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意實質?”
化虛為實,操弄幻境,本是他化自在天的成名手段,可如今徐行這一拳,卻令李林甫都分不清究竟是真是幻。
亦或者說,這根本就是真幻合一、色空無二的拳法,僅憑強悍拳意,便令得天地法則、虛空結構,都要為之讓路。
這樣的拳法、這樣的意誌,實是令李林甫歎為觀止。
自出世以來,李林甫已見過不少矢誌顛覆神州,令中原板蕩,龍蛇起陸的豪傑,安祿山、朱溫、黃舉天,皆是此類。
可無論是這其中的哪一位,都決然沒有徐行這樣的坦坦蕩蕩、光明正大。
好似對他來說,這才是天地間惟一的正道,與其說是造反,倒不如說是撥亂反正,正如易經所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並且這種天地革鼎、顛倒乾坤的拳意,即便是打得天翻地覆後,亦不曾止歇,反倒是仍在洶湧、衍生,宛如滾滾洪流,無窮無儘。
這一刻,李林甫才如此清晰地意識到,何謂“大勢所趨”。
李林甫喟然一歎,搖頭道:
“不曾想,本尊到最後,還是料錯了你。”
李林甫的手段,不可謂不精妙,甚至可以說是算無遺策,堵住了徐行每一個可能嘗試的突破路數。
但徐行其實早就做好打算,要用“革鼎”之勢衝關,革去一身法度,將之化入體魄中,成為“至人”境界的基石。
所以,即便李林甫不驅使萬靈,令得徐州大地皆反,他也要打碎這片山河,以及徐州鼎這件大禹遺寶。
正因如此,李林甫的謀算才會徹底落空,令徐行有驚無險,甚至可以說是好整以暇地衝關成功。
歎息一聲後,李林甫又露出神秘莫測的笑容。
“不過,既是以此成道,你便注定要同‘天綱’敵對,何不趁此機會,乾脆並入魔門?”
徐行聞言,隻輕蔑一笑。
李林甫如今的身形已飄渺到了極點,似乎隨時要散去,也不意外,隻是道:
“既如此,本尊也不得不痛下殺手了,可惜,可惜啊……”
言語落定,這座秘境的四方八極,竟然驟然浮現出八尊形態各異、截然不同,卻一般猙獰醜惡的魔影。
這八尊魔影並非是根植於秘境,而是被李林甫以色空合一的虛空神通,自極遠處搬運而來,並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凝實。
如今已這八尊存在,已不能被稱之為魔影,更該說是法相之屬,魔意流布,雖是立於虛空,毫無依憑,卻巍然聳立,宛如自成一域。
四方四隅,無數魔紋自八尊魔相周身浮現,懸空流動,整座秘境便如置身域外,群星輝耀。
幽暗中,萬千天魔湧動。
秘境之外,正在同敵手爭鬥的三大天魔,同時感受到這股深沉魔意,心頭皆是一驚,驀然回首。
卻見陰雲渦旋,雲氣飄渺,似是凝成八尊魔影,矗立天地,便齊聲驚呼道:
“九宮魔域,八帝大魔?!”
