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衝鋒沒有任何猶豫。
他是騎馬衝過去的,但並不是想要騎馬攻城,而是因為騎馬可以更快一些衝到城下。
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攻城?
答案是用飛鉤,或者是用簡陋的木梯。
不管飛鉤還是木梯,危險係數都很高,而且在爬上城牆之前,幾乎很難還手,基本就是活靶子。
但是張飛不在乎。
他知道用一萬人強攻陽平關的行為,和送死差不多。
他作為將領,如果不能親自衝上去,其他士兵又怎麼敢衝鋒?
隻有他衝上去了,他去當先登部隊,他身後的士兵才能受到鼓舞,跟著他一起衝鋒。
如果張飛都不敢上,那些士兵又怎麼肯拚命?
所以無論如何,張飛必須衝,衝在最前麵。
但是很可惜,很多客觀條件並不會因為張飛的勇猛就有所改變,就比如張飛第一個扔出了飛鉤,也成功鉤住了城牆,但是在爬到一半的時候,飛鉤繩索就被陽平關上的士兵砍斷了,張飛從半空墜落。
幸虧墜落的高度不到三米,要不然張飛可能就直接摔死了。
第一次進攻失利,但張飛沒有任何停頓,急忙爬起來,甚至都顧不上查看自己有沒有受傷,就順著旁邊的木梯往上爬。
張飛身先士卒的舉動讓周圍的士兵很受鼓舞,又想到劉備的仁義和人格魅力,這些士兵紛紛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張飛一起往上爬。
張飛這邊剛剛開始攻城,蕭尋就接到了消息,第一時間趕了過來查看情況。
當蕭尋看到張飛親自攻城的時候,果斷拿起了鐵胎弓和帶著精鋼箭鏃的弓箭。
張飛親自送上門來,蕭尋怎麼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雖然蕭尋很欣賞張飛,尤其是張飛明明看不到希望,卻還是願意帶著所有的士兵過來拚死一搏,很讓蕭尋感動。
但這並不能改變兩人在立場上的不同。
蕭尋要輔佐曹操實現統一大業,避免五胡亂華的慘劇,所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必須死。
在這場戰鬥中,沒有對錯,隻有立場不同。
蕭尋親自動手,也算是對得起張飛了。
搭弓,瞄準,射箭一氣嗬成,蕭尋臉上沒有任何猶豫。
在他眼裡,張飛已經變成死人了。
但是在弓箭飛射出去的瞬間,一名攻城士兵的繩索被砍斷,從空中墜落,剛好擋住了蕭尋射出去的弓箭,讓張飛避開了這必死的一箭。
蕭尋露出驚訝之色,沒想到張飛的運氣竟然這麼好。
再次搭弓放箭,結果在弓箭射出去的一瞬間,張飛攀爬的木梯突然折斷,讓張飛掉了下去,陰差陽錯地又避開了這一擊。
這次之後,蕭尋沉默下來。
連續兩次必死的攻擊,都被張飛避開了。
兩次看起來都是偶然,但這真的是偶然嗎?
莫非是劉備命不該絕,連帶著張飛也有氣運在身,不應該死在這裡,更不該死在他的偷襲之下?
蕭尋能穿越過來,多多少少還是有點迷信的思想的,猶豫數秒之後,放下鐵胎弓,不再執著於殺死張飛。
真正有氣運在身的人,是不會輕易被殺死的。
如果強行動手,說不定還會遭到反噬。
所以,還是等一等吧。
反正劉備這次損失慘重,就算真的能逃回去,也隻剩下荊南三郡之地,未來的發展前途黯淡無光,很難再對曹操構成威脅了。
“龐德,這裡就交給你了,記住我跟你說的,一定要在最大限度上消耗張飛的兵力。”
“是!屬下明白!”
龐德點頭,全麵接手陽平關東城牆的防務,而蕭尋則是來到了西邊。
相比於張飛這邊的全力進攻,劉備這裡的功績就差太多了。
三千潰兵,士氣低迷,全靠著劉備的人格魅力才能聚集到一起,讓他們來攻城,更多就是做做樣子。
蕭尋嚴重懷疑,他甚至都不用做出防禦,劉備帶領的這三千潰兵,也不可能攻破陽平關。
不過劉備都來了,蕭尋總要招待一下的。
剛才沒能殺死張飛,但劉備這裡也要嘗試一下的。
蕭尋再次取出鐵胎弓,瞄準劉備放箭。
弓箭飛射而出,直指劉備。
但是弓箭飛到劉備麵前的時候,一杆銀槍出現,將蕭尋的弓箭挑飛出去。
趙雲出手了。
有趙雲的護持,想要殺死劉備,確實很難。
再看看諸葛亮,站在趙雲身側,旁邊還有黃忠這個神射手。
蕭尋悻悻地收起鐵胎弓,因為他知道通過這種手段,是不可能殺死劉備或者諸葛亮的。
看著城下三千名士兵還在嘗試攻城,蕭尋發出一聲冷笑,叫來一百名親衛,讓他們朝著城下丟了一百顆震天雷。
一百顆震天雷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殺傷,但是卻把這三千潰兵最後一點士氣徹底打沒了。
突然出現的火光、爆炸和飛射的碎片,讓他們徹底崩潰,再也顧不上感念劉備的仁義,轉身就跑。
說到底,他們也隻是普通人而已,參軍的目的隻是混一口飯吃,不是真的想把自己的命賣給劉備。
士氣徹底消散,剩下的士兵就再也不可能被聚集起來了,隻能四散奔逃。
劉備看著再次潰敗的士兵,心裡生出了無奈和絕望。
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再次潰敗的士兵集結起來。
所以,他徹底敗了。
也就蕭尋沒有趁機派兵出來追擊,要不然劉備覺得自己死定了。
而蕭尋之所以不派兵出來追擊,主要還是因為他看到了趙雲。
想到趙雲在長阪坡的表現,蕭尋終於明白為什麼劉備的氣運還沒有消散。
有忠心護主的趙雲在,誰敢說一定能殺死劉備?
曆史上的趙雲不光在長阪坡殺了一個七進七出,而且還把阿鬥和劉備的老婆都帶了出來!
相比較起來,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描寫,還是保守了。
如此猛人,護著一個嬰兒和一個婦人,都能從萬軍之中殺出來!
如今趙雲隻要護持劉備和諸葛亮,身邊還有一個黃忠,想要殺死劉備,真的很難。
或許蕭尋親自出手能夠做到,但蕭尋覺得沒有必要。
因為他已經在戰略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為什麼還要以身犯險,麵對大怒狀態的趙雲?
蕭尋嚴重懷疑,大怒狀態的趙雲,連呂布都不是對手!
所以,還是謹慎一些,穩妥一些。
若是上天不想讓劉備死在這裡,就算蕭尋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殺死劉備。
所以,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