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在擁有很多東西之後,一旦被剝奪,心中的落差就會非常大。
廣陵城內很多士族對乾軍並不配合,還妄圖用私兵抵抗大乾。
對於這種頑固分子,李儒絲毫不手軟。
血洗了幾個世家之後,剩下的豪族終於老實了,認清了現實。
在大乾的戰刀麵前,他們豪族的身份沒有任何作用。
要麼老老實實聽話,交出財富和隱匿的百姓。
要不然就給被李儒血洗的世家陪葬。
有榜樣在前,剩下的士族對乾軍十分配合。
大乾接收廣陵城,也非常順利。
對於城內的尋常百姓,乾軍的態度完全不同。
李儒下令開倉放糧,還將從士族手中回收的土地,按照袁耀之前定下的政策分發給城內百姓。
本來有敵國攻進廣陵城,城內的百姓心中很忐忑。
得知李儒對待廣陵百姓的政策後,這些百姓們驚奇地發現,大乾軍隊不但不劫掠他們,還給他們發土地!
成為大乾子民之後,還有各種保障!
而且大乾軍士在給百姓們講述大乾國策的時候,一個個也都和顏悅色,絲毫沒有魏軍兵痞的囂張。
廣陵百姓們頓時歡欣鼓舞,向家人和朋友們奔走相告。
所有的廣陵百姓,都在傳播著乾軍士卒告訴他們的話。
【大乾天兵來了,百姓的好日子就有了。】
【大乾天子和太子愛民如子,是為了拯救天下百姓而戰。】
【乾軍乃正義之師,就是為了把百姓從世家豪族的欺壓下解救出來。】
這幾句話,是袁耀叮囑李儒宣傳給徐州百姓的。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袁耀對民心的理解,更是遠超這個時代的英傑們。
李儒、賈詡等謀臣聽了袁耀的計劃,都讚不絕口。
袁耀的民心攻勢,可讓大乾攻下的城池迅速穩定下來。
甚至敵軍想反攻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土地真實地給到百姓手上,再加上袁耀的宣傳攻勢,所有的廣陵百姓,都覺得當大乾百姓是一種幸運。
尤其是被乾軍從世家豪門手中解救出來的百姓,一個個痛哭流涕,感覺自己重獲新生。
他們為什麼會成為世家豪族的附庸,成為被世家豪族隱匿起來,不在戶籍的人口?
就是他們的土地被世家兼並了,實在沒有活路,連人頭稅都交不起,隻能選擇成為黑戶。
沒有戶籍,這些百姓們的生存權利就沒有任何保障,完全是世家豪族的私人物品。
在世家豪族眼中,他們就與自己養的牛、養的馬沒有任何區彆。
每日讓他們不停勞作,動輒打罵都是輕的。
這些百姓們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也得給世家豪族先享用。
他們的兒子,會被士族當成壯勞力,隨意驅使,世代為奴。
現在大乾天兵殺過來了,不但讓這些百姓們擺脫了奴隸的身份,還讓他們擁有土地,有了做人的尊嚴。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豈能不真心歸順大乾?
李儒再次下令,凡是能找出城中魏賊奸細的百姓,可以多分五畝地。
這五畝地雖然歸屬大乾所有,但卻實實在在的給他們耕種啊!
大乾所收的土地稅也不高,百姓們完全有賺頭。
地多了,他們的日子也會過得更好。
現在對於廣陵城內的百姓來說,曹魏奸細已經不是人了,那是行走的金元寶!
在城內百姓們共同努力下,很快便有十餘名荀攸留在城內打探消息的探子被揪了出來。
荀攸離開廣陵的時候,留下了二十餘人,給魏軍傳遞消息。
李儒發動百姓的力量,曹魏密探瞬間少了一大半。
剩下寥寥數人,還是在李儒未下令的時候就逃出了廣陵。
他們要是跑得慢幾步,可能會被李儒一網打儘。
乾軍徹底控製住了廣陵,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呂布看滿城百姓對大乾如此擁戴,不由感慨道:
“主公當真是天命之主,眾望所歸啊!
想當年我當徐州之主的時候,廣陵百姓都不曾如此擁戴。
當地的百姓還時常造反,跑到山中去當盜匪,讓我苦不堪言啊…”
呂布說到這的時候還搖了搖頭,很是不願回憶當初的過往。
李儒心道你呂布哪能跟主公袁耀比啊,你是怎麼想的啊?
乾軍來到廣陵,就給廣陵百姓糧食,還給他們分土地。
你呂布呢?
恐怕當時不但不給百姓土地,還要派兵來強征稅款,劫掠百姓。
百姓隻是逃竄到山中當盜匪,沒有公然造反,已經夠給你呂布麵子了!
你應該感謝你手中的方天畫戟。
要是沒有此物震懾,估計當時徐州的局勢會更加混亂。
不過這些事都過去了,李儒也沒有必要說出來惡心呂布。
他隻是微笑著對呂布道:
“主公確實英明神武。
我大掃滅群賊,一統天下,隻是時間問題。”
“文優,你說得對。
身為大乾威國王,我豈能不為主公分憂?”
呂布豪強萬丈,對李儒道:
“我軍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收複了廣陵,真乃無敵之師!
我決定了,要趁勢進攻,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
待將士們休整一日,我便率軍去攻下邳!”
“十天!
給我十天的時間,我就能把下邳打下來!”
呂布現在已經嘗到了進攻的甜頭。
如果敵軍在城內堅守不出,他就命戰車出戰。
以大軍配合戰車,進攻敵軍城池。
如果曹魏急了,出城與呂布野戰,那更合呂布心意。
呂布的方天畫戟,早就想要痛飲敵將之血了。
正麵衝殺,呂布不懼任何人。
李儒見呂布攻下廣陵就飄了,認為他自己已然天下無敵,心中不由暗自讚歎。
他不是在讚歎呂布勇猛無敵,而是讚歎魏軍的軍師荀攸。
荀攸奇策百出,當真是天下奇才也!
尤其是荀攸對人性的把控,簡直不輸自己。
僅用一座廣陵城,就讓呂布起了驕矜之心。
若是呂布率大軍橫衝直撞,必然會中荀攸之計,為荀攸所敗。
而且以呂布的性格,還不是很聽勸。
如果是一個無法掌控呂布的軍師隨軍出征,根本就勸不動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