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夢石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穿越功能,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紛紛打開魔衣與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們穿越來到了南海夢想科考艇上。
小波說:“我爸爸說,鄭和下西洋十分重要,他收集了鄭和下西洋的郵票。”夢弟說:“老師說,鄭和下西洋,在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 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 也是世界人民的驕傲。”
考古學者張洪德教授說,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鄭和的家族具有深厚的伊斯蘭教背景,其祖先與元初雲南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有著某種血緣關係。
鄭和的父親和祖父均為元朝重臣,封滇陽侯。幼年的鄭和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由於生長在滇池之濱,他對大海有著特彆的向往。
1382年,11歲的鄭和在明軍征雲南時被擄入明營,遭受宮刑,後被帶到南京,成為宦官,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在此期間,鄭和展現出優秀的領導才能和忠誠,特彆是在靖難之役中,他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朱棣奪取皇位的重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對鄭和進行了提拔,賜其姓鄭,並升遷為內官監太監,因其小字三保,故也被稱作“三保太監”。
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起,鄭和應明成祖朱棣之命,開始了他舉世聞名的下西洋航行。這次航行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海上探險活動之一。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先後七次出海,訪問了亞洲、非洲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的索馬裡和肯尼亞。這些航行不僅展示了明朝強大的國力,還促進了中國與沿途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
文史作家於張喜說,鄭和的航海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明代的海外探索和交流,他的事跡和成就被後人廣泛傳頌。《鄭和航海圖》與《過洋牽星圖》等航海文獻,以及馬歡、費信、鞏珍所著的《瀛涯勝覽》、《星搓勝覽》、《西洋番國誌》等書籍,記錄了鄭和航行的路線和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曆史資料。鄭和的事跡激勵了無數後來者,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光輝篇章。
鄭和的故事不僅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勇於探索、開放包容精神的象征。他的航海壯舉不僅在當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曆史記憶。
小明問: “小燕子,我們這次的海洋科普探險活動,是不是在走鄭和航海的路呀。”小燕子說: “彆打岔 , 聽海洋爺爺介紹鄭和。”
海洋爺爺說: “我國把鄭和下西洋的起航日 7 月 11 日定為中國航海節 , 意義非常重大,有利於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
沈琳特警補充說: “還有利於增強海洋意識和海洋國土觀念,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港口航運事業發展的氛圍,推動海洋文化、科技和經濟發展。”
海洋奧秘探索行動組來到海洋船舶博物館 , 參觀各種船舶。海洋爺爺說:“請劉傻子教授介紹古代艦船吧。”
劉傻子進行解說: “曆史上,中國人造船,富有智慧與創造性 。著名的中國舫販,性能優越 , 設計科學,一直受到世界的認同。中國船舶的裝載空間 、航海能力和適航性緊密結合,表現出中國高度的航海科技水平。”
夢弟說:“古代船舶是怎麼樣的,我不大清楚,偶爾在電影裡見過古代船舶,在博物館裡看過古代船舶的碎片。”
劉傻子教授指著戰船的模型說:“這是古代戰船,無疑最令人感興趣,其獨特的造型,特殊的功能,加上獵獵戰旗 、隆隆戰鼓與刀光劍影,還有動人心魄的戰役故事,無不使這些古代戰船具有獨特的魅力。”