徐行雖是聽不見秘境外的呼喚,卻也看出來,這儼然是魔門中極其有名的大陣。
其中之一的功效,便是能夠將此界環境,暫時改造成適合天魔發揮的域外風貌。
至於這八尊魔相,似乎分彆對應了元始魔祖的某一個側麵,上應聖道,窮儘物性法理,亦是虛實合一的存在。
徐行正思索間,秘境外的司馬承禎等人,亦是大驚失色。
此界魔門,雖是分為五支,但這種劃分,並非是依照魔門根本教義而來。
其中北支、西支,乃是隨他化自在天降臨此界,東支、南支的根本法度,則是他化自在天自道門奪來。
真正這八帝大魔法相,才真正是與元始聖道相合的魔門根本,也是唯有他化自在天才掌握的秘法。
而此陣之所以被稱為“九宮魔域”,就是因為若是有八位掌握對應法理的天魔坐鎮,遍述八尊魔相各自的妙處,便可令得元始魔祖分神垂顧。
據說,前古時期,有一位封號“降龍”的佛前尊者,就曾被此陣所困,也是窮儘手段,才得以脫身。
如今這八帝魔主法相,雖無天魔級數的強人主持,隻是純粹由一點本源之力,混合法理、物性糅成,卻也有固鎖虛空,魔染一界之威。
朱溫等人先是不敢置信,旋即心頭更為寒徹。
八帝魔主的本源之力,每一點都不知道要獻祭多少魔道真種,才能取得。
並且因魔主代表的法理不同,需要真種的數量、性質、品秩,都有所不同。
即便是朱溫、安祿山這樣的天魔,想要請降一點自身法度對應魔主的本源之力,也至少要獻祭九位符合要求的大真人、三十六位真人。
可當今世上,符合要求的大真人總數都未必有如此之多,他們又從何處得來?
唯有李林甫這位居於中央魔主之位,享受其餘四脈供奉不知多久的老牌天魔,方有如此底蘊。
一時間,無論正、魔,皆是心悸。
這位中央魔主雖是沉寂多年,甫出手,仍是驚世駭俗,當真深不可測!
眾人驚駭莫名,李林甫卻覺一陣遺憾,他此前之所以按兵不動,就是因為,若是徐行死於九宮魔域,那這枚真種,便會被元始魔祖收割。
隨之而來的魔祖饋贈,對李林甫來說,非但不是獎賞,反倒是擺脫天魔體係的負擔。
隻不過,徐行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李林甫出於無奈,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這處秘境約莫有方圓千餘裡大小,八帝魔主甫現身,就已占去五成,還有更多魔頭,自九宮魔域中衍生而出,令魔域無止儘地擴張。
幽光層疊,不知幾千幾萬重,莫測其深,自有一股懾人之勢。
比起方才那早就胸有成竹的突破,對徐行來說,這才是真正嚴苛的考驗。
現在的他,雖是修成了武道至人,且將神意升華為“革鼎”之勢,但體內法度,還未真正整合為一。
方才那一拳,徐行也是拚著自身爆碎的風險打出,無支祁之所以會魂飛魄散,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幫他承擔了部分反噬。
如今若再來全力一拳,九宮魔域是否會崩潰,還在兩可之間,但他的體魄,決計是再難承受。
那八帝魔主雖是法理衍生,卻也似有天生的靈明,對徐行如今狀態了若指掌,是以並不急著將之煉化,而是聯手加持虛空神通,引得更多天魔來此。
對他們這些立身於魔道最巔峰的元始魔祖化身來說,尋常魔頭既是馬前卒、排頭兵,也是施展神通的資糧、耗材。
天魔越多,八帝魔主的神通也就越大,將徐行徹底煉化,獻給元始魔祖的幾率也就越高。
這一點,徐行亦心知肚明。
於此同時,徐行體內的阿修羅魔道法籙,以及紂絕陰天秘籙,亦是前所未有的震蕩起來,就連肌膚表麵,都浮現出幽綠、深紅的魔紋。
即便是麵對南方天魔、北方天魔,徐行都不曾感到如此強烈的壓迫,不在其強、不在其威,隻在其境界高妙。
若是換了大真人時期的徐行,除卻束手就擒外,已無他法可想。
可如今,革鼎拳意空前強橫,雖是還不曾同這具法體完全磨合,卻也仍是足以抑製魔紋躁動,穩住形體。
就在這刹那間,九宮魔域當即轉化,其餘七尊魔相轉實為虛,渺然不存,唯有一尊魔相立於魔域正中。
這尊魔相身高千丈,身形虛渺不實,如嫋嫋青煙,周身顯化無窮勝景,或為清淨佛國,或為仙宮天府,或為幽冥地獄……不一而足。
