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夢石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穿越功能,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紛紛打開魔衣與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們穿越來到了南海夢想科考艇上。
戰船乘人多少,以 “米重 ”為標準計算 , 每人以重兩石為準。大多數戰船,是專為作戰而設計製造的,具有較好的適航性能、操縱性能和較高的行駛速度,故能夠滿足戰時搶上風和追殲敵船的需要。
於張喜想考考沈聰明的曆史知識,問:“沈聰明,你總認為你比傻子夢石聰明,真是這樣嗎? ”沈聰明說:“我本來就比傻子夢石聰明,我的外號是沈聰明,他的外號是劉傻子。”
於張喜說:“我想考考你,鄭和幾次下西洋?”沈聰明想了一下說:“鄭和好像是六次下西洋。”劉傻子忍不住了,反駁:“分明是鄭和七次下西洋。”這一下,弄得沈聰明有點尷尬,說:“對不起,我說少了一次。”
劉傻子接著說:“鄭和七下西洋 , 從未占領他國一寸土地 、掠奪他國一分財產, 旨在傳播友誼 , 促進經濟貿易發展 , 增加友好交流 , 堪稱是與世界各國交往的典範。鄭和的行為 , 說明了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偉大民族。 ”
劉傻子教授說完 , 建議小燕子及小聰 、小明 、小波 、夢弟談感想。小燕子說:“我們可以通過舉辦航海日活動,普及航海科學知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航海事業發展的氛圍,形成大力開展航海科研活動的良好風氣。有利於向海外宣傳中華民族正義 、和平 、睦鄰 、友好的優良傳統 , 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 ”
小聰說:“航海日,這個為社會各界呼喚多年的節日,終於正式為國家確立,是民意所向,是發展所需,是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漁業等有關行業及其從業人員和海軍官兵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們慶祝紀念。”
小波則拿出一頁事先寫好的稿件念: “在我國正式開始舉辦紀念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 600 周年係列活動之際,回顧中國航海曆史的發展和航海科學技術的進步 , 展示中國航海和航海科學技術的現狀和前景,弘揚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激勵我們為中國從海洋大國、航海大國、海運大國轉變為海洋強國、航海強國、海運強國而努力奮鬥。
不知道什麼時候 , 劉傻子帶著夢弟、小聰、小明、小波與小燕子到船上見到鄭和。為了讓夢弟 、小燕子 、小聰多了解古代船舶 , 鄭和派手下官員帶領他們到船上去參觀。夢弟看見,古船的船頭很高,船尾上翹,三層樓閣 , 備有射石器與大炮。
華夏國航海曆史悠久。早在距今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中華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與石斧“刹木為舟,剡木為揖”。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木帆船的逐步誕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海上運輸與海上戰爭。海洋奧秘探索行動組來到航海博物館,展覽廳的櫃台上,放置著中國古代航船的模型。
計算機姐姐指著古代航船的模型說:“秦漢時代,出現了秦代徐 福船隊東渡日本和西漢海船遠航印度洋的壯舉 。在三國 、兩晉 、南北朝時期,東吳船隊巡航台灣和南洋, 法顯從印度航海歸國,中國船隊遠航到了波斯灣。從隋唐五代到宋元時期,中國航海業開始全麵繁榮, 遠至紅海與東非之濱。”
小波與小明指著展廳的羅盤問: “這是羅盤嗎? 這麼笨拙的樣子。”小聰說:“彆小看這羅盤,我知道,以羅盤導航為標誌的航海技術 , 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領先西方,進入定量航海時期 。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 , 偉大的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 , 遍訪亞非各國。”
計算機姐姐沈琳特警問: “小夢石、小燕子 、小波 、小 明、夢弟、小聰 , 你們知道中國航海業的發展對於人類航海業有什麼意義嗎? ”