科學博士指著一個大型帆船的模型說: “這模型是福船,特有的雙舵設計,使它在淺海和深海都能進退自如 。寶船是人們對超大型福船的通稱 , 這種船船體寬大結實,適合近海貿易中載人和載貨,在當時堪稱一流。百葉窗一樣的木質船帆 , 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換。”
劉傻子說:“當年,我們的祖先,憑借古代船舶技術優勢與堅強的意誌力,開辟。例如 , 鄭和下西洋一共遠航七次之多,曾到達過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亨 、真臘、古裡、暹羅 、阿 丹、天方、左法爾 、忽魯謨斯 、木骨都束等 30 多個國家 , 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的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
科學博士說:“古代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 ,兩側有護板 。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居高臨下,弓箭火炮向下發 , 往往能克敵製勝 。福船能夠吃水四米 , 是深海優良戰艦 。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堅強的衝擊裝置 , 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
劉傻子補充說,寶船的前進速度雖然緩慢,但十分穩健 , 通常用來運載瓷器等易碎物品,隻有泉州到呂宋之間海盜較少的海麵上,這種船才出現。
海洋爺爺指著另一幅圖片說: “這是廣船 。廣船產於廣東,它的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 , 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 。船體的橫向結構,由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 , 依靠龍骨等來維持,結構堅固,有良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小波打開夢幻帽的夢幻開關 , 小波夢見自己與計算機姐姐乘坐機器人驕子變化的飛艇來到古代的一個戰船上 。一位水手長接待了他們說:“稀奇,你們是穿越到古代的現代人,還有機器人。”
小波問: “先生 , 什麼三翼? ”水手長指著前麵的戰船群說: “這是三翼 。三翼包括大翼 、中翼、 小翼 , 是當時主要的戰艦 。其中 , 就有小戰船一小翼 , 中型戰船一中 翼 。大翼是一種可以快速攻擊的戰船 , 長 23 米 、寬 35 米 , 可以載官兵和槳手 90 多人,船中兵器有弩 32 張 、箭 3300 支 、盔甲各 32 副。這種船的船體修長 , 順水而下 , 疾行如飛,作戰的威力很大 。當時的水戰,已經從江河發展到海上作戰 。公元前 485 年,吳國水軍就憑借強大的戰艦優勢,入海北上,進攻山東半島的齊國。”
小夢石進入夢鄉了 , 他夢見自己與夢弟、小聰 、小燕子 、小波 、小明 、機 器人驕子與警犬黑子 , 通過時光隧道穿梭來到 1405 年 , 他們在海上見到了中國艦隊統帥鄭和。鄭和問: “小朋友,你們是什麼地方來的,怎麼穿的衣服與我們不一樣? 這條狗也與我們見到的狗不一樣 , 剛才發現它會飛呢。”
夢弟回答: “鄭和先生,我們是現代社會來的,我叫小夢石,這是夢弟 ,這位姐姐叫小燕子 , 這位哥哥叫小聰 , 這是機器人驕子 , 還有小波哥哥 、小明姐姐, 還有警犬黑子。”
“真稀奇 , 現代人 , 還有機器人呢 , 你們來船上乾什麼? ”鄭和說。 “我們很敬佩您 , 想來看望您。”夢弟說。“鄭和先生 , 我在書本裡知道您的事跡 , 想來看一看你統帥的船隊。”小聰說。
“先生 , 您建立了一支龐大船隊 , 要去探索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奧秘 , 傳播中華文化 , 這可是永載史冊的壯舉啊。”小燕子說。
夢弟聽曆史老師講過 , 1405 年 7 月 11 日,明成祖命鄭和率由 240 多艘海船 、2 萬 7 千多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 , 訪問 30 多個臨 近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與地區 , 促進了中國同東南亞 、東非國家與地區的友好關係。
鄭和說: “征服海洋,需要先進的船舶工具 。我們這次出訪,有很好的裝備條件 , 船舶優良 , 人員齊備 。我們的主要船舶叫寶船,它采用的就是適於遠洋航行的先進船型—福船 , 能容百人之多。”
夢弟聽了鄭和的介紹才知道 , 中國古代為作戰目的製造或改裝的武裝船舶一般可分為大 、中 、小三種類型 。大型的是主力戰船 , 稱為 “艦 ”或“樓船”, 有三層、四層 , 甚至四層以上 。中型的是用於攻戰追擊的戰船 , 如 “蒙衝 ” “先登 ”等。小型的是用於哨探巡邏的快船 , 如 “遊艇”、“赤馬舟 ”等。
夢弟聽了鄭和的介紹還知道,也有一些戰船,是根據漁船或商船的造型改造而成,或臨時借用漁船 , 或將商船略加改裝 , 使其能符合作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