這便是八帝大魔主中的“寂妙”魔主,代表人身修行,走到了最巔峰,乃是一種功參造化、圓滿無瑕的至境,超脫了一切欲望、偏執。
但也正是這種超脫、空寂,反倒會令修行者生出一點妄心,令得萬載、數萬載道行毀於一旦,其微妙玄通處,非實相所能形喻,故此如此虛渺,人人所見不同。
寂妙魔主法相顯化,徐行腦中忽地靈光閃爍,一切所學神通術法都湧現出來,更滋生出更多理解,交彙於一處,一時不得止歇。
除此之外,更有一種空寂之意,自冥冥中投來,落入徐行心湖中,似是要替他抹去雜念,拔升至某種與道合真,不分彼此的無上至境。
修行之路,既是生命超拔之道,也是明晰天地至理,掌握變化之道。
“寂妙”魔主的攻伐手段很簡單,便是將元始魔祖這億萬年來,積攢至今的領悟、靈性,毫無保留地展現於修行者麵前。
以元始魔祖的境界,這種領悟,同真正天道之間,亦無多少區彆。
隻要你有超拔之願,便絕無可能不受影響,且修行層次越是高,對天地法則越是困惑,受到的影響也就越大。
寂妙真意投注下,徐行體內的兩大魔道法籙,前所未有的強橫起來,隱於體魄中的第二元神,亦是蠢蠢欲動,有喧賓奪主之勢。
魔域中衍生的無窮天魔,便如逐臭之蠅蟲,蜂擁而至。
徐行身不動,雙拳一握,拳意衝霄而起,引得虛空震蕩,響若轟雷,連綿不絕,身形亦模糊不清,蕩開一片清淨地。
這正是他上個世界,從張三豐手中學來的“拳殛虛空”之法,雄渾巨力、強絕拳意,兩者合一,立成煌煌之威,擋者披靡。
天魔洶湧,不知生、不知死,隻知眼前這人乃是大補之物,根本沒有半刻停頓,再次凝聚如潮,洶湧襲來。
徐行卻沒有再管這些蠢物,拳意凝聚,遙遙鎖定虛渺不實的寂妙魔主法相,又是一拳,傾力而為。
此際,這座秘境中的天地元氣,幾乎已儘成渾濁魔元,再轉魔識魔念,似是域外無儘幽暗的虛空。
可這一拳所過之處,一切魔元魔識魔念,儘數分開,判定清濁,轉為陰陽二氣,衍五行變化,直有開天辟地之威。
即便是在秘境之外,三大天魔,以及李雲顯、司馬承禎,都能感受到這一拳的拳力究竟是何等雄渾。
尤其是以“兩界大聖手”著稱的安祿山,心頭感觸更深。
他隻覺這一拳,除去對陰陽法度的精準把控外,更有一股不曾體會的強絕意誌,貫穿其間,居中調度。
——這究竟是什麼神通?
徐行知道,寂妙魔主並無實體,乃是魔門法度所顯化,無論任何法力、神通,都無法對其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所以,他這一拳雖是鎖定了寂妙魔主的法相,實則落點乃是這座秘境的虛空結構,要動搖其間的天地法則。
此地乃是禹王依照“禹貢”而建,徐行對禹貢法度知之甚深,一拳擊出,當即有天翻地覆,再造乾坤之相。
卻見魔潮之中,雖是分出了清濁,隱約可見一方天地開辟之景,可寂妙魔主依舊穩立其間,不動不搖,好似先天地之生而生的先天神聖。
即便天地不存、根本法則動搖,這位魔主仍是能夠遺世獨立,這便是元始聖道在這片宇宙的地位,亦代表了元始魔祖的境界,還在徐行想象之上。
李林甫沒有料到徐行的拳意根本,才令他能夠衝擊至人成功,攫取堪比真仙的功果,大敗虧輸。
如今徐行一念之差,自然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一拳打出,本就未能整合到位的體魄,當即飆射出萬千血箭,佛蘊、道氣、魔念混雜於一處,交錯激蕩,劇烈碰撞,引發出茫茫雷音,震天撼地。
響聲連綿不絕,越來越大,響到極處,竟是大音希聲、萬籟俱寂。
他引以為傲,視之為武道基石的無漏法體,在這樣的響聲中,也開始逐漸解離、崩毀,就連內層的骨骼、臟腑,亦隱約可見。
徐行在出拳之時,形神已然緊密相合,拳勢受挫、法體殘損,自然令元神亦大為震蕩,難以壓製第二元神。
這刹那,那頭第二元神已不隻是蠢蠢欲動,而是真正開始接手兩大魔道法籙,入主其中,整合法理,試圖將之凝化成形。
一時間,徐行縱然保得些許靈明,法體卻遭數萬天魔魔意洗蕩,貫穿形神,每一寸、每一處都朝著天魔族群轉化,身形膨脹了好幾圈,幽光閃爍不已。
朱溫等人借助魔域共鳴,亦可遙遙感知此處動靜,這才明白,徐行為何能禦使魔門法度。
——他竟是將一頭如此強橫的天子魔,煉化成了自己的第二元神!
