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八十二章孫權的野望

第二百八十二章孫權的野望(1 / 1)

推荐阅读:

五月,閬中。

校場上,新募蜀兵在軍官的督促下,勤練列陣之法。

因蜀中富裕,新兵們所兵甲竟為一流水平,盾、刀、矛、弓樣樣俱全。甚至連其中的披甲率不低,百人之中能有三十人至五十人披甲,甲胄中鐵甲、皮甲均等分布。

“蜀中兵丁性溫,不及楚兵輕悍,欲成強兵非日月操練不可!”

孫權巡視軍陣中的蜀卒,說道:“今大敵當前,需依仗老卒銳士,而新兵能搖旗呐喊便可!”

吳景說道:“蜀兵雖說羸弱,但巴夷卻是剽悍善射。先君在時,於涪陵募三千巴夷為兵,巴夷善弩,所向無前,屢破強敵。先兄在世南征,巴夷大破惡蠻,殺俘甚眾!”

孫權微微點頭,感歎說道:“惜兄長驟崩,巴蜀動蕩,今不能廣募巴人從軍。是役之後,當多招巴中漢夷從軍,勤以操練必能為益州砥柱。”

益州閉塞,寡有軍事襲擾,因此蜀人非優質的兵源。而相比蜀人而言,生活在三巴區域的漢蠻因時常衝突,故民風算得上輕悍。

是故割據巴蜀的政權,欲想保證軍隊戰鬥力,需要依靠三巴區域的兵源,吸納巴人從軍入伍。而曆史上,敢於北伐的蜀漢政權在巔峰時期,大量巴人被征辟從軍,以維持軍隊的戰鬥力。

法正說道:“吳楚出兵十萬伐荊州,今唐軍又受挫劍閣、漢昌於多月,依輜重、糧草轉運之艱難,早則下月,晚則七月,唐軍將生撤軍之念。時唐軍撤走,使君整改軍伍,提拔良將,將能大振兵卒。”

孫權自覺兵事進展良好,笑道:“唐人背盟襲白水,方有今日之急促之勢。故唐人撤軍時,可擇金牛、米倉二道險峻修城。及敵寇複至,憑層層險關足以據敵,彼時與曹、劉二家聯盟,另有精兵守關,未必不能割據巴蜀。”

因兵事進展順利,孫權度過初期的焦慮,且隨著曹操、劉備二人率軍北伐江陵,孫權憂愁得以排解。轉而開始期待擊退唐軍後的情況,並與屬下閒聊暢想。

在君臣聊天之時,侍從趨步急報。

“稟使君,漢昌緊急軍情!”

“何事?”

孫權有意識向大帳走去,問道。

“據甘將軍上報,敵將滿寵忽分兵南下宕渠!”

“分兵宕渠?”

孫權神情微驚,與法正對視了眼,嗅到了一種陰謀的味道。

“軍師可知滿寵用意否?”孫權問道。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宕渠多賨人,昔張魯歸降時,巴中群夷沸騰,爭先投靠張虞,濩、樸胡、袁約三人受封為三巴太守,大擾巴中諸縣。先兄遣兵進討,雖擊破三人部眾,平息巴中動亂,但三人卻率餘部逃至漢中。”

“滿寵從米倉道入巴,三人豈會不隨軍征討?”

孫權若有所思,說道:“此番滿寵分兵宕渠,可是招引賨人反叛?”

“應是如此!”

法正蹙眉說道:“滿寵分兵南下宕渠,招引巴中賨人反叛。今巴中暫無大軍,僅章曼率數千人坐鎮。一旦唐軍深入巴中,群夷受招騷亂,非章曼一軍所能平。”

說著,法正感慨道:“滿寵能為中原名將,果有出眾之處。今受挫於漢昌城下,卻能因勢用兵。如宕渠被奪,賨人驚擾巴中,則巴西非我軍所能有!”

“那今分兵宕渠,以討深入巴中之唐軍?”吳景說道。

“或是可行!”

孫河應和說道:“南下唐軍兵少,我軍遣大軍征之,必能有所斬獲。時襲擾之軍兵敗,動搖大營人心,兼輜重緊缺,唐軍不日便撤!”

“不知軍師可有高見?”

孫氏君臣已至大帳中,法正盯著輿圖上兵力分布圖,忽而問道:“南下唐軍兵力多少?”

“約有萬人,敵將柯比統率!”侍從答道。

聞言,法正凝思的臉上露出笑容,似有計策暗藏於胸,問道:“不知諸君,可有聞圍魏救趙之策否?”

“豈會不知!”

