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行追問道:
“那子明將軍現在可有什麼好的計劃?”
孫權聽了呂蒙之言,也湊了過來。
呂蒙盯著城頭,低聲對二人道:
“魏軍有夏侯惇、荀攸坐鎮,全軍上下幾乎沒有什麼破綻。
尤其是荀攸,他的智謀很強,指揮能力極為出色。
連我軍的大攻車,都無法攻破廣陵城門。”
“依我看,我軍想要一路強攻推平徐州不太現實。
文優先生,還是會想出破敵良策。”
“到那時候,不就有我們立功的機會了嗎?”
聽到立功二字,一旁笮融耳朵豎了起來,一臉諂媚的對呂蒙笑道:
“子明將軍,可有能立下大功的良策?”
呂蒙看了看幾人,輕聲道:
“我也隻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能不能成,還得看軍師怎麼說。
先攻城吧。”
大乾的攻城之戰,張遼、高順等猛將個個奮勇爭先,指揮士卒不斷向廣陵攀爬,對廣陵發起猛攻。
大戰一直持續到日暮,呂布才下令撤軍,回寨中休整。
這一天下來,守城的魏軍筋疲力儘,好不容易打退了乾軍進攻,荀攸都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按道理來說,攻城戰進攻方的損失,要遠高於守軍。
可由於乾軍的攻城車實在太過犀利,魏軍作為守城一方,損失竟然比乾軍還大。
這是夏侯惇萬萬無法容忍的。
曹魏原本的戰略就是依靠城牆優勢,擋住乾軍的進攻,讓乾軍知難而退,守住徐州。
可如果拚消耗,守城都拚不過攻城,那他們的策略顯然是失敗的。
一直這樣打下去,被耗死的不會是乾軍,而是他們大魏。
夏侯惇一臉憂色,獨眼看著對荀攸道:
“公達,你想想辦法啊…
乾賊每日用戰車攻城,我軍非被拖垮不可!”
許褚虎目一瞪,開口道:
“乾賊最惱人的,就是他那些攻城車。
要沒有那些東西,單憑士卒爬著攻城,豈能撼動廣陵?
叫俺說,明天乾賊再攻城,咱們就殺出去!
把乾賊的攻城車都給毀了,看這些賊子如何攻我大魏!”
“仲康將軍,不可啊…”
陳登對許褚道:
“如今乾軍守在城下,就等我軍出城跟他們決戰。
如果出了城,我們豈不是要放棄城牆的優勢?
到時候,隻怕勝負難料…”
許褚惱道:
“守又守不住,還不如痛痛快快的跟乾賊戰上一場!”
陳登還待再勸,荀攸卻說道:
“仲康所言,也不無道理。
既然呂布強攻廣陵,我們不妨將廣陵讓給他。”
夏侯惇聞言驚訝道:
“讓出廣陵?
這怎麼可以?
廣陵乃我大魏領土,豈能輕易讓與乾賊?
這城池讓出去容易,再想奪回來,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荀攸輕撫胡須,解釋道:
“乾賊誌在徐州,區區廣陵,豈能滿足呂布的胃口?
我軍退出廣陵之後,呂布必然會覺得我軍軟弱可欺。
以他的性格,很可能會率軍冒進,爭取在最快速度攻下徐州,立下大功。”
“呂布深入徐州,我軍戰略縱深擴大。
到時,便可以奇策破敵。”
夏侯惇心中雖然對廣陵萬分不舍,可他也知曉,固守此地對魏軍沒有任何好處。
想要退敵,還真得依靠荀攸的奇策了。
夏侯惇想了想,說道:
“好,就依先生之策!
咱們何時動身?”
荀攸道:
“固守無益,隻能徒增傷亡。
今夜便撤軍。
為了防止乾軍追襲,我們可以派一支隊伍夜襲敵營。
夜襲不為破敵,隻為騷擾乾軍,好讓我大軍安然撤退。”
當夜,夏侯惇派出兩千士卒,趁夜襲擊乾軍營寨。
而後,便率大軍出城,往下邳方向退去。
乾軍大寨戒備森嚴,甚至都沒用呂布出手,這支夜襲的敵軍,就被巡夜的高順率眾擊破了。
呂布聞言不由大笑道:
“魏賊鼠輩,就知道耍這種陰謀詭計,又能有什麼作用?
還想劫我呂奉先的營寨…
賊軍來襲,吃虧的還不是他們自己?”
李儒坐在椅上,搖扇對呂布說道:
“奉先,敵軍來襲的人數不過兩三千之眾。
你覺得如果魏軍想要靠此戰勝我軍,會派這麼點人嗎?”
呂布聞言一愣,說道:
“文優,你說得對啊!
兩三千人,還不夠我塞牙縫的!
那魏賊到底是什麼意思?
腦袋壞了,故意送人來給我們殺?”
李儒搖了搖頭,說道:
“依我看,魏軍派人來攻,就是為了給我軍製造混亂,好掩護其大軍撤退。
魏軍,應該是趁今夜退出廣陵了。”
“啊?
不會吧!”
對於李儒的猜測,呂布根本不相信。
“廣陵堅固,我軍用戰車兵攻了一天,都無法撼動。
如此堅城,才守了一天,魏軍就放棄了?
如果這麼打,那本王一個月內就能為主公攻下徐州!”
李儒笑道:
“奉先若是不信,明日一探便知。”
翌日,呂布照例率軍出營,打算猛攻廣陵。
沒想到今日出戰,廣陵卻人去樓空。
呂布徹底懵了,連忙派人進入城內。
城中果然隻剩下百姓,一個曹魏士卒都沒有了。
李儒似乎對此事早有預料,命人張榜安民,順便向廣陵百姓宣布大乾的政策。
大乾占據廣陵,那廣陵郡就歸屬大乾所有了。
廣陵百姓,也都是大乾子民。
世家豪族的土地,全部要收歸大乾所有,可以分發給百姓耕種。
百姓擁有自由,也擁有讀書的權力,若學有所成,還可以考科舉。
總之就一句話,成了大乾的百姓,再也不會受凍挨餓,受士族欺淩。
隻要勤勞肯乾,就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過上好日子。
甚至還有機會讀書、當官。
如果士族之人願意投效大乾,大乾也會給予優待,不會抄家滅族。
大乾隻會收走士族百分之九十的財富和土地,解救被士族隱匿的人口。
除此之外,士族和大乾子民的待遇並無區彆。
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的財富之後,他們依舊富甲一方,大乾朝廷甚至還鼓勵士族經商,拉動大乾的經濟發展。
如果士族能看開一些,投效大乾之後好好經營,依舊能過得很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