徐行煉化那頭陰魔,乃是九空無界中誕生出的唯一一頭天魔之屬,甚至可以說是彼方世界的魔祖胚胎。
對這種集一界之力而生,具備種種奇能,掌諸般魔道法度,且能運轉無礙的存在,元始聖典中稱其為“他化天子魔”,位格至尊至貴。
饒是朱溫等人,也隻是在聖典中讀到過這個名字,從未有幸親眼見識——直到今日!
但他們也想不到,竟然有人能夠以強絕至極的意誌,硬生生壓下“他化天子魔”與元始聖道天生相合的本性,將之煉化成第二元神。
——不,不是煉化,是染化!
一名修士,竟然反向染化了一頭他化天子魔?!
這個荒謬的結論,同時浮現於三大天魔腦中,可現實就在眼前,根本由不得他們不信。
但現如今,這種壯舉,卻成了徐行的催命符,令他在寂妙魔主麵前,顯得格外脆弱。
縱然徐行能用本心克製住對於超拔的渴望,但他的第二元神,卻絕對無從抵禦寂妙魔主的誘惑,在魔道上突飛猛進。
任憑徐行成就天人,拳意強橫、體魄無雙,也逃不出這場內外交攻的劫難。
這才是李林甫最後的殺招,也是必殺的一招!
感受到那立身於魔潮中,被群魔逐漸吞噬的身影,李雲顯、司馬承禎,以及法海,皆是麵露淒然之色。
方才見證徐行衝關成功,一舉掃滅李林甫殘念的喜悅,已然徹底消逝,唯餘最深沉的絕望。
麵對這種陣勢,即便是求得一己之真,有望破空飛升的真仙,亦決計無法逃脫,何況是道法本就有缺的徐行?!
寂妙魔主並非是以力壓人,而是純用境界,以及對天地法則的領悟壓人。
其實不要說是此界的真仙,就算是在天庭諸位帝君中,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它在這個領域較量。
萬劫不複的毀滅,似乎就在眼前。
在形神最深處,一點靈光於天庭識海凝化成形,頭頂一麵殘破圓鏡,麵容極其平靜,細思脫險之法。
嚴格來說,自進入秘境以來,徐行所遭遇的一切,雖然看似凶險,卻始終都在他的預想之中。
但李林甫這一招釜底抽薪的殺手鐧,徐行實在是沒有算到,他更沒想到,這座九宮魔域,竟然玄奇到如此地步。
“革鼎拳意”雖是強悍,到底已同法體脫節,與魔門法度更是水火不容。
按照徐行的想法,在這一戰後,他便要耗費功夫,以澤火革、風火鼎兩大卦象,將魔門法度,及第二元神都儘數化去,融入法體,徹底成為武道資糧。
而李林甫這一招,正好就發動於這最要緊處,打了徐行一個措手不及。
九宮魔域的玄妙,以及那位魔祖境界的高深,更是讓徐行醞釀許久的一擊揮在空處,反傷自身。
現如今,麵對這般岌岌可危的局勢,一向手段繁多,總有方法應對的徐行,也淪落到了山窮水儘的凶險境地。
他都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有多久,不曾麵對過這般一邊倒,必須要豁出一切,才能爭得一線生機的局麵。
可正是如此,反倒將徐行骨子裡那種凶性,無止境地激發出來。
不,不隻是他一人。
還有他體內,那屬於無支祁的骨骼,亦在為此絕境而震動,發出宛如困獸猶鬥的不甘嘶吼。
——既已到如此地步,也該孤注一擲,放手一搏!