孫河說道:“昔龐涓擊趙,趙危,向齊救援。齊軍擊魏,以龐涓撤軍,時於途中伏擊,遂大敗魏人。”

說著,身為宿將的孫河似乎意識到什麼,問道:“軍師莫非欲令我軍擊滿寵,逼南下之軍回援,而暗遣兵馬於半途伏擊,從而擊破唐人?”

“彩!”

吳景點頭讚同,說道:“唐軍皆為征討四方之精銳,故分兵往宕渠,兵少則易敗,兵多恐敵驚覺。今行圍魏救趙之策,逼唐軍回援大營,半道伏擊,當無失矣!”

“軍師智謀精妙,景佩服至極!”

“嗬嗬!”

見眾人僅猜中第一層,法正不由得意笑了起來,說道:“圍魏救趙僅為其一,我今之意實圖滿寵。滿寵分兵下宕渠,其大營守備略空。我軍如能突襲大營,擊敗滿寵,不僅能大敗唐人,更能斷絕退路。”

“而滿寵敗走,南下之軍無路而歸,徐晃獨木難支。不出多日,知滿寵大敗而走,徐晃必會撤軍,巴蜀之危自解!”

法正的野望豈會滿足於擊敗南下之軍,其自然想一舉奪取唐軍大營,從而逼降南下之軍,及大破唐軍。

此言一出,孫權大為振奮,說道:“軍師計策深遠,南下唐軍非大部,今敗之難改大勢。但若能奪取大營,滿寵敗走漢中,唐軍士氣大喪,則南征之軍必撤!”

吳景問道:“欲破唐軍大營需大軍前往,今兵馬既圍大營,安有餘兵伏擊南下唐軍?”

“分寡兵設伏,延緩唐軍回援行程便可。及大營告破,回援唐軍無能為也!”法正自信說道。

“有理!”

孫權沉吟良久,讚同說道:“敵軍大營為勝敗之關鍵,如能奪取大營,唐軍歸路斷絕,將降我矣!”

頓了頓,孫權問道:“二位將軍可有異議?”

孫河搖了搖頭,說道:“軍師智謀深遠,若使君以為可行,今願聽候差遣!”

“願候差遣!”

“善!”

孫權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軍師之計施行,此行突擊唐軍大營,務必擊敗滿寵,挫唐軍之兵鋒!”

“諾!”

孫權軍事能力雖說不行,但絕非無優柔寡斷之輩。今有擊破滿寵的希望,他果斷采納法正之策,決意率閬中之軍出擊。

時閬中有蜀兵四萬,孫權本欲親自率軍出征,但在左右的勸說下,選擇留守閬中,而法正因關心軍事,於是隨孫河、吳景二人一同出征。

四萬蜀軍中新老兵卒各半,於是揀選兵卒,留老弱五千守閬中。三萬五千人分出兩千精銳阻擊南下唐軍回援,餘者三萬三千人在孫河、吳景的帶領下,向唐軍大營開拔!

閬中距漢昌約有兩、三百裡,軍隊輕裝行軍,雖說快則三、四日能至,慢則四、五日能至。但新兵行軍緩慢依舊讓人頭疼。

“打完這一仗,你等便能歸家了!”

“擊破唐賊,不僅有酒有肉,更有錢糧封賞!”

“唐賊不足兩萬人,而我軍有三萬多人,優勢在我啊!”

騎卒策馬於隊列兩側,鼓舞行軍緩慢的新兵。因長時間呼喊,嗓子都有些啞了。

新兵在鞭子與畫餅的激勵下,士氣稍微振作,繼續向前趕路。

見行軍緩慢,多有軍士漸漸脫節,黃蓋多有憂愁,趁休息之際,尋上領軍的吳景、孫河等人。

黃蓋說道:“新兵不及老卒善走,今急速行軍,恐老弱將留後。而若與老弱並進,恐行軍聲勢浩大,被唐軍斥候所察。”

吳景明白黃蓋之意,說道:“公覆所言不無道理,新卒不宜與大軍並行,今不如精選精銳萬人,由伯海與君先行,察唐營之紕漏,看能否率軍夜襲,而我率大軍後行。

孫河看向法正,問道:“軍師之意何如?”

法正沉吟說道:“我聞唐軍臨江紮營,精銳可繞行渡河至東岸,趁敵不備,率軍渡江突襲。而大軍襲西營,分唐軍之兵力。另讓甘寧率軍出城鼓噪,既壯我軍聲勢,並隨機用兵。”

“軍師深諳兵法!”

孫河采納法正、吳景之見,精選精兵萬人先行,留下二萬餘人的大軍交由吳景、祖茂統率趕路。

最新小说: