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很多詞彙在曆史的推進中,演變出了各色不同含義,見證曆史的演變。
就比如說——拜占庭。
在後世的史學家口中,他們將如今這個時代的東帝國,稱呼為拜占庭帝國。
其是在16世紀後,被歐洲曆史學者廣泛使用,用於區分“古典時期的羅馬帝國”與“希臘化的東方帝國”。
但這個時代的帝國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羅馬人的帝國”也就是羅馬尼亞。
至於“拜占庭”一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語Βuζνtioν,這是一個地名,指的是建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古城——拜占庭城。
傳說中一位名為拜紮斯的希臘殖民者,在這裡建立了最初的城市,也就有了拜占庭城這個說法。
而後君士坦丁大帝,來到此地建立起新羅馬,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408年450年)時起,人們又逐漸稱新羅馬為“君士坦丁堡”。
至於拜占庭一詞,也被保留了下來,甚至於在英文中衍生出“複雜繁瑣的”、“官僚主義的”意思。
可見,這個時期,東帝國在西方人眼中,可謂是充滿了各色的負麵印象。
陰險、複雜、官僚、歹毒、背信棄義……
當然,西方人在希臘人看來,也同樣有著諸多負麵印象。
野蠻、異端、貪婪、魯莽、背信棄義……
這些負麵印象,並沒有隨著雙方交流的增加而變少,反倒是在帝國衰落的過程中,被愈發強化。
當然了,那些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陳年舊賬,倒不至於影響今天,蓋裡斯同阿萊克修斯·科穆寧間的會麵。
畢竟,這位阿萊克修斯,自幼成長於格魯吉亞宮廷,希臘語都說不利索,對待東帝國的情感,可謂是相當複雜。
而蓋裡斯,也並非什麼典型的拉丁人。
當蓋裡斯率領著多達三百來人的龐大隨從隊伍,快要抵達阿萊克修斯的軍營時,阿萊克修斯也給予了蓋裡斯國王一般的禮遇。
阿萊克修斯親自軍隊中的將領,在軍營外半裡格便主動迎接。
甚至於還有樂隊吹奏號角,以示尊重。
當這一係列複雜的歡迎儀式結束後,蓋裡斯也在阿萊克修斯那帶著格魯吉亞人腔調的希臘語中,被引領著進入軍帳。
關於這次的會麵,阿萊克修斯其實早有期待。
早在他還於格魯吉亞熟悉軍隊的時候,自己的姨父大衛·索斯蘭,便向他告知了蓋裡斯的事情。
某種意義上來說,耶路撒冷王國同格魯吉亞王國之間,已經就特拉比鬆地區的歸屬,達成了共識。
這對於他阿萊克修斯來說,也是好事。
畢竟這意味著自己將少一位敵人,多一位朋友。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阿萊克修斯這位年輕人,也始終觀察著蓋裡斯。
蓋裡斯的膚色比他想的要深一些,似乎是在黎凡特地區居住的久了導致的。
此外,蓋裡斯雖然未頂戴王冠,沒有什麼咄咄逼人的氣勢,但行事風格卻格外從容不迫,可以說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該站在哪裡,該說什麼樣的話,該用什麼樣的禮儀……
這種氣質,反倒是讓阿萊克修斯始終有些不好判斷對方心中的想法。
要知道在他心目中,蓋裡斯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
一方麵蓋裡斯通過迎娶了“麻風王”的妹妹,得到了耶路撒冷國王的頭銜。
一方麵他卻並不在自己的國土上治理國家,反倒是到處傳播“教義”。
就他所知,現如今的羅馬已經將蓋裡斯的教派定義為了異端,先前的十字軍本是要對他發動的。
但正教會在這方麵又顯得很曖昧,包括格魯吉亞正教會在內的大多數正教會,並沒有就耶路撒冷的巨變發表什麼言論。
甚至於塞浦路斯正教會,更是堅決站在了耶路撒冷宗身後,奉蓋裡斯為塞浦路斯元首。
君王與教士兩個身份,在蓋裡斯身上發生了奇妙的糅合,以至於阿萊克修斯從未想過世上會存在這種人。
蓋裡斯同樣觀察著阿萊克修斯,這位年輕人的相貌倒是比較典型的希臘人,可其行事細節上,卻似乎有著大衛·索斯蘭的影子。
隻能說,就確實是如傳聞一般。
在這樣相互觀察,相互試探的過程中。
蓋裡斯率先開口。
“特拉比鬆不足為懼,我想知道你到底是如何看待一個國家因何而存在的。”
阿萊克修斯被嗆到了,蓋裡斯上來的這一句話,就把他問到了一個原先他並未考慮過的問題上。
在阿萊克修斯的理解中,這次二人見麵,無非是談一下聯軍如何組織,如何攻城,又如何分配利益。
可國家因何而存在?
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
國家不就是國家嗎?
見阿萊克修斯一言不發,蓋裡斯自然清楚這位年僅19歲的年輕人,確實是從未考慮過這些。
“我那我換一個問題,國家是由什麼組成的?”
這不是阿萊克修斯第一次麵對這個問題,自己的姨母塔瑪拉女王曾經問過他相同的提問。
當時,他給出的回答是“國家是能養活我和士兵的地方”,然後他便感受到自己的姨母流露出了一絲失望以及相當難言的情感。
而這一次,他自然不會重複先前那個錯誤,轉而答道:“國家……是由人組成的。”
“確切說是由土地、軍隊、城牆、教會……還有承認君主權威的人組成。”
再一次,阿萊克修斯感受到了那種一絲“失望”。
從年齡來說,蓋裡斯如今31歲,比之阿萊克修斯,大了12歲,他卻確實談得上是這位年輕人的長輩。
“如果你真是如此設想的話,倒也正常,不足為奇。”
接著,蓋裡斯便略過這個話題,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你覺得在安納托利亞這片土地上,單憑特拉比鬆一地,能足以長存嗎?”
“又或者說,在如今這個帝國江河日下的世代,雙頭鷹的旗幟,你覺得到底還能飄揚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