徐行心念把定,也不再壓製體內對衝的種種法度,更從袖中取出一具金燦燦的大鵬骸骨,一口吞入腹中。
這正是徐行當日,煉化朱燦所得之物,他本是想要將其煉製成一件法寶,以供佛身使用,如今看來,這般用法,倒是顯得不爽利了。
除此之外,徐行又拔出洗墨劍,將這口進入此界以來,煉製的第一件法寶也嚼碎了吞進腹中,接著便是溟海轉龍變相圖、無相血煞神刀、血焰烈雷槍……
隻一刹那間的功夫,徐行便將種種法寶吞噬殆儘,就連最早陪伴自己的“真武昊天鏡”亦沒有放過。
徐行的法體,本就已到了崩毀的極限,又得了這些法寶所蘊本源之力的補充,當即潰散分裂,四濺迸射。
其中最大的一部分,被第二元神統轄,化為一尊手持刀槍的阿修羅,以及一尊手持圖卷的黑袍帝君。
又有一部分血肉骨骼,化為一頭形似無支祁的凶猿、一頭金翅大鵬、一頭銀白睚眥。
元神亦一分為二,化為真武帝君,金剛佛相,各自衍生出一片虛空世界,彼此爭鋒相對。
除去他的本我意識外,其餘種種法度衍生出的實相,都受到了寂妙魔主的影響,氣機無止儘地向上攀升。
大鵬、神猿、睚眥、帝君、佛尊、阿修羅、鬼帝,總計七尊法相,悉數落入九宮魔域中,替代其餘七尊大魔法相。
而寂妙魔主之相,則是幾經變化後,化為了與徐行相似的樣貌,隻是氣質更加高邈玄微,有仙佛之姿。
就在這一刹那,八帝魔主齊聚,九宮魔域終於圓滿,四方四隅正中的泥丸宮裡,亦有一抹米粒大小的幽光,破空而至,真正駕臨此處。
這光芒凝為一粒明珠,位於九宮魔域體係的最高處,統攝萬方、掌控一切。
很顯然,這便是那位元始魔祖,隔著無儘虛空、無窮星海,朝此界投注下的一點……視線,或曰魔識。
徐行的本我意誌,則是秉承“革鼎”拳意,化為一個身披青衫,雙手纏布條,相貌英武的少年人。
如今的他,已處於前所未有的虛弱中,體量不要說是同真仙相較,即便是比起大真人、真人,甚至是剛入門的學道人,都有所不如。
但擺脫了這一切後,隻擁有一點本性靈光的徐行,卻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自由、大解脫、大歡喜。
正因如此,現在一無所有的徐行,哪怕直麵元始魔祖的垂顧,亦是夷然無懼、巋然不動!
他的心中,驀然浮現出一句道經。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徐行如今距離這種“玄德”境界,自是有相當一段遙遠的距離,可是當他吞噬一切又舍棄一切後,卻真切體會到如此境界的玄妙。
這一刻,徐行也感受到,自己如今殘存的神念雖是微小,但蘊有革鼎之勢的拳意,卻前所未有的凝聚、凝練。
要行革鼎之事,首先要革的,便是自己的拳術、自己的道法,乃至……自己的性命!
