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張飛拚命了(1 / 1)

推荐阅读:

劉備最終還是退走了。

不是他不想努力,而是現實很殘酷。

他所做的努力,在蕭尋的謀劃麵前,一文不值。

在劉備和諸葛亮的視角中,蕭尋沒有趁機派兵追擊,就已經是他們的幸運了。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蕭尋的迷信救了他們的性命,但凡蕭尋頭鐵一點,鐵了心要在這裡殺死劉備,讓夏侯淵和司馬懿一起衝上去,劉備可能真的會死在這裡。

隻可惜,蕭尋沒有這麼做。

劉備退走的時候,張飛還在全力進攻,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

他不知道劉備已經退走了,也不需要知道。

他就是要繼續進攻,不斷地進攻,除非完全看不到希望。

而這個情況,也是蕭尋想要看到的。

隻有張飛不斷堅持,不斷讓士兵強行進攻,他才能不斷對張飛帶來的士兵造成殺傷。

等張飛意識到他帶來的一萬多士兵已經不剩下多少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所以蕭尋在東邊城牆沒有使用震天雷,就是讓城牆上的士兵防守,看似給了張飛一些希望,實則心狠手辣,要把張飛徹底逼到絕路上。

在這個過程中,張飛甚至一度衝上了城牆,但是龐德反應極快,第一時間帶人衝過來,將張飛擊退。

張飛雖然勇猛,但是爬上城牆已經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同時麵對龐德和大量的士兵,根本就無力對抗。

不過龐德想要殺死張飛,也不太現實,最多就是靠著人多的優勢,將張飛逼到角落,讓張飛自己跳下去。

城牆雖然高,但下麵已經有不少屍體,跳下去也不會受傷。

張飛這個人很軸,認定的事情就要堅持到底,哪怕是被打下了城牆,也沒有放棄,而是再一次衝了上去。

周圍的士兵看到張飛作戰如此英勇,哪裡還敢後退?

於是新一輪的進攻又一次開始了。

每次張飛被打退,都會重整旗鼓,仿佛不知道疲憊一樣。

但實際上,此時的張飛身上已經多處受傷,跟血人都差不多了。

他之所以還能堅持,完全就是心裡那個救大哥的信念。

他已經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倒下,爬起來,繼續衝鋒,然後如此循環。

一萬士兵攻城,僅僅一個時辰之後,就隻剩下不到七千,死傷慘重。

三成多的戰損,對於這個年代的士兵來說,已經是非常致命的了,能夠堅持不潰逃的,就可以算是精銳了。

但是這一次,所有衝在前麵的士兵都沒有後退,因為他們都看到了那個堅韌不屈的身影。

將軍如此用命,兵士豈敢不跟隨?

但是後麵的龐統看不下去了。

他知道張飛心裡在想什麼,張飛這樣的舉動,已經有自毀的傾向了。

張飛很莽撞,但他對劉備的心,永遠都不會變。

龐統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要不然劉備那邊什麼情況還不知道,張飛肯定要死在這裡。

於是龐統親自帶著數百人,冒著箭矢衝到城牆下,要強行把張飛架回來。

張飛早已經筋疲力儘,但心裡那股信念依舊支撐著他不能倒下,哪怕龐統已經帶人過來了,他也不想走。

如果救不出來大哥,那他寧願死在這裡!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當初桃園結拜的誓言還在耳邊,張飛怎麼可能忘記?

他用力甩開過來抓他的士兵,再一次抓住木梯,想要爬上去。

龐統無奈,趕緊下令,讓八個士兵一起上去,無論如何,都要把張飛帶走。

陽平關是打不下來了,劉備生死難料,龐統絕對不能再眼睜睜看著張飛死在這裡了。

沒有攻打陽平關之前,龐統心裡還抱有一絲僥幸,但是到了現在,他心裡的僥幸已經徹底消散了。

就算是神仙下凡,也不可能帶著張飛攻下陽平關。

“走!都走!不要再打了!!”

龐統讓八名精壯的士兵強行把已經是強弩之末的張飛架走,又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附近的士兵看到龐統把張飛帶走,心中最後那點信念和堅持徹底崩塌,再也不敢繼續攻城,紛紛後退。

主將都放棄攻城了,他們這些小兵還掙紮什麼?

跑吧!

於是陽平關下的士兵紛紛轉身逃跑,再也沒有了剛才的士氣。

蕭尋在陽平關上看到張飛被龐統帶回去,全軍敗退,不由得搖頭。

他以為張飛和龐統還能再堅持一個時辰呢,結果還是有點失望。

主要是龐統依舊保持了理智,要不然張飛真的會在這裡拚儘最後一滴血。

既然張飛和龐統都要退走了,那蕭尋就沒有必要再藏著了,趕緊讓人在城牆上打出旗語,然後在外麵埋伏的典韋帶著五千騎兵衝了出來,攔住了張飛和龐統的去路。

張飛雖然被強行帶了回來,但身體還在掙紮,他還想要回去戰鬥,龐統無奈,隻能讓士兵把張飛打暈過去,放到馬上。

所以當典韋帶著騎兵衝出來的時候,他們這邊根本就沒有人能和典韋對抗。

典韋立功心切,一上來就直奔張飛而來。

雖然這個時候攻擊張飛有點勝之不武,但這裡是戰場,誰還講究這些?

張飛身邊的親衛看到典韋衝過來,回頭看了昏迷的張飛一眼,果斷朝著典韋衝了上去。

身為親衛,不就是要在關鍵時刻保護將軍的安危嗎?

哪怕為此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典韋作戰勇猛,但是當他遇到那些不惜性命也要保護張飛的親衛之後,他還是被擋住了。

龐統更是片刻不敢停留,帶著張飛撤退。

除了讓典韋衝出去,蕭尋還讓龐德率領五千騎兵出去,沿途追殺,一直追到南鄭城下為止!

再然後,蕭尋派出一名親衛前往沮縣,讓夏侯淵用最快的速度帶領五千騎兵來陽平關向他報道。

陽平關已經拿下了,接下來就該攻擊南鄭了。

但是蕭尋不打算親自攻擊南鄭,而是打算讓夏侯淵帶著典韋和龐德去,他留在陽平關就行。

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蕭尋很清楚漢中這個地方很特殊,他最好還是不要進入漢中,免得生出事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