國來說並不算什麼。最能打的就這三、四萬精銳,然後是二線部隊、三線部隊,加起來二十萬也不誇張。

胡綜繼續說道:“休養生息將近四年,大吳如今兵力共有十八萬之數。”

蔣琬思索了幾瞬,皺眉試探問道:“我記得吳國此前在皖城折損甚多!兵力現在隻少了兩萬嗎?”

胡綜輕聲歎氣:“大吳自有國情在此,又豈能與漢一並而論呢?益州之地,守住幾處關隘要道就無虞了。”

“反觀大吳,長江縱橫延綿數千裡,從西陵至吳郡,何處不需兵力防守?交州不安、各處山越猖獗,縱使沒那麼精銳,也要將兵力數量提上來的。”

“大也有大的無奈。”

蔣琬也感慨道:“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偉則,倘若吳王欲要進攻襄陽,最多可以出兵多少?”

這種數字,孫權與臣子們已經討論過不知多少次了。是以胡綜答得乾脆:

“七萬!”

蔣琬又確認了一遍:“可以起七萬軍隊來攻襄陽?”

胡綜點頭:“公琰兄也懂軍事。十八萬兵能在一處彙集七萬攻伐,已經不易了。疆域廣闊,揚州、武昌處處需要防守。”

蔣琬點頭:“既然你我推心置腹,我定相信偉則所說。”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事要告知偉則。”

“何事?”胡綜回應道。

蔣琬道:“自三月起,關中大旱已近百日。若是今年秋冬進擊魏國,彼處糧草定然缺乏。”

胡綜皺眉:“大旱近百日?諸葛丞相可有預估,魏國關西會減產多少?”

蔣琬從容答道:“主要旱處在關中,隴右和漢中好些,可這兩處卻不是糧食的主產區。我們估算今年魏國關西要減產一半。”

“一半嗎?”胡綜問道:“魏國又豈能沒有積蓄之糧?”

蔣琬冷哼一聲:“有一事偉則或許不知。魏國曹睿誌大才疏,竟將隴右、關中各處羌民儘皆歸化、納入屯田之中。”

“剛開始養著這些羌民種田,我看魏國積蓄之糧也撐不了多久。年底正是攻伐魏國的最佳時機!”

胡綜沉默了幾聲,而後說道:“大吳探子得知,魏國今年調大兵向河北而去,或是征討胡人、或是征討遼東,細情不能詳知。”

“看來,真到了該伐魏的時機了!”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