剛才那“革鼎”一拳,雖是打碎了禹王的法度,禹王的限製,卻還未能突破徐行的故有拳術。
而現在,這些過往法度,都已融入九宮魔域中,所謂“述之以理,顯之以象”是也。
在這般狀況下,徐行要行“革鼎”之事,便再簡單不過,隻消將九宮魔域打碎,泯滅其中一切法度、法理、法相便可。
從這個角度看,李林甫反倒是還幫了徐行一把,畢竟若是錯過今天,他想要糾正這個錯誤,隻怕還要花上千百倍的苦功。
——可如今的他,有這般力量嗎?
以這無比孱弱的拳意,就算品秩再高、再凝練,當真能蓋過元始魔祖的魔識?!
這個問題,甚至根本就不曾在徐行腦中出現,如今的他,對自己、對自己的拳頭,有著最強烈的自信。
不要說是元始魔祖,哪怕是諸天帝君、三世千佛在前,徐行也相信,自己的“革鼎”拳意,能將之悉數破碎!
如此境界,正等同於釋迦摩尼降生之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號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這其中絕無妄自尊大之意,因“我”之一字,非隻指釋迦摩尼一人,而是眾生自有之佛性。
天上天下,唯有“我”是最寶貴、最獨一無二、最無法取代之物!
這不是自大,而是自尊自信自強!
這便是,真正所向無敵、橫掃八方的拳意!
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有長嘯聲,自八極縱起,如霜天鶴唳,直入雲霄,久久不絕: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
漫吟聲中,徐行腳踏八卦,卻非是順位,而是逆行,常人順陰陽而死,至人逆八卦則生!
言語聲落定,徐行對準九宮魔域最頂端那一枚魔祖識念所化的明珠,一拳轟出!
簡簡單單的拳法,所向無敵的意誌,融為一體,便是天地間最無可阻擋的力量。
神猿奮起,當即暴體。大鵬振翅,骨肉成泥。睚眥長嘯,形神俱滅。道君揮劍,魂飛魄散。佛尊出掌,金身破碎……
這些法相無一例外,都抵達了大真人境界的最巔峰,在魔域加持下,已有天魔之威。
可現如今,徐行拳意所向,這些具備無窮力量、魔威赫赫的法相,便如一場夢幻泡影,頃刻覆滅,了無痕跡。
緊接著,真正躋身天魔層次的阿修羅魔相、紂絕陰天子,亦被革鼎拳意一穿而過,核心法籙破碎,不複存在。
就連那頭神通最高、魔功無窮,上合元始聖道的“他化天子魔”,亦被徐行一拳打散,死得不能再死。
這不是力量抑或是境界的差距,純粹是本性靈光上的差距,這也是走“他化自在”之道的魔頭們,統一的缺漏。
因此,麵對徐行這直擊性靈,扭轉虛實、天地革而九鼎移,顛倒乾坤,斡旋造化的至極拳意,這些法相就算有再強的力量,亦是無從抵抗。
更不要說,這些力量本就是出於徐行之身,恰如庖丁觀牛,如今他手裡又有“革鼎拳意”這種無上利器,自是能以無厚入有間,遊刃有餘。
唯有懸於九宮魔域最高處的魔識留痕,方能與徐行的拳勢相抗,僵持不下。
徐行見狀,並不驚惶,再踏八卦,五指鬆開再握,又是一拳轟出!
“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徐行方才一拳,取的乃是澤火革之勢,如今這一拳,便是風火鼎,兩者合一,破後而立,自擊自破、自立自成,才是真真正正的——革鼎!
元始聖道損人利己,一味索取,卻不知創造,是以,麵對“澤火革”的拳勢還能抵禦,卻無從對抗這“風火鼎”的取新之意。
雙拳合一,元始魔祖留痕,應聲而碎!
以自我意誌,淩駕於天地法則,以心相天地,包羅世間萬物,又有“革鼎”之意為根基……
三大天魔目睹此情此景,隻覺自己的心臟仿佛都被人攫住,法力運轉、神念流變,乃至法體的一切變化,都在此際凝滯。
他們心中,唯有一句話:
如此拳意,魔門五脈,誰能安寢?!
