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八十一章複行奇計(3/3)

第二百八十一章複行奇計(3/3)(1 / 1)

推荐阅读:

葭萌關,唐軍中帳。

“滿伯寧欲分兵征宕渠,自留大營圍漢昌,欲誘閬中之軍襲營,借機擊破蜀人,以瓦解巴地防線。”

徐晃將書信交於左右瀏覽,問道:“然此計雖好,但恐敵人識破。若大營被破,南下之軍歸路斷絕,偏軍兵敗撤軍。而我軍獨木難支,亦不得不撤軍。”

“不知諸君之見?”

“將軍!”

郭淮拱手說道:“今下形勢焦灼,我軍受阻劍閣,難以進圖蜀中。若無計破敵,我軍遲早撤軍。故淮以為副督之計可行,我軍或能趁閬中之軍襲擊副督時,潛出精銳順江而下,奪取閬中城,以來呼應滿將軍。”

“不妥!”

張豐說道:“嘉陵江雖可通舟,水急路險,如不克捷,還路甚難。今不如遣兵以援副督。”

張豐為張虞族弟,在張虞率軍遠征四方時,常年負責京畿地區的軍務。而今天下稍安,為了讓張豐建功封爵,張虞遂讓張豐隨軍出征。

“道路險峻,敵寇莫能料,故出擊必勝。”郭淮反駁道。

“閬中城高,一時如不能下,劍閣兵至,我軍兵馬必是覆沒!”張豐回懟道。

“肅靜!”

徐晃示意二人安靜,看向隨軍參謀田豐、郭嘉二人,問道:“二君足智多謀,不知有何高見?”

田豐捋須而吟,說道:“蜀中地形不比中原,兵眾之優不及地利。舊時,豐以為用兵當持穩,但今受挫之際,用兵宜用險,以求擊破蜀軍。故豐以為副督之策可行,但具體細略或可深究。”

“至於我軍~”

田豐猶豫半響,說道:“豐暫無良計,然奉孝似有奇計,將軍不妨一聽。”

“哦?”

徐晃目光投向郭嘉,問道:“不知郭軍師有何計策?”

郭嘉整理思緒,反問道:“將軍可記得陛下口諭?”

“豈敢忘記!”

“陛下口諭,蜀人聞我軍南征,必悉其精銳,北阻金牛、米倉二道,以拒我師。彼必謂地險而吾兵難至,若出其不意,抄平陰小道,陷江油。”徐晃驚奇問道:“君請命探查小道,莫非今有所得?”

郭嘉說道:“嘉以重金聘募蜀人,潛出山水之間,探查陰平小道。時武都羌人聞知,求金上報言白龍水上溯,有陰平小道能入巴蜀。需先行六、七百裡無人地,至江油關,經德陽亭,兵襲涪城。”

“時涪城離成都三百餘裡,奇兵出德陽,直襲敵寇腹心。時孫權督閬中,閬中之軍赴漢昌擊滿寵,閬中無兵可用。徐琨兵馬必還赴涪,則將軍將能趁勝進奪劍閣;徐琨兵馬不還,則奇兵將能大亂蜀中。”

“故嘉以為,可令滿督行分兵誘之計,以分散閬中之兵。將軍揀選精銳,配以膽略之將,奇出陰平小道,必能有所得。”

巴蜀與北部聯通的道路,不單單金牛與米倉道,包括陰平正道。隻不過陰平正道與武都郡連通,為白水關,終點為陰平。而陰平小道則是正道中分岔出的小道,其中水穀之所皆為羌、氐人的生活區域。

其中,江油關所防備之敵,長期以來是生活涪江上遊的羌、氐部民。故陰平小道雖說寡有人知,但絕非無人知曉。郭嘉稍微遣人探查,便大體能知陰平小道路線。

聽郭嘉闡述之意,徐晃說道:“以郭軍師之意,令滿伯寧誘敵,分散閬中之兵,以便我出奇兵出陰平。而不論其兵敗與否,我軍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如能下涪城,摧毀徐琨之軍,或是大亂蜀中,蜀人便會大潰!”

“然也!”

郭嘉微微頷首,說道:“蜀人所恃無非蜀道之險,我軍一陷涪城,二降成都。蜀人大亂,孫權無可奈何,必獻軍而降。”

徐晃蹙眉說道:“計策雖好,但出奇兵多險,恐無膽略之將敢舍性命,為國家以博勝負。”

話音稍落,郭淮趨步出列,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淮豈畏生死?今為國家,淮願率精銳襲出平陰,奪取涪城,斷劍閣還蜀之途。”

“某願統兵前往!”

張豐自覺郭淮話裡有話,好似在譏諷自己,遂果斷出列,請求率兵同往。

相比單純的張豐,郭淮純粹是為了個人前途。自他父親郭縕去世,張虞與郭氏的聯係愈發得弱,唯依靠他年少追隨張虞的情誼。而今征蜀乃是將領建立功勳之良機,他必須把握住機會,才能騰躍而起,封侯授爵,光祖耀祖。

見張豐、郭淮願領兵前往,徐晃大喜過望,然考慮到張豐官職雖高,但無領兵經驗,遂說道:“深入敵境,如不能破敵,大軍斷聯於蜀中,故二位將軍惟有破敵,方能率軍建立奇功。否則兵敗身亡,是為必然之事。”

張豐頓感壓力襲來,問道:“今襲行陰平,當攜輜重否?”

“兵貴神速,千裡襲人,輜重沉重,豈能速行?行軍遲緩,敵若聞之,必有戒備。故棄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郭嘉正色道。

見張豐麵露難色,遲遲不語。高順自思一番,從馬紮上起身,說道:“順為陛下效力起,至今已有十餘年。所將之軍號‘陷陣’,今破蜀遠征之事非陷陣精銳不能勝任。故順不才,願領重任,為陛下分憂,為國家解難。”

“善!”

徐晃看向張豐,問道:“高將軍為宿將,今請兵出征,不知將軍願輔否?”

“願輔高將軍!”

張豐內心壓力驟減,常年鎮守京畿無事,竟讓他一時適應不了殘酷的戰場。故今高順願意出任主將,張豐豈會不願,更何況高順官職比他高!

而高順主動請纓,一是覺得張豐若為主將,難以勝任陰平主將之位;二是想多建功勳,以求多封爵位。畢竟打一仗少一仗,如不能在天下一統前多建功,等天下太平了,將校立功的機會幾近於無。

“好!”

徐晃拍案說道:“既然如此,本督授精兵兩萬於左將軍,攜三十日口糧,以萬人為前驅,萬人負口糧。張豐為副將,郭淮、趙阜二人率軍從征。此番能否取蜀破敵,儘在將軍一人!”

“遵命!”

高順言語微沉,拱手領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