小聰說: “中國的航海盛舉 , 不但將中國古代航海業推向頂峰,而且,在整個人類航海史上,豎起了一座永垂史冊的豐碑。”
小燕子說:“中國發明的羅盤,也是指南針,在 14 世紀前後,分彆由阿拉伯人和埃及人傳入歐洲,讓歐洲海洋國家的航海活動取得了偉大的成功。”
計算機姐姐說:“然而,隨著中國晚期封建主義逐漸保守與僵化,嚴重阻礙了中國航海業的發展,阻礙了航海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航海業,從而進入由盛轉衰的時期。”
雖有晚清搞洋務運動 , 於1865 年創設江南製造局以發展民族造船業,於 1873 年成立輪船招商局以發展民族航運業 ,於1909 年,在高等實業學堂設立船政科 , 以培養民族高級航海專門人才 , 終難成大勢。
劉傻子教授接著介紹世界的航海史說:“早在公元前 2500 年以前 , 古埃及就有人駕駛帆槳船,沿地中海東航至黎巴嫩,古希臘人畢菲,在公元前 4 世紀 , 在海上探險中發現了不列顛群島。”
15 世紀 , 歐洲人對世界的認識 , 還僅限於歐洲 、地中海 、北非海 岸 、中東 、印度 、中國和日本 。儘管對中國和日本認識的唯一依據,不過是一本 《馬可波羅遊記》, 但對於 “黃金之國 ”的說法 , 歐洲人還是深信不疑的。
所有東亞的商品 , 從海路或絲綢之路運到東地中海 , 再由控製地中海貿易權的意大利諸國 , 轉賣到西南歐各國 。但西歐各國商人,不希望用這麼高的價格去買這些在數量上微不足道的東西 。畢竟 , 絲綢、 香料等奢侈品是客觀的存在 , 但這些令西歐人垂涎欲滴的商品的交易權 , 卻是控製在異教徒的手中。
於是,葡萄牙 、西班牙 、法國和英國的商人 , 希望能打破意大利商人的專利權 。他們非常渴望能 和東亞地區進行直接貿易 , 但奧 斯曼帝國的存在,使直接貿易的 唯一途徑 , 隻有開拓一條奔向東 亞的新航線。
小明說:“我看過一個電視片,介紹古代航海,根據天氣變化確定方位,利用長繩係砣測量海深,並從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斷航行位置及情況 。而且 , 還能利用季風航行。”
小波說:“老師告訴我們 , 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麵,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例如 , 利用信鴿作為海上通信工具。”
小燕子說:“進行水下修補船隻,防止滲漏致沉,也是安全航行的措施 。由於航海技術不斷提高,令兩宋時期的對外海上交通 , 更具安全性 , 航向更為穩確 , 航行時間也大為縮短 , 促進了中外海上交通貿易的發展。”
南海夢想科考艇載著海洋科普探險小分隊的隊員,在南海上行駛 , 夢弟 、小聰 、小燕子十分興奮 , 警犬小黑圍著夢弟轉來轉去 , 小波提 問:“劉傻子教授 , 什麼叫海洋船舶? ”
海洋爺爺沒有直接回答 ,反 問:“同學們 , 你們看海上有些什麼船? ”小夢石說:“海上有漁船 , 我看得見船上的風帆與漁網。”夢弟指著前方說:“海上有艦艇 , 我看得見船上的大炮。”小波指著前方說:“我知道 , 海上有郵輪 , 上麵有幾層樓高的客艙 , 我在碼頭見過。”
小聰指著右前方說:“我與爸爸 、媽媽坐過郵輪 , 上麵還有遊泳池。”小明說:“海上還有貨輪 , 船上麵堆滿了一箱箱貨物。”海洋爺爺說: “同學們說得對,這些不同類型的航船 , 都屬於船舶 , 海洋船舶 , 是海洋各種船隻的總稱 , 是在海洋中航行的交通工具。”
“船舶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小波問。於張喜說:“大約 7000 年前,中國的先民,已經開始了水上活動 。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經明確地記載了水上活動,至周朝起,已 有水戰的記錄 , 但舟師和戰船的記錄不詳 。據 《左傳》 記載: 魯襄公 二十四年 公元前 549,楚子為舟師以伐吳……無功而還。說明春秋時期 , 各諸侯國乘船作戰頗為頻繁。”
沈聰明為了刁難劉夢石問:“劉傻瓜,船舶種類很多 , 你知道如何進行分類呢? ”劉傻子教授說:“船舶分類方法複雜,可按用途 、航行狀態 、船體數目 、推進動力 、推進器等分類。按用途,船舶一般分為軍用和民用船舶兩大類。有直接作戰能力或海域防護能力的船,稱為戰鬥艦艇,如航空母艦 、驅逐艦 、護衛艦 、導彈艇和潛艇,以及布雷、掃雷艦艇等 。擔負後勤保障任務的船,稱為軍用輔助艦艇。”
沈聰明拿出一本書仔細看,劉夢石說得沒有錯,有點尷尬地說:“你研究過,怎麼知道這麼清楚。”劉夢石說:“我與穿越號機器人手機聯網,能夠搜索,所以,你的問題難不倒我。”劉媛媛聽了感歎:“傻子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