雖然如今的徐行,隻殘存些許性靈,但在三大天魔眼中,他卻是世上最為可怖的存在。
一舉打散舊有法度的限製後,徐行渾身一震,又長嘯道:
“反覆殺機,輕用其生,行其常道,則死我者生我矣!”
長嘯聲中,無數雪亮晶光,自九宮魔域中縱起,數不清幾千幾萬,乃至數十萬條,縱入徐行的性靈根本中。
在方才那一拳後,這些本屬於徐行的血肉、元氣,乃至元神,都已從裡到外地經過了一層洗練,變得無比精煉、純淨、澄澈。
如今,重現世間的青衫少年郎身上的任何一處,都在勃然張揚著“生機”與“活力”,完美詮釋出了何謂“鷹揚奮發”、“朝氣蓬勃”。
這種印象之深刻,便如巨斧劈砍,直入眾人心頭,難以磨滅。
此時此刻,徐行才算是真正打碎了一切舊枷鎖,真正無有任何牽絆地,踏入了這全新的武道至人境界。
他負手而立,朝著那些從界外投來的神念微微一笑,右手微微一撕,扯開了這座秘境的屏障,回到十萬大山中。
甫出現,便有一抹驚豔刀光,卷動無邊血海,在眾多阿修羅的齊聲頌唱中,斬向徐行脖頸。
他不動不搖,任憑朱溫施為,刀光過處,一連串火星迸射,發出極為刺耳,令人牙酸的激烈摩擦聲。
朱溫意識到不妙,當即便想抽身而退,卻發現自己的血河神刀,竟然被徐行雙指撚住,動彈不得。
一股無形而強橫的意誌從其人身中迸發,強行固定了神刀的形態,即便朱溫再如何催發魔功,都無法將之虛化。
他到底也是一代梟雄,見勢不好,當即舍了這口神刀不要,化為一條血河,卷起重重腥風,朝身後縱去。
下一刹那,又是一拳轟來,朱溫雖不知此拳發於何處,卻覺周身的天地法則好似都被其中拳意封鎖,甚至是鎮壓,根本無法運轉半點,隻得硬抗。
真力彌空,拳意橫絕,一拳之下,朱溫的護身血光當即破碎,身形更是被擊飛足足千丈,元神劇震。
雖然方才隔著秘境,朱溫就已意識到徐行的拳法,簡直是勢不可擋,但如今實打實地放對,仍是震撼莫名。
他更意識到,在破碎九宮魔域後,這位平天教主的拳意、拳勢比之以往,還要更強出不止一籌!
朱溫思及此處,忽地仰頭大罵一聲:
“李林甫,我操你媽!”
在朱溫看來,徐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進境,全要仰仗李林甫慷慨解囊。
無論是一開始的青銅鼎,還是後來的九宮魔域,到頭來,都成了對方的資糧,他媽的,你也配做他化自在天主?!
徐行知道朱溫還未出全力,隻微微一笑,雙手撕裂虛空,一步踏入裂隙亂流中,又是一拳轟落。
虛空裂隙中,忽來一隻古銅巨掌,拍碎了方圓二百裡的元氣,挾無窮真力,以堅不可摧的法體,同徐行互拚一記。
正是安祿山!
拳掌交擊,這位曾經的天下煉體第一人,渾身肌膚起伏如浪,筋骨劇烈震蕩,倒退百丈,撞在一座巍峨山峰上,猛地吐出一口血來。
安祿山甚至感覺,徐行的拳頭,甚至比方才那頭上古凶神,還要更強上三四倍有餘!
這廝不過是初成真仙,就算是以自創之法成道,又何來這般戰力?!
安祿山想不通,徐行也不會再給他機會思索,左拳澤火革、右拳風火鼎,足以顛覆天地的拳意猛烈升騰,蓄勢待發。
卻見一抹陰火幽芒鑽破虛空,來到徐行身前,方圓百裡虛空結構扭曲,顯出六座幽暗洞口,仿佛直通無儘星空彼端。
內中隱現無數鬼神,列陣森嚴,供奉六座鬼神之宮,齊齊鎮壓而下。
徐行此前在酆都,就曾見識過南方天魔這一手“六天絕獄鬼神禁”,的確是足稱總理幽冥、判生定死的大神通。
即便是那位總理山河大靈官,也要借助亢龍鐧,接引東極天域、蒼龍七宿之星力,才能以對立法度,破去這一擊。
如今,南方天魔乃是元神、法體俱在,無絲毫隱瞞的全力施為,是以這一招威勢之盛,還更勝當初。
徐行目中躍起一抹躍躍欲試的興奮,不再試圖將拳意積蓄到極限,雙拳轟出,勢如飛瀑湍流,懸垂而落。
徐行這一拳,並不直接針對南方天魔本體,而是瞄準了這扭曲虛空結構,批亢搗虛,直擊要害。
拳勁橫空,如折天柱、絕地維,將六座絕獄所依憑的虛空,硬生生打成一片混沌,其中元氣紛亂激蕩,以最狂暴的姿態,衍生無窮雷光,轟然爆發!
“六天絕獄鬼神禁”,固然是此界最頂端的虛空神通,但在徐行這消弭一切界限,破滅元氣的拳法前,仍是一觸即潰!
南方天魔悶哼一聲,渾身幽光飄搖,明滅不定,他也不再試圖與徐行硬拚,身形一晃,一左一右地拉住朱溫、安祿山,洞穿虛空,遠遁而去。
徐行卻不依不饒,拳意彌空,視百裡為咫尺,橫越而去,像是將虛空結構打了個對穿,又衍生陰陽雷勁,一拳轟落。
朱溫雖是丟了一口神刀,仍是底蘊深厚,以自身魔軀演化血海魔國。
數阿修羅自其中浮起,身軀挺得筆直,目光堅毅,渾似一位位足以名留青史,為天下脊梁的清流名士。
無比剛直的浩然正氣,衝霄直上,仿佛一座抵天神峰,聚天下人心而成,任你拳法再高、拳意再強,又如何撼動人心?!
朱溫在這一刻,真正展現出了自己仗之以出離魔門體係的底氣!
徐行卻隻一笑,陰陽雷勁再轉滾滾洪流,拳意鋪展,橫擊而至。
“想要仰仗文人成事?朱溫,你是殺人殺得太多,老糊塗了?!”
朱溫恍惚間,仿佛見到王朝末年,海內沸騰,民眾揭竿而起,要革王公貴族之命,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這樣的大局大勢,你所謂的浩然正氣,又如何擋得住?!
拳意落定,無數作文士打扮的阿修羅皆是麵如土色,衣冠碎裂,不複正氣凜然之貌,紛紛跌落血海。
朱溫噴出一口血來,神色灰敗,竟然已有了道基不穩、內外交煎的征兆!
南方天魔抓住一枚大印,朝徐行扔出,又焚燒一滴精純鬼血,催動遁法,以更快速度遁入幽冥世界。
徐行又是一拳向天,拳意勃發,蒼茫遼闊,如旌旗橫空,攪動風雲,那枚寶貴至極的大印當即破碎,化為萬千幽綠火星,墜入十萬大山。
可就這麼一耽擱,三位天魔終究是遠遁而去,令徐行以及李雲顯、司馬承禎都追之不及。
他倒也不以為意,甩了甩右臂,又麵向那座秘境,五指舒張成爪,有如摘星拿月,輕輕一攫。
秘境中,被無支祁當成王座的千丈大山當即破碎,一杆鐵鞭衝霄而起,落入徐行掌中。
這刹那間的變化實在太快、太精彩,即便是司馬承禎和李雲顯這兩位真仙,都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其餘人更是心頭更隻有一句話:
破九宮魔域,滅元始留痕,彈指間逼退三大天魔,普天之下